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贵州宽阔水自然保护区内国家I级重点保护植物珙桐的群落特征及演替趋势,采用径级划分,结合生活型谱及物种多样性系数,分析了珙桐的群落组成、群落结构及其更新特点,以揭示其群落演替趋势。结果表明:1珙桐群落样地中共记录维管植物20科22属24种,珙桐属群落优势树种;2群落垂直结构明显,乔木层和灌木层较发达,草本层不发达,群落以高位芽植物占优势(46.67%);3整个群落的丰富度高达76种,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n均匀度指数均表现出相同的趋势,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4研究地珙桐大部分呈成丛分布,单株分布极少;幼树幼苗均以萌生为主,老树与幼树的龄级相差较大,种群落处于衰老阶段。珙桐的天然更新能力变弱,加之受到灌木层优势种金佛山方竹的影响,以及随着种群的老龄化,更新层得不到发育,幼苗更新困难,其种群已处于危险状态,亟待保护。  相似文献   

2.
赤水河是我国生物多样性较丰富的地区之一,为了准确可靠地掌握赤水河中段清香木群落生物多样性信息。对赤水河流域中段沿着海拔(445~933m)高度选择典型清香木天然分布区设置7块20m×20m样地,采用相邻格子法调查,进行物种优势地位、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群落均匀度分析。结果表明:1)灌木层中主要优势群落为清香木群落,其次是华西小石积群落,物种丰富度较小,即调查到共有56个物种,其中木本植物有42个,草本层仅有14个;2)灌木层中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明显大于草本层;3)灌木层中Sirnpson指数平均为0.827 0,Shannon-Wiener指数平均为2.054 8,均匀度平均为0.793 9、0.899 7,说明多样性指数偏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秦岭山地秦岭箭竹(Fargesia qinlingensis)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影响因子,为进一步了解秦岭箭竹的生长发育和揭示该群落的更新演替规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典型样方法设立18块10m×10m的样地,其中依据坡向(阴坡、阳坡)设置6块,依据海拔(1470,1874,2270,2643m)设置12块,并计算每块样地的物种重要值、丰富度、优势度、多样性、均匀度指数,分析不同坡向和海拔秦岭箭竹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分别选取灌木层和草本层重要值较大的8种植物,利用Levins公式计算并分析其生态位宽度。【结果】秦岭箭竹群落中共有79种植物,其中灌木层23种,占总物种数的29.1%,秦岭箭竹重要值为57.95%,远大于其他物种,是该群落的建群种;草本层有56种,占70.9%,其中披针叶苔草(Carex lanceolata)重要值为15.05%,是草本层的主要优势种;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大于灌木层,说明灌木层物种对草本层物种无明显的抑制作用。灌木层与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均表现为阴坡大于阳坡。随着海拔的升高,物种多样性均呈现减小趋势。群落内重要值较大物种的生态位宽度较大,分布在0.68~0.95,秦岭箭竹在群落中的生态位宽度最大,为0.95;凤毛菊(Saussurea japonica)在草本层中的生态位宽度最大,为0.86。【结论】秦岭箭竹群落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优于灌木层;阴坡有利于群落内物种的生长发育和更新演替;海拔对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有影响,且对灌木层的影响大于草本层。群落内各种植物的生长状况和环境因子都是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金河兴安落叶松典型样地进行调查,分析了兴安落叶松群落树种组成结构,并采用方差(v)/均值(m)方法研究其种群分布格局,选取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等指标,揭示其物种多样性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3块样地均以兴安落叶松为主,并伴生少量白桦,样地Ⅱ还伴生有少量樟子松。3块样地的林分密度分别为:样地Ⅲ(1 350株/hm~2)样地Ⅱ(1 330株/hm~2)样地Ⅰ(840株/hm~2);(2)样地Ⅰ的兴安落叶松种群格局为随机分布,样地Ⅱ和样地Ⅲ均为聚集分布;(3)样地物种多样性指数(D和H′)和丰富度指数(S)均表现为:样地Ⅱ样地Ⅰ样地Ⅲ。均匀度指数Pielou指数(Jsw)和Pielou指数(Jsi)表现为:样地Ⅱ样地Ⅲ样地Ⅰ,Alatalo指数(Ea)为:样地Ⅱ样地Ⅰ样地Ⅲ。在群落垂直结构上,3个样地的丰富度指数(S)及样地Ⅰ、样地Ⅱ的多样性指数(D和H′)均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而三个样地的均匀度指数规律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北京市主要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状况,为有效保护北京市的生物多样性提供基础资料,根据实地调查的大量样地数据,对北京市主要植物群落进行了物种多样性比较。在北京市的山地森林群落中,森林群落的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最高,灌木层次之,乔木层最低,不同层次之间物种多样性差异显著。在12个森林群落类型中,有7个群落类型样地内的平均物种数在36种以上,5个群落类型样地内的平均物种数在30~36种之间。各群落类型中,紫椴林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最高,其次是杂木林、黑桦林、核桃楸林、山杨林、白桦林和鹅耳枥林;山杨林、白桦林、紫椴林、杂木林和栓皮栎林群落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各群落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差别不大,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与乔木层、灌木层的两个多样性指数呈负相关,但均不显著。在灌丛群落中,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灌木层,灌木层与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变化趋势呈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在8个主要灌丛群落中,平榛灌丛样地内平均物种数最多(39.54种),其次是杂灌丛(36.94种);群落样地内平均物种数超过30种的灌丛群落有4种,为柔毛绣线菊灌丛、平榛灌丛、山杏灌丛和杂灌丛,同时也是样地内物种变化较大的4个群落类型,物种变化范围超过了30种。灌丛群落间物种多样性存在极显著差异。大部分森林群落类型间物种相似性在0.30~0.60之间,部分森林群落类型间的物种相似性存在较大差异。灌丛群落间物种相似性较大,大部分灌丛群落间的物种相似性指数在0.45以上,鹅耳枥灌丛和柔毛绣线菊灌丛群落间物种相似性最高(0.60),平榛灌丛和荆条灌丛间物种相似性最低(0.39)。除了源于植物群落自身和自然环境因素影响物种多样性以外,人为因素干扰是影响植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应予以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6.
在佛山市大浩湖设置1 200 m2样地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山黄麻(Trema tomentosa)群落的种类组成、外貌、结构特征及动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该样地共有维管束植物48种,隶属于28科44属.(2)通过计算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主要物种的重要值以及频度分析得出,该群落是以山黄麻为主的单优种群落,群落种类组成多样性和水平分布不均匀,其群落外貌四季常绿.通过对优势种种群的年龄结构分析,显示该种群处于增长状态.整个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为3.8113,Simpson指数为0.8778,均匀度指数为1.0133,丰富度指数4.9382.该群落的多样性格局为草本层>灌木层>藤本层>乔木层.(3)与其他3个同地带森林群的物种多样性比较结果显示,山黄麻群落物种多样性较低,山黄麻在群落中优势地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群落结构与植物多样性研究对于植被恢复和植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铜陵叶山天然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在其内设置1.8 hm2(150 m×120 m)的大样地,对样地所在的植物群落的结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群落有33科、43属、52种植物。乔木层优势树种为麻栎,伴生树种有青冈栎等,落叶阔叶树林木株数、断面积占大样地林木株数和断面积的比例以及重要值之和均大于常绿阔叶树,该群落具备了北亚热带低山常绿落叶阔叶林群落结构特征;乔木层林木直径(大于5 cm)分布呈偏左正态分布,表明该林分具有同龄林直径结构特点。灌木层优势植物种为溲疏,亚优势种有青冈栎等;草本层优势植物种为半岛鳞毛蕨。分层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均匀度指数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生态优势度指数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灌木层有多种乔木层的幼苗和幼树,乔木层和灌木层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珍稀濒危植物裸果木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甘肃金塔县裸果木群落物种多样性,为就地保护这一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和保护金塔县生物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样方调查法对金塔县境内的裸果木群落进行调查,采用各群落植物的物种丰富度指数(R0、R1)、Simpson物种多样性指数(D)、Shannon-Weiner物种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E)分析了6个样地的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并对致危因子和保护对策进行了探讨。[结果]裸果木群落结构较为简单,仅分布种子植物15种,隶属11科15属;区系成分简单,温带性质的属占总属数的91.67%;生活型以地上芽和地面芽植物为主(93.33%),一年生植物(6.67%)很少;裸果木群落垂直结构不明显;裸果木群落的丰富度指数(R1)、Shannon-Weiner物种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E)表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6个样地中,样地5的物种多样性程度最高,样地1次之,样地2最小,多样性程度最低。[结论]6个样地的物种多样性排序为样地5>样地1>样地3>样地4>样地6>样地2;回归分析表明多样性指数与海拔、经度和纬度之间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裸果木群落植物多样性指数的大小受立地生境和人为活动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9.
山西霍山油松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山西霍山油松林样地的调查数据,对油松林的植物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群落物种的组成和垂直结构,测定了各层次植物物种的重要值,采用多种方法计算各层次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山西霍山油松群落各层次优势种分布明显,依重要值排序乔木层优势种为油松,灌木层优势种为绣线菊、忍冬、美丽胡枝子、黄刺玫,草本层优势种为羊胡子草。该地区油松林群落植物物种丰富,丰富度指数草本层最高,乔木层最低;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灌木层最高,草本层居中,乔木层最低。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多样性、均匀度、丰富度和生态优势度指数等指标,研究了哈尔滨城市森林4种人工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通过对4种林型乔、灌、草三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进行加权,求出不同林型群落的多样性各项水平差异,结果表明:白桦林的Simpson指数(0.757)、Shannon-Wiener指数(1.678)和均匀度Pielou指数(0.797)均较大,说明白桦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强和物种分布比较均匀;水曲柳林的丰富度Menhinick指数(1.325)和生态优势度指数(0.367)最高,说明其群落的物种丰富程度较大,且物种优势种表现突出。草本层在同一林型内的多样性各项指数(除了生态优势度指数外)均为最高,说明4种林型的草本层均具有较好的物种多样性,物种分布比较均匀和物种丰富度较大。在水曲柳林和樟子松林内乔木层的生态优势度指数最高,表现出乔木层的优势种比较突出;而在白桦林和兴安落叶松林内灌木层的优势种比较突出。综合来看,城市森林中的阔叶林在物种多样性特征方面优于针叶林。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旨在为研究区内森林的保护和抚育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典型样地取样法,在全面踏查的基础上选择分布相对集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地段设置16块20 m×30 m的样地,在每个样地中沿对角线分别设置5块2 m×2 m的灌木样方和5块1 m×1 m的草本样方,从物种组成、外貌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等方面对森林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共有种子植物34科62属74种,其中乔木14种、灌木23种、草本37种。群落分层明显,乔木层主要有云南松、华山松、杉木、槲栎、滇杨、云贵鹅耳枥等,灌木层和草本层的优势种取决于群落类型及其所处的生境。样地内所有个体的垂直结构呈偏正态分布、径级结构呈偏倒"J"型、冠幅结构呈倒"J"型,表明群落结构稳定、生长状况良好。群落中重要值5的6个物种在垂直结构、径级结构和冠幅结构方面差异显著。群落内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均匀度指数表现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结论】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地处滇东高原向贵州高原过渡的顶点区域,森林群落物种较少,多样性较低,但群落结构比较稳定;杉木群落大径级植株较多,属于衰退型群落,将逐渐走向衰退;云贵鹅耳枥群落径级结构缺失严重,特别是大径级植株,处于濒危状态,应加强群落的保护和抚育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地形是导致植物群落结构异质性的重要因素,了解茂兰喀斯特森林木本植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的地形差异,对揭示喀斯特森林的物种维持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根据群落调查法进行样地调查,分析植物群落结构。采用Margalef丰富度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J)、Simpson优势度指数(M)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等多样性指标研究3种地形部位(槽谷、坡地、漏斗)群落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结果(1) 在研究区内,槽谷森林共有木本植物81种,隶属39科63属;漏斗森林木本植物共有80种,隶属39科61属;坡地森林木本植物共有69种,隶属35科58属。槽谷森林的物种区系组成最复杂,其次是漏斗森林,坡地森林的物种区系组成最简单。3种地形部位的优势种主要是樟科、蔷薇科、漆树科和山茱萸科植物等。30个样地的PCA排序结果反映了群落类型与环境梯度之间的关系,影响群落物种组成差异的主要环境因子为光照、水分和土壤。(2)3种地形部位群落乔木层中轮叶木姜子的重要值最大,是群落的优势种,青冈栎、四照花和翅荚香槐的重要值低于轮叶木姜子,是群落乔木层的亚优势种,皱叶海桐是灌木层的优势种。(3)3种地形部位木本植物生活型以中高位芽和小高位芽植物为主,大高位芽植物最少。坡地森林以小高位芽植物占优势,而漏斗和槽谷森林以中高位芽植物为主。(4)3种地形部位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为槽谷>漏斗>坡地,但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则表现为槽谷>坡地>漏斗。结论在3种地形中,槽谷森林的物种区系组成最复杂,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群落优势种为轮叶木姜子和皱叶海桐,木本植物生活型以中高位芽和小高位芽植物为主,光照、水分和土壤条件是影响不同地形群落分布格局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3.
以北盘江流域石漠化区现存植被进行样地调查,采用物种丰富度指数、 Shannon-Weiner指数、 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析北盘江强度石漠化区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特征,同时在2×2联列表基础上,应用X~2检验、相似性指数、重合度指数、共同出现百分率及联结系数和种间共同出现的百分率研究了强度石漠化区乔木种群的种间联结性.结果表明:①维管植物共计445种,隶属102科288属,主要优势科为:菊科、蔷薇科、禾本科、蝶形花科和大戟科;②样地内总体上来说,尽管群落受高度异质性小生境的影响,物种仍较为丰富,群落各层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各有不同.其中,物种丰富度指数(R)从大到小依次为:灌木层(4.19)、草本层(3.5)、乔木层(1.66), Simpson多样性指数、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化规律均相差不大,主要优势种为圆果化香树、复羽叶栾树、青檀、圆叶乌桕、南酸枣、栓皮栎、安顺润楠、岩樟、翅荚香槐和清香木;③X~2检验结果显示,样地内15个优势种91个树种对中仅有4个树种对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说明群落种间关联极弱.从联结系数(AC)来看, 91个树种对中正联结的种对有42对,占总对数的比例为46.15%,负联结的有49对,占总对数的比例为53.85%.关联强度大部分集中在相对较低的水平,表明该地区群落不稳定.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马鞍山濮塘风景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濮塘风景区植物群落的10个乔木样地进行调查研究。据统计分析,在所调查样地中共存在维管植物143种(含变种),隶属于101属,62科。该区群落以山胡椒(Lindera glauca)、茅栗(Castanea seguinii)朴树(Celt-is sinensis)重要值最高,分别为36.82、31.09和24.13。各样地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分布均匀,其Simpson指数、Shannon-Winner指数、均匀度指数R均值分别为15.07、3.16和0.82。对样地的植物生长型与物种多样性关系分析表明:群落内各层的物种丰富度的大小的顺序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群落总丰富度主要受灌木层丰富度的影响,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nner指数均为灌木层最大,乔木层和草本层的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nner指数变化不规则。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秦岭中段油松天然次生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为其生态系统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生态功能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样方调查法,在陕西太白山和周至自然保护区,分别依据环境因子(海拔、坡向等)选取发育阶段一致的有代表性的油松典型群落类型,共建立20m×30m样地20个,记录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数量,分析秦岭中段油松次生林群落各层次物种的重要值、物种多样性,以及环境因素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秦岭中段油松天然次生林群落不同层次物种丰富度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物种多样性高,乔木层优势种明显;其中乔木层以优势种油松的重要值最高,而灌木和草本优势种重要值较低;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以及均匀度指数均随着海拔增高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且基本呈正态分布;在坡向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中,除了均匀度指数外,其余各指数在阳坡相对较高,物种较为丰富;相对于草本,坡向对灌木层物种的影响更为明显。【结论】秦岭中段油松天然次生林群落物种较为丰富,多样性较高,海拔、坡向对群落物种多样性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陕西米仓山巴山冷杉天然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种群分布格局,为巴山冷杉天然林可持续保护及有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米仓山巴山冷杉天然林集中分布的上干河沟两侧和塔子坪大垭豁等地共设置9个25m×20m的样地,通过典型样地调查,从巴山冷杉林群落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重要值、丰富度(S)、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D)及乔木径级结构等方面,分析巴山冷杉天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多样性指标间的相关性;应用理论分布模型和方差均值比率(v/m)、聚集指数(Ci)、平均拥挤度(m*)、Green指数(Gi)、聚块性指数(Pai)和聚集强度(Pi)等指标,分析主要优势种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乔木层中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的重要值为59.14%,为建群种,但其胸径2.5cm(径级Ⅰ)的幼苗个体数量严重不足,种群结构衰退。巴山冷杉林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物种数分别为12,26和53种,各林层的物种多样性差异较明显,灌木层、草本层的H′分别为2.55和3.50,均大于乔木层的1.58;J和D值也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种群空间分布分析结果表明,巴山冷杉的v/m为16.95,聚集强度为2.50,属于聚集分布类型,另有乔木层的5个优势种、灌木层的4个优势种和草本层的10个优势种也服从聚集分布,少数优势种则呈均匀或随机分布。【结论】陕西米仓山巴山冷杉天然林群落植物种类比较丰富,林分郁闭度较高,不利于幼苗天然更新及幼树生长,群落已经处于演替后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川北白云山地区20年生亮叶桦Betule luminifera不同密度人工林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进行探究,以期为该区亮叶桦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典型样地法,分别选择川北白云山地区现存的低密度(1 050~1 150株·hm~(-2))、中密度(1 450~1 550株·hm~(-2))及高密度(2 150~2 250株·hm~(-2))亮叶桦人工林群落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川北白云山地区不同密度下亮叶桦人工林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共记录到植物110种,隶属于52科91属。高、中和低密度下群落的物种数依次为59、42和57种;从群落结构来看,中、高密度下群落物种多集中于中径级,即胸径为[5,11)cm,低密度下群落物种多集中于高径级,即胸径为[11,17)cm,3种密度下群落物种的高度级结构相似,物种多集中于中高度级,即高度为[9,13)m;不同密度下群落各层次物种丰富度指数(D)、Shannon-wiener指数(H)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H')等均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在乔木层中,群落各物种多样性指数在中密度下最高,低密度次之,高密度最低;草本、灌木层D和H均表现为:低密度中密度高密度。【结论】中等密度(1 450~1 550株·hm~(-2))更利于川北白云山地区亮叶桦人工林多样性的维持及树种的自然更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秦岭中段锐齿槲栎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生态因子影响特征进行分析,为类似分布区域锐齿槲栎天然次生林的保护及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样方调查法,在陕西周至及太白山2个研究区依据不同海拔、坡向等设置20个20m×30m的样地,调查锐齿槲栎群落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物种的组成和数量,分析其重要值、多样性及环境因子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锐齿槲栎天然次生林群落乔木层树种共有33种,其中锐齿槲栎优势显著,重要值为42.10%,为该群落的建群种;其次是鹅耳枥,其重要值为10.20%,为该群落的优势种。该群落灌木层共有物种89种,其中乔木29种,占总物种的32.58%;灌木60种,占总物种的67.42%,灌木层中物种繁多,但单个物种的优势度不高。草本层有物种71种,呈随机分布,均具有荫生性特点。该群落不同林层的物种丰富度排序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当海拔从1 083m上升到1 547m时,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升高,在海拔为1 547m时达到最大值;当海拔由1 547m上升到1 882m时,物种多样性各指数又逐渐降低。林地光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林下层物种的更新发育,其物种多样性各指数总体在阳坡相对较高。【结论】海拔、坡向对锐齿槲栎群落物种多样性影响作用明显,海拔1 083~1 547m的阳坡是锐齿槲栎次生林较为适宜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19.
低影响开发示范区植物群落特征与物种多样性是植物群落发挥生态效益的关键,对低影响植物景观的营建与优化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以镇江市低影响开发示范区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样方法、群落数量分析法等对样地群落植物区系、群落数量特征、群落结构因子、群落多样性进行分析。随机设置48个样地,以100 m2标准样地为主,共设样方204个。结果表明:①维管束植物共有181种,隶属于74科147属。乔木层以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全缘叶栾树Koelreuteria integrifoliola等为优势种;灌木层以红叶石楠Photinia×fraseri,金森女贞Ligustrum japonicum ‘Howardii’,金丝桃Hypericum monogynum等为优势种;草本层以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鸢尾Iris tectorum,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等为优势种。②植物群落信息主要集中在乔木性状、灌乔性状比值、灌木多样性、草本性状以及乔木多样性等5个因子的描述上。③对乔木层而言,边缘绿地的多样性指数最高;灌木层各项多样性指数表现为道路绿地>边缘绿地>节点绿地>滨水绿地。④以灌木层物种重要值为数据源进行Q型聚类,根据样地群落外貌和聚类图,可将48个样地群落划分为13个类型。综合而言,各绿地类型物种多样性均表现出灌木>乔木>草本的一致趋势,物种丰富度总体偏低,群落内部结构相对单一。  相似文献   

20.
在2005年进行样地调查获得原始数据的基础上,对妙峰山地区栓皮栎林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群落均匀度,以及植物区系成分和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妙峰山地区栓皮栎林群落区系组成丰富,外貌结构典型,植物物种多样性较高。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丰富度指数在群落梯度上的总体趋势表现为草木层>灌木层>乔木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