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雉鸡又名环颈雉、山鸡、野鸡、草鸡,也叫“七彩珍珠鸡”,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笔者于2007年遇到一起笼养雉鸡感染新城疫的病例,报送如下: 1发病情况我 市某个体养鸡户于2007年3月外购雉鸡50只,刚饲养到5月份,发现有部分雉鸡发病,5d内共有30只发病,其中死亡20只。据了解,该群雉鸡从未做过任何疫苗的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2.
《中国家禽》2001,23(7)
蓝招宝兄弟从火爆的花卉盆景大量进入人们的新居室得到启示:开发雉鸡等珍禽标本,以满足人们装饰客厅、返璞归真的需求。雉鸡等珍禽标本,配以山村特有的树根,一只只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置于家中无不令人赏心悦目,且可长久保存。同时雉鸡标本外观极为漂亮,也是馈赠亲朋的极好礼品。一些学校、旅游部门也纷纷订购,供教学和满足中外游客购买的需要。去年冬天,一意大利客商一次就订购 2000只,每只 50美元,使“招宝”雉鸡标本冲出国门,飞向世界。■招宝雉鸡加工标本俏销  相似文献   

3.
雉鸡的饲养技术雉鸡,又称山鸡、野鸡,属野生禽类,主要分布于各地山林之中。雉鸡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为高蛋白低脂肪食品,是国内外饭店、宾馆餐桌上的上等菜肴。雉鸡羽毛美丽鲜艳,制成高级工艺品可出口创汇。雉鸡在国际市场上颇受欢迎,国内贸易部门收购每只约15~...  相似文献   

4.
雉鸡链球菌病的诊治赵淑丽,应月侠,李岩(吉林省农业学校,林市132101)1993年5月,抚松县某林业局雉鸡场发生链球菌病,发病率36.7%,病重雉鸡大多数死亡。病状该场饲养雉鸡3000只左右。4月下旬,生长发育好的公雉鸡及产蛋率高的母雉鸡开始发病,...  相似文献   

5.
种雉鸡暴发新城疫张正仁(江苏省江都市畜牧兽医站,225200)朱成行(江都市七里乡畜牧兽医站)笔者诊治了一起种雉鸡暴发神经型新城疫,报道如后。一、饲养情况本县某珍禽养殖场,栏存种雉鸡382只(其中雄性91只)。分饲于八间鸡舍内地面散养,每间约12m ̄...  相似文献   

6.
雉鸡脱温后至性成熟前的这一段时间为雉鸡的育成期。这一阶段正是雉鸡长肌肉、长骨骼和增重速度最快的时期。雉鸡育成期的饲养和管理是否得当,将直接关系到雉鸡能否早日作为商品上市或其作为种用性能的好坏。笔者将雉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经验介绍如下。一、饲养方式1.立体笼养法:适用于以肉用为目的的大批饲养的雉鸡,在育成期采用立体笼养法,可以获得良好效果。与立体笼养育雏相比,育成期雉鸡的饲养密度应适当降低,30日龄时脱温,应结合分群疏散密度,使其饲养密度控制在20~25只/米2,以后每两周左右疏散一次,使其密度减半…  相似文献   

7.
雉鸡脱温后至性成熟前的这一段时间为雉鸡的育成期。这一阶段正是雉鸡长肌肉、长骨骼和增重速度最快的时期。雉鸡育成期的饲养和管理是否得当,将直接关系到雉鸡能否早日作为商品上市或其作为种用性能的好坏。为此,笔者现将雉鸡育成期阶段的饲养管理经验介绍如下:1饲养方式1.1立体笼养法适用于以肉用为目的大批饲养雉鸡,在育成期采用立体笼养法,可以获得良好效果。与立体笼养育雏相比,育成期雉鸡的饲养密度应适当降低,30日龄时脱温,结合分群疏散密度,使其饲养密度控制在20~25只/m2,以后每两周左右疏散一次,使其密度…  相似文献   

8.
雉鸡巴氏杆菌病的诊疗报告1994年1月,保定人民公园的雉鸡发生以精神萎顿、倒地挣扎、拍翅抽搐为特征的疾病,经病理解剖,实验室检查,诊断为巴氏杆菌病。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公园展出区共饲养雉鸡20多只,供游人观赏。某日饲养员打扫禽舍时发现,...  相似文献   

9.
制订雉鸡不同饲养阶段的营养标准,并进行了饲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建议营养标准下的雉鸡15周龄体重达1.631kg,饲料报酬为3.199:1,饲养1只雉鸡可获毛利11.81元。建议营养标准和饲养方法适合于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10.
赵坤  赵恒章  杜娟 《中国家禽》2000,22(1):23-24
1998年11月,河南省新乡市豫北某雉鸡养殖场,18周龄育成雉鸡240只,陆续发病,病死率几乎100%,诊断为李氏杆菌病。1发病情况本批患病育成雉鸡为自繁自养,11月5日发现有个别雉鸡不采食,精神不振。11月7日起陆续发生死亡,病程1~3d,至11月9日已死亡21只。2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发病雉鸡精神沉郁,拉稀,默默缩于一角,不食、不跳、不叫。解剖病死雉鸡12只,主要表现为全身性败血症,以心肌、肝脏广泛性坏死灶者居多。3实验室检查3.1镜检无菌取病死雉鸡心肌、肝脏,制成触片。无菌采集可疑病雉鸡血液涂片。两种片子均…  相似文献   

11.
雉鸡链球菌病的诊治赵淑丽,李岩(吉林省农业学校,吉林市132101)1993年5月,抚松县某林业局雉鸡场发生慢性链球菌病,发病率36.7%,病重鸡大多数死亡。症状本场饲养雉鸡3000只左右。4月末,有本病散发,5月达高峰。以生长发育好的公雉鸡及产蛋率...  相似文献   

12.
雉鸡啄癖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雉鸡啄癖的原因及防治对策兰亮庚(江西高安县八景珍禽养殖场330812)我场自1989年驯养繁殖雉鸡以来,饲养量已达四万多只。但是,雉鸡啄癖症常年发生.尤以繁殖期为重,啄肛、啄羽常造成种鸡伤残致死,轻者体羽和尾羽光秃,皮肤暴露,皮肤大面积被啄伤,严重影...  相似文献   

13.
某珍禽养殖园内饲养的18只雉鸡出现减食、精神萎靡等症状,继而消瘦、羽毛粗乱、腹泻、贫血,2只雌性雉鸡死亡,经综合诊断为异刺线虫病。  相似文献   

14.
《湖北畜牧兽医》2009,(12):30-30
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饲养的雉鸡品种单一,主要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培育成功的左家雉鸡(地产雉鸡)。随着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从国外引进多个高产雉鸡品种,雉鸡养殖业迅速发展起来,特别是1992~1993年间,雉鸡饲养量达到高峰,全围当年存栏量突破600万只。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饲养最早的雉鸡是环颈雉鸡。雄鸡羽毛华丽,头黑色有金属光泽,白眉,颈部有白圈;全身羽毛黄、褐、红、绿交替,并杂以黑色斑点,尾长而美丽。雌鸡羽毛麻褐色,尾短。雉鸡肉质鲜美、细腻,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高档野味,深受人们的喜爱。 为了探索雉鸡的饲养技术,1992年引进90多只环颈雄鸡进行饲养观察。雏雉鸡的成活率达91.4%,最后选留了母雉鸡60只,公雉鸡15只,饲养到447日龄。现把该批雉鸡的产蛋规律归结如下。 该批雉鸡是1992年11月16日见蛋的,见蛋日龄为25周龄。产蛋上升较慢(可能该期温度较低),直到44周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通过测定成年雉鸡体内的ND抗体水平,监测不同种类雉鸡的免疫效果。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xeeresii)5只,白腹锦鸡(chrysolophus amharstiae)5只,白鹇(lophura myothemera)3只,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3只,孔雀(peacock)11只,临床检查健康,同时用L 系弱毒冻干苗和ND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接种,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测定抗体滴度。结果表明,成年雉鸡在免疫后26 d,ND抗体即可达到很高水平。其中白冠长尾雉抗体效价为9.8 log2,白腹锦鸡为10.0 log2,白鹇为8.0 log2,红腹锦鸡为10.7 log2,孔雀为8.2 log2;孔雀在免疫后0、8、15、20、25 d,ND抗体水平分别为3.8、5.0、6.2、7.5和8.2 log2。  相似文献   

17.
试验用1500只1日龄七彩山鸡,研究了饲粮蛋白质水平(22%、24%和26%CP)对1~41日龄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粮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雉鸡的增重(P<005),对饲料转化效率不显著影响(P>005)。随蛋白质水平提高,雉鸡羽毛生长明显改善。三组雉鸡的增重和料肉比分别为2850g和262、3085g和260、3232g和248。综合各项指标,1~41日龄雉鸡适宜饲粮蛋白质水平为24%。  相似文献   

18.
雉鸡(Phasianus col hicus)属鸡形目、雉科、雉属。通称环颈雉鸡或野鸡(以下称雉鸡)。我国分布有十九个亚种,而我省分布种为东北亚种(P.C.Fallasi)。欧美各国及日本早在十九世纪就开始引种驯化雉鸡并获得成功。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已普遍建有不同类型的雉鸡狩猎场,年繁殖量达几十万乃至数百万之多。我们自1980年底开始研究雉鸡人工繁殖技术,到1983年末共驯养1368只。推广种卵50枚、种雏100只,种雉216只,实验用雉97只,释放132只。在研究饲养管理、人工孵化和育雏技术的同时,对于疾病防治和笼养繁殖习性进行了探索与观察。现将试验研究情况总结报告  相似文献   

19.
雉鸡链球菌病的诊治报告应月侠,赵肃丽(吉林省农业学校·吉林市·132101)1993年5月,抚松县某林业局雉鸡场发生慢性链球菌病,发病率36.7%,病重鸡大多数死亡.1病状本场饲养雉鸡3000只左右.4月末开始发病,5月达高峰,以生长发育好的公雉鸡及...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对雉鸡肌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和评价。选取中国环颈雉、蒙古雉鸡、黑化雉鸡、申鸿七彩雉鸡和绿雉鸡200只(每个品种各40只,公母各占1/2),参照国家标准,采用索氏提取法、凯氏定氮法、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气相色谱仪和液相色谱仪测定胸肌中粗脂肪、粗蛋白质、肌苷酸、胆固醇、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1)黑化雉鸡胸肌中粗脂肪、粗蛋白质和肌苷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雉鸡(P0.05)。雉鸡胸肌中均含有17种水解氨基酸,含量最高的氨基酸分别为谷氨酸、天冬氨酸、赖氨酸和亮氨酸。总氨基酸含量为33.22%~37.26%,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含量比值在0.40左右,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高于0.60。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谷氨酸味道强度值最大(19.53~22.77)。2)雉鸡胸肌中检测到22种脂肪酸。黑化绿雉肌肉中12~16碳饱和脂肪酸、其他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含量均高于其他雉鸡。由此可知,5种雉鸡胸肌中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和组成基本一致,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黑化雉鸡脂肪酸含量优于其他雉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