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台谷物联合收获机在工作时割台振动强烈,强烈的割台振动导致收获割损和机械疲劳失效。强烈的割台振动主要由割台结构的固有频率和固有振型决定,当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激励频率相近时,就会引起结构的共振。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对割台进行模态及谐响应分析,计算割台的前8阶固有频率和振型。结果表明,割台的第1、第2阶模态接近于收获机发动机的主轴转速和收获机的二次清选转速。来自路面不平度的激励载荷在车速为20~40 km/h时所产生的激励频率为17.36~34.72 Hz,接近割台框架的前2阶固有频率,会引起割台的共振。同时考虑到割刀对割台的作用力和振型分析,对割台进行谐响应分析,发现割刀的往复运动对割台局部的最大位移为0.418 9 mm,因此割刀的往复运动对割台的振动较小。综合模态和谐响应分析的结果,割台振动主要来自发动机和传动部件等简谐激励频率,和来自路面的不平衡激励。研究结果为联合收获机割台框架的设计与研究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一、减少损失 (一)减少割台损失 在大豆收获中,割台损失一般占总损失的75%以上.减少割台损失应从减少漏割、掉枝和炸荚3方面入手. 1、减少漏割.现行垄距一般为65~70cm,以3088型联合收割机为例,割台割幅为2.7m,每幅正好收割4垄,机手在操作时,割幅不超过割台割幅时,漏割的主要原因是割茬高度调整不当.  相似文献   

3.
一、减少损失(一)减少割台损失在大豆收获中,割台损失一般占总损失的75%以上。减少割台损失应从减少漏割、掉枝和炸荚3方面入手。1、减少漏割。现行垄距一般为65N70cm.以3088型联合收割机为例,割台割幅为2.7m,每幅正好收割4垄,机手在操作时,割幅不超过割台割幅时,漏割的主要原因是割茬高度调整不当。一是割茬过低。易出现割台前集堆;二是割茬过高,易留“马耳茬”和切割底荚。大豆最低结荚高度一般为6-8cm。  相似文献   

4.
怎样用小麦联合收割机收获大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龙旺 《北京农业》2012,(22):39-40
<正>1合理调整减少损失控制割台损失在大豆收获中,割台损失一般占总损失的80%以上。控制割台损失应从减少漏割、掉枝和炸荚3方面人手。①减少漏割。现行垄距一般为65~70厘米,以1076型联合收割机为例,218大豆挠性割台割幅为5.4米,每幅正好收割8垄,所以漏割的主要原因是割茬高度调整不当。割茬过低,易出现割台前集堆;割茬过高,易留"马耳茬"和  相似文献   

5.
油菜联合收割机割台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实现油菜机械化收获具有重要意义。割台是联合收割机重要的组成部分,割台结构和性能参数对油菜的适用性和收获效果影响较大,正确合理地设计割台结构和参数对提高作物在割台上的通过性并保证机器高效率、低损失、低能耗工作具有重要作用。介绍了国内外对于联合收割机割台主要部件切割器、拨禾轮、螺旋推运器结构、性能以及油菜茎秆物理特性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摘脱割台工作部件运动特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割前脱联合收割机脱割台的主要工作部件穗滚筒的运动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主要运动和结构参数(速比,滚筒安装高度,单个梳齿作用时间,单个梳齿作用的籽粒数)进行了研究,这些参烽有效确定,能提高脱割台的工作性能,减少割台总损失。  相似文献   

7.
针对联合收割机作业过程中割台高度调节依赖机手经验的现状,为碧浪4LZ–1.2履带自走式联合收割机设计了一种割台高度自适应调节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作物高度检测装置、割台高度检测装置、液压执行装置和控制单元组成。系统采用单侧红外反射的方式检测作物高度,通过位移传感器测量举升液压缸伸缩量来检测割台高度,通过改变电磁阀的闭合时间及方向实现割台升降,以作物实际切割高度为控制对像,采用模糊PID算法进行控制。试验结果表明,割台高度调节的最大误差为2 cm,作物高度检测装置的检测误差范围为0~2 cm,割台在上升和下降时系统响应速度分别为0.22 m/s和0.16 m/s。  相似文献   

8.
原机割台在平坦地块收割效果较好,但在地势不平或坡地收割时,效果不够理想,常发生漏割现象.为了改进割台使用性能,在参考200系列挠性割台先进设计基础上,将原机割台改装为挠性割台.改装后的割台能在较复杂的条件下进行收割,尤其是收割大豆,作业效果大为改进.改装部位主要是割台台体底部和割刀传动机构,改装所用的零部件与200系列挠性割台的基本相同(零部件市场有售).具体改装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9.
E514/5124.1型挠性割台是一种新型、高效率的小型挠性割台,主要用于收割大豆、小麦、玉米等作物. 1 主要性能特点 a.该挠性割台采用了大直径偏心弹齿式拨禾轮(直径1.1m,比原机普通割台的大0.2m),增强了对倒伏作物的抓取能力,减少了漏割损失.  相似文献   

10.
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仿真分析4LL–1.5Y型联合收割机割台,得到割台机架前6阶模态频率和模态振型,结果表明,割台在受振动时易产生变形的部位是割台机架的两侧壁和割台机架进口处的底板。利用三轴加速度传感和Co Co–80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分别测得割台机架关键部位的加速度信号,对比非田间作业试验发动机空转、整机运转(不行走)分别在怠速(700 r/min)、中速(1 200 r/min)、高速(1 800 r/min)和田间作业不同工况下各方向的加速度,各测点水平方向加速度是其他2方向的2~4倍,表明割台的振动主要以水平方向振动为主,其中倾斜输送器受振动比较严重,加速度最大值高达97.28 m/s2。对比有限元分析与振动试验结果发现,对割台振动影响较大的激励频率(20、22 Hz)几乎都出现在割台机架的模态频率(18.679 Hz)附近。  相似文献   

11.
一、合理调整减少损失 1、控制割台损失.在大豆收获中,割台损失一般占总损失的80%以上.控制割台损失应从减少漏割、掉枝和炸荚三方面入手. (1)减少漏割.现行垄距一般为65~70厘米,以1076型联合收割机为例,218大豆挠性割台割幅为5.4米,每幅正好收割8垄,所以漏割的主要原因是割茬高度调整不当.割茬过低,易出现割台前集堆;割茬过高,易留"马耳茬"和切割底荚.大豆最低结荚高度一般为6~8厘米.因此割茬控制在4~6厘米内,就不会出现"马耳茬".但有时易出现集堆现象,这时可将割台的底部拖板进行调整以减少集堆现象.  相似文献   

12.
针对国内秸秆饲料收割机械割幅小、适应性较差、收获效率低、可靠性差等问题,通过三维实体建模技术设计了4.5 m矮盘式秸秆饲料收获机可折叠割台。该割台由变速器、折叠装置、分禾器、喂入滚筒和切割器等组成,利用折叠装置可实现4.5 m宽幅割台的折叠运输,同时提高了割台的收获效率;割台专用变速器实现了同轴不同转速的输出,提高了割台传动系统的可靠性和紧凑性,对国内4.5 m以上大割台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北京农业》2010,(9):32-33
1合理调整减少损失 1.1控制割台损失 减少漏割现行垄距一般为65—70厘米,以1076型联合收割机为例,218大豆挠性割台割幅为5.4米,每幅正好收割8垄,所以漏割的主要原因是割茬高度调整不当。割茬过低,易出现割台前集堆;割茬过高,易留“马耳茬”和切割底荚。  相似文献   

14.
针对作物收获时农机具利用率低且存在因振动造成割台损失大、工作稳定性差等问题,以4LZ–3.2型水稻联合收割机为研究对象,设计一种面向水稻、玉米、大豆联合收割的多作物割台,确定割台伸缩、接穗板及连杆机构的具体参数,开展割台振动试验和田间收获试验。通过增设液压缸伸缩机构和基于连杆联动的接穗板变换机构来满足多作物收割要求,理论分析确定玉米收获时割台伸缩长度为200 mm;接穗板的折角为15°、总长为300 mm、宽度为30 mm、折起长度为135 mm、厚度为5 mm;连杆Ⅰ长度为330 mm,连杆Ⅱ长度为70 mm,拉杆长度为530mm,转动杆长度为510mm;部件所用材料均为Q235钢板。振动试验结果表明:在发动机低转速(1800 r/min)时割台振动以收割机共振为主;高转速(2600 r/min)时以振源影响为主,其中切割器的往复运动是主要振源;物料流的喂入对割台不同位置的振动强度受挠度影响很大,而喂入量的变化对割台振动影响不大。可见,所设计割台损失较通用收割机割台变化不大。田间收获试验表明:收割机行驶速度为0.6~1.4 m/s时,收割机收获水稻、玉米、大豆时的割台损失率平均值分别...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联合收获机调整割台高度实时性、准确性差的问题,提出1种基于模糊逻辑算法来控制割台高度的方法。通过研究割台角位移测试原理,建立割台高度测试模型。设计并实现基于割台高度模型的联合收获机割台高度模糊控制系统。对改装的星光至尊型试验样机进行割台高度自动控制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模糊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准确性与稳定性,且能较为准确、实时地调整割台高度,使其达到设定范围。  相似文献   

16.
玉米摘穗--秸秆青贮型复式割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实验,找出了对复式割台收获质量有影响的多种因素;分析了各因素对摘穗机构和茎秆切割输送机构的影响;通过设计主要的工作部件,确定了复式割台主要的工作参数;对设计后的复式割台进行了性能检测,各项指标均达到了有关标准要求。结果表明:玉米摘穗--秸秆青贮型复式割台对于各种玉米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为开发出一种秸秆粉碎机前置的果茎兼收自走式多功能玉米联合收获机,需要将割台的调整方式由托举式改为悬挂式。割台悬挂式调整机构是改型玉米收获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强度直接影响到机组作业性能。利用AIP软件的运动仿真和有限元耦合分析功能对割台悬挂机构进行改进设计。通过运动仿真得到割台悬挂机构及割台的运动范围和运动轨迹,进而将悬挂机构运动载荷传递给油缸连接支架和割台支撑装置,通过有限元计算,得了到2个重要部分的等效应力、位移及安全系数,为玉米割台悬挂式机构改进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样机试制和田间试验表明,改进设计的悬挂式割台调整机构在收获作业中稳定可靠,取得了预期改进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一 、合理调整减少损失 1、控制割台损失。在大豆收获中,割台损失一般占总损失的80%以上。控制割台损失应从减少漏割、掉枝和炸荚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1 技术背景 随着稻麦类作物分段收获的日益推进,市场对稻麦割晒机的需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峰. 现有的稻麦类割晒机割台主要有帆布带式和倾斜胶辊式两种.帆布带式割台大都是采用与机具前进方向呈直角配置的横向输送结构,在实际作业中,横向输送割台使茎秆条铺厚薄不均匀,铺条凌乱,在田间放铺后还需人工下田翻铺晾晒.尤其是当割晒作业遇到雨天时,横向输送割台极易产生塌铺现象,作业质量更差.为解决这一问题,一种倾斜胶辊式割台研制成功了.但是,由于在割台架上对称配装了由多根输送胶辊构成的两组胶辊输送总成,使割台重量大幅度增加.在将其配装在动力机械上时,机组前端重量过大,机组稳定性降低,运行阻力增大.而且在收获倒伏严重的作物时,多辊结构容易缠草而使作业无法进行.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我们综合传统平帆布带式割台和斜胶辊式割台的性能特点,设计了一种斜带式稻麦割晒机割台.达到了降低割台整体重量,提高割晒放铺质量,增强适应倒伏作物能力,减少动力消耗,保证机组稳定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正>1.巨明4QSJZ型系列茎穗兼收玉米青贮机山东巨明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巨明4QSJZ-4型茎穗兼收玉米青贮机主要由发动机、行走装置、操控系统、摘穗割台、果穗输送装置、果穗箱、秸秆切割、秸秆粉碎、秸秆收集装置等部件组成。4QSJZ型系列茎穗兼收玉米青贮机割台采用穗茎兼收双层割台及上下割台独立调节技术,解决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