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快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文基于我国31个省份的相关指标数据,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结合,利用线性加权综合法对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进行评价。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规模是当前测度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指标;我国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总体较低;新型城镇化发展布局呈现东高西低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农村城镇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城乡融合的通途。因此,评价农村城镇化发展水平显得尤为重要。该研究采用均方差决策权数法,以山东省济南市为例,构建了济南市农村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济南市农村城镇化发展水平。结果表明,济南市经济城镇化和社会生活城镇化发展呈显著上升态势,而人口城镇化要明显滞后于经济城镇化和社会生活城镇化。说明制约济南市经济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仍没有得到改变,城乡一体化程度较低。只有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改变二元经济结构,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6):198-199
城镇化水平体现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城镇化水平,有力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本研究对构建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阐述国内外有关城镇化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理论及实践,总结出对于我国城镇化评价研究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质量水平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起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以西南民族地区28个地级市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评价人口就业质量、经济发展质量、居民生活质量、城乡一体化发展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等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指标体系,运用SPSS 17.0的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比分析西南民族地区28个地级市的新型城镇化质量水平。结果表明,西南民族地区28个地级市的城镇化质量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南宁的城镇化质量最高,其次是昆明,丽江位居第3位,其他25个地级市的城镇化质量水平普遍偏低;位于城镇化低质量区内的城市经济发展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都较低,且大多数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发展滞后。因而在制定城镇化发展政策时,应注重提升城市经济发展质量、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助推西南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构建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之上,利用2007~2016年的数据,通过协调度模型对我国西部十二省市自治区城乡协调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前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等影响,同时农业现代化发展也受到这两种因素的影响。建议西部地区,结合经济发展情况探索促进城镇发展的有效政策,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经济发展、居住环境、社会发展和生活质量4个方面构建河南省农村城镇化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选取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得出各项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权重,构建河南省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河南省18市农村城镇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对指导河南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生态环境4个方面选取20个评价因子,建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分别构造判断矩阵,对新疆兵团14个师的城镇化水平做出了评价;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新疆兵团城镇化评价模型,对新疆兵团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估。通过SAS软件,得到新疆兵团14个师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排名,从而验证了模型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构建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之上,利用2007—2016年的数据,通过协调度模型对我国西部十二省市自治区城乡协调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前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等影响,同比农业现代化发展也受到这两种因素的影响。结合上述内容,作者建议西部地区,结合经济发展情况去探索促进城镇发展的有效政策。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  相似文献   

9.
结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城镇化建设自身特点,将生态环境指标和社会稳定指标作为重要的考核因素,形成一种全方位的城镇化综合评价因子。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年鉴2014》中兵团14个师的数据为例,运用PCA方法,将影响评价兵团城镇化发展水平的20个主要因子,分为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基础建设、社会稳定和生态环境5个方面,构建了兵团城镇化发展的新型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由城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出发,推断出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的指标应包括五大类:人口结构指标、经济发展指标、基础设施指标、社会发展指标和生活质量指标。这其中又包括了中、小类等众多参评指标。因此本文在建立综合评价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加权平均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贵州5个城镇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并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对评价结果的显著性进行了试验。其评价方法可以综合评价某地区城镇化水平,分析该地区城镇化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指导今后城镇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