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非鱼咸水养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么宗利  王慧 《海洋渔业》2006,28(3):251-256
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从罗非鱼咸水养殖现状、罗非鱼咸水养殖生物学、罗非鱼咸水养殖驯化及养成模式三个方面对罗非鱼咸水养殖技术进行了论述,望为我国罗非鱼在咸水及盐碱水中养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科学养鱼》1988,(1):19-19
由王楚松编著的《罗非鱼的养殖》一书,农业出版社将于1988年4月出版(修订第二版)。一本书论述罗非鱼的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详细介绍罗非鱼的池塘养殖、稻田养殖、网箱养殖、流水养殖以及越冬方法等。  相似文献   

3.
罗非鱼繁殖及养殖技术(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弘 《科学养鱼》2006,(1):16-17
罗非鱼,又称非洲鲫鱼,目前各国已进行养殖的主要品种有:莫桑比克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伽利略罗非鱼、齐利罗非鱼等。罗非鱼已是国际上养殖最广泛的品种之一,是继三文鱼和对虾之后第三大国际贸易水产品,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世界各国推荐的养殖品种。我国罗非鱼养殖发展极快。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吉富罗非鱼不同养殖模式对水质的影响,对跑道式流水槽养殖、池塘高密度养殖、池塘低密度养殖和罗非鱼-水浮莲共生等4种吉富罗非鱼养殖模式的水质情况进行了为期16周的跟踪检测。试验结果:4种养殖模式水体中的溶解氧为罗非鱼-水浮莲共生组池塘低密度养殖组池塘高密度养殖组跑道式流水槽组,各组间差异显著(P 0. 05);氨氮和亚硝酸盐质量浓度为跑道式流水槽组池塘高密度养殖组池塘低密度养殖组罗非鱼-水浮莲共生组,各组间差异显著(P 0. 05)。结果表明,在池塘高密度养殖吉富罗非鱼时,采用罗非鱼-水浮莲共生模式能显著提高水中的溶解氧,降低氨氮、亚硝酸盐含量,实现生态养殖。  相似文献   

5.
三种奥尼杂交罗非鱼养殖效果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罗非鱼已是我国重要的养殖鱼类,也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水产品之一,特别是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地,罗非鱼养殖已形成产业化格局。在罗非鱼养殖中,品种起着关键的作用,决定着养殖效益,因此,罗非鱼品种选育已成为直接关系到罗非鱼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受到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市罗非鱼养殖发展较快,特别是吉富罗非鱼产业化生产技术、红罗非及吉奥罗非鱼养殖技术等在生产上的应用,大大提高其养殖经济效益,推动了我市罗非鱼产业发展。2008年,罗非鱼养殖面积4765公顷,产量2.46万吨,占全市养殖产量的33%。但是,罗非鱼在养殖生产中仍会出现这些或那些质量安全管理上的问题,给我市在罗非鱼养殖生产源头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相似文献   

7.
张良尧 《齐鲁渔业》2006,23(12):24-25
罗非鱼为广盐性鱼类,不仅能在淡水中养殖,也能在海水和咸淡水中养殖,而且海水和咸淡水养殖的罗非鱼肉质优于淡水养殖的罗非鱼,深受养殖户和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广西合浦县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罗非鱼的咸淡水养殖,在近20年的养殖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套利用咸淡水养殖罗非鱼的技术经验。现将主要  相似文献   

8.
王海表 《科学养鱼》2007,(10):44-44
近年来,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的不断增加,致使鱼类养殖面积日渐减少。为稳定、发展罗非鱼养殖,充分利用养殖水体,2006年,上虞市崧厦镇水产养殖大户吕根木在南美白对虾塘中进行套养罗非鱼试验,效益显著:亩产南美白对虾360千克、罗非鱼134千克,亩总产值9290元,亩总利润5582元。养殖结果表明,套养罗非鱼能够增强南美白对虾池塘水体的自净能力,阻断虾  相似文献   

9.
自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广罗非鱼养殖以来,经过40多年的发展。罗非鱼越来越被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所接受。尤其是近年来国际市场对罗非鱼需求量的不断扩大,拉动了我国罗非鱼产业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罗非鱼养殖生产国.其中集约化养殖是主要方式。但是在罗非鱼高密度养殖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受传统观念“肥水养大鱼”的影响,不少养殖户习惯于向高密度养殖池中过度施肥。使得水质变差难以管理,时常发生大量死鱼以及出口鱼片因环境污染卫生不合格的现象,因此,推广罗非鱼的健康养殖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日前,为促进罗非鱼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高广大养殖户的健康养殖意识和养殖业科技含量,逐步推广罗非鱼健康养殖模式,结合国家罗非鱼产业  相似文献   

11.
王新叶 《水产养殖》2010,31(11):33-34
<正>罗非鱼属鲈形目,丽鱼科,罗非鱼属。具有食性广、抗逆性好、容易养殖、肉质细嫩鲜美等优点,已成为滨州市鱼类养殖的主导产品,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随着养殖规模的逐年扩大,为达到养殖生态环境相对平衡,实现稳产高效健康养殖,综合多年水产养殖经验,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罗非鱼生态养殖技术进行总结,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联合国粮农组织渔业生物学家把罗非鱼推荐为世界水产养殖的主要对象。回顾历史,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早在1924年,肯尼亚开始进行科学养殖罗非鱼。其后,迅速地扩大到整个非洲;远东四十年代末、北美五十年代初移植罗非鱼养殖相继获得成功。经过水产养殖学家们35年试养罗非鱼的实践,  相似文献   

13.
罗非鱼是我们对通常养殖的尼罗罗非鱼、奥大利亚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等的总称,具有食性广、耐低氧、生长快、发病少、繁殖能力强等优点,目前在我国养殖比较广泛,是许多地方渔民及养殖场增收的主要养殖品种。罗非鱼的养殖方式主要有池塘养殖、流水养殖、网箱养殖、稻田养殖及  相似文献   

14.
目前广东省养殖的罗非鱼品种主要有:奥尼罗非鱼、吉富罗非鱼、尼罗罗非鱼、红罗非鱼等,本主要针对在海丰县养殖的奥尼罗非鱼养殖技术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水产》2012,(8):52-53
技术概述:罗非鱼肉质细腻鲜美,肌间刺少,煎、焖、蒸、煮、炸皆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罗非鱼生长快,食性杂,抗病力强,适应性强,易养好养,能在池塘、网箱中集约化养殖,所以罗非鱼养殖业发展很快,产量年年提高,出口量也逐年增加,罗非鱼已成为优势出口水产品之一.推广罗非鱼无公害养殖技术,规范罗非鱼养殖过程中的每个生产操作环节,进一步提高罗非鱼品质,对促进罗非鱼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增产增效情况:通过该技术的实施,能提高罗非鱼商品鱼的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减轻养殖对水域生态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6.
王银东  方崇义 《内陆水产》2006,31(10):30-31
自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广罗非鱼养殖以来,经过40多年的发展.罗非鱼越来越被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所接受。尤其是近年来国际市场对罗非鱼需求量的不断扩大.拉动了我国罗非鱼产业的发展。随着产量逐年增长和出口量飞速增加.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罗非鱼养殖生产国.其中集约化养殖是主要方式。但是在罗非鱼高密度养殖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受传统观念“肥水养大鱼”的影响,不少养殖户习惯于向高密度养殖池中过度施肥,使得水质变差难以管理,时常发生大量死鱼以及出口鱼片因环境污染卫生不合格的现象,因此.推广罗非鱼的健康养殖己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为了有效降低罗非鱼出品风险,达到罗非鱼养殖产业健康发展的目标,现将在笔者技术指导与养殖专业户精心管理下由加工企业收购、经检验达到出口标准的罗非鱼养殖技术进行总结,与广大养殖者交流。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罗非鱼消费量的增多,其养殖规模也迅猛扩大,与之相伴的是罗非鱼病害日趋严重。肝胆综合症是近年来罗非鱼养殖过程中较为频繁发生的病害之一,不仅给养殖生产造成了很大的障碍,也严重影响了养殖的经济效益。笔者在福建、广东两地进行了罗非鱼肝胆综合症的防治方法新尝试,现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水产》2013,(7):53-54
技术概述:罗非鱼肉质细腻鲜美,肌间刺少,煎、焖、蒸、煮、炸皆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罗非鱼生长快,食性杂,抗病力强,适应性强,易养好养,能在池塘、网箱中集约化养殖,所以罗非鱼养殖业发展很快,产量年年提高,出口量也逐年增加,罗非鱼已成为优势出口水产品之一。推广罗非鱼无公害养殖技术,规范罗非鱼养殖过程中的每个生产操作环节,进一步提高罗非鱼品质,对促进罗非鱼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2009年,国际市场持续低迷,罗非鱼陷入了出口受阻的困境。在养殖行情无法预知的情况下,2010年如何养好罗非鱼,对养殖户而言,改变养殖模式,提高养殖水平,降低养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