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财政支农与金融信贷支农联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冰  胡威 《农业考古》2008,(6):310-313
如何增加金融信贷资金对农村的投放?如何开发和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发动器"功能和对农村资本形成的宏观调控作用?这有赖于财政支农资金与银行信贷资金的结合.利用财政支农资金对银行农村信贷资金实行价格支持、税收支持和担保等风险转嫁补偿手段,促进社会金融资金投放于"三农"领域,最终建立一个长期的、低息的农村信贷体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构建新农村建设资金支持体系的路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975-6977
资金投入不足是影响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的主要难题之一。为破解这一难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统筹银行信贷资金、政府财政资金和民间资金,逐步建立起国家、集体和个人,内资和外资,信贷资金、政府资金和民间资金相结合的多元化新农村建设投融资机制。  相似文献   

3.
保险资金入市是提高我国保险投资收益率,完善保险投资结构的内在要求,有利于保险公司扩大资金运作空间,实现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保险资金入市所面临的一系列风险。本文在分析我国保险资金入市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对保险资金入市所面临的风险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风险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仉建军  王云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199-3199,3201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银行贷款作为融资方式被各大高等学校普遍采用,如何确定贷款规模,合理利用银行信贷资金,规避贷款风险已经成为众多高校领导和财务管理者关注的重要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5.
将博弈论应用到对银行的信贷决策中,分析银企信贷可能带来的收益与成本,从而寻求均衡点,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性、效益性、流动性。对商业银行与贷款企业在贷款发放前后的相互博弈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不对称信息环境中,银行如何有效的规避信贷风险,提出了影响银行判断均衡点的影响因素。并结合我国国情与现状,为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6.
最近,从农发行山西省分行了解到,为支持2008年度山西省新棉收购工作,该行继续按照“保收购、不保企业”的原则,保障棉花收购信贷资金供应;严把政策,多渠道支持符合贷款条件的各种所有制形式棉花流通企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收购加工一体的棉花深加工企业等主体入市收购。同时,该行严格禁止所支持的企业向农民“打白条”,一经发现立即停贷,并纳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黑名单”管理。  相似文献   

7.
最近,从农发行山西省分行了解到,为支持2008年度山西省新棉收购工作,该行继续按照“保收购、不保企业”的原则,保障棉花收购信贷资金供应;严把政策,多渠道支持符合贷款条件的各种所有制形式棉花流通企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收购加工一体的棉花深加工企业等主体入市收购。同时,该行严格禁止所支持的企业向农民“打白条”,一经发现立即停贷,并纳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黑名单”管理。  相似文献   

8.
《农家科技》2010,(5):44-44
日前,重庆市两翼万元增收办、金融办分别与重庆市农商行等银行签署了金融助推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协议。农商行计划在今后3年内,安排200亿元信贷资金,支持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近  相似文献   

9.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对缓解城镇建设用地减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既可以增加农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也可以促进社会发展。通过实践调研的方式,对官塘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情况进行了解,其入市是在政府帮助下,通过自己组建土地整理公司对建设用地进行整理、复垦,引入垫资公司对新房进行建设,以此来实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入市。这种方式有利于新农村的建设,增加农民的收入,但是其入市方式、增值收益分配等问题上还存在很大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对入市模式,政府、集体、个人收益分配比例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各大银行在2009年将大量信贷资金投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大型企业,民生银行则在国内首次推出了“小微金融”这一崭新战略理念,成为银行界中开创小微企业贷款的首位吃螃蟹者。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三农”对信贷资金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供需矛盾也越来越突出。我们必须在对农村信贷资金供需现状认真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采取相应对策,化解这一矛盾。  相似文献   

12.
根据山西省泽州县13个镇(乡)368份农民入市意愿的问卷整理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从农民自身特征、入市认知和入市相关政策满意度等3方面11个因素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农民整体对入市的认知程度不高,农民职业、文化程度、土地依赖性、入市了解程度、入市风险感知、入市政策满意度、入市价格满意度、入市后生活改善预期等8个因素对农民入市意愿影响显著。农民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主体,其意愿对入市有直接影响。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本研究以农民意愿为切入点,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长垣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问题是推进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完善土地市场面临的重要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规定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可以入市流转,但并未明确如何入市流转。长垣县是河南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唯一试点地区。因此,研究长垣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入市路径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针对长垣县各乡(镇)具体情况,该研究采取系统聚类法得到长垣县直接入市、到产业集聚区入市、城中村整治后入市3种入市路径,并针对不同入市路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1、借差缩小,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由于企业自补流动资金能力相当薄弱,再加上三角债的困扰,生产所需的流动资金基本上都是依赖于银行,而银行的信贷资金有限,不能满足企业所需,致使企业生产不正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停工停产。 2、借差缩小,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流动资金严重不足,使效益好的企业减少利润甚至转亏,使部分扭亏有望的企业错过了扭亏的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与国有建设用地单一的入市途径不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有3种入市途径,即就地入市、调整入市和整治入市。由于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受城市经济辐射作用强弱不同,存量土地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合理的选择入市途径有助于实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因地制宜入市和高效集约利用。在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进行分类的基础上,从解决存量土地历史遗留问题视角和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视角分别进行入市途径选择。结果表明,为解决存量用地历史遗留问题,安达市98.25%的宗地应采用就地入市途径,1.75%的宗地应采用调整入市途径;为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52.82%的宗地应采用就地入市途径,45.48%的宗地应采用整治入市途径,1.70%的宗地应采用调整入市途径。  相似文献   

16.
《湖南农业》2011,(3):3
长期以来,资金一直是困扰"三农"的一大难题。我省通过农业信用担保平台——湖南农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引导银行信贷资金流向"三农"。据悉,该公司成立1年多来,累计完成农业信用担保贷款达8.67亿元,有效缓解了"三农"建设融资难题。  相似文献   

17.
对广东南海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实践中呈现的两种入市模式(以村集体为主导的入市模式和以土地整备中心为主导的入市模式)的交易属性、行动主体特征以及绩效表现的比较分析表明:两种入市模式都可以细分为四个“交易”,并且两种模式都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不是截然对立的;两种模式的交易属性不一样,行动主体特征差异较大,绩效表现也不同。此外,以村集体为主导的入市模式开展得更为顺利,而以整备中心为主导的入市模式的效果欠佳,为此,建议改进入市模式,提升入市绩效。  相似文献   

18.
房地产是资本密集型行业,对资金需求极大,房地产融资尤其重要。目前我国房地产行业过于依赖银行信贷,其资金体系存在着融资渠道单一的缺陷,这使得房地产资金风险过于集中于银行,导致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和整体金融风险的扩张。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房地产业,不能将银行信贷资金作为主要甚至惟一的来源。本文通过对我国房地产融资渠道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从而提出如何开创我国房地产融资新渠道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土地供求矛盾问题突出,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城市建设用地供给不足的问题。2015年初中央正式授权试点区县开展入市实践活动以来,各地实践成果丰富。选择5个区县试点,从入市过程、收益分配、入市问题等不同方面对比分析各试点入市模式的特点,总结试点入市模式特色经验,为入市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农户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过程中的参与情况,影响入市的进程及效果。以贵州省农户调查为基础,分析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户参与困境,并运用Logistic模型研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户的年龄、学历、对入市的改革了解程度、收益分配、是否公开交易、是否允许参与开发经营、是否保障了农户的权益和入市风险8个变量对农户参与入市的影响显著,农户的居住地和收入来源均不显著。基于研究结果,从入市平台、收益分配、入市范围、融资方案等方面提出推动农户参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