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 家蚕的产卵数,在蚕品种的培育和蚕种制造方面是重要的评价项目之一。以前,产卵数的调查依靠人工采用眼看计数的方法进行,既费时,又劳累,每蛾产卵数的计数时间约需15分钟左右。据资料介绍,日本开发了应用图象处理方法的蚕卵自动计数装置。这种装置由计测部、图象情报处理部以及小型电子计算机等组成。计测部把产卵衬纸上的蚕卵群进行图象信号化。图象情报处理部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桂蚕N2"原原种繁育的过程中单蛾产卵量偏少的原因,调查"桂蚕N2"4个亲本NC99R、NC9C、NJZ、NJ7的单蛾产卵数和遗腹卵数。结果显示:NC99R单蛾平均造卵数仅476粒,与其余品种相比明显少,是导致该品种单蛾产卵数低的重要原因;NC9C单蛾平均产卵率仅有67.43%,导致了该品种单蛾产卵数偏低。分析表明,"桂蚕N2"的两个中系亲本的单蛾产卵数明显偏少,是导致该品种原原母种单蛾产卵量少的主要原因。认为可以通过改善原原母种蚕期饲养、蛹期种茧保护以及延长交配时间等措施来提高中系品种的产卵率。  相似文献   

3.
化学促卵剂的开发研究──I、不同药剂对多产卵品种产出卵率的影响浙江农业大学蚕学系屠振力,吴玉澄,徐晓忠湖州蚕种站朱根生由于多产卵蚕品种产卵后尚有10─15%的卵残留在体内,直接影响蚕卵的产出率。因此探索化学促产卵剂是提高多产卵蚕品种产卵数的有效途径之...  相似文献   

4.
三眠蚕诱导效果与蚕品种的食性有关.一般多化种高于二化种,中国种高于日本种.三眠种的每蛾产卵数减少10%,但是不产卵蛾区和少产卵蛾区很少,因此产卵效率高.由于原蚕三眠化可以提高生命率,对于难饲养的蚕品种的保存有利.蚕种生产上应用三眠蚕诱导剂可以节省制种劳力,节约用桑,减少原蚕发病,提高单位用桑量的产卵数.三眠种下代在农村饲养,各种经济性状与四眠种无差异.  相似文献   

5.
试验研究了不同桑品种、剪伐形式等因素对家蚕产卵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桑品种对蚕的产卵数有较大的增产潜力,对造卵叶质最优的桑品种为四倍体品种"桂9373"和"挂93554",其养蚕的产卵数比沙2×伦109增产14.9%和13.9%,5龄第4天前的叶质对产卵数的影响较大;冬留长枝的冬伐形式所生长的春叶能显著增加产卵数;桑园不同夏伐方式对秋叶叶质也有较大影响.提高桑叶舌糖量有利于蚕的发育和增加产卵量.认为,蚕种场的桑园,应种植含糖量较高的桑品种,桑园要保持通风透光,冬伐采用冬留长枝的方式,夏伐也不宜过低.  相似文献   

6.
蚕熏安处理起蚕提高家蚕产卵量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剂量蚕熏安对每龄起蚕进行熏烟消毒处理 ,调查虫蛹统一生命率和产卵量。结果表明 :蚕熏安能增强蚕体强健性 ,而且能有效提高家蚕产卵量 ,其中 1 g/m3 剂量处理产卵数为对照的1 2 3 .7%。  相似文献   

7.
采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和Hayman分析方法,对结茧率,死笼率、健蛹率,茧层量、茧层率,万蚕产茧量,万蚕产茧层量和产卵数进行遗传分析得知,这些性状均受基因的加性效应及显性效应控制;茧层量、茧层率呈部分显性,死笼率为完全显性,其余性状均为超显性;所有性状的显性效应均有利于数量性状的提高;狭义遗传力茧层率最高,茧层量,产卵数次之,万蚕产茧量最低。  相似文献   

8.
<正> 随着当前农村蚕茧生产的迅速发展,蚕种生产如何加强管理,认真把好各阶段关键技术措施。提高原蚕造卵数和产卵量,从而提高克蚁制种和公斤茧制种量,满足农村蚕茧生产发展的需种要求, 现对提高原蚕造卵数和产卵量问题,就生产实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栗蚕自然交配与人工助产对产卵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戚俐  刘凤云 《北方蚕业》2008,29(1):35-36
栗蚕自然交配♀蛾前两日的产卵量占总产卵量的98%,其受精率和孵化率均在95%以上,大批制种时产卵2d即可;自然交配和人工助交产卵粒数和产卵量存在差异,小区留种时以自然交配产卵为好。  相似文献   

10.
以云蚕7、云蚕8为试验材料,调查在不同温度下雌雄蛾的不同交配时间对雌蛾产卵数和卵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交配温度24~25℃,交配时间是4 h左右时,雌蛾的产卵量最多,良卵率最高。在其它温度下,交配时间少于3 h或超过5 h都影响雌蛾产卵数和卵质。  相似文献   

11.
徐厚容 《蚕业科学》1994,20(4):257-258
匹鲁卡品对家蚕的生殖效应徐厚(安徽农业大学蚕桑系)家蚕的产卵数是由造卵数及产卵率决定的。造卵数多的蚕蛾,不一定产卵数就多,但造卵数无疑是决定产卵数的最重要因素。造卵数是指发育完成卵的数目,这种卵的卵壳完备,外表同产出卵一样。在蛹中期以前,不论蚕品种和...  相似文献   

12.
多产卵蚕品种选育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玉澄  张学明 《蚕桑通报》1993,24(4):8-10,7
多产卵基础蚕品种的选育可为现行多丝量品种增加产卵数提供育种素材.本文对选育多产卵品种进行了初步小结和分析,其选育成绩和方法可供育种部门参考.本文指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如增加造卵数、减少残存卵数,提高交杂原种的杂种强势,开发化学促卵剂,改进蚕卵数调查方法等,希望引起蚕种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为掌握贵蚕七号组合原蚕781×57A和7532×826的羽化和产卵性状,进行了原蚕羽化发蛾习性研究以及原蚕雌蛾产卵速度和不同交配时间对卵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原蚕羽化集中,雌蛾拆对后7h盛产卵,产卵快而集中,卵质优良。两原种对交时间在1—4h,随着交配时间的延长,不受精卵减少,产卵量增加。  相似文献   

14.
<正> 辽宁省是二化性柞蚕区,每年放养春、秋两季蚕。过去,秋蚕制种一直沿用山上拴蛾方法,常因风、雨、鸟、兽、虫害威胁,蚕茧产量低而不稳。 1965年,我们曾用铅圈、木框等方法探索过纸面产卵方法,1966年因受干扰而中断。 1971年,黑龙江省蚕业科学研究所“纸上产卵,挂纸上山收蚁法”发表后,我们索取了材料并派人去学习过。在此基础上,从1971年秋蚕开始,我们除了作验证试验外,又根据辽宁省的具体情况,从生产实际出发,对我省秋蚕应用纸面产卵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试验和改进。因我省秋蚕收蚁时正是雨季,挂纸方法不改进,会因风雨造成落地遗失。另外,我省是二化蚕区,秋蚕系室内第二次制种,与年放一次蚕或春蚕不同。制种过程中,由  相似文献   

15.
原蚕饲育以获得产卵量多、卵质优为目的。增加产卵量,提高蚕种质量是蚕种生产的重要课题,饲育技术必须着眼于提高造卵数、产卵量和卵质。造卵数的多少主要决定于母体内所积累的造卵物质的量和质,所以技术处理只有在促进越年性、稳定眠性、提高生命力和卵质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造卵数、产卵量及良卵率。本文就繁育技术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正> 了解雌蛹体重与产卵数的相关性,在家蚕遺传育种和良种繁育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不少学者主要从遗传育种的角度即遗传相关方面进行过研究。从蚕种生产的角度出发,了解现行蚕品种雌蛹体重与产卵数的相关性,可以(?)合理地制定有关产量指标提供参考依据,也  相似文献   

17.
<正> 敌百虫、敌敌畏、杀虫双、乐胺磷和虫螨净等是农业上广泛使用的几种农药,其中敌百虫、敌敌畏、杀虫双对蚕的毒害曾有研究报道,但对家蚕引起胃毒、触杀及熏蒸中毒的半数致死中量(或半数致死浓度)尚未看到报导。一般认为,蚕儿发生微量农药中毒后,除引起发育迟缓、茧重减轻、茧丝质变劣和产卵数减少以外,还会降低蚕的抵抗性,诱致病毒病的发生,但关于蚕体对病毒感染抵抗性与微量农药中毒相关关系的程度也无详细  相似文献   

18.
陈荣娣 《江苏蚕业》2003,25(4):29-30
<正> 原蚕生产的目的是要生产蚕种,在注重提高蚕种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克蚁单产和公斤茧制种量是蚕种场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要提高公斤茧制种量,就必须认真掌握养蚕制种各阶段的关键技术措施,提高原蚕造卵数,提高发蛾率和单蛾产卵量。  相似文献   

19.
杨开治  程飞能 《蚕桑通报》1991,22(4):26-27,29
原蚕饲养的最终目的是获得蚕卵,蚕卵的多少取决于幼虫期对营养物质的摄取和转换为卵的效率。产出卵的多少则有赖于品种的产卵性能和人们对制种交配、产卵环境的控制技术。为此,我们对浙江现行原蚕品种产卵性能作了初步调查剖析,供生产参考。一、现行原蛋品种的产卵性能调查1988年春蚕期,在同一环境条件下对浙江省现行原蚕品种进行饲养比较,调查各品种的产卵性能。试验调查的主要方法是: 1.供试蚕品种杭7、杭8、菩松、皓月、  相似文献   

20.
产卵工具对蚕峨的产卵量和质量影响很大。当前生产普通种过程中,迫切需要设计出一种既能提高蚕峨产卵量和质量,又能提高工效;既适合蚕峨的生理要求,又能降低成本就地取材,多快好省的产卵工具。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设计了一种普通产卵工具——塔式篾圈产卵器,通过试验和生产鉴定,基本上能符合上述要求现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