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华南6号木薯根尖为材料,采用酶解去壁低渗法和压片法,制备木薯染色体标本,并对其制片过程中的预处理药品、预处理时间、酶解时间等因子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酶解去壁低渗法能获得较好的染色体标本,α-溴代萘与对二氯苯饱和液的混合液和0.1%的秋水仙素与0.002 mol/L 8-羟基喹啉混合液的预处理效果最好,预处理时间以2 h为宜,酶解时间4 h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压片法、酶解去壁低渗法和悬液法等方法,对橡胶树热研7-33-97古铜期嫩叶染色体制片及其过程中预处理药剂、预处理时间、前低渗温度、酶解时间等因子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悬液法更适合橡胶树叶片染色体制片.最佳预处理药剂为0.1%的秋水仙素和0.002mol/L 8-羟基喹啉混合液,预处理时间为2 h.酶解温度37℃,时间为5~7 h.  相似文献   

3.
辣木的染色体制片优化及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辣木分生组织为材料,采用酶解去壁低渗法制片,探讨不同取材部位、预处理方式和酶解时间对辣木染色体制片的影响,并对其进行核型分析,以期为辣木的起源、演化及遗传育种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以辣木新枝茎尖为最佳取材部位,用饱和对二氯苯预处理2 h,再用4%纤维素酶和5%果胶酶混合物酶解4 h,制片所得染色体效果最佳。核型分析表明,辣木染色体属于小染色体,有28条,核型公式为2n=2x=2n=28m,属于1B类型,核型不对称系数60.29%,核型对称程度较高,这表明辣木在进化中可能处于比较原始类型。  相似文献   

4.
去壁低渗压片法制作茶树染色体标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本植物细胞小,染色体不易分散,观察比较困难,茶树也不例外。我们研究出“去壁低渗压片法”,使染色体的分散不受细胞限制,获得较清晰的标本。这一方法也适用于新梢尖。制片方法 1.取材:根于8—9时切取根尖4—5毫米;嫩梢于5时半—7时半摘取顶端,剥去外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尖叶牛樟根尖为材料,采用酶解去壁低渗法制片,探讨不同预处理方式和酶解时间对牛樟根尖染色体制片的影响,并对其进行核型分析,以期为牛樟的起源、演化及遗传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于9:00—11:00进行取材,用0.002 mol/L 8-羟基喹啉液预处理2 h,4%果胶酶和5%纤维素酶酶解5 h,能获得较佳的染色体制片。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尖叶牛樟的染色体数目为24条,核型公式为2n=2x=24=22m+2sm,第10对染色体带有随体,属于2B类型,核型不对称系数55.81%。核型对称程度较高,这表明尖叶牛樟可能进化程度较低,属于比较原始的物种。  相似文献   

6.
探讨金线莲根尖染色体的制片方法。以金线莲幼苗的根尖为试材,采用常规压片法,研究不同取材时间、预处理时间、解离时间及染色时间对制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根尖取材以9:30最佳,用0.002mol/L的8-羟基喹啉预处理4h,经卡诺液固定后,用1mol/LHCl于60℃下解离5min,再用改良的苯酚品红溶液染色10min后进行压片,能获得理想的制片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白姜花根尖为材料,通过预处理、固定、解离和染色等步骤,对染色体制片技术进行改良,得到了一种简单高效的可用于植物染色体数目分析的制片技术,主要步骤包括"取材-酸解离-低渗-染色-压片"。采用改良技术得到的制片细胞膨大、染色体分散、形态清晰、分色良好。用该方法对白姜花、金姜花、所罗门姜黄和红艳郁金等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进行检测,结果分别如下:白姜花2n=34,金姜花2n=34,所罗门姜黄2n=63,红艳郁金2n=49。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一种橡胶树根尖染色体制片的新方法,即低温低渗—细胞去壁—细胞悬液—火焰干燥的制片法。可获得染色体分散较好的橡胶树根尖有丝分裂标本。  相似文献   

9.
在以快速而准确统计染色体数目为目的的甜菜细胞压片制片中,秋水仙碱、8—羟基喹啉以及对二氯苯是实验室最常用的预处理化学药剂。结合冷冻,Rosen G.用秋水仙碱(1949),БормотовВ.Е.等用8—羟基喹啉(1966),李盛贤等用对二氯苯(1982)均得到积累中期相染色体的良好制片结果。然而作者们没有比较冷冻以及冷冻与这些化学药剂分别结合的不同处理之间,在制片效果上的异同,也没有探讨不同预处理积累中期相的作用机理。本文观察并讨论了不同预处理对甜菜染色体引起的形态变化,并比较其制片效果的异同,初步分析了对细胞分裂周期引起的变比。  相似文献   

10.
对甘蔗与河八王属间杂种F_1、BC_1和BC_2及其亲本材料的根尖体细胞染色体数目进行观察及传递分析,以探讨甘蔗与河八王染色体在不同世代的传递方式。采用根尖分生区细胞酶解去壁低渗法制片,每个世代选择5个子代进行染色体计数及传递分析。结果表明,广西河八王1号(GXN1)的染色体为30条,其他亲本和子代数目存在2~5条变幅。甘蔗与河八王染色体在F_1代以n+2n方式进行传递,部分材料的染色体略有增加;在BC_1和BC_2代中均以n+n方式进行传递。研究结果为河八王在甘蔗育种中的进一步利用提供了细胞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