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给产后5天内诊断为脂肪肝的9头患牛投服烟酸、胆碱和纤维素酶。同时采血测定血浆内孕酮(P4)含量,并监测受试牛产后繁殖力指标:子宫复旧时间、产后首次排卵时间、首次发情时间、分娩至受孕的间隔时间。试验结果:试验组奶牛血浆P4值在产后20天内与对照组奶牛无明显差异,但在20天以后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在产后20-30天与产后15-20天相比无明显差异;子宫复旧时间和产后首次排卵时间,试验组分别比对照组平均早40天和48天,而产后首次发情时间和分娩至受孕的间隔时间,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早17天和23天。  相似文献   

2.
给产后5天内诊断为脂肪肝的9头患牛投服烟酸,胆碱和纤维素酶。同时采血测定血浆内孕酮含量,并监测受试牛产后繁殖力指标:子宫复旧时间,产后首次排卵时间,首次发情时间,分娩至受孕的间隔时间。试验结果:试验组奶牛血浆P4值在产后20天内与对照组奶牛无明显差异,但在20天以后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在产后20-30天与产后15-20天相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子宫复旧是指母畜分娩后其子宫恢复到未孕时的状态和功能的生理过程。奶牛子宫复旧的速度及程度是决定奶牛产后繁殖力高低的主要因素。奶牛产后首次发情、排卵时间的早晚及胚胎能否附植都与子宫复旧状态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如果子宫复旧延迟,可影响奶牛产后发情、排卵及再次妊娠,所以  相似文献   

4.
奶牛子宫复旧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复旧是指母畜分娩后其子宫恢复到未孕时的状态和功能的生理过程。奶牛子宫复旧的速度及程度是决定奶牛产后繁殖力高低的主要因素。奶牛产后首次发情、排卵时间的早晚及胚泡能否附植都与子宫复旧状况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即影响产后发情、排卵及第二次妊娠,所以子宫复旧...  相似文献   

5.
子宫复旧是指母畜分娩后其子宫恢复到本孕时的状态和功能的生理过程。奶牛子宫复旧的速度及程度是决定奶牛产后繁殖力高低的主要因素。奶牛产后首次发情、排卵时间的早晚及胚泡能否附植都与子宫复旧状况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即影响产后发情、排卵及第二次妊娠,所似子宫复旧是决定产犊间隔时间长短的关键性因素,是影响奶牛繁殖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但它并未引起生产者的重视。自从Casida(1936)和Uren(1935)开始研究大家畜子宫复旧以来的60多年的时间里,许多作者从事过这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对于奶牛,因为奶牛子宫复旧的好坏及早…  相似文献   

6.
早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就开始注意到牛产后发情和排卵的特殊性。产后首次排卵时间远远早于首次发情的时间(约20-30天),带犊母牛产后首次发情时间远远晚于人工挤奶母牛。这促使我们探索有效调节哺乳期母牛产后发情的方法,解除对发情的抑制因素。本文就母牛产后发情的决定因素以及促使产后奶牛提早发情的方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奶牛不孕症严重影响乳业生产的发展。根据发展乳业生产的需要和祖国医学的特点,我们应用中草药补中益气汤加减,促进产后母牛子宫复旧。试验组80头牛,对照组71头牛,试验组母牛发情时间较对照组提早20.17天;试验组母牛在产后100天内的受胎率为60%(45/75);对照组100天内的受胎率为40.6%(28/69),两者差异显著(P<0.05)。应用复方仙阳汤治疗母牛产后卵巢静止和持久黄体性不孕症150例,发情排卵140头,有效率为93.3%;配种受胎120头,受胎率为85.7%。  相似文献   

8.
<正>奶牛分娩后子宫自动恢复到未孕时的形态和功能的生理过程,叫子宫复旧。母牛分娩后子宫复旧和再次发情时间是判定母牛生殖机能的重要标志。如果产后发情延迟,则产犊间隔时间延长。在现代大型奶牛场的科学饲养管理体系中,整个牛群的产犊间隔时间以天为计算单位,产犊间隔时间延长,降低繁殖率,意味着饲养成本的上升,严重影响经济效益。母牛分娩后15~20d,从生殖道内排出恶露。一般到产后12  相似文献   

9.
用电Ti针对分娩后未发情奶牛进行穴位(百会、后海、肾俞)刺激,试验初10天内试验组发情率(15/32)比对照组(5/25)高,差异显著(P<0.05),产后平均休情期试验组比对照缩短5天,表明电Ti针穴位刺激对奶牛产后发情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用电鍉针对分娩后未发情奶牛进行穴位(百会、后海、肾俞)刺激,试验初10天内试验组发情率(15/32)比对照组(5/25)高,差异显著(P<0.05),产后平均休情期试验组比对照组缩短5天,表明电鍉针穴位刺激对奶牛产后发情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于奶牛分娩后的较早时间内随机按牛分娩顺序1,3,5,7……作为试验组,2,4,6,8……作为对照组,将无菌铬制肠线埋于实验组牛的交巢穴深部,对照组不作处理,于产后不同时间观察白细胞总数及分类的变化,产后子宫复旧速度,产孕间隔及乳房炎的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12.
付畅 《中国乳业》2023,(9):41-46+53
随着奶牛行业发展,牧场走规模化、集约化道路,追求高产量同时,都关注奶牛产后是否能尽快配种并受孕,从而缩短产犊间隔,减少饲养成本。新产牛护理中子宫保健是指奶牛产后子宫恢复到未孕时形态和功能的生理过程。产后子宫保健的过程和子宫恢复的状态决定奶牛产后第1次发情的受胎率,即首配受胎率。奶牛产后如果子宫复旧不全,会多发繁殖疾病,严重影响奶牛首配受胎率。由于产后发情配种未怀孕则导致受孕时间推迟,产犊间隔增加,意味着空怀饲养天数增加和牧场经济效益降低,所以牧场应时刻关注奶牛产后子宫护理工作及常见繁殖疾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选用276头高产中国荷斯坦牛为研究对象,其中120头初产奶牛和156头经产奶牛均表现为分娩期异常或产后期异常,如难产、胎衣不下、双胎难产、早产或子宫感染。试验牛被分为处理组与对照组。处理组在产后20d间隔811连续两次皮下注射氯前列烯醇(0.4mg/次),对照组注射4.0mL灭菌生理盐水。然后观察其首次发情的时间、适合第一次人工授精的时间、首次授精妊娠率、150d妊娠率、产后的空怀天数、重复配种奶牛的比例和每头牛的授精次数。结果表明,产后应用前列腺素对产后首次发情的时间和产后首次人工授精的时间没有影响,但处理组奶牛首次人工授精的妊娠率明显升高,这在头胎牛更为明显;产后应用氯前列烯醇可明显减少平均授精次数、缩短产后空怀时间、增加产后150d泌乳奶牛的妊娠率、降低产犊后重复配种率。  相似文献   

14.
作者旨在通过B超技术探讨产后奶牛子宫的恢复情况和卵巢的变化情况,研究奶牛繁殖性能的变化规律,为更好地指导奶牛产后配种、繁育等工作提供试验依据。根据试验方案选择8头中国荷斯坦产后奶牛(其中4头初产、4头经产),从产后第1天开始到下次发情配种,持续利用B超观察其子宫的恢复情况和卵巢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子宫颈和子宫壁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初产奶牛分别大约为25和32 d,经产奶牛均为27 d;经产和初产奶牛卵泡的发育都经历了6个卵泡波,前3个卵泡波为1个发情周期,后3个卵泡波为1个发情周期。因子宫未恢复完全,故要到第2个发情周期末(即要到第6个卵泡波)配种;初产和经产奶牛产后发情配种的平均时间分别大约为90和53 d。由此可看出初产奶牛的子宫颈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要比经产奶牛早2 d,而子宫壁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要比经产奶牛晚5 d;初产奶牛发情配种的平均时间要比经产奶牛晚37 d。  相似文献   

15.
1产后生殖系统监护 母牛在产后1星期内,应每天早晚观察其采食情况,并监测体温,做到疾病早发现早治疗。产后11天左右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0.4毫克,以防止产后感染,加速子宫复旧过程。做好产后第1次发情时间的观察和记录,以便于第2情期及以后情期的发情监控,提高产奶高峰期的发情鉴定检出率。产后21天左右进行子宫复旧检查,发现子宫复旧不全或其他异常要及时处理,以确保奶牛适时投入配种。  相似文献   

16.
为了比较奶牛交巢穴埋线与注射催产素对子宫复旧的影响,本试验共选取了20头荷斯坦牛,10头作为试验组1,分娩后在其交巢穴埋线;10头作为试验组2,分娩后在交巢穴注射催产素。观察奶牛的胎衣、恶露排出及子宫复旧情况,发现两种方法对胎衣排出时间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而埋线处理对子宫复旧较注射催产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奶牛产后子宫复旧不全会延长产犊间隔,不能完成1年产1犊的任务,给养牛户造成经济损失。 1 奶牛子宫复旧不全的诊断 1.1 早期诊断是治愈本病的关键。可根据奶牛产后胎衣排出时间、恶露排出的快慢及排出量的多少进行诊断。 1.2 根据奶牛产后发情、排卵等活动进行诊断。子宫复旧不全时,奶牛子宫和卵巢都会发生机能障碍,子宫常表现体积增大或缩小。卵巢会发生机能? 紊乱,特别是黄体功能紊乱,如发生短期发情、产后乏情、安静发情、不排卵等。  相似文献   

18.
亚硒酸钠维生素E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对比试验设计,中国荷斯坦牛试验组与对照组各为30头,试验组30头奶牛围产期(产前、产后15d)开始补喂亚硒酸钠维生素E粉。每天补喂2次,每次15g,产前补喂15d,产后补喂15d。结果表明,试验组奶牛胎衣不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奶牛产后第1次发情平均时间比对照组缩短6d,试验组奶牛产后空怀平均时间比对照组缩短7d;试验组确定妊娠29头比对照组确定妊娠27头多2头,并且情期受胎率和总受胎率试验组比对照组高14%和7%,差异显著(P<0.05);平均产奶量试验组比对照组高12.50%,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亚硒酸钠维生素E在奶牛繁殖方面应用的试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奶牛在使用亚硒酸钠维生素E后对繁殖方面各项指标的影响,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30头各自情况相近的奶牛分成2组,对照组不作处理,试验组每头奶牛在预产期前40天和30天分别肌肉注射20mL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产后瘫痪减少2头次;胎衣不下少了4头次;犊牛平均初生重增加了1.7千克; 30日龄内犊牛的发病率下降20%.子宫恢复时间平均缩短3.93天(P<0.01).奶牛产犊与发情适配间隔平均缩短3.40天(P<0.01).结论:在奶牛产前一定时期内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对奶牛的自身繁殖和犊牛生长发育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前言奶牛产后恢复生殖机能时间的早晚,是繁殖方面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据国外资料报道,奶牛一般在产后15~45天第一次排卵,30~72天有发情表现。李永鹏测定了7头奶牛产后75天乳汁孕酮(P_4)含量,发现只有1头牛在分娩后15~20天有第一次卵巢活动,其余6头在75天内均无卵巢活动。这个结果显然与国外报道的数据有明显差异。据王新华等对乌鲁木齐地区7个国营奶牛场的调查表明,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