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明晰苎麻机械化生产技术与装备的研究进展,采用IncoPat专利数据分析平台,利用专利数据挖掘并分析苎麻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发展态势、地域分析、重点技术领域、专利创新机构与主要发明人等,通过可视化方法展示该技术领域的创新情况与研发态势。结果表明:目前,苎麻机械化生产技术处于高速发展期,其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中国,研究方向集中在脱麻技术、纺织材料和脱胶工艺等方面;苎麻纤维剥制处理和苎麻机械化种植、收获为苎麻机械化生产技术领域的重点和热点;提出了展开农机农艺融合的苎麻种植生产技术研究的重要性,加强苎麻联合收获、纤维剥制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加强苎麻纤维物理性脱胶技术的创新性研究,以促进我国苎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苎麻是我国古老的纤维作物,栽培历史悠久。其庞大的根系可控制水土流失,防止污染扩散,保持地表长期稳定,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苎麻被列为我国南方水土保持的首选植物。对于苎麻的种植生产,我国有着一套完善的栽培技术与植保措施,没有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难题。同时,我国收集、保存、鉴定的苎麻种质资  相似文献   

3.
苎麻是我国的主要纤维作物之一,麻农收获后的麻杆用来栽培食用菌,既可以增加麻农收入,又可以开辟食用菌原料来源。其技术要点为:  相似文献   

4.
正传统的苎麻生产只收获苎麻的纤维,用于纺织工业。科研人员通过多年的攻坚克难,选育出富含粗蛋白、不同于纤用苎麻的饲用苎麻。饲用苎麻嫩茎叶干物质的粗蛋白质含量可达20%以上,大大高于北方大面积种植的苜蓿和南方种植的其他饲料作物,可作为优质的饲草原料或青贮。在饲用苎麻利用方面,四川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研发了饲用苎麻种植与肉鹅放牧结合的苎麻园生态肉鹅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5.
在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坡耕地上设置种植苎麻[Boehmeria nivea(L.)Gaudich.]、自然休闲(CK1)、种植农作物(黄豆,CK2)3个处理,研究种植苎麻对地表土壤组成结构、理化性质和团聚体数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土壤结构组成来看,种植苎麻改良效果不明显;从土壤理化性质来看,土壤有机碳、速效养分和全氮、全磷含量均以种植苎麻最高,其中土壤有机碳含量为8.45 g/kg,比自然休闲和种植农作物高出86.5%和53.3%;从土壤团聚体数量来看,利用苎麻进行团聚体固碳在所有坡耕地研究对象中表现最好,且其大团聚体数量最多,分别比自然休闲和种植农作物处理高28.7%和25.2%,且差异达显著水平。综上可知,在坡耕地种植苎麻可以改善土壤质量,其是通过增加土壤中大团聚体含量,同时增强大团聚体对有机碳的保护作用,达到固碳效果。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苎麻收获方法一直是以手工收获为主,劳动强度大,劳动效率低,造成苎麻种植规模较小。2005年6月1日,在大通湖区千山红镇苎麻种植大户聂召丰10.7公顷麻园里,机声阵阵,欢声笑语,只见2台打麻机由5个农民操作正在进行机械化剥麻。据聂召丰介绍:BM-1200苎麻剥麻机已获得国家专利  相似文献   

7.
苎麻是我国的主要纤维作物之一,麻农收获后的麻杆用来栽培食用菌,既可以增加麻农收入,又可以开辟食用菌原料来源.其技术要点为: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苎麻资源大国,种植面积和纤维产量均占世界的90%以上。苎麻纤维产品具有吸湿散热快、透气好、不贴身、抗菌、挺括美观等优点,是高档天然绿色纤维产品。脱皎是苎麻纺织的重点环节,提高苎麻纤维可纺性和染色效果的关键在于脱校质量。长期以来,苎麻企业普遍采用的是化学脱皎技术即强酸、强碱、强漂、高温、高压煮炼的苎麻纤维化学脱皎工艺,不仅生产成本高,而且对环境污染严重。落后的脱校工艺生产的苎麻纤维杂乱,梳纺加工困难,纤维制成率低。因此,解决脱胶问题已成为苎麻纺织工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性项目。现在,这个困扰苎麻纺织领域几十年的难题,终于取得了新进展,这就是生物脱皎技术。  相似文献   

9.
我国苎麻纤维剥制加工技术及装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苎麻纤维机械化剥制加工是实现苎麻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苎麻生产全程机械化研究的重点与难点。阐述了苎麻基本结构、苎麻纤维收获工艺流程及苎麻物理机械力学特性研究现状,分析了国内外苎麻剥制加工技术及装备研究进展,综述了我国苎麻机械剥制发展进程中的简易式、人力反拉式、直喂式和横向喂入式4种剥麻装备的作业原理及作业特点,探讨了我国苎麻剥制技术及装备的发展趋势。指出改进和完善现有苎麻剥麻机,研发轻便型与大型苎麻剥麻机,研究智能化、高效苎麻剥麻技术和攻克苎麻收剥一体化加工技术等是未来苎麻生产机械化重点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苎麻资源大国,种植面积和纤维产量均占世界的90%以上.苎麻纤维产品具有吸湿散热快、透气好、不贴身、抗菌、挺括美观等优点,是高档天然绿色纤维产品.脱胶是苎麻纺织的重点环节,提高苎麻纤维可纺性和染色效果的关键在于脱胶质量.长期以来,苎麻企业普遍采用的是化学脱胶技术即强酸、强碱、强漂、高温、高压煮炼的苎麻纤维化学脱胶工艺,不仅生产成本高,而且对环境污染严重.落后的脱胶工艺生产的苎麻纤维杂乱,梳纺加工困难,纤维制成率低.  相似文献   

11.
通过旱作节水技术集成示范区建设和观测试验,建立了坡耕地生物篱等高横向种植技术模式,地膜覆盖增温保湿栽培综合节水技术、秸杆还田覆盖蓄水保墒栽培综合节水技术、绿肥种植覆盖节水技术模式等符合南涧的实用技术。为大面积开展节水农业,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介绍自动化水培苎麻种植技术及后续的资源开发利用,包括水培苎麻的种植生产管理、纤维用苎麻脱胶研究进展以及水培苎麻麻根、麻骨、麻叶的综合应用。同时提出了水培苎麻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后期产业化水培苎麻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苎麻园黑木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苎麻在达州市种植面积约有60万亩,用麻农收获后的麻杆来栽培黑木耳,既可以增加麻农收入,又可以开辟黑木耳原料来源。2008~2009年,该技术在麻园连续获得成功。其技术要点为:  相似文献   

14.
坡耕地是我国南方山区重要的土地资源,也是水土流失重点区。从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包括坡面工程和沟道工程措施)、耕作措施、植被措施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各类措施的优劣及在我国南方山区坡耕地的应用情况。我国南方山区坡耕地土壤侵蚀以面蚀为主,应根据我国南方地区物候条件及作物生长进度,科学选择作物品种、种植时间、种植结构(高、矮作物搭配)、空间布局、耕作方式(留茬耕作、少耕或免耕),形成一套可供选择和推广的水土保持种植制度和配套耕作措施技术体系,是该区域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剑麻丰产高效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剑麻丰产高效生产包括叶片生产、纤维加工及综合利用等几方面.广西农垦国有山圩农场积极研发和集成国内外剑麻先进生产技术,创新经营管理机制,确保产量、质量和效益取得一定成效.2010-2012年,全场剑麻按收获面积计算年均单产纤维572.6千克/亩,居全球大面积种植剑麻单产首位.利用自动生产线加工纤维(刮麻),提高劳动生产率、纤维质量及销售价格;综合利用麻渣和麻渣水,提取皂素、果胶和短纤维等,延长剑麻产业链,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徐勋元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3):119-120,130
根据近年来江西都昌市种植苎麻大力推广科学技术、发展高产优质苎麻取得的成功经验,总结了一套丘陵坡地苎麻高产优质栽培模式。可为其他植麻地区发展苎麻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经济林木是以生产各类木材、工业原料、药材、香料、调味料、饮料以及鲜、干果品等经济产品为主的林木。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经济林木栽培的种植技术要点,分析了现阶段经济林木栽培种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苎麻是多年生宿根性纤维作物,有强大根蔸,每季都能产生大量的分蘖茎,其中最后成熟收获的只占少数。过去国内外有关苎麻分蘖的研究很少,也很不系统。为摸清苎麻分蘖、分蘖茎分化情况,及栽培密度与光能利用、纤维产量、品质的关系,掌握其规律性,以便能有效地促进和控制分蘖,调控群体结构,提高纤维产量和品质,特作本项研究。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苎麻是我国的特产,作为优良天然纤维经济作物种植和利用,多年来为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和财政增税发挥了重要作用.2007年以来,受环保、国际金融危机和农产品补贴不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以纤维利用为主的苎麻产业遭受重创,进入历史低谷:加工企业纷纷关闭或转产,麻农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苎麻种植面积大幅萎缩.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东部主要以坡耕地为主,水土流失比较严重,遇到春旱严重年份,由于土壤墒情不好,坡耕地玉米保苗率仅在85%左右,严重缺苗地块保苗率仅为60%左右,每年都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针对这种情况,近几年,吉林省东部的蛟河市,推广了玉米垄侧减免耕保墒栽培技术,效果较好.非常适合坡耕地,种植方法简单,省工省时,增产潜力大,农民愿意接受.文章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主要技术措施,以供生产实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