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随着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电网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高素质、专家型技术人才和高端技能人才的需求与日剧增。而目前基层供电所员工队伍的知识结构、专业管理、业务技能、综合能力等水平与电力发展需求尚有一定差距。2019年以来,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开展了"大培训、大比武、大提升"活动,有效激发了供电所员工的参与热情,提升了供电所员工思想意识、能力素养、行为规范、作风形象和专业技  相似文献   

2.
《农村电工》2016,(3):17-17
今年33岁的贾海明,是国网浙江浦江县供电公司浦东供电所一名普通的员工,他在平凡的岗位上脚踏实地、任劳任怨,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一个又一个荣誉:2008年、2009年获得浦江县供电公司供电所岗位技能比武第一名、第二名;2015年获得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乡镇供电所岗位知识技能竞赛农网营销专业个人第二名;在国家电网公司2015年乡镇供电所岗位知识技能竞赛中获得农网营销专业个人第八名,  相似文献   

3.
姚钢 《南方农机》2023,(1):184-186
工匠精神是技能人才高质量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制造业在智能化、信息化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大量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广泛应用,对技能人才的岗位适应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创新思考能力等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帮助技能人才夯实专业基础、熟悉工作岗位、塑造优秀品格,职业院校应当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将企业元素与教学育人过程紧密结合,全面、系统地构建基于企业、岗位需求的工匠精神培育策略,为先进制造业人才供给提供高质量智力支撑。教学实践表明,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将岗位技能、企业制度、质量理念以及文化内涵等企业元素融入教学育人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和技能报国的热情,加深学生对于技能兴国、技能强国的理解,培养学生对于专业的敬畏心和热爱专业、敢闯敢拼的奋斗精神以及扎实稳健的工作理念和作风,培养学生的从业技能、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4.
王炬  刘立  李轩 《农电管理》2024,(3):64-66
<正>供电所作为电网公司的管理末端、供电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如何以数据驱动业务发展,满足客户需求的多元化,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现代服务体系的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更好地满足电网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部署要求,国网湖南株洲供电公司在云龙供电所试点,开展供电所数字化经营管理探索实践,让经营质效融入供电所经营管理过程中,全面树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评价”的理念,深入推进供电所高质量发展转型。  相似文献   

5.
在高职机械专业教学中,以培养学生实际技能为中心目标,注重技能教学理论,培养出符合产业转型升级与企业一线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是高职院校教育新的发展方向。为此,本文主要就基于技能学习的高职机械专业教学创新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教学是指教师应用数字化的教学资源,以学科理论为基础,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的教学活动。中职院校中的汽修专业要求学生了解各大知名汽车品牌的工作原理,并在实践中不断强化汽车的修理技能,而教师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并用现代化的技术与设备展开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了解学科技能知识,进而在虚拟教学环境中满足自身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具行业对模具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当前模具专业在人才的培养存在先理论,后实践;教学与企业人才需求脱节。学生毕业后还需要接受较长时间的岗位技能再培训。为加强模具专业的生产实践教学,探讨专业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需不断强化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8.
供电所作为电网公司的管理末端、供电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如何以数据驱动业务发展,满足用户需求的多元化,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现代服务体系的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更好地满足电网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部署要求,国网湖南株洲供电公司在云龙供电所试点,开展供电所数字化经营管理探索实践,让经营质效融入到供电所经营管理过程中,全面树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评价”的理念,深入推进供电所高质量发展转型。  相似文献   

9.
刘晓艳 《南方农机》2023,(3):161-163+184
由于智能制造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培养满足行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成为首要任务。基于此,笔者通过分析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中存在的技能体系滞后、技能培养单一化以及实践环境与企业岗位脱节等问题,结合高职高质量发展对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的要求,围绕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构建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健全评价机制3个方面提出“1+X”证书制度背景下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路径。以个案学校为例,基于成果导向理念,聚焦产业需求,通过校企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实施专业创新能力培养以及多维保障机制改革4个方面举措实施智能制造专业群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实践,为智能制造专业群学生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乡镇供电所是供电企业最基本的服务单元,是管理的"神经末梢"和优质服务的前沿阵地。如果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产生的新变化、新需求,是乡镇供电所转型的外动力,那么新科技、新应用的发展则是乡镇供电所转型的内动力,在这种形势下,建设"全能型"乡镇供电所是必然趋势。随着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加快推进"互联网+"营销服务,"互联网  相似文献   

11.
正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以国家电网公司乡镇供电所岗位知识技能竞赛为契机,层层开展岗位培训、考试和竞赛,有效地促进了乡镇供电所岗位业务素质地提升。2015年以来,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以国家电网公司乡镇供电所岗位知识技能竞赛为契机,层层开展岗位培训、考试和竞赛,有效地促进了乡镇供电所岗位业务素质地提升。  相似文献   

12.
中职数控专业"CAD/CAM技术"作为核心课程非常重要。本文以现代学徒制教学作为背景,从理论和实践教学同步发展、进一步挖掘课程资源、有效利用先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强大师资团队等几方面探索分析了这一课程教学的创新实践,对于培养符合专业岗位需求的应用型技能人才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对汽车检修专业人才的日益增多,同时对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也越高,中职汽车检修专业的教育已不能满足岗位的需求,中高职衔接为中职学生提高技能水平,增加就业范围提供了现实途径。本文分析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培养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实现高端发展的必然选择,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需紧密围绕岗位需求和行业发展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岗课”融通来构建专业课程体系,通过技能竞赛来检验“课赛”融通成果,通过“课赛证”融通来获得职业技能证书。基于此,课题组在“岗课赛证”四方面融通的基础上提出了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即通过四位一体相融合的方式形成一个闭环式教育模式。教学实践表明,“岗课赛证”综合育人视域下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实现学生“课程学习—技能竞赛—职业技能考证”的融通培养,提高学生具备的岗位所需技能,培养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5.
正1主要措施1.1突出理念先行,末端融合为根本要求一是岗位融合。试点"全能型"供电所建设的长阳县供电公司津洋口供电所,整合供电所业务,推行集低压配电运维、设备管理、台区营销管理和客户服务工作为一体的台区经理制,打造网格化综合服务模式。营业厅综合柜员一岗全业务受理,实现服务一次到位,并逐步向业务自助办理、客户体验丰富、市场宣传推广等综合服务方向转型。二是技能融通。按营销和运检两大专业工作要求,举办内勤业务培训5期、外勤业务培  相似文献   

16.
曾洋  许铭  陈君霞 《农电管理》2012,(10):57-58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农民用电需求持续增长,农村电网也不断发展壮大。为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居民用电,提高供电所工作效率和队伍素质,提升专业管理和服务水平,河南省灵宝市电业局豫灵供电所不断摸索研究,提炼出了一套适宜农村供电所管理工作的"三化六心"工作法。"三化"即资料管理精细化、技能培训常态化、日常管理规范化。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全面实施人才强企战略,高度重视农电用工人才梯队的培养,把以"考"促"学"、以"赛"促"培"作为提升员工队伍素质水平的重要途径,秉承"培训就是培养、是福利"的理念,不断加强专业管理、技术、技能培训,培养出了一大批农电队伍的优秀人才。2015年9月11日,在国家电网公司2015年乡镇供电所岗位知识技能竞赛中传来喜讯,国网山东电力代  相似文献   

18.
正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正向新能源为主体的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浪潮中,输电技术的革新和优秀技能人才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发展的关键。近年来,输电线路专业领域的人才队伍逐步年轻化,而作为基层一线的线路工作者,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针对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企业岗位设置和能力需求、学生的专业和个性化发展需要等开展深入调研。进一步了解北京地区设施农业产业发展趋势,掌握设施农业与装备专业相关企业岗位能力要求,明确对毕业生的知识、技能和素养能力的认识,了解学生的专业和个性化发展需求,为进一步优化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提供可靠依据,进而促进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20.
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岗位的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培养适合企业发展需求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技工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应该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文章以职业技能竞赛为依托,对技工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分析,为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