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农业》2009,(5):49-50
<正>近日,由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发起的中国大豆产业发展机制创新试点工作会议在黑龙江省大庆市召开。来自农业部、商务部、中国大豆产业协会负责人及全国大豆龙头加工企业、大豆合作社的60余名代表参会。  相似文献   

2.
<正>1月中黄13大豆给产业正能量中国农业科学院王连铮主持完成的"广适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中黄13的选育与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黄13大豆2012年种植超过1000万亩。中黄13,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给中国发展大豆产业注入正能量。点评:新世纪以来,国产大豆凸显产量低,成本高,特别是含油量低的劣势。廉价转基因大豆乘机进入中国市场。2000年大豆进口1042万吨,2010年达到5480万吨。中国85%的大豆加工和榨油企业的原料逐渐被外资控制。国产大豆最大竞争优势在于非转基因。要改变大豆产业萎缩局面,不仅需要完善市场体系,更要突出产品定位优势,建设非转基因高蛋白大豆生产基地,扩大高蛋白大豆加工产  相似文献   

3.
《吉林农业科学》2017,(6):64-68
国际大豆的生产和贸易正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大豆产业的发展。近几年中国大豆进口激增,大豆国际贸易格局发生变化。本文通过对国际大豆市场供给需求与进出口贸易的分析,得出世界大豆生产的总体格局是播种面积稳步增加、单产水平趋于平稳、总产量显著提高,大豆出口三分天下的格局基本形成。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进口国与消费国,大豆对外依存度高达85%,大豆进口来源主要是美国、阿根廷和巴西,具有较高的"区域集中度";提出要通过提高大豆科技研发投入力度,推动大豆价格改革等措施提高中国大豆的自给率,进而整体提升中国大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大豆产业形势分析及趋势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清保 《农业展望》2008,4(10):20-23
大豆是中国第四大粮食品种,目前中国大豆类产品的需求处在高速增长阶段,进口数量呈刚性增长势头。文章从中国大豆的需求、生产、进出口以及产业结构、相关政策调整出发,对当前国内大豆产业发展形势予以了分析,认为中国大豆产业的发展趋势.一是加大优质、高产大豆品种的创新、推广;二是不断提升大豆食品加工产业的档次。  相似文献   

5.
巴西大豆迅猛发展,其成功的主要原因,一是不断改良大豆品种,提高单产水平;二是政府大力扶持,从贷款优惠、农业政策,到提供资金、订单销售,全方位地为农民生产大豆提供保障。中国大豆产业应该借鉴巴西大豆的发展经验,全面支持中国大豆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大豆与我国大豆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东升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5046-5047,5050
介绍世界大豆主产国转基因大豆发展概况,分析转基因大豆安全性、转基因大豆贸易,提出中国大豆产业的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救救我们的民族大豆产业!"在今年的两会上,来自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的全国人大代表、农民孙斌发出呼吁。在孙斌担忧的背后,是中国大豆产业日薄西山的不争事实。种植面积连年萎缩、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外资主导市场。在大豆的原产国中国,大豆产业已经走到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农民不愿种企业不愿收曾经的"金豆子"如今变成了"闹心豆"。这是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世界大豆的发源地,有5000年栽培历史,国产大豆品种占世界大豆品种的97%以上。国产大豆是全世界最好的大豆,与转基因大豆相比,没有任何安全隐患。然而,国产大豆的种植量和产量逐渐减少的尴尬正困扰着大豆产业。与此同时,进口的转基因大豆却在中国市场上风生水起。保护民族大豆产业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我们欣喜地看到,有识之士已经开始行动,收复中国大豆失地之战已经打响。  相似文献   

9.
该文针对中国大豆产业的现状,结合大豆本身营养功能,提出开发新型大豆复合型饮料,振兴中国大豆产业.同时综述了新型大豆复合型饮料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0.
综述对世界大豆主产国转基因大豆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就转基因大豆对于人类、动植物及环境安全可能存在的现实和潜在的影响进行了叙述并对中国大豆产业的未来进行了展望;认为,目前应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方面充分利用中国非转基因大豆这一优势,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亦注重进口非转基因大豆,使中国成为世界非转基因大豆的生产、加工和出口中心;同时加强对大豆生物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早日创造出知识产权属于中国自己的、安全和环保的转基因大豆品种,为中国大豆产业实现新的腾飞提供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大豆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东北地区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也是全世界大豆的重要产区之一。2013年整个东北地区大豆总体种植面积为650万hm2,其中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为243万hm2[1]。由于近年来受到国外转基因大豆的冲击,大豆产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进一步探讨大豆产业的栽培模式、提高产量,是提升黑龙江省大豆产业竞争力也是  相似文献   

12.
菜用大豆生产及产业化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介绍了菜用大豆的生产现状、产业化前景。菜用大豆作为一项新兴的大豆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很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开展菜用大豆育种研究,发展菜用大豆生产,是应对市场挑战、振兴中国大豆产业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3.
开放战略下中国大豆产业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大豆产业长期陷入困境的表现为:大豆供应对外依存度过高、加工主体为外资操控、市场定价权主导地位丧失;国产大豆的总体比较劣势、民族大豆产业界的竞争能力普遍低下以及跨国粮食巨头的恶性竞争,是导致中国大豆产业困境的基本原因。提出了打造国产大豆非转基因的绿色品牌、以品种创新和提高相对规模效益降低大豆生产成本、完善大豆产业风险管理体系、改善宏观竞争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进口转基因大豆的冲击下,中国大豆产业形势急剧恶化。作为黄淮海流域大豆主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岛大豆产业变迁具有一定代表性。从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市大豆产业变化情况看出,大豆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不佳是产业萎缩的主要原因,种植结构调整是重要影响因素。建议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研发高蛋白大豆深加工产品,打造非转基因大豆产品品牌,推动青岛市大豆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北京农业》2009,(8):7-8
<正>转变目前大豆产业政策是燃眉之急,但从根本上看,调整大豆产业结构才是最终出路,未来应建立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记者在黑龙江农业开发办采访时,他们这样形容占据中国非转基因大豆"半壁江山"的黑龙江大豆产业的  相似文献   

16.
大豆产业在我国农业和整个产业经济中都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大豆产业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愈发增多,我们必须站在产业链视角下重新思考中国大豆产业经济的未来。本文将在研究我国大豆产业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黑龙江省大豆生产为例,着重探讨如何在新时期,实现中国大豆产业经济的创新发展与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7.
2009年初夏,对于中国大豆产业而言,一个格外沉重的话题就是面对进口转基因大豆的冲击,非转基因的中国大豆还能坚守多久?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大豆等部分农产品开放了关税保护,随着中国大豆需求量的连年激增,进口大豆开始逐渐统治了市场。而这一变化的直接结果,就是进口大豆的到岸价格如铁矿石一样,  相似文献   

18.
<正>转变目前大豆产业政策是燃眉之急,但从根本上看,调整大豆产业结构才是最终出路,未来应建立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记者在黑龙江农业开发办采访时,他们这样形容占据中国非转基因大豆"半壁江山"的黑龙江大豆产业的  相似文献   

19.
大豆起源于中国。据了解,中国至少有4000年以上的大豆栽培历史和2000余年的加工利用史。 中国现已成为世界转基因大豆、豆油、豆粕使用密度最高、消费总量最多、消费水平最高的国家。转基因大豆产品已经进入黑龙江市场,各跨国公司已经进驻我国东北,天然大豆资源争夺是不争事实。从总体战略观察,中外大豆产业博弈,国际农业垄断势力方面实力强大,操作体系结构严密,占据多种重要的资源优势与先发优势。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大量进口大豆涌入国内市场,使我国天然的非转基因大豆产业逐渐沦陷。中国4000万大豆种植者面临失业和生存危机,主产区的大豆加工企业生产基本陷于瘫痪。而作为我国唯一1块生产非转基因大豆的净土——黑龙江,油脂企业停产、千万豆农面临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