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城疫(ND)是当前危害我国养鸡业的一种主要疾病之一,日常生产中,养殖户虽然广泛使用各种(ND活苗和灭活苗免疫,免疫密度和频次也远远超过世界水平,但新城疫特别是非典型(ND)仍时有发生,并给养殖户造成严重损失,非典型新城疫已经成为养禽业的第一杀手。现将峪口禽业公司防控新城疫的一些方法、措施介绍如下,希望对业内控制新城疫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正> 一、新城疫的预防和控制新城疫(ND)是禽病中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严重的新城疫流行会给养禽业以沉重的打击。一旦环境适宜于ND病毒的繁殖,例如禽群免疫力较低时,就会发生严重的新城疫流行,并给养禽业带来灾难性损失。因此,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应该放松对ND免疫的接种,而且更必须使禽群保持对ND的高度免疫力。现今可供选用的ND疫苗品种繁多,但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灭活疫苗和弱毒活疫苗。最普遍使用的ND弱毒  相似文献   

3.
新城疫 (ND)是威胁我国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 ,病源是新城疫病毒 (NDV) ,虽然NDV只有一个血清型 ,其抗原性一致 ,但毒力差异较大 ,传统疫苗对流行毒株有一定保护力 ,且保护力在 55%以上 ,近年来新城疫的发生和流行日趋增加 ,我国自 1 996年以来也数次出现典型性新城疫的暴发。在生产中几乎所有的商品鸡均多次使用ND疫苗 ,但免疫鸡群仍屡次发病 ,因此 ,控制和减少免疫鸡群中ND强毒感染与传播成为我们鸡病防制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奎屯及周边地区的养鸡户中也时常暴发鸡新城疫 ,这些发病鸡都做过ND免疫 ,发病多以非典型性新城疫为主 ,且…  相似文献   

4.
在生产实践中经常出现接种鸡新城疫(ND)疫苗后的鸡群仍有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生,且以二免前后的鸡发病最多,发病率、死亡率一般不高,临诊以呼吸道症状、神经症状、产蛋量急剧下降为主要特征。1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生原因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生原因很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1ND强毒多重污染我国大、中、小鸡场及农村散养鸡群饲养管理与防疫水平参差不齐,防制ND的漏洞很多。如ND活疫苗不合理使用,对ND病死鸡、粪便、污水等污染物不能进行无害化处理,使ND污染越来越严重,而空气和带毒野鸟对ND病毒的传播使ND的防制工作难上加难。ND强毒感染…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农村肉鸡养殖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养殖户对新城疫ND的免疫预防都非常重视,普遍进行了新城疫ND的免疫接种。现在,典型的新城疫ND在农村养鸡场已很难再见到,剖检时也很少再见到典型ND的特征性病变,给ND的诊断和防治带来了很大困难,同时给农村养鸡户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非典型新城疫是指在家禽中发生的临床表现和解剖变化不典型的新城疫(ND),是在商业禽群中广泛应用ND疫苗以后出现的ND发病形式。虽然中国家禽业的典型ND已经得到较好的控制,但非典型ND时有发生。幼龄鸡发生时,可表现精神沉郁、羽毛松乱、翅膀下垂、瘫痪或站立不稳、食欲减退或废绝、呼吸急促、咳嗽、口流粘液、拉黄绿或黄白色粪便等症状,随着病程的延长可表现歪脖、腿麻痹等神经症状,死淘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7.
鸡新城疫(ND)是由副粘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常呈败血症经过,其特征是呼吸困难,下痢和表现神经症状。近年来,由于鸡群普遍进行了新城疫(ND)的免疫接种,使得ND的发病向非典型化转变,呈散发性发生。尤其是非典型新城疫(ND),常在经过免疫接种的鸡群中出现,以呼吸道和下痢症状、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为特征。鸡群感染ND病毒,抗病力低,极易并发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感染,造成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8.
新城疫(ND)是由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的禽类的一种以呼吸道、消化道黏膜出血为典型症状的急性传染病,是危害养禽业的重要的疫病之一。近年来,随着新城疫活苗和油乳剂灭活苗的广泛应用,禽类典型新城疫的发病率越来越少,但是在免疫鸡群发生非典型ND却越来越普遍,给养鸡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针对免疫鸡群中非典型ND的普遍发生,学者们众说纷纭,有的认为存在超强毒,有的认为存在一种新型病原,有的认为由于并发症如大肠杆菌病的发生,使本来不能致病的疫苗株变成致病株,还有的观点是免疫失败所致。为了探索病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禽病研究室2000年从ND免疫鸡群中分离了一株ND强毒株,  相似文献   

9.
新城疫(ND)的病原是新城疫病毒(ND V),虽然只有一个血清型,其抗原性也一致,但毒力差异较大。传统疫苗对流行毒株有一定保护力,但近年来免疫鸡群非典型性新城疫不断发生。目前,在生产中几乎所有的商品鸡均多次使用ND疫苗,但免疫鸡群仍屡次发病。更重要的是,近几年来大肠杆菌病与非典型新城疫的混合感染在养鸡场中广泛发生,发病鸡表现肝周炎和心包炎,易被误诊为单纯的大肠杆菌病,使用抗菌药后,用药期临床症状虽有所减轻,但伴发零星死亡,随病程的延长死亡量增加。因此,控制和减少免疫鸡群中ND强毒感染与传播,对鸡群采取正确的免疫程序和方…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由于防疫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良好的饲养管理,典型新城疫的爆发已十分少见,而非典型新城疫则越来越多,当继发细菌或病毒感染时,死亡率明显提高,给养鸡生产造成严重危害。 1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生原因 1.1 ND强毒的污染 有人对国内近百个大中型鸡场做了 ND强毒感染的调查,结果鸡群感染率为 63%,平均个体感染率为 12%,其中呈明显非典型临床症状的鸡群在 30%以上,这说明个体感染率在许多鸡场中是普遍存在的。另外,新城疫的传播媒介多,散毒范围广,如野鸟、鸽子往往是强毒 ND的传播者,鸡场一旦被新城疫强毒污染,新城疫就…  相似文献   

11.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一种具有高传染性的禽病,能导致患病禽类的高死亡率,给家禽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至今仍没有ND的有效治疗药物,且ND的常规疫苗仍然存在一些缺点。本文着重介绍新城疫纳米颗粒疫苗的一些基本情况以及壳聚糖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同时回顾了这些纳米颗粒在药物递送中的药物应用。此外,阐明了新城疫纳米颗粒疫苗是未来新型新城疫疫苗的研究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2.
鸡新城疫(ND)是由副粘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常呈败血症经过,其特征是呼吸困难,下痢和表现神经症状.近年来,由于鸡群普遍进行了新城疫(ND)的免疫接种,使得ND的发病向非典型化转变,呈散发性发生.尤其是非典型新城疫(ND),常在经过免疫接种的鸡群中出现,以呼吸道和下痢症状、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为特征.鸡群感染ND病毒,抗病力低,极易并发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感染,造成大批死亡,给养鸡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新城疫(ND)是危害养鸡业的一种主要疾病。采用疫苗免疫接种可有效控制该病。但在我国。尽管生产上已广泛使用各种ND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免疫密度和频次也远远超过世界水平,但ND仍时有发生,并造成严重损失。因此,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新城疫,实施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建立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对于有效控制新城疫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城疫(ND)是危害我国养禽业的主要疫病之一,在我国由于疫苗的广泛使用,N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我国用于新城疫预防的疫苗种类相对较多,临床上评价ND疫苗的免疫效果的重要指标就是疫苗免疫后血清的HI抗体效价。  相似文献   

15.
新城疫(ND)的病原是新城疫病毒(NDV),虽然只有一个血清型,其抗原性也一致,但毒力差异较大。传统疫苗对流行毒株有一定保护力,但近年来免疫鸡群非典型性新城疫不断发生。目前,在生产中几乎所有的商品鸡均多次使用ND疫苗,但免疫鸡群仍屡次发病。更重要的是,近几年来火肠杆菌病与非典型新城疫的混合感染在养鸡场中广泛发生.  相似文献   

16.
新城疫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 ND)是由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的一种能导致大多数禽类消化道、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ND是病毒类疾病,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没有行之有效的治疗药物,因此控制并根除ND的唯一措施就是搞好疫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7.
有调查表明,我国商品鸡群中普遍存在新城疫(ND)强病毒。新城疫病毒污染鸡场后,在病鸡体内大量复制、循环,使毒力增强,并长期维持下去,一旦遇到免疫水平低的鸡群或免疫力不足的鸡,极易发生非典型ND。  相似文献   

18.
正一、新城疫新城疫多年来困扰我国养禽业发展:1990年以来,免疫鸡群非典型ND频发,水禽特别是鹅发生临床ND,引起大批死亡;其他禽种发生ND屡屡报道。近5年来,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免疫鸡群非典型ND极少发生,鹅发生临床ND得到控制,很少分离到强毒;其他禽种(除鸽外)发生ND报道减少;规模养殖场很难分离到ND强毒。  相似文献   

19.
由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的新城疫(ND),是严重威胁养鸡业的一种世界性分布的病毒性传染病,对该病的防制主要依靠NDV疫苗。我国商品代鸡场对ND的预防主要是各兽K生物药厂生产的行系(IV系,I系为主)疫苗,种鸡场事用进口疫苗。这些疫苗的应用对预防ND、保障养鸡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近年来.由于疫苗本身质量问题及保存、运输、使用等方面的问题,ND在许多地方时有发生。在发生超强毒ND时常可导致鸡群全群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此外,非典型新城疫的存在,也日益使新城疫的防制复杂化了。为了更好地控制新城疫,研究提…  相似文献   

20.
当前,新城疫ND仍然是危害我国农村商品肉鸡养殖的罪魁祸首,养殖户虽然对免疫预防都非常重视,普遍进行了ND的免疫接种,但是,典型的ND已很难再见到,剖检时也很少再见到典型ND的特征性病变,给ND的诊断和防治带来了很大困难,同时给农村养鸡户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自从1962年发现新城疫ND之后,为了控制和扑灭此病,在许多国家,尤其是经济不太发达的国家,长期多次使用活苗,大剂量使用活苗,有的没有按照生物制剂使用的要求,任意加大至8~10倍疫苗的使用剂量,结果造成了新城疫ND病毒在遗传基因某些方面的改变,从而导致新的基因型毒株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