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黑龙江省林口县青山林场30年生杂种落叶松子代测定林中的16个家系为研究对象,测定其生长及材性性状,估算其变异系数、相关系数、遗传力及遗传增益,以筛选出优良家系。结果表明:家系间的生长与材性性状存在较丰富变异,树高、胸径以及材积变异系数较大,其中材积的变异系数最大,为21.77%,纤维素质量分数、半纤维素质量分数、木质素质量分数以及基本密度变异系数相对较小,纤维素质量分数的变异系数最小,为3.78%。生长性状与材性性状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可以进行独立选择。家系间的树高、胸径、材积以及纤维素质量分数差异显著,基本密度、半纤维素质量分数以及木质素质量分数差异不显著。材积以及纤维素质量分数的家系遗传力分别为68.4%、49.1%,受中等强度的遗传控制。综合生长与材性性状筛选出适合做纸桨材的优良家系为日3×兴8、日5×兴8和日11×石51,在20%入选率下材积和纤维素质量分数的遗传增益分别为25.0%、6.9%,3个家系材积和纤维素质量分数的均值分别高于家系平均值13.46%、1.95%。  相似文献   

2.
选出广西香椿早期优良家系,为广西香椿的良种选育奠定基础。用广西10个种源的33株香椿优树的半同胞子代在广西南宁市营建子代测定林,造林后1和2 a对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指标进行调查测定,进行方差分析及变异系数、遗传参数和育种值计算,筛选出优良家系,并计算优良家系的遗传增益。造林1、2 a的33个香椿家系间的树高、胸径和材积都存在极显著差异,受家系效应影响,均表现为树高>材积>胸径;造林1a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均值分别为3.59 m、4.49 cm和0.003 581 m 3,造林2 a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为7.03 m、7.68 cm和0.018 672 m3;生长指标的表型变异系数在17.51%~52.65%、遗传变异系数在4.31%~17.24%;生长指标的单株遗传力在0.28~0.60,家系遗传力在0.74~0.84。采用育种值评估法选出家系13、15、6、16、26为优良家系;优良家系造林1a胸径、树高和材积的遗传增益均值分别为7.60%、10.30%和24.06%,造林2 a的遗传增益均值分别为5.80%、5.31%和1...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杂种落叶松子代测定林(16年生)10个家系的树高、胸径及立木材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性状家系间和家系内都存在着丰富的变异,高生长量最大的家系与最小的家系相差1.3倍,胸径相差1.4倍,材积相差2.3倍,各性状家系内单株间相差1倍多。树高、胸径及立木材积的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741、0.718和0.642,遗传增益分别为15.7%、20.8%和41.5%。筛选出4个优良家系:兴7×日77-2、日5×长77-3、日5×长78-3和日5×兴9,其树高、胸径及材积较当地落叶松分别提高27.9%、42.9%、131.5%,22.6%、28.1%、79.4%,18.8%、28.3%、78.9%和14.1%、26.8%、78.2%。  相似文献   

4.
在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清河城实验林场国家红松良种基地,以2007年营建的15年生红松半同胞子代测定林为研究对象,选择参试家系171个(其中包括当地生产苗作为对照),造林株行距2 m×3 m,设计为10株小区,9次重复;2022年11月份,测定试验林所有存活木的树高、胸径,以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等生长性状为评价指标,计算各指标的变异系数、家系遗传力、遗传增益、现实增益;采用多目标决策法、隶属函数法筛选优良家系和优良单株。结果表明:参试家系各测定指标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各指标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9.69%~35.01%、家系各指标遗传力变化范围为0.64~0.78、家系单株遗传力变化范围为0.14~0.45,说明参试家系具有较大的性状变异和较高的遗传力。利用隶属函数法筛选出优良家系17个,入选家系的胸径均值5.69 cm、树高均值12.92 m、单株材积均值0.04 m3,分别是当地生产苗(对照)胸径的1.14倍、树高的1.13倍、单株材积的1.44倍;17个优良家系的现实遗传增益,胸径为3.21%、树高为4.54%、单株材积为9.37%。在优良家...  相似文献   

5.
枫香优良种源及家系早期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24个种源310个家系的枫香作为研究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6年生枫香林进行调查,选取材积,胸径、树高等生长指标进行优良家系和单株选择。结果表明,种源间的生长各性状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最佳种源为重庆丰都、云南富宁、广东翁源、广西岑溪、福建建瓯、江西湖城、河南南阳、甘肃康县、浙江开化、江西婺源、广西凭祥、江西铜鼓、河南商城、湖北松滋、湖北大悟等,其材积、胸径及树高生长量较总体平均值分别提高了6.26%、9.76%、27.45%;不同枫香家系间的材积、胸径和树高都存在极显著差异,各性状的家系遗传力均属于中等遗传控制;树高的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最大,分别为0.469 4和0.519 2,胸径(0.401 4)家系遗传力大于材积(0.385 7),但材积(0.390 9)单株遗传力高于胸径(0.377 8);通过初选和优选,共选出优良家系49个,入选率为15.81%,入选的优良家系胸径、树高和材积的平均值分别为5.55 cm、4.57 m和0.006 004 85 m3,分别高于总体平均值的25%、17%和69%,材积(0.060 7~0.624 4)的遗传增益明显大于胸径(0.036 6~0.185 8)和树高(0.031 4~0.145 3);选出优良单株38株,入选率为1.02%,其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材积分别为7.65 cm,5.49 m和0.012 314 776 m3,分别高于总体平均值72.08%、41.25%和246.33%。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杉木第三代亲本杂交子代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旨在开展三代家系及四代优树选择,为大岗山地区提供优良造林家系及第四代育种群体构建材料。【方法】在对2~7年生22个杉木第三代亲本全同胞家系的树高、胸径、冠幅和单株材积遗传分析基础上,利用BLUP方法,通过构建亲缘关系矩阵,对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育种值进行估测。【结果】全同胞家系间生长表型变异丰富,单株材积变异系数最大,可作为家系选择的主要生长性状。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116~0.274、0.217~0.253和0.203~0.290。以7年生时家系单株材积育种值为选择指标,选择速生型优良家系6个,入选率约27%,入选家系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现实增益分别达2.92%、16.36%和54.92%。6年生时选择准确度趋于稳定,可作为杉木优良家系早期选择的参考林龄。采用配合选择方法,选择出39个优株,单株入选率为5.53%,入选单株树高、胸径及单株材积现实增益分别为28.38%、59.86%和218.53%。【结论】杉木第三代全同胞优良家系仍具有较高材积增益,入选优良单株可用于第四代育种群体构建。  相似文献   

7.
杂种落叶松幼龄期变异与优良家系初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林口县青山林场7年生杂种落叶松21份参试材料生长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与相关分析,其4年生、5年生、6年生和7年生树高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9.19%、35.03%、35.70%和28.27%,呈两头小中间大的规律,胸径也呈类似的趋势。家系变异系数较大的前3个家系同较小的3个家系相比,7年生、6年生、5年生、4年生树高家系间变异幅度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现象,胸径类似。树高、胸径、树高与胸径之间都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7年生树高与4年生、5年生、6年生树高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01、0.892和0.941,随着林龄的增加,生长性状更紧密相关。各处理年度间生长稳定,早晚相关显著,家系间变异较为丰富,可以进行早期选择。各杂交组合中兴安落叶松种内杂种家系表现突出,7年生树高、胸径分别超过2个长白落叶松种源43.1%、60.0%,其次是兴安落叶松×日本落叶松、日本落叶松×兴安落叶松组合;虽然组合间存在优劣,但组合内家系间生长差别更大,在选择组合的同时更应重视家系间的选择。兴5×兴9、日5×兴9、日5×长78-3和日11×兴2入选优良家系,7年生树高、胸径的遗传力分别为0.964、0.946,遗传增益分别为17.5%、24.3%。4个家系的树高、胸径平均值分别大于白刀山40.7%、67.1%,大于小北湖52.8%、81.1%。  相似文献   

8.
以黑龙江林口县青山林场12年生杂种落叶松家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树高、胸径、材积等指标,采用方差分析法对家系间生长性状差异性进行比较,利用最佳线性无偏估计(BLUP)法对各家系材积性状育种值进行估算,对各参试家系生长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筛选出生长表现较好家系。结果表明:杂种落叶松家系生长性状存在较丰富的变异,家系树高、胸径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21.23%和28.40%,材积变异系数最大,为58.87%;各家系间生长性状差异显著,家系间胸径与材积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日12×兴9、日5×兴9、兴5×兴9、兴6×和6家系在材积方面表现较好;结合材积性状各家系育种值估算结果,筛选出日12×兴9、日5×兴9、兴5×兴9这3个家系作为杂种落叶松优良家系;生长性状间均为正相关关系,冠幅与树高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但与胸径、材积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冠幅对杂种落叶松的径生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高生长的影响弱于径生长。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江汉平原23年生落羽杉15个家系子代测定林的胸径、树高和材积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家系间的胸径、树高和材积差异极显著,胸径、树高和材积性状家系遗传力均在44%以上,各性状受到中等强度的遗传控制,其中胸径家系遗传力最大为53.53%;利用育种值评分法和性状表现水平分析法从15个参试家系中选出5个优良家系,用2种方法选出的家系完全一致,胸径、树高和材积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2.04%、0.88%和4.29%,平均现实增益分别为3.81%、2.00%和8.54%,并在优良及家系的基础上再选出优良单株13株,其平均胸径、树高和材积分别为32.35 cm、20.38 m和0.806 1 m~3。所选出的优良家系和优良单株生长优势明显,可作为优良遗传材料进行保存和利用。  相似文献   

10.
杂种落叶松家系变异分析与优良家系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龙江省龙江县错海林场10年生杂种落叶松家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对生长与材性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杂种落叶松家系生长性状存在较丰富的变异,材性性状变异相对较小,其中,日12×兴9、日3×兴2、兴10×日13和兴12×兴2这4个家系变异较大。利用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等方法对杂种落叶松家系间差异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生长性状家系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日5×兴9、日12×兴9、兴7×日77-2、日11×兴2这4个家系相比其它家系表现优异,树高方面,4个家系的平均值比总平均值高出9.32%,高出对照为22.86%,生长最快的日5×兴9家系比生长较慢的日3×长51家系高出21.64%,高出家系总平均值15.22%,高出对照为29.49%。胸径方面:4个家系的平均值比总平均值高出10.23%,高出对照为26.34%,生长最快的日5×兴9家系比生长较慢的日5×兴12家系高出24.67%,高出家系总平均值17.42%,高出对照为34.59%。木材密度方面,兴9×日76-2、日5×长78-3、日5×兴9、日11×兴2这4个家系表现较好,与其它多数家系存在差别,4个家系的平均值比总平均值高出11.79%,高出对照为11.98%,木材密度最大的的兴9×日76-2家系比密度较小的兴10×日13家系高出55.27%,高出家系总平均值15.18%,高出对照为15.33%,结合生长与材性性状分析结果,最终选择日5×兴9、日11×兴2这2个家系为杂种落叶松优良家系,家系遗传力为树高0.632,胸径0.807,木材密度0.460,遗传增益为树高0.139 5,胸径0.237 3,木材密度0.244 3。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木材密度与生长性状表现为正相关,纤维素质量分数与其它多数性状均表现为正相关,与木材密度相关达到显著水平,生长性状早晚相关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1.
日本落叶松不同种源及家系生长性状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日本落叶松不同种源及家系生长性状变异,为日本落叶松遗传改良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本文以4个种源的169个日本落叶松半同胞家系为材料,对不同树龄日本落叶松的树高和胸径进行方差分析、遗传参数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家系选择。结果各指标在种源和家系间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各家系间的树高和胸径的表型变异系数(4.00%~37.37%和24.89%~26.48%)和遗传变异系数(1.94%~20.93%和8.93%~13.68%)均随树龄的增加而上升。树高和胸径的家系遗传力变化范围分别为0.881~0.972和0.877~0.879,单株遗传力变化范围分别为0.406~0.664和0.301~0.410。各性状变异系数及遗传力均属于较高水平,有利于优良家系的评价选择。相关分析表明种源内不同树龄树高和胸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利用多性状综合评价法,以10%的入选率进行优良家系选择,17个入选家系的树高和胸径平均值分别为11.10 m和13.82 cm,现实增益分别为11.68%和17.98%,遗传增益分别为11.35%和15.80%。以5%的入选率进行优良家系内优良单株的选择,25个入选单株的树高和胸径平均值分别为12.58 m和17.72 cm,遗传增益分别为8.54%和12.50%。结论在本研究中,种源和家系间均存在丰富的变异,可以进行优良种源、家系和单株的选择,为建立改良种子园和二代种子园提供育种材料,也为日本落叶松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胡桃楸种源家系变异规律及家系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黑龙江省林口县青山林场3个种源122个家系7 a生胡桃楸子代林材料,分析种源、家系变异规律并对家系进行初步选择。种源树高、胸径变异系数分别为32.17%4、3.25%,穆棱种源树高变异最大,铁力种源胸径变异最大,迎春种源生长性状变异都小。铁力、穆棱及迎春种源家系间树高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4.00%~41.81%、12.37%~45.40%及2.76%~38.41%,3个种源7 a生与1 a生相比家系变异幅度分别缩减4.04%、2.57%及4.71%。种源间、家系间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铁力、穆棱种源7 a生高生长快慢家系差距较1 a生分别缩小65%、5.4%,迎春种源则扩大67.7%,入选13个家系中迎春种源8个,铁力、穆棱分别4个,树高、胸径分别超过家系均值为44.8%4、6.9%。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思茅松子代测定林各家系幼龄期和中龄期的生长表现差异,为思茅松的早期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幼、中龄期思茅松生长的方差分析结果、变异系数和家系材积t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幼、中龄期思茅松子代测定林各家系的生长表现有较大差异。17年生的中龄期思茅松的胸径和材积表现稳定。幼年期思茅松的胸径、树高和材积在重复间和家系间都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但在两组中的显著性程度不一致。中龄期思茅松的胸径和材积的生长差异明显仅存在于家系间,树高在重复间和家系间都存在极显著差异。幼-中龄各家系的变异系数存在差异。中龄期家系的t值明显比幼龄期大。[结论]可通过分析17年生思茅松的胸径和材积来判断其生长的优劣,从而选出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14.
杉木种子园单亲本子代测定结果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杭县长乐林场杉木种子园347个家系单亲本子代测定结果表明:家系间生长量差异显著,子代林胸径,树高平均生长量大于CK的家系数目分别占总数的86.1%和86.6%.生长较快的家系大多来自广西,湖南和江西等地。这些差异,既含有群体的遗传效应,也含有单株的基因效应。胸径、树高和材积三性状的h~2家系和h~2单株都较高,如1982—Ⅰ子代林就有0.60~0.70.在P=10%时,树高、胸径的⊿G可达10%以上,材积⊿G则在30%以上。这说明单株选择,建立初级种子园的效果是,显著的。1982—Ⅰ子代林树高、胸径和材积三性状的表型相关系数为0.605~0.973,遗传相关系数为0.885~0.990,选择指数函数式为Y=-0.0009D+0.0004H+0.2753V.  相似文献   

15.
少叶黄杞不同家系幼龄生长变异及其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将乐县国有林场引种的七年生少叶黄杞幼龄树的生长规律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少叶黄杞在福建省引种生长过程中,遗传变异有较大的差异,其中保存率的家系遗传力0.93,变异系数高达174.24%;胸径和树高的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54和0.69,而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11.50%和2.82%。通过对39个家系进行聚类分析,从中选择出15个速生家系,其树高的遗传增益对照各家系均值为9.1%,胸径的遗传增益对照各家系平均值为16.6%。  相似文献   

16.
油松有性和无性繁殖植株的多性状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油松优树嫁接无性系和自由授粉半同胞家系及随机选择的油松嫁接和种子繁殖植株为材料,研究了油松有性和无性两种繁殖方式在主干生长、树冠结构、木材性质和雌雄球花产量等性状方面的变异,分析了油松有性和无性繁殖植株内性状间的相关程度。结果表明:油松优树嫁接无性系和半同胞家系的树干与木材密度性状指标在无性系间和半同胞家系内差异显著,在无性系不同分株内和半同胞家系间差异不显著,其他观测性状在油松无性系和半同胞家系之间差异不显著,但无性系的主干生长和针叶性状平均指标值高于半同胞家系,无性系幼龄材与成熟材的基本密度相对一致,而半同胞家系幼龄材与成熟材的基本密度差异较大;随机选择的油松嫁接和种子繁殖植株在树冠结构和雌雄球花产量等性状指标间差异显著,在侧枝和材性指标间差异不显著,胸径与分枝角间的相关系数和侧枝相对长度、侧枝相对粗度与早晚材指标间的相关系数正负相反,早晚材均宽与木材密度间的相关程度达到显著水平;不同繁殖方式植株的树高生长、花量、木材密度、早晚材指标之间在遗传上具有相对独立性。研究结果为今后油松的无性系选择、无性系造林和无性系种子园营建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6个杜仲优树自由授粉家系种子为材料,研究了种子性状、1 a生苗生长性状及药用有效成分性状的遗传变异状况,并进行了家系及家系内选择。结果表明:不同家系间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变异较大,其变异系数分别达到49.70%和68.53%。各性状在家系间变异均较大,平均变异系数为10.96%,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为17.45%(D),最小的为5.48%(WL/LL);除地径和叶长宽比性状外,家系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家系内性状变异幅度较大,变异系数在5.88%~30.0%之间,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为30.0%(家系B),变异系数最小的为5.88%(家系E)。选出优良家系2个和优良单株6株,在苗高和地径上分别平均提高17.65%、10.56%(家系选择)及53.67%、45.41%(单株选择)。  相似文献   

18.
柳杉全同胞子代测定林及优良家系选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22年生柳杉全同胞子代测定林的生长性状,结果表明,各杂交组合间差异极显著,树高、胸径、材积的遗传力为0.6左右,1-7年生与22年生的相关系数逐渐增大,但尚未趋于稳定;可筛选出一个树高、胸径、材积增益分别达39.8%、39.5%、128.3%的家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