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振旺 《中国果树》1992,(2):18-18,22
<正> 为了尽快地将猕猴桃由野生状态变为规范化的人工栽培,为生产提供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我校猕猴桃科研组通过系统筛选培育,选育出了中华猕猴桃优良新晶种——三峡1号。选育经过 1984年从野生猕猴桃资源156株中选出优株(原代号31-58),1985年春季采用嫁接方法繁育该优株无性系后代,1986年将其定植于校内示范园,1987年开始结果,以引  相似文献   

2.
罗明 《果树科学》1994,11(3):193-194
选择野生毛花猕猴桃优株进行栽培试验,嫁接成活率高。移栽定植观察的结果表明,完全可以人工栽培,生长良好,开花结果正常。最大单果重可达55g以上。毛花猕猴桃的维生素C含量比中华猕猴桃高2-10倍,加工利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3.
鄂猕猴桃4号系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兴山县职业教育中心和兴山县谭园园艺场共同选育的新品种。1982年在三峡地区进行猕猴桃野生资源调查工作.共获优株156个。其中源于兴山县南阳镇的31—58树势极强、丰产性好,果大而整齐;果心小,果肉绿色,汁多味甜酸适口。1984年嫁接繁育该优株无性系后代,1986年春季定植于谭园园艺场,1987年开始结果。其后,引进海沃德、  相似文献   

4.
选择野生毛花猕猴桃优株进行栽培试验,嫁接成活率高.移栽定植观察的结果表明,完全可以人工栽培.生长良好,开花结果正常.最大单果重可达55g以上.毛花猕猴桃的维生素C含量比中华猕猴桃高2—10倍,加工利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5.
该优株源于野生中华猕猴桃,初选优株报送者为奉新县罗市镇毛棚里新农基地的吕新波。我们1995—2004年连续9年对其母树、子代进行系统观察和分析后认为:丰蜜晓优质,果形美观,晚熟,早结,丰产稳产,抗逆性强,遗传性稳定。2001年9月30日,该品种通过了省内外同行专家的项目验收,现已在省内外大规模推广栽植。  相似文献   

6.
部分猕猴桃良种在浙西南山区的主要经济性状观察鉴定柳必盛,徐晓平,吴华成(浙江省庆元县农业科学研究所323800)为了在较短时间内选育出适合浙西南山区推广的配套猕猴桃品种,我们在近几年的工作中,一方面从我区野生猕猴桃资源中发掘优株,另一方面又有选择地从...  相似文献   

7.
猕猴桃具有治癌和治麻疯病的疗效,目前已引起果树、医药界的高度重视,开始人工驯化。苍溪县自一九八○年以来育苗成功,一九八一年以三溪口猕猴桃实验站等处重点进行嫁接试栽、观察、总结,实现了“一年育苗,二年春嫁接,三年投产”的成绩,比野生资源提早3—5年结果。三年生幼树最高株产45.4斤,最大果重180.3克,最  相似文献   

8.
猕猴桃无架栽培新品种—赣猕5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选育概况  2 0世纪 80年代末 ,瑞昌市农科所对全市范围内野生猕猴桃进行了一次资源调查收集 ,并建成了一个野生资源圃。经过几年的栽培观察 ,于 1993年发现了一株节间和枝条特别短、株形紧凑、冠幅小、果形美、丰产性能好的矮化猕猴桃。在我国中华猕猴桃众多的种群中 ,株形矮化的性状还是首次发现。为了确定这一矮化性状的稳定性 ,1994年进行了嫁接与扦插繁殖 ,并与庐山香、海沃德等品种建立对比试验园。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其果实品质优于海沃德 ,略差于庐山香 ,且矮化性状稳定 ,适于无架矮化密植。 1999年通过了江西省科委组织的专家鉴…  相似文献   

9.
‘华特’是从野生毛花猕猴桃群体中选育出的新品种.1997年在温州泰顺毛花猕猴桃野生资源调查中发现了果实性状优良的株系。1998年3月取优良株系枝条高接到毛花猕猴桃植株上。2000年‘97-4’嫁接株结果表现出果实大的特点。2001年扩繁和生产性试种。2003--2005年观察其结果性状稳定,果实整齐,丰产性好,果实大,抗病,耐高温。2005年将其定名为‘华特’.2008年获得中国植物新品种权.品种权号为CNA20050673.0。  相似文献   

10.
秦美猕猴桃     
秦美猕猴桃(原代号周至111),属美味猕猴桃,是我站在秦岭山区进行野生猕猴桃资源普查工作中发现,经过几年的复选、筛选和决选,繁殖子代苗,建立人工栽培园,系统观察研究选育而成的。于1986年11月30日陕西省科委受国家科委委托,邀请全国同行学者专家在西安通过技术鉴定,正式定名,作为优良的新品种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从20世纪70年代末进行猕猴桃资源调查和品种选育工作以来.培育出了一批优良株系,其中由湖北崇阳野生中华猕猴桃优株(原代号‘崇阳81—0’,商品名‘金阳’)中选育出早熟黄肉无毛新品种‘鄂猕猴挑3号’,于2004年6月通过了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2.
早熟猕猴桃丰说属于中华猕猴桃,由湖南省园艺研究所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从野生资源中选育而成,经多代的子代鉴定和适应性研究,确定其综合性状优良,遗传性状稳定,是一个值得推广的优良猕猴桃早熟品种。2001年2月通过了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丰悦”。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江西省五府山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分布现状并发掘具有育种价值的优异种质,为野生猕猴桃资源保育及合理开发利用奠定基础,2017—2018年对五府山野生猕猴桃种质进行收集与评价。结果表明:五府山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丰富,其中以野生毛花猕猴桃居多,占收集种质的78.88%。2年共收集161份野生猕猴桃种质,其中毛花猕猴桃雄株77份、雌株50份;中华猕猴桃雄株6份、雌株14份;长叶猕猴桃雄株3份、雌株11份;野生猕猴桃种质分布海拔跨度为636~1 041 m,雌雄株交叉分布。从供试野生猕猴桃种质中挖掘出20份单花药花粉数均大于6 000个、雄蕊数均大于120枚、花粉活力均高于80%的优良授粉雄株种质;3份大果型种质,其单果质量为20 g以上;3份高干物质类型种质,其果实软熟后干物质含量均大于17%。该研究可为后期优良种质选育及品种遗传改良提供原始材料。  相似文献   

14.
<正> 为了发展猕猴桃的人工栽培,安徽农学院园艺系自1979年起先后对皖南黄山山区和皖西大别山区的野生猕猴桃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和优良单株的选择研究工作。1985年起部分优株已在本院猕猴桃试验园和歙县、岳西等地开始结果,该项研究已列入安徽省科委的攻关课题,并于1987年9月中旬通过省  相似文献   

15.
为发掘和利用我县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选育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笔者于2013—2016年从本地野生"美味"猕猴桃5个初选的优良单株中反复进行观察,最后确定代号"SN2016"作为复选优系,2017年1月建立无性系观察园。经过4年观察,"SN2016"株系无性性状优良、一致、稳定,果实大,果形端正、整齐,肉质鲜嫩、清香,易剥皮,外观品质优良,确定为决选优系,适合进行省内多点区域性栽培试验与生产栽培试验。  相似文献   

16.
我省大面积栽培中华猕猴桃的多数品种已达2 0余年 ,有的品种正被淘汰。为此 ,1 995年我们又开始进行中华猕猴桃优良品种的选育 ,选出“丰蜜晓”(原代号 97- 3)优质丰产晚熟品种。 1 997年该选育研究课题入选“江西省猕猴桃新品种选 (引 )育计划”。该优株源于野生中华猕猴桃。通过 1 995年~2 0 0 4年对其母树、子代连续 9年系统的观察、记载和分析 ,结果表明 :丰蜜晓质优、果形美观、晚熟、早产、丰产稳产、抗逆性强、遗传性稳定。 2 0 0 1年 9月 30日 ,该品种通过了省内外同行专家的项目验收 ,现已在我省的奉新、宜丰、萍乡、临川等县市规…  相似文献   

17.
庐山猕猴桃属植物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庐山植物园是全国最早从事猕猴桃资源调查和野生群体单株选优研究工作的单位之一,20世纪50年代,我园采集了大量的猕猴桃植物标本,摸清了猕猴桃属植物资源在江西的分布状况。在对中华猕猴桃品种的实生选育研究工作中,庐山植物园对野生优株的驯化栽培、品种稳定性比较以及区域推广试验等做了大量工作。庐山地区的猕猴桃属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共14种(包括变种),占江西总数的50%;本文介绍了猕猴桃属植物资源在庐山的分布情况,以及猕猴桃属植物在庐山的引种驯化、实生选种、资源保存、蜡叶标本的收集等。  相似文献   

18.
临朐县上林镇为充分发挥当地野生酸枣资源丰富的优势,于2003-2005年在该镇的鹁鸪山林场进行野生酸枣嫁接梨枣试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经调查,嫁接成活率在95%以上;嫁接当年株产1kg,第2年6kg,第3年14kg。现将其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翠玉猕猴桃 ,系湖南省溆浦县龙庄湾乡农民章诗成从引种栽培的野生猕猴桃中选择培育而成 ,2 0 0 1年 9月由湖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命名。章诗成为了选育耐贮运性超群的猕猴桃新品系 ,从 1 982年起 ,从海拔 1 50 0多米的高山上四处采挖野生猕猴桃苗进行栽植 ,经过多年努力 ,终于从挖回栽植的 50 0多株野生猕猴桃苗中 ,发现了风味独特、耐贮性较好的优株 ,初命名为“良美一号” ;该优良株系的发现 ,引起湖南省园艺研究所专家的重视和支持 ,从 1 993年起 ,该所研究人员在试验基地将其与丰悦、早鲜、魁蜜、沁香、秦美、海沃德等国内外猕猴桃优良…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在湖北省房县进行猕猴桃野生资源考察时,从野生中华猕猴桃群体中采集种子,带回研究所播种培育成实生苗,经过童期选优定植于试验园第1区,编号金水I-1-111株系于1985年开始结果,测定其可溶性固形物达20%,1986年高接扩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