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兰州高原夏菜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兰州能成为我国五大商品化蔬菜基地之一,高原夏菜功不可没。经过10年发展,高原夏菜已成为兰州及周边地区的优势产业,自2003年以来,在国家级蔬菜质量安全检测排名中,兰州夏菜连续5年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2.
高台县高原夏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策略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爱玲 《蔬菜》2019,(1):56-58
为更好地推广高台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保障高原夏菜质量安全,促进高原夏菜产业生态可持续发展,从高台县高原夏菜绿色防控现状出发,阐述了病虫害绿色防控在高台县高原夏菜生产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规模化应用病虫害绿色防控的相关建议,如生态调控技术、理化诱控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科学用药技术等及其综合应用;最后,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调查了兰州高原夏菜病虫害种类,分析了防治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兰州高原夏菜病虫害无公害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张掖市甘州区是娃娃菜、莴笋、甘蓝、花椰菜等高原夏菜的主要产区,是重要的西菜东调、北菜南运基地,每年5~10月生产的40多万t优质蔬菜如何安全、新鲜地运到广东、浙江、福建等东南沿海省市蔬菜市场,高原夏菜的预冷及保冷运输技术是前提和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5.
兰州市高原夏菜产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兰州市自2003年发展高原夏菜以来,本着"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实施品(名)牌战略"的原则,大力发展兰州高原夏菜产业,基本达到了四季生产、周年供应、长短结合、内外互补、效益增长的良性互动格局,蔬菜生产逐步向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专业化服务、品牌化销售的方向发展,不断提高蔬菜产品在外埠市场的占有份额和知名度。现将兰州市高原夏菜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青花菜是兰州高原夏菜生产中高附加值的特色蔬菜,种植面积一度达到0.35万hm~2,但是什么原因导致2005年后种植面积逐年下降?本文从品种更替、市场价格、农民种植习惯、气候变化等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兰州高原夏菜缓解了我国南北夏菜供应不足的问题,现已发展成为我国蔬菜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5年,兰州高原夏菜播种面积达6.7万hm~2(100万亩),总产量290.1万t;其中外销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蔬菜产业化发展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甘肃省大力发展高原夏菜和反季节蔬菜种植,使蔬菜产业成为全省第二大产业和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之一,现在甘肃省已成为全国重要的高原夏菜生产基地和西北地区冬春淡季鲜菜供应中心.  相似文献   

8.
魏红霞 《蔬菜》2015,(3):31-36
蔬菜标准化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蔬菜生产,还涉及社会理念、流通、信息和管理的方方面面,贯穿了"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各个关键环节。通过"高原夏菜"标准化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提出"高原夏菜"市场竞争力概念,及确保农民收益,加快推进蔬菜标准化生产进程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甘肃省大力发展高原夏菜和反季节蔬菜种植,使蔬菜产业成为全省第二大产业和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之一,现在甘肃省已成为全国重要的高原夏菜生产基地和西北地区冬春淡季鲜菜供应中心。  相似文献   

10.
正芹菜是兰州高原夏菜外销的主要品种之一,在甘肃定西和兰州地区种植面积达0.67万hm~2(10万亩),并形成了规范化栽培技术,每667 m~2芹菜产量达7~9 t,收入1.2万~2.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甘肃省黄土高原夏季生产的蔬菜俗称"兰州高原夏菜",主要供应东南沿海城市。芹菜具有平肝清热、祛风利湿、解毒宣肺、清肠利便、润肺止咳、降低血压等功效,是兰州高原夏菜外销的主要品种之一。甘肃定西、兰州地区芹菜以大田直播为  相似文献   

11.
美洲斑潜蝇对高原夏菜寄主的选择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点取样法调查了高原夏菜29个品种的美洲斑潜蝇的虫道数、被害叶率和虫情指数。结果表明:美洲斑潜蝇对高原夏菜不同品种的选择性存在显著差异,美洲斑潜蝇对高原夏菜寄主的选择性表现为软荚豌豆(荷兰豆、甜脆豆)强于大白菜和甘蓝;除少数品种外,美洲斑潜蝇对荷兰豆的选择性强于甜脆豆,对大白菜的选择性强于甘蓝;根据美洲斑潜蝇为害寄主叶片的虫道数、被害叶率和虫情指数,分别将高原夏菜品种划分为成虫最喜食品种、喜食品种和次喜食品种。  相似文献   

12.
甘肃高原夏菜优化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甘肃省高原夏菜发展迅速,生产面积超过20万hm2,外销产量达30万t以上,部分产品出口,已成为甘肃省特色高效农业产业之一,是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为了推动甘肃省高原夏菜产业高效安全发展,自1997年以来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在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提升草石蚕营养品质和商品价值,树立西北高原夏菜特色品牌,发展高原夏菜产区草石蚕特色种植产业,通过项目调研和试验种植,集成地块整理、茬口选择、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促根控秧等关键技术,总结形成了高原夏菜草石蚕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可实现每667 m2产量1 800 kg左右,产值稳定在5 000元以上,较传统玉米种植每667 m2增加收入2 000元,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4.
依据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通过调查取样、测试分析,对高原夏菜产地环境土壤、灌溉水、空气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高原夏菜生产基地永昌县、皋兰县土壤环境质量和产地灌溉水质量等级均为"1级",污染等级为"安全",污染水平为"清洁";空气质量良好,符合农业部有关空气环境质量免检的要求;符合目前国家所规定的绿色食品及无公害产品环境质量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丰富西北地区高原夏菜供应类型,同时提高农用地膜和水肥利用率,减少生产投入,利用膜下滴灌开展松花菜春夏茬和秋延茬生产,实现了原膜二次利用,降低了农膜投入成本,提高了水分、土地和农膜的利用率;栽培实践表明,松花菜一年两茬生产平均单球质量达1.29 kg,经济产量达40 410.0 kg·hm-2,是高原夏菜产松花菜区一种绿色、生态、高产高效的蔬菜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甘肃定西市高原夏菜快速发展,种植面积由2010年的6.45万亩增加到2014年的12.4万亩,其中甘蓝种植面积达6.58万亩,产量32.9万吨,产值2.6亿元,占当地高原夏菜生产的79%。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土壤营养失衡、病虫害加剧、产量和品质逐年下降等连作障碍问题,开始成为制约定西市高原夏菜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为此开展研究,总结甘蓝关键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张悦 《西北园艺》2014,(1):18-19
<正>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位于甘肃省中部,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海拔1 700~2 580 m,年降雨量400 mm,年平均气温6.3℃,夏季气候温和,光能资源丰富,适合于辣椒、甘蓝等"高原夏菜"生产。2008年以来,该区水川地和旱川地大力推广钢拱架塑料大棚辣椒全地膜覆盖春提早秋延后栽培技术,累计推广钢拱架塑料大棚6 950座2 850亩,共投资2780万元。亩收入达到14 600~16 000元,亩纯收入11 500~12 600元,是玉米纯收入的11~12倍,  相似文献   

18.
康彩琴 《蔬菜》2017,(10):80-82
为鉴定并筛选出适宜高原夏菜生产的优良大白菜品种,实施了安定区高原夏菜大白菜新品种引进试验。引进了6个品种,对不同品种播种后的出苗率、植株长势、抗病性和净菜产量等指标分别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金盈(杂交一代)出苗率高、抗病性强、丰产性好,适宜在安定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正导读:高原夏菜是永登县优势特色产业,截至2017年,永登县高原夏菜种植面积达8 000 hm2,其中娃娃菜达4 000 hm2。传统娃娃菜标准化种植以人工点播或穴盘育苗移栽为主,费时、费力、费资金,因此在永登县柳树镇牌路村开展了滚筒式人力点播机在娃娃菜生产上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仅机播环节每667 m2可降低生产成本310元,在现实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适合在干旱地种植的制干型辣椒品种,立足高原夏菜天水地区半干旱山区光热优势,以航椒4号为对照,开展制干型辣椒新品种比较试验,对其生育期、品种特性、产量及抗病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天线1715、天椒23号、航椒4号(CK)产量居前3位,综合抗病性和果实特性,均被评定为适宜品种;英潮红2号产量居第4位,早熟,结合微辣品种特性和低节位、抗倒伏性好,被评定为适宜品种;丰收线椒和长虹H1疫病抗性为高抗,早熟,均被评定为较适宜的潜力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