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卫清  陈丽  赵加林 《现代农业科技》2009,(21):139-139,148
介绍了水稻白叶枯病的病原特征、传播途径、发病条件、发生类型,总结了其防治方法,以期为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根据墨江县2006-2012年水稻田间病虫害调查资料,简述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病现状及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白叶枯病发生的相关因素,提出建立健全白叶枯病预测、预防制度和综合防治措施,以期有效控制白叶枯病的发生为害,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3.
介绍水稻白叶枯病的危害症状,针对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特点,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水稻白叶枯病是东港市水稻最重的病害之一。为了防治和控制白叶枯病的危害,自1997年起,根据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规律,采取综合防治技术,获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具体的方法是:  相似文献   

5.
中生菌素防治水稻白叶枯病试验杨永升陈庆义(原阳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原阳453500)水稻白叶枯病浸染性强,蔓延速度快,一旦流行,就很难控制。近年来,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栽培制度的不健全和滥用化学农药的现象,使白叶枯病危害面积逐年扩大,发生频次增加,危...  相似文献   

6.
韶关市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水稻白叶枯病在韶关市的发病症状、鉴别方法及侵染特点,分析了其发生的影响因素,总结了防治措施,以期为水稻白叶枯病的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水稻白叶枯病是澜沧县上允镇常年发生的水稻病害之一,严重的影响了上允镇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因此,了解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症状并对发病条件进行分析,提出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技术为农业生产服务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水稻白叶枯病区域流行特点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湖北稻白叶病的发生发展史,结合湖北水稻种植区划,农业地理环境,气象要素等,将湖北稻白叶枯病的发生区域划分为四类,即江汉平原病害生态区,鄂东丘陵病害生态区,鄂中丘陵岗地病害生态区,鄂西山地病害生态区;着重分析了各病害生态区白叶枯病发生流行特点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正>水稻秧田期病虫害防治技术,包括白叶枯病、苗稻瘟、黄化死苗和秧田害虫的发生与防治,现将水稻秧田期病虫害防治介绍如下。1.白叶枯病搞好秧田期白叶枯病的化学预防工作,能有效延迟大田白叶枯病的发生时间并减轻其危害程度,防治重点是该病的老病区及易感病品种。防治时间在移栽前5~7d,秧田用50%灭菌成可湿性粉剂600~900g/hm2,对水750kg均匀喷雾进行防治。2.苗稻瘟  相似文献   

10.
衢州水稻白叶枯病发生及综合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勇  贝雪芳  卢王印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2):2196-2198
近年来由于灾害性天气多发、菌源的累积、稻种调运频繁、水稻品种抗性下降以及田间肥水管理不当等原因,导致水稻白叶枯病呈上升势头,局部地区发生严重,对水稻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针对水稻白叶枯病发生规律和发病因素,通过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控对策及技术措施进行探究,以期为水稻白叶枯病的综合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粳稻品种(系)抗白叶枯病鉴定及防治研究薛俊杰(河南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郑州450002)1990年豫北稻区水稻白叶枯病特大发生,造成大面积枯死,减产20%~80%,给水稻生产带来严重威胁,稻农为之谈而生畏。为了明确水稻品种对白叶枯病的抗性,给...  相似文献   

12.
白叶枯病20世纪80年代前期在苏北流行频率较高,其后由于以推广抗性品种为基础,药剂防治为辅的多年努力,白叶枯病基本得到控制。但近几年白叶枯病在苏北地区又不断地发展、蔓延。至2005年暴发流行,这对水稻产量造成了较大损失,若不采取措施控制其发展,必将成为水稻生产上的主要障碍。现以灌云县为例将其发生特点及其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自杂交水稻汕优63大面积种植后,寿县沿淮沛地区水稻白叶枯病再度回升,连年发生流行。为此,本文分析探索了近五年水稻白叶枯病发生流行规律,总结防治效果,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稻白叶枯病是一种侵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细菌性病害,总结了宿迁市宿城区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特点.分析了其发病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水稻白叶枯病俗称白叶瘟,是水稻上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在全国分布和流传广,危害性很大,是一种检疫性病害。水稻白叶枯病一旦发生,一般可减产10%左右,严重的可减产50—60%,下面就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张桂芬鲁传涛申效诚(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郑州450002)高伟(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开发公司)王克荣(获嘉县植保站)杨永升(原阳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水稻白叶枯病是我省水稻上重要的检疫性病害。1958年传入我省,6...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宿城区近几年水稻白叶枯病发生与防治情况进行了总结,并结重发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一、白叶枯病 搞好秧田期白叶枯病的化学预防工作,能有效延迟大田白叶枯病的发生时间并减轻其危害程度,防治重点是该病的老病区及易感病品种. 防治措施:防治时间在移栽前5~7d,秧田用50%灭菌成可湿性粉剂600~900g/hm2,对水750kg均匀喷雾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9.
水稻白叶枯病俗称白叶瘟,是水稻上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在全国分布和流传很广,对水稻危害性很大,是一种检疫性病害。水稻白叶枯病一旦发生,一般可减产10%左右,严重的可减产50~60%,下面就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方法做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高效、低毒、安全药剂,特进行了多种药剂对水稻白叶枯病的田间防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40%春雷·噻唑锌悬浮剂、35%四霉素·喹啉铜悬浮剂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效较好,且对水稻生长安全。建议在水稻白叶枯病未发生时或发生初期,每667 m2施用40%春雷·噻唑锌悬浮剂40 mL或35%四霉素·喹啉铜悬浮剂50 mL,兑水30 L均匀喷雾防治,连续用药2~3次,用药间隔期7~14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