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9年初,河南省某父母代肉种鸡场15周龄左右鸡出现疑似马立克氏病,患病鸡消瘦,鸡冠苍白,干缩,精神沉郁。剖检病理变化为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和心脏显著肿大,并有大小不等的灰白色结节;腺胃肿大,呈圆球状;胃壁增厚,胃黏膜有出血和溃疡灶。组织学病理变化为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腺胃、法氏囊、胸腺等组织中大量多形态肿瘤细胞呈弥散性浸润或灶状聚集,正常组织结构遭到破坏。琼脂扩散试验结果表明,马立克氏病呈阳性反应。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组织学病理变化和琼脂扩散试验结果,确诊该场发生的疾病是内脏型马立克氏病。  相似文献   

2.
在50~70日龄的鸡发生内脏型马立克氏病非常多见,肿瘤结节常生长在性腺(尤其是卵巢)、肝脏、脾脏和心脏上,腺胃上出现肿瘤病变的比例很小,而肿瘤结节仅生长在腺胃上的病例,我们未见报道。华东某大型鸡场所饲养的56~80日龄商品代蛋用鸡同时发生这种马立克氏病,现将诊断及防制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2009年4月份,重庆市大足县某散养蛋鸡场舒姓畜主饲养2 000羽蛋鸡,产蛋刚达到高峰,出现了零星死亡(鸡群其他一切正常)。将死亡鸡送检,多器官出现灰白色、圆形或近似圆形的结节状肿瘤,数量不一,大小不等,略突出于脏器表面,主要侵害的脏器有肝脏、脾脏和性腺,个别已侵害到肾脏、心脏、肺脏、腺胃等。性腺肿瘤比较常见,有的整个卵巢被肿瘤组织浸润,呈花菜样。大多数病例诊断结果为内脏型马立克病。其中有2只鸡相继消瘦死亡,解剖后可见腹腔积有大量黄绿色、清亮液体;内脏器官体积较小;腹腔中所有系膜呈肉样增生,并挤压胃、肠道形成  相似文献   

4.
鸡马立克氏病(MD)是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并且以淋巴细胞增生为特征的病毒病。目前马立克氏病疫苗保护指数在64.44%-82.86%之间,因此,经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的鸡仍会有一小部分发生马立克氏病,但是,1997年初,福州,连江,三明,泉州,南平,厦门等12个县市的近130个养鸡场(户)所饲养的使用劣质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的约58.4万羽蛋鸡发生了较大规模的鸡马立克氏病(MD),使养鸡场户均蒙受了巨大经济损失,本次MD病流行出现了一定数量的鸡以腺胃肿大为特征,其它内脏肿瘤明显的单纯性腺胃肿瘤,特别是鸡龄越小的鸡越易出现此种病变。  相似文献   

5.
鸡马立克氏病肿瘤组织细胞端粒长度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马立克氏病病毒 ( MDV)京 -1株血毒对 SPF鸡攻毒 ,7周后扑杀 ,采取各内脏组织 ,一部分组织做病理切片 ,发现有肿瘤细胞浸润者即判定为阳性 ;另一部分组织用于端粒长度测定。以 DIG标记的探针( TTAGGG) 4,通过 Southern Blot方法测定细胞端粒长度 ,结果表明 ,阳性肾脏、肝脏、脾脏、神经、卵巢等组织细胞端粒长度较正常组织细胞的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6.
马立克氏病发生在育成期到成鸡期,本病能使鸡肝、神经、卵巢、腺胃、肾等脏器发生肿瘤病变。有些养鸡户鸡群接种马立克氏疫苗后仍有10—50%鸡群中发生马立克氏病。笔者针对什么时间发病,表现什么样的临床症状以及对病死鸡病理变化进行二年观察。  相似文献   

7.
《兽医导刊》2012,(6):67-68
鸡马立克氏病(MD)是由马立克氏病毒(MDV)引起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的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疫病,主要病理特征是各种内脏组织器官、外周神经、性腺、虹膜、肌肉和皮肤等组织器官的单核细胞浸润,产生淋巴细胞性肿瘤。该病于1907年首先由匈牙利兽医病理学家马立克  相似文献   

8.
<正>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由鸡的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引起的鸡的一种肿瘤性疾病,以淋巴细胞增生和肿瘤的形成为主要特征,以外周神经、生殖腺、脏器、免疫器官中单核细胞浸润以及由于外周神经肿瘤细胞的集聚而引起的半瘫痪或完全瘫痪为典型特征。匈牙利著名的兽医病理学家马立克在1907年首先报道了该病,英国科学家Biggs在1961年倡导开始使用马立克氏病这一名称[1]。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相似文献   

9.
湘黄鸡马立克氏病(删)的发病型以内脏型为主,其次为神经型,眼型和皮肤型的发生率较低。剖检时内脏肿瘤的检出率为35.71%,肿瘤病变多发的器官以肝、脾发生最多,心、卵巢较少,其它脏器发生更少。  相似文献   

10.
《中国动物保健》2012,(6):80-81
鸡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由马立克氏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引起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的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疫病,主要病理特征是各种内脏组织器官、外周神经、性腺、虹膜、肌肉和皮肤等组织器官的单核细胞浸润,产生淋巴细  相似文献   

11.
针对购入后病死的拜城油鸡,根据消瘦、嗜睡、绿色稀便等临床症状,心脏、肝脏、脾脏有白色肿瘤结节等剖检变化和对应器官出现肿瘤细胞的病理学变化,诊断此病为马立克病,并对此病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马立克氏病(MD是由疱疹病毒科细胞结合性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引起鸡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以患鸡内脏、外周神经、性腺、皮肤及眼出现肿瘤为特征。由于各组织器官肿瘤病灶的形成,不仅使残次  相似文献   

13.
针对购入后病死的拜城油鸡,根据消瘦、嗜睡、绿色稀便等临床症状,心脏、肝脏、脾脏有白色肿瘤结节等剖检变化和对应器官出现肿瘤细胞的病理学变化,诊断此病为马立克病,并对此病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2013年3月,甘肃省某鸡场50日龄鸡发生疑似马立克氏病(MD),导致大批死亡。为进行进一步确诊和病理学研究,分别采集样品进行琼脂扩散试验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琼脂扩散试验呈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抗原阳性。病理学观察显示,病鸡肝、脾、肾、心等实质器官程度不等肿大,色泽变淡,甚至形成大小不等和数量不一的灰白色结节;部分病鸡坐骨神经呈单侧性不规则肿粗,弹性降低或丧失;病鸡实质器官及坐骨神经组织中均出现大量多形态的类似淋巴细胞、成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及网状细胞聚集或散在,并可见典型的MD细胞,尤其在血管周围和淋巴管周围;各型肿瘤细胞和MD细胞异型性明显,肿瘤细胞周围实质程度不等变性、坏死,间质水肿。研究证明,该鸡场鸡病为MDV感染引起的马立克氏病(MD),病理变化主要为高异型性的淋巴样肿瘤细胞的广泛浸润,肿瘤细胞恶性程度高、增生活跃。  相似文献   

15.
马立克氏病病毒人工感染鸡细胞凋亡病变及凋亡机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光镜、电镜观察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马立克氏病病毒人工感染鸡的多种组织的实质细胞进行了细胞凋亡病变及凋亡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马立克氏病病鸣肝、肾、心、脾、腺胃、卵巢、羽髓等组织、器官的实质细胞均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病变。光镜观察.可见肝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腺胃腺上皮细胞、心肌纤维、脾脏内的淋巴细胞、卵巢内的颗粒膜细胞、羽髓细胞的细胞核裂解成大小不等的、致密浓染的球形团块。电镜观察,可见这些细胞的细胞核染色质经历凝集、边集、裂解,最后形成许多凋亡小体等不同阶段。免疫组化研究结果显示,上述细胞均有明显的FasL表达,FasL的表达表明细胞凋亡信号增强,细胞凋亡发生。  相似文献   

16.
2011年4月,长春市某蛋鸡养殖户到吉林农业大学兽医院就诊,在送检的十只蛋鸡中,在其中1只病死鸡的心脏、肝脏、脾脏、腺胃和肾脏等处发现灰白色肿瘤结节,经过琼脂扩散试验和病理组织学诊断,确诊为马立克氏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兽医学报》2016,(9):1501-1506
对1例感染超强马立克氏病病毒的病例进行确诊,对感染病毒的Meq基因进行比较分析。采用病理解剖、PCR检测、病毒分离、动物试验和Meq基因序列分析,对感染病毒进行研究。病理解剖结果为病死鸡的肝脏、脾脏、腺胃、肌胃、十二指肠表现为肿瘤病变。PCR检测结果为病死鸡的组织病料感染马立克氏病病毒。病毒分离和动物试验结果证明该感染病毒是1株马立克氏病超强毒株,该病毒可以引起免疫过CVI988疫苗的鸡发病。Meq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病毒与7株马立克氏病病毒参考毒株的同源性为98.8%~99.6%,该病毒在Meq的第115、119和176位氨基酸突变同国内流行株,该检测病毒在Meq的第217位氨基酸突变同超超强马立克氏病毒株。结果表明,通过病理解剖、PCR检测、基因序列分析、病毒分离和动物试验,确诊病鸡感染超强马立克氏病病毒。  相似文献   

18.
鸡马立克氏病(MD)是由鸡马立克氏病病毒引起的一种鸡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此病的特征是病鸡的外周神经麻痹、虹膜褪色变性、皮肤、性腺、脏器等组织发生淋巴细胞增生、浸润,形成肿瘤为特征,最后因受害器官功能障碍和恶病质而死亡,是淋巴瘤性质的肿瘤疾病.本病是威胁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19.
《畜牧与兽医》2016,(6):113-115
应用临床调查、肉眼病变和组织病理学观察的方法,对送检病鸡进行了病理学诊断,同时应用PCR快速诊断技术确诊了病原。发现病鸡临床症状表现为精神萎靡,进行性消瘦;剖检病鸡可观察到肝脏和脾脏肿大,有大小不等的白色结节;显微镜下肝脏和脾脏中有大量大小不一的淋巴细胞;PCR成功扩增出预期大小的基因片段。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PCR结果判定,确诊为鸡马立克氏病。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对鸡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鸡马立克病的病变器官和组织学变化进行鉴别诊断,采用病理组织学诊断方法对患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马立克病的病鸡病变器官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通过试验结果可见,鸡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马立克病均可在心脏、肝脏、脾脏、肾脏和法氏囊上产生肿瘤性和出血性病理变化,但肿瘤形态和组织成分有明显不同,因此可以通过病理组织学诊断方法对鸡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鸡马立克病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