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华北平原沙地治理工程初期的改良土壤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在北京市郊的房山区、顺义区和昌平区选择沙地治理工程示范区,以附近的荒地为对照,测量不同植被类型下的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等指标,以对华北平原沙地治理工程初期土壤改良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3个示范区,不同类型的植被都在一定程度上改良了土壤。其中,房山区的毛白杨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效果最佳,刺槐增加土壤速效氮和速效钾的效果最佳,而油松增加土壤速效磷的效果最佳。顺义区的华山松,国槐和垂榆均有效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和速效钾,而华山松和国槐增加土壤速效磷的效果较好。昌平区的桧柏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效果最佳。因此,在沙地治理工程初期,植被即可在一定程度上改良林下土壤。  相似文献   

2.
油茶成林林地土壤养分含量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油茶林地施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油茶成林土壤养分进行测定分析,得出在不同土层林地土壤养分含量随林龄增长的变化规律。在林地0~20 cm土层中,有机质、水解氮、全氮、全钾含量呈递增趋势,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相反,全磷含量变化不大;在林地20~40 cm土层中,有机质、水解氮、全钾、速效磷含量呈递增趋势,全氮含量相反,全磷、速效钾含量变化不大;在林地0~40 cm土层中,有机质、水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呈递减趋势,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相反。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澄城县果园土壤养分分布状况及合理制定施肥方案,以陕西省澄城县86户果农苹果园土壤为研究区,对果园土壤的有机质、有效磷、全氮及速效钾的含量及变异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澄城县苹果园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处于缺乏状态,而速效钾处于丰富状态,有效磷处于中等和丰富状态。各乡镇4种养分含量变异程度为有效磷(44.06%)>速效钾(24.52%)>有机质(16.39%)>全氮(13.63%),除交道镇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寺前镇土壤速效钾的变异系数表现为弱变异外,其余乡镇的4种养分分布均表现为中等变异。  相似文献   

4.
《林业资源管理》2013,(6):137-143
对冀北山地黑桦(Betula dahurica)、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山杨(Populus davidilana)、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和五角枫(Acer elegantulum)等6种天然林分类型的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变异以及养分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pH值介于5.046.47之间;有机质、速效钾、全氮、碱解氮、全磷的含量均为油松纯林最低,速效磷以蒙古栎纯林最低,养分整体上有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小的趋势。2)表层土壤pH值的变异系数为0.107,其他土层的pH值变异系数均小于0.1,属于弱变异性。土壤养分指标中406.47之间;有机质、速效钾、全氮、碱解氮、全磷的含量均为油松纯林最低,速效磷以蒙古栎纯林最低,养分整体上有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小的趋势。2)表层土壤pH值的变异系数为0.107,其他土层的pH值变异系数均小于0.1,属于弱变异性。土壤养分指标中4060cm的变异系数最大,其中,速效磷的变异系数最大,为强变异性,其他养分含量各层均为中等变异。3)pH值、有机质、全氮、碱解氮与速效钾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碱解氮、速效磷与全磷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H值与有机质、碱解氮有显著相关关系,全磷与有机质、速效钾有显著相关关系;速效磷与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之间关系明显。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地采集土壤样品,选取山地样本作为对照,分析了北京市7种不同绿地类型土壤的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变化,同时分析了除生产用地外的6种绿地土壤的钙、镁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山地风景林地的土壤全氮含量的平均值最大为1.73g/kg,显著高于其他6种绿地类型,但土壤速效磷含量(5.49mg/kg)和钙含量(0.98%)显著低于其他绿地类型,不同绿地类型土壤中的速效钾和镁的含量无明显差异。建议在城区绿地施肥时减少磷肥和钙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6.
江城橡胶公司橡胶园土壤养分现状及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009年和2013年对江城橡胶公司32个生产队橡胶园土壤的两次定点取样分析,研究土壤养分现状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江城橡胶公司橡胶园2013年土壤全氮、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养分平均含量较2009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幅度分别为7.10%、11.21%、62.66%和10.87%,土壤p H略有上升。目前,各生产队橡胶园土壤速效磷除个别队外,全部低于正常水平;有13个生产队土壤有机质处于正常水平以下;各生产队土壤全氮和速效钾均在正常及以上水平。  相似文献   

7.
施肥对盆栽杉木苗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施肥对1年生(1 a)与2年生(2 a)杉木苗盆栽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磷营养亏缺的酸性黄红壤上,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1 a苗木盆栽土壤pH值、全钾含量下降,全氮、水解氮、水溶性钙镁含量增加,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变化不明显.由于局部尿素浓度过大直接导致幼苗受伤,影响了成活率.而2 a苗木的土壤则是全氮、水解氮、水溶性钙镁含量呈上升趋势,全钾、速效钾含量和pH值下降,有机质和全磷含量变化不明显.有效磷含量与pH值呈明显负相关,表明pH值下降导致闭蓄态磷活化,促进了2 a苗木的生长.在氮、磷营养亏缺条件下,施磷量的增加使得1 a苗木土壤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含量、pH值增加,全钾、水溶性钙镁含量则下降,有机质、水解氮没有明显变化.养分含量与生长指标的相关分析表明:施用磷肥解除了1 a苗木磷素营养亏缺,显著促进了苗木生长;而对2 a苗木,施磷肥使土壤中的全磷、有效磷增加,全钾含量下降,pH值、有机质、全氮、速效钾、水溶性钙镁没有明显变化.对养分含量与生长指标的相关分析表明:施磷肥对2 a苗木生长没有促进作用,而且使土壤营养平衡进一步失调,苗木仍处于营养亏缺状态.在氮素营养充足、磷素亏缺的营养条件下,随着氮磷复合肥施肥量的增加,2 a苗木中的全氮、全磷、水解氮、有效磷增加,速效钾含量下降.施用氮磷复合肥可促进苗木对速效钾的吸收利用,导致苗木的光合产物向叶和茎部转移.  相似文献   

8.
选择盐角草、盐地碱蓬、二色补血草、中亚滨藜、獐毛、星星草等6种典型盐生植物,采用野外原位种植,研究各生育期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全氮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与生长初期相比,植物生长末期的盐角草、二色补血草、中亚滨藜、獐毛、星星草群落的土壤速效氮显著降低,中亚滨藜、獐毛、星星草群落的土壤速效磷显著降低,土壤速效钾虽有所降低,但并未达显著水平,土壤有机质和全氮随植物生长基本无变化。该结果可为未来盐碱地改良和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赤水河下游紫色土不同形态钾含量与地形要素及毛竹林植物多样性指数的相关规律。结果表明:1)紫色土不同形态钾含量在毛竹林不同类型及土层间差异不显著,随土层厚度增加,全钾含量增加、速效钾含量降低。全钾含量与土壤主要物理指标相关性不显著,速效钾含量与A (B)层土壤密度及孔隙度相关性显著,不同形态钾含量与不同土层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以及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及有效磷含量相关性显著。2)毛竹林乔木层植物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值随毛竹重要值降低而增加,灌木及草本层植物多样性指数值变化的趋势性各异。不同层内植物多样性指数相关性显著,不同层间植物Margalef指数、乔木和灌木层植物Simpson指数相关性显著。3)不同土层土壤全钾含量与乔木及草本植物多样性因子相关性显著,速效钾含量与地形及草本植物多样性因子相关性显著。土壤全钾含量与毛竹林乔木、灌木及草本层植物多样性指数间相关显著的直线和二次多项式指标对数量分别为50.00%、50.00%,土壤速效钾含量的相应值为13.89%、44.44%,表明土壤不同形态钾含量与植物多样性指数关系存在无关型、直线型和曲线型3种类型,印证了毛竹林植物多样性的土壤生态功能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在山西中条山中段,选择16个典型林分类型的48个样地,对土壤pH值、有机质以及氮、磷、钾营养元素的变异程度以及有机质与养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以及氮磷钾含量指标的变异程度为中度。在垂直方向上,表层0~10cm土壤有机质、全氮、无机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含量,均显著地高于其它10~30cm和30~60cm两个土层。在不同植被类型中,辽东栎林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最高,其次为针阔混交林,而人工油松林的含量低。土壤无机氮在全氮中的比例为0.33%~4.68%。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全氮含量的变化密切相关,但与无机氮的关系并不密切。在土壤表层中,土壤有机质显著制约土壤有效磷与速效钾含量的消长。  相似文献   

11.
对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具有代表性的红松天然林和白桦次生林的土壤pH值、有机质、速效氮、有效磷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3个土层的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速效氮含量、有效磷含量均表现为红松天然林大于白桦次生林;在同一林型内,随土层加深土壤有机质、速效氮、有效磷含量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2.
建瓯市毛竹林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及空间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集建瓯市毛竹林表层(0~20 cm)土壤,分析其氮磷钾速效养分含量及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建瓯市毛竹林表层土壤碱解氮平均含量为166.7 mg.kg-1,高于农田土壤碱解氮含量;速效磷含量为9.93 mg.kg-1,低于毛竹生长所需;速效钾含量为55.4 mg.kg-1,低于毛竹生长所需。地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速效钾、速效磷、碱解氮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氮含量的变异性主要由随机性因素引起。建瓯市毛竹林土壤速效养分存在富氮低磷缺钾的现象,在生产实践中应重视磷肥和钾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13.
以辽西北地区经济林下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土壤管理措施对土壤有机质、土壤速效氮、土壤速效磷和土壤速效钾的影响。结果表明:林下生草对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土壤速效磷含量的作用最显著;林下清耕则更利于土壤速效氮和土壤速效钾的积累和转化;喷施除草剂的生态效应综合评价最差。  相似文献   

14.
以北京九龙山辖区13种林分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土壤p H值、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碱解氮等肥力指标,按照不同林分对土壤肥力指标进行诊断,并用修正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土壤p H值呈弱酸性,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其中有约一半的林分处于Ⅰ级,但土壤全氮与有效磷含量较低,几乎所有林分都处于Ⅲ级和Ⅳ级,土壤速效钾与碱解氮含量中等偏下,几乎所有林分都处于Ⅱ级和Ⅲ级;土壤综合肥力系数(Pj)变幅为0.87~1.85,平均为1.20±0.30,其中肥力属于一般(0.9Pj1.8)林分占总林分的76.29%,白蜡丁香混交林土壤肥力系数较高,而樟子松纯林和白蜡与华北落叶松混交林的肥力系数较低,表明九龙山林分土壤肥力总体处于一般水平,且土壤有效磷和全氮含量是影响综合肥力系数的主要指标,因此,在加强林地土壤的改良方面,提高土壤有效磷和全氮含量是关键。  相似文献   

15.
选取不同立地条件下的7年生楸树幼林为研究对象,对造林地的立地条件、楸树生长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青阳县楸树造林地的立地条件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土壤偏酸性,pH值为6.406.88;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分别为88.806.88;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分别为88.80151.20、1.62151.20、1.6220.34、28.6020.34、28.6077.40、10.0277.40、10.0226.88mg/kg,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2)7年生楸树平均高5.2526.88mg/kg,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2)7年生楸树平均高5.259.26m,平均胸径5.769.26m,平均胸径5.7615.34cm,不同立地条件下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p<0.01);(3)楸树树高与胸径与土壤pH值间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4)楸树是喜肥的深根性速生树种,造林时应选择土质疏松、土壤肥沃的山脚、山谷土层深厚的地方造林。  相似文献   

16.
文峪河上游河岸林与相邻高地林土壤属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文峪河上游河岸林为例,分析了河岸林与相邻高地林林下土壤的理化性质。研究结果显示,河岸林土壤含水量、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高于相邻高地林;河岸林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低于相邻高地林。不同类型河岸林和相邻高地林土壤含水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差异显著,土壤酸碱度差异均不显著。河岸林与相邻高地林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46 4)。土壤含水量、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在不同林型河岸林和高地林下的分布格局不同。  相似文献   

17.
选取野生栎树群落和城市人工绿地,分别进行了土壤容重、pH值、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有效磷含量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野生栎树群落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均高于城市人工绿地,只有有效磷含量低于城市人工绿地。野生栎树群落对土壤养分的作用规律总体表现为: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有效磷含量向土壤上层富集,而城市人工绿地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与之不同。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广西国有博白林场桉树(Eucalyptus spp.)人工林林地的肥力状况,以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铜、有效锌、有效硼和有效铁等指标为基础,采用内梅罗指数评价法对不同层次土壤肥力质量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总体土壤养分变异系数为4.90%~105.84%,A层土壤养分变异系数为5.88%~141.85%,B层土壤养分变异系数为4.36%~98.49%,除pH值变异系数较小外,其他指标的变异系数均较大。总体上,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18.38 g/kg、0.89 g/kg、0.27 g/kg、2.07 mg/kg和36.63 mg/kg,均处于贫或极贫水平;微量元素中,有效铁的平均含量为130.32mg/kg,达到极富水平,有效铜、有效锌和有效硼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27、0.55和0.21 mg/kg,均处于贫或极贫状态;土壤综合肥力指数为0.73,肥力等级为Ⅲ级。  相似文献   

19.
营林用火对维护林地土壤生态平衡和林地养分管理有重要指导意义。在针叶林地每两个月燃烧一次,每次用火时间30 min、60 min、90 min、120 min和CK 5个处理,3次重复。1 a后统一采样,采样深度设置0-5 cm、5-10 cm、10-20 cm 3个层次。结果表明:用火1年后,1土壤pH值变化不大,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速效氮、土壤速效磷和土壤速效钾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最大增幅分别为:燃烧30 min,5-1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50.2%,0-5 cm土壤速效氮增加34.9%,5-10 cm速效磷增加53.3%,10-20 cm土壤速效钾增加57.2%。2用火1 a后,燃烧60 min,0-5 cm有机质含量加39.4%,10-20 cm土壤速效氮增加20.6%,5-10 cm土壤速效磷增加38.2%,0-5 cm土壤速效钾增加51.5%。3燃烧90 min,0-5 cm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38.5%,土壤速效氮变化不大,5-10 cm土壤速效磷增加38.4%,5-10 cm土壤速效钾增加51.7%。4燃烧120 min,10-2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38.5%,0-5 cm有效氮增加23.2%,5-10 cm的土壤速效磷增加42.9%,5-10 cm速效钾增加51.7%。土壤化学成分与用火时间没有关系,与燃烧时间长度关系很大。  相似文献   

20.
香榧-大豆复合经营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2-2015年在浙江省松阳县开展香榧幼林下套种大豆试验(以不套种大豆为对照),探讨香榧幼林下套种大豆对林地土壤pH值和主要养分含量的影响。连续3 a的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套种3 a后土壤pH值提高1.0,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29.4%,速效氮、磷、钾含量分别提高27.2%、12.2%、5.5%。说明香榧幼林下套种大豆能改善林地土壤的酸碱度,并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土壤氮、磷、钾速效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