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包括‘95’杨、‘895’杨在内的32个杨树品种生长量和云斑天牛危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2个杨树品种在材积和对云斑天牛抗性上都有显著差异。‘鲁山’杨、‘DD-86-3’具有速生特性同时对云斑天牛的抗性也比较强。而‘W 46’、‘95’杨,特别是‘107’杨速生性很好,但是云斑天牛危害情况比较严重,在生产当中要注意防治。  相似文献   

2.
对云斑天牛有不同抗性的杨树品种中化学物质的分析   总被引:32,自引:6,他引:32  
孙丽艳  韩一凡 《林业科学》1995,31(4):338-345
目前已培育出的对云斑天牛有不同抗性的杨树品种中所含营养物质及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云斑天牛对杨树树干的危害与杨树中所含营养物质并无关系,而酚性化合物含量的多少是引起抗性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3.
选育出了抗病杨树新品系‘豫抗’杨,并对其进行田间扩繁栽植试验,观察其对其它病虫害的抗性强弱。本次试验调查了‘豫抗’杨与其它3个品种杨树膜肩网蝽危害情况,结果显示‘豫抗’杨对膜肩网蝽(Hegesidemus habrus Drake)也有较强抗性。  相似文献   

4.
对受云斑天牛危害和未受云斑天牛危害的5 a生南方四季杨木材性质的对比研究表明:云斑天牛对杨树木材性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云斑天牛导致生材含水率增加,全干生材含水率差异相对值增加了11.89%;健康材与危害材在1%NaOH抽提物含量显著差异,健康材1%NaOH抽提物含量明显小于危害材,差异相对值达27.29%;健康木与云斑天牛危害杨木基本密度、全干密度差异显著;危害材的干缩湿胀均比健康材要大,而且差异显著;云斑天牛对南方四季杨纤维长度的影响有极显著差异,危害材与健康材差异相对值为8.32%.  相似文献   

5.
不同杨树品种对青杨天牛和青杨虎天牛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3处发生青杨天牛和青杨虎天牛的杨树评比试验林内共计32个杨树品种的2种天牛的有虫株率、虫口密度的调查,选择出相对抗青杨天牛和青杨虎天牛的银中杨等杨树品种以及易受2种天牛危害的小黑杨等杨树品种。抗性杨树品种可作为目的树种,易受天牛危害树种可作为诱树进行栽植。  相似文献   

6.
根据青杨天牛的发生规律,在3月、6月、9月及12月对不同品种杨树木质部和韧皮部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次生代谢产物含量与青杨天牛危害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杨树对青杨天牛的抗性差异显著,其抗性从强到弱的顺序为白林3号杨、小青黑杨、群众杨、晚花杨、黄快杨;在幼虫危害期(6月),各品种杨树木质部和韧皮部中的单宁、总酚及黄酮含量均高于幼虫越冬末期(3月),表明杨树在与害虫长期协同进化的过程中,能够通过不断调节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以抵御昆虫的侵害。  相似文献   

7.
对杨树有害生物进行专题调查,初步查清了杨树有虫害23种,分属5目15科,病害4种。调查表明,杨树虫害以云斑天牛等蛀干害虫危害最大,病害以杨叶锈病危害严重;三倍体毛白杨、响叶杨是抗病虫品种,意杨次之,沙杨、加杨是感病虫品种;混交林比纯林抗病虫;25 a以上杨树受害轻微。  相似文献   

8.
黑杨派南方型无性系天牛危害差异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I-72/58杨、I-69/55杨和I-63/51杨引入我省之后,逐渐成为江汉平原的重要造林树种,但随着造林面积的不断扩大,桑天牛(Apriona japonica)和云斑天牛(Batocera Lineolata)的危害也日益严重。本文通过对湖北省潜江市三处黑杨派南方型无性系试验林的天牛危害程度的调查,就品系之间被害指数是否存在差异进行分析,为抗天牛杨树品种的选育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美洲黑杨南抗1号,2号新品种选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较抗天牛的I-69杨为母本.以I—63杨、欧洲黑杨和晚花杨272为父本进行人工控制授粉,组合编号分别为34、32和37。经苗期选择以及无性系比较林测定,采用聚类分析选出这生和抗虫的美洲黑杨抗云斑天牛3个无性系:南抗1号(34—17、34—135)和南抗2号(34一314)。化学物质测定表明,抗虫性与树皮中酚类含量和丹宁含量呈正相关。分子生物学测定表明,杨树对云斑天牛的抗性受基因控制,初步找到了与抗虫基因连锁的RAPD分子标记。该项成果在树木抗虫育种方面具有创新性,达到国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0.
杨树蛀干害虫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危害杨树枝干的害虫主要有光肩星天牛、桑天牛、云斑天牛、刺角天牛、青杨脊虎天牛、山杨楔天牛、杨干象、杨十斑吉丁、杨锦纹截尾吉丁、白杨透翅蛾、杨干透翅蛾、芳香木蠹蛾东方亚种等 12种。可采用严格检疫、生物防治、营林技术、化学措施及地方建立技术规程等手段来控制灾害。另外 ,混交林抵御害虫灾害、寄主抗性及害虫的适应性、害虫食性等问题仍需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12.
臭氧对‘鸭梨’等3种梨果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鸭梨’、‘雪花梨’和‘黄冠梨’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臭氧对梨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处理使‘鸭梨’和‘雪花梨’贮藏期变短,臭氧浓度越大,‘鸭梨’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下降得越快,果面软化现象发生得越早;臭氧处理延缓了‘雪花梨’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但使其果点变黑,浓度越大,发生时间越早.臭氧处理延缓了‘黄冠梨’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降低了鸡爪病、黑心病的发病率及烂果率,60 mg/m3臭氧处理的‘黄冠梨’贮藏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CAF8’是运用单株选择和集团选择育种手段,从云南元江县地方栽培品种中选育出的木豆新品种。生育期257~265天,平均株高(231.5±32.7)cm,地径(3.74±0.76)cm,单株荚数(794.8±272.6)个,每荚粒数(4.5±0.4)粒,种子百粒质量(7.85±0.51)g,单株粒质量(81.17±23.40)g。  相似文献   

14.
窄冠黑杨Ⅰ号,Ⅱ号是以美洲黑杨与窄冠黑青杨为亲本,通过杂交获得的杨树新品种,雄株;速生,材积生长量与对照中林46相近;树冠窄,冠幅比一般宽冠杨树小1/2~1/3;易生根;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在土壤含盐量0.3%,pH8~8.5的中轻度盐碱农田中,生长良好;是优良的农林复合经营新品种,适合在我国华北、西北东部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15.
‘华仲9号’杜仲为雌株,是采用选择育种的方法经优株选择、无性系造林测定和区域化试验选育而成,具有结果早,种仁亚麻酸含量高,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等特性。适于营建杜仲良种果园,生产杜仲亚麻酸油和杜仲胶。  相似文献   

16.
在江苏沿海、沿江和里下河地区10个市(县),对35杨等8个黑杨派无性系进行了区域化试验。通过对7年生树干解析数据分析表明,品种间和试点间的产量水平都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35杨与7号杨各试点平均产量极显著高于其余品种(α=0.01),苏杨18号产量显著高于72杨(α=0.05);位于长江圩区的江宁试点产量显著高于其他试点(α=0.05),金湖林场试点产量显著低于其余试点(α=0.05)。通过区域产量多重比较(邓肯法)结果得出各品种适栽地区:35杨在江苏各栽培区均速生高产,生长稳定性高,可在江苏全省广泛应用;苏杨7号丰产性显著优于69杨与72杨,在沿海轻度盐碱地和沿江平原地区适应性强,可在类似地推广;74杨和17号杨平均丰产性低于72杨和69杨,但74杨平均造林成活率高,在徐州地区表现出一定的生长优势,而17号杨分枝角度小,树干通直,高生长优势明显,是营建农田防护林和公路绿化的优良品种,因此可以控制推广。  相似文献   

17.
修枝对欧美杨107杨水分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欧美107杨为研究对象,从树干液流、蒸腾速率(Tr)以及叶水势(LWP)等杨树水分生理指标角度,探讨修枝处理对这些生理指标在生长季(6—9月)内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并做相应的分析和讨论。试验地Ⅰ以4年生107杨为样木,试验地Ⅱ以6年生107杨为样木。试验地Ⅰ,Ⅱ均设计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有3种处理,即对照处理CK(不修枝)、中度处理P1(修掉树冠高度的1/3)、重度修枝P2(修掉树冠高度的2/3)。研究结果表明:1)发生旱情季节(6—8月),液流通量及液流速率呈现P1>CK>P2的规律;正常月份(9月),液流通量及液流速率呈现出CK>P1>P2的规律;P1的液流通量及速率在旱季或正常月份大小基本相同。这表明同正常月份未修枝CK相比,适当修枝(P1)使杨树树干液流始终保持在一定的较低水平,抗旱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2)整个生长季内,蒸腾速率(Tr)和叶水势(LWP)都呈现出CK相似文献   

18.
对不同浓度盐胁迫下‘中山杉405’及其亲本墨西哥落羽杉和落羽杉的叶肉细胞叶绿体结构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3种材料叶绿体中的淀粉粒数目增多、体积增大,嗜锇体数量增多,类囊体片层结构呈现不同程度的肿胀、松散变形.4 g/kg盐浓度胁迫条件下,‘中山杉405’叶绿体结构基本保持完整,未出现明显的盐胁迫症状,而墨西哥落羽杉和落羽杉叶绿体的类囊体片层出现不同程度的分解现象.  相似文献   

19.
35杨微繁殖与叶片不定芽再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5杨茎段外植体为供试材料,对腋芽微繁殖、叶片不定芽再生、生根以及移植的离体培养技术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获得初始无菌苗的取材以4月取田间杨树新枝茎段外植体为最好;茎段外植体的启动培养基以附加NAA0.1mCL、0.5mg/L6-BA及GA,0.5mg/L的WPM培养基为优;腋芽微繁殖最快的培养基为WPM+0.2mg/L6-BA+0.1mg/LIAA+0.1mg/LIBA;生根培养基以3/5WPM+0.1mg/LIBA为好;叶片不定芽再生培养基以WPM+0.2mg/L 6-BA+0.1mg/LIAA+0.1mg/LIBA再生频率最高,达92.86%;叶片不定芽在生根培养基上培养20d后获健壮生根苗,移栽成活率达100%。  相似文献   

20.
中怀1号杨,雄株,属美洲黑杨种内杂种.以50号杨为母本,帝国杨为父本,通过人工控制授粉获得,经田间试验和区域试验选育而成.具有抗光肩星天牛、速生、抗寒等特性,是优良的杨树工业用材新品种,适合在我国华北、西北、东北南部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