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冬小麦新品种兰天10是以“西峰16”为母亲本、“76-89-1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丰产、稳产性好,品质优良,抗寒、抗旱、抗倒伏,抗条现。在1996 ̄1999年全省陇东片区域试验中,3a平均折合产量3622.00kg/hm^2,居参试品种(系)的第1位,较对照品种陇鉴196增产5.54%;在陇东旱塬区生产示范中一般产量为3750.00 ̄5250.00kg/hm^2,高的可达6750kg/h  相似文献   

2.
氮肥不同施用时期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氮肥不同施用时期对陇东旱塬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总氮量的1/3作底肥,在返青期和拔节期分别追施1/3氮肥,对陇东旱塬冬小麦产量提高有显作用,返青期是适施氮肥的关键时期,此期施肥对叶面积系数的调节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抗锈丰产冬小麦新品系89240-16-2是陇东学院农学系以高代品系83183-1-3-1作母本,CA837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1997-1999年甘肃省区域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3571.20kg/hm2,比对照品种陇鉴196产量3444.00kg/hm2增产3.69%,在适种区增产7.40%,该品系抗寒、抗旱,高抗条锈病,籽粒含粗蛋白(干基)14.40%、赖氨酸(干基)0.53%,适宜陇东旱塬地和中北部川台地种植。  相似文献   

4.
旱塬地施用有机肥的保水培肥效果及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93 ̄1995年在陇东旱塬地的3a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旱地施用有机肥具有明显的培肥作用和蓄水保墒效果,平均每公顷施有机肥112500kg,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磷、钾含量试验后比试验前分别提高了36.4%、21.7%、49.7%、16.2%和44.2%,0 ̄60cm土壤含水量比对照增加5.5mm;每毫米降水多生产小麦1.83kg,水分效率提高22%;小麦增产15.8%,施肥量与产量之间呈显  相似文献   

5.
以西峰16为父本,76-89-13为母本杂交育成的冬小麦新品种兰天9号线比试验和全省区试,表现丰产,稳产,抗寒,抗旱性强,抗锈病性广,产量达4597.5-6075.0kg/hm^2,较对照增产16.7%-30.0%。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内蒙古旱地胡麻品种区域试验1984~1986年3年的结果资料,采用回归分析和估测稳定性的统计参数,分别测定了每一品种(品系)的稳定性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品系)的胡麻籽产量随栽培环境不同有较大的变化,但参试材料中H624(内亚3号)在各给定环境条件下均有较高的产量,是1个丰产性和稳定性均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内蒙古旱地胡麻品种区域试验1984-1986年3年的结果资料,采用回归分析和估测测稳定性的统计参数,分别测定了每一品种(品系)的稳定性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品系)的胡麻籽产量随培环境不同有较大的变化,但参试材料中H624(内亚3号)在各给定环境条件下的均有较高的产量,是1个丰产性稳定性均好 的品种。  相似文献   

8.
用雄性不育系陕2A与春性双低品种040杂交,连续回交5代,获得了不育性状稳定的不育系040A及保持系040B。用垦C1与双低品系S83-1603杂交,连续自交5代,并与不育系测交筛选出低芥酸恢复系NK3。不育系040与恢复系NK3配制的强优组合NKU-4具有丰产稳产、耐菌核病、低芥酸等特性,1991 ̄1995年多点试验、示范结果,其平均产量2571kg/hm^2,平均比对照品种增产31.3%。  相似文献   

9.
对福建省育成的6个大麦品种(系)进行两个年度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育成的大麦品系产量提高9.2%~16.6%,有效穗,穗粒数和千粒重都有不同程度改善,但在各试点表现不同,品种与地点互作显著,(2)丰产,稳产性较好,各构成因素相对比较稳定和协调的品种为闽麦06;莆麦50丰产性较好,但稳产性偏差(有效穗,其余两个因素稍好);莆麦93,闽诱3号和泉1418产量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0.
为全面评价甘肃省马铃薯品种多点联合试验中参试品种(系)产量要素性状在不同环境中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和各试点的代表性、鉴别力,利用R语言的GGEBiplot GUI程序包对参加2017-2018年甘肃省马铃薯品种多点联合试验的8个参试品种(系)‘L1036-34’(P1)、‘F80’(P2)、‘201106-7’(P3)、‘D0602-10’(P4)、‘天11-8-2’(P5)、‘天11-8-24’(P6)、‘西和蓝’(P7)和‘陇薯6号’(P8)在6个试点的产量要素性状进行双标图分析。结果表明,在两年6个试点中小区产量适应性、丰产性、稳产性最强的参试品系均为P1;商品薯丰产性、稳产性较好的品系为P1、P5;单株产量丰产性、稳产性较好的品系为P1、P5;单株结薯数丰产性较好的品系为P2、P1,稳定性好的品系为P1、P5;商品率丰产性、稳产性较好的品系为P6。综合产量要素分析,参试品种(系)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的综合排序依次为P1、P5、P6、P2、P4、P8、P7、P3。双标图能够简单直观有效的评价参试品系和试点,较为理想的品系为P1,较为理想的试点为会川、天水、临夏。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适合甘肃省平凉市塑料大棚早春茬种植的番茄新品种,对新引进的粉的帅2号、浙粉202、浙粉702、JS-9、世纪粉冠王、德赛超冠、美瑞、金棚1号(CK)、朝研219、粉帝101、富山-2、特选富山、长丰9号、航发美盾、罗西奥、朝研298共16个番茄品种进行了系统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朝研298、粉的帅2号、浙粉202和航发美盾4个品种综合性状良好,其丰产性、抗病性、果实商品性等均优于其它参试品种,适宜本地塑料大棚种植,在本地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冬小麦新品种灵台3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5,自引:9,他引:6  
冬小麦新品种灵台3号是从冬小麦品种烟D27的变异单株中经过多年连续选择选育而成,株高90.75cm,穗长6.80 cm,千粒重36 g,容重811 g/L,生育期280 d,属中早熟品种。籽粒含粗蛋白(干基)118.5 g/kg,赖氨酸(干基)0.46%,湿面筋19.0%,沉降值35.4 mL,灰分(干基)1.4%,属...  相似文献   

13.
冬小麦新品种平凉45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3  
冬小麦新品种平凉45号是平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82RB(62)/庆82]F1为母本,中间材料84W(21)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003—2005年参加甘肃省平凉市山塬组冬小麦区试,2 a 10点(次)折合平均产量4 942.50 kg/hm2,较对照兰天10号增产16.00%,居13个参试品种(系)的第1位;2004—2006年在甘肃省陇东片(平凉)冬小麦区试中,折合平均产量4 200.90 kg/hm2,较对照西峰20号增产5.72%,居11个参试品种(系)的第3位。该品种株高87.0~92.3 cm,平均穗长7.4 cm,平均穗粒数26.4粒,平均千粒重41.3 g。抗冻抗旱性好,高抗条锈病,耐瘠,适应性好;茎叶功能期长,落黄正常,丰产稳产性好,品质优良。适宜在平凉市山塬旱地、高寒阴湿山区和丘陵干旱山区及周边类似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28份巴西玉米种质资源在平凉市的生态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我国代表自交系黄早四、掖478、丹340、齐319、黄C、Mo17为对照,分析了28份巴西玉米材料在甘肃省平凉市的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28份外引材料在甘肃省平凉市均能正常成熟,部分材料的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出籽率等产量性状优于国内代表自交系,可以作为组配亲本直接利用。  相似文献   

15.
冬小麦新品种灵台2号是以长武112中的变异单株经过多年连续选择选育而成的.在2000-2002年平凉地区山塬组冬小麦区域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4 727.2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10增产11.70%.生育期274 d,属中熟品种.籽粒含粗蛋白(干基)12.81%、赖氨酸(干基)0.46%、湿面筋26.2%、沉降值60.8 ml,容重746 g/L.中抗条锈病、黄矮病和白粉病,抗性表现1~3级;抗寒性、抗旱性均为1~3级;抗倒伏.适宜在陇东的冬麦区灵台县、泾川县、崆峒区等旱塬地、川水地,陕西省长武县、千阳县,宁夏泾源县及周边同类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冬小麦新品系陇麦898选育报告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3  
冬小麦新品系陇麦898是利用染色体工程技术,结合常规育种方法,以"三抗一丰一优"为总体育种目标,联合选育而成的中早熟冬小麦新品系。2005—2007年参加平凉市山塬组冬小麦区试,2 a 12点(次)平均折合产量4 871.55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10号增产15.13%,居11个参试品种(系)的第1位;2006—2008年参加甘肃省陇东片冬小麦区试,2 a 9点(次)平均折合产量3 423.75 kg/hm2,较对照品种西峰20号增产4.19%,居11个参试品种(系)的第5位。该品系株高85 cm,平均穗长5.6 cm,平均小穗数15.8个,平均穗粒数33.6粒,平均千粒重48.9g,容重784 g/L。籽粒含粗蛋白108.7 g/kg(干基)、赖氨酸4.04 g/kg(干基)、湿面筋184.7 g/kg(14%水分基)、淀粉值32.5 mL(14%水分基)。抗旱抗冻,高抗条锈病,高产稳产,适应性强;分蘖成穗率高,群体结构好。适宜在甘肃省陇东山塬旱地、高寒阴湿山区和丘陵干旱山区,以及陕西省陇县,宁夏固原等周边类似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陇春24小麦品种的丰产性和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苟作旺  杨文雄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123-7124
[目的]为了全面了解陇春24小麦品种的丰产性能。[方法]依据2004~2005年甘肃省水地春小麦区域试验资料,运用联合方差分析法和高稳系数法(HSC),对陇春24和其他21个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004 ̄2005年小麦区域试验中相同地点的4个品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联合方差分析结果表明,2004年区域试验中,陇春24平均产量为8624.40 kg/hm2,较对照高原602增产6.65%;2005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7 627.35 kg/hm2,较对照增产11.65%。HSC分析表明,陇春24、91043的高稳系数与产量间的相关系数为-0.8515,高稳系数与变异系数的相关系数为0.7845,高稳系数与标准差间的相关系数为0.4806。[结论]陇春24小麦品种丰产稳产性好,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在甘肃河西及沿黄灌区适应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亚麻新品系丰产性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2~2003年亚麻区域试验资料和DPS数据分析处理软件,对甘肃省新育品系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95005、89259和9135是丰产性优良、稳定性较好的亚麻新品种(系),适宜甘肃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甘肃油料作物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2,自引:10,他引:2  
对甘肃省各市(州)主要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统计资料的分析表明,庆阳市、临夏回族自治州、张掖市、天水市油菜生产优势强;平凉市、庆阳市、定西市胡麻种植面积和产量高,但单位面积产量低;武威市、金昌市、天水市、庆阳市向日葵种植面积大,产量高。从单位面积产量来看,河西5市油料作物单产普遍高于其它油料作物主产区。同时提出了合理区域布局;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加强政策扶持;积极推进产业化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经过两年的生产试验 ,参试的国家甘蔗品种中福农 81- 74 5、桂糖 84 - 332、闽糖 86 - 0 5、福农83- 36、桂糖 89- 5、ROC 16、闽糖 76 - 2与 3个对照种闽糖 70 - 6 11、桂糖 11号和新台糖 10号相比 ,总体表现较好 ,特别在蔗茎产量方面。因此 ,这几个品种可在福建蔗区生产应用。其他品种云蔗 81-173、云蔗 89- 151和粤农 81- 76 2由于产量或蔗糖分较差 ,不宜在漳州蔗区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