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进入21世纪,我国逐渐从汽车制造大国转变为汽车保有量大国,而汽车数量的增加,则带来一个问题,即汽车的维修与保养,传统的汽车维修,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因此,再制造技术应运而生。本文将以汽车的发动机为例,主要介绍了实施汽车发动机再制造技术的原因、目标、技术,及汽车发动机再制造方案与实施。  相似文献   

2.
陈燕 《当代农机》2011,(11):27-28
金秋时节,花繁果硕。自2011年10月一汽解放无锡柴油机厂(以下简称锡柴)"再制造"发动机闪耀亮相第十届北京内燃机展开始,自主创新的再制造技术得到了装备再制造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徐滨士院士、原机械工业部前部长何光远等专家和  相似文献   

3.
陈燕 《山西农机》2011,(11):27-28
金秋时节,花繁果硕。自2011年10月一汽解放无锡柴油机厂(以下简称锡柴)“再制造”发动机闪耀亮相第十届北京内燃机展开始,自主创新的再制造技术得到了装备再制造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徐滨士院士、原机械工业部前部长何光远等专家和领导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4.
为降低发动机再制造成本,并提升发动机的性能,以再制造发动机为研究对象,运用生命周期理论,建立生命周期模型,并对其工艺过程与评估准则进行研究.同时,以斯太尔WD615发动机和康明斯B型发动机为例,通过数据计算,得到再制造零部件的经济效益.研究表明:再制造发动机能够有效地节约成本;通过对修复后的零部件与新技术结合,其性能能够接近于新成品.证明发动机再制造相对于新机制造拥有巨大的环境、能源和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关系到国计民生。我国对农业机械装备的需求量逐年提升,农业装备作业的季节性较强,对时效性和可靠性要求高,发动机作为农业装备的动力心脏,农机作业时,要求发动机必须安全可靠的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输出。为保障发动机在作业过程中正常工作,本文介绍了农业机械用发动机常见的故障模式和使用保养规范,从保养和提高发动机工作可靠性层面进行深入分析,指导春耕和秋收作业有效开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可靠的农业装备支撑。  相似文献   

6.
陈燕 《当代农机》2013,(9):36-37
开业仅仅2年多,一汽解放无锡柴油机厂(以下简称一汽锡柴)再制造基地就频传喜讯,今年1月—7月,一汽锡柴再制造发动机产销量同比增长147%,并通过与博世公司携手,开辟了国内发动机电控喷油器再制造的先河。日前,记者赶赴一汽锡柴再制造基地进行探访,不仅近距离感受到基地员工大干的自主创业激情,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和人民日益重视的环保理念,汽车发动机零件需要循环利用,本文将在此基础上简要分析论述汽车发动机零件再制造技术。  相似文献   

8.
正5月20日,9台国三排放标准雷沃欧豹拖拉机正式交付上海用户,这标志着雷沃阿波斯农业装备业务在新标准动力研发及整机可靠性匹配方面的成熟技术得到了实质应用。"此次交付的雷沃欧豹拖拉机全部配备国三排放标准发动机。我们不仅完成了新标准动力与整机的匹配,更制定了详细的国三发动机使用维护培训计划,请广大用户放心购买使用。"雷沃阿波斯农业装备市场部负责人表示。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业装备产业升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全球及我国农业装备产业的现状和趋势,基于国内外产业升级理论,提出了我国农业装备产业升级的概念和内涵。从现代农业发展、技术变革和产业竞争等角度分析了农业装备产业升级的需求,提出了高端农业装备技术引领、构建创新驱动型农业装备产业链、重构产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和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的我国农业装备产业升级路径。  相似文献   

10.
加快兵团农业装备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是增强兵团农业装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分析兵团农业装备产业发展现状与需求的基础上,提出根据兵团农业装备产业特点,以及对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需求,建立一个针对为兵团农业装备产业服务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提出了推进平台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矛盾的日益加剧,作为农机制造和使用大国,农机产品再制造将在农机制造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社会对再制造农机产品的认识程度较低,使得再制造农机产品的销售面临巨大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再制造产品的特点、产品服务化模式与传统商业销售模式存在的差异,提出了基于产品服务化的再制造农机产品销售模式,并针对目前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对产品服务化模式的实施与推广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赵勇 《农业工程》2020,10(2):17-20
以农机关键零件再制造技术的特点为切入点,较为详尽地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机关键零部件再制造技术所面临的困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提升零部件缺陷检测能力、提高零部件清理效果、强化零部件修复能力和倡导主动再制造理念等为核心的技术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3.
侯林  高波  刘海春 《农机化研究》2012,34(7):36-38,42
再制造产业有巨大的资源、环境和社会效益,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通过对农机产品的工艺技术、经济性因素以及环境性因素的分析,建立了农机产品再制造方案综合评价模型,为再制造企业合理决策提供了平台,促进了农机产品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4.
基于叶型特征重建和缺陷模型提取的LDMD叶片再制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激光直接沉积(LDMD)对破损叶片的再制造,提出了一种利用设计特征重建叶型曲线(CSC)的方法,并提取缺陷3D模型。首先,规划了叶片再制造系统结构;接着,基于叶型曲线设计特征,对前缘(LE)、后缘(TE)、吸力边(SS)和压力边(PS)在叶型点云中的位置进行识别,然后利用圆弧曲线以背离度和拟合误差作为2个阈值,实现对前缘和后缘的拟合,同时实现叶型点云的分割;再利用6次多项式曲线,在保证与前后缘曲线相切的约束条件下,用最小二乘法实现对吸力边和压力边的拟合,从而得到完整的叶型曲线;接着放样叶型曲线得到完好的目标模型,并采用布尔减运算提取了缺陷3D模型;最后,给出了一个叶片再制造应用实例,证明了方法的可行。  相似文献   

15.
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的拆卸路径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中自动拆卸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产品装配模型中配合约束和模型干涉检测的路径生成方法。在该方法中,待拆卸零件上的未被配合约束作用的可拆卸方向集用高斯球表达,通过对零件上所有配合约束高斯球进行求交运算,便可推算出该零件可能的拆卸方向集;为验证这些拆卸方向的可用性,将被拆卸零件沿这些方向进行扫描生成工具体,再通过工具体和产品未拆卸部分进行干涉检测。该方法适应CAD/CAM集成开发系统的需要,经软件编程和实际工程应用表明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离心压缩机受损叶轮再制造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轮是离心压缩机的核心功能部件,极易出现损坏。受损叶轮再制造技术国内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少设计数据。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受损叶轮结构特征建立再制造目标模型的方法。设计了离心压缩机受损叶轮的再制造流程;对受损叶轮原始三维点云进行滤波和精简;针对叶轮叶片的损伤区域和未损伤区域,分别提取并拟合叶片截面的边界曲线;重建叶轮叶片的再制造目标模型,通过布尔运算得到叶片损伤部位的三维模型。以离心压缩机受损叶轮为例,进行了再制造实验,再制造后的叶轮误差精度在±0.5 mm范围内,满足工作要求并已投入使用,证明了本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火焰熔覆镍基/铸造碳化钨熔覆层在犁铧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火焰为热源,采用预置法在65Mn钢基体上制备了镍基/铸造碳化钨合金熔覆层;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熔覆层的结合状况和组织结构;用自制磨损试验机对比了熔覆层和65Mn淬火回火钢的耐磨性;分析了熔覆层组织结构、熔覆层的耐磨机理及熔覆层用于犁铧制造及再制造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用预置法、氧乙炔火焰作为热源可得到组织致密均匀、结合良好的熔覆层;试验所制备的熔覆层比常规淬火回火处理的65Mn钢的耐磨性有所提高.田间试验表明火焰熔覆镍基/铸造碳化钨合金熔覆层可用于犁铧的制造和再制造生产中.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黄瓜采摘自动化,解决农村劳动力缺失问题,设计了黄瓜采摘机器人。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对黄瓜采摘机器人进行运动学分析,以机器人行走系为坐标原点,建立采摘机构坐标与腰部,大臂和小臂舵机角位移之间关系,进而求解逆运动方程,实现控制;②采用摆线函数,对机械臂运动轨迹进行规划,实现无冲击,平稳运动;③采用模糊控制方法,对机械臂动力学方程中摩擦不确定项进行逼近,提高机器人运动精度;④最后,对机器人运动精度进行测试,实地检测机器人采摘成功率和采摘速度。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太阳辐射、温度及相对湿度对于核桃灌溉需求的影响,确定最适宜核桃生长的灌溉量,设计了核桃灌溉平衡分析系统。结果表明:温度、相对湿度变化趋势滞于太阳辐射变化。同时,确定建立蒸腾作用模型参数,建立核桃蒸腾作用模型,进而建立蒸发蒸腾量和蒸腾量之间的关系,并采用经验公式,计算核桃耗水量。采用正交实验分析,以产量及出核率为指标,探究不同生长时期最优用水量及最重要时期。最后,综合产量及出核率分析结果,确定了核桃生长不同时期最优灌溉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