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仲产皮量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6年较系统的研究,在167ha人工杜仲纯林中,从4~20cm径阶林木,在剥皮季节,随机取样674株,测定胸径,伐倒后量树高,再剥皮实测产皮量。进行统计分析,编制产皮量表。生产检验精度平均达93.50%,为预测杜仲资源的动态趋势提供适用技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杜仲优良无性系剥皮再生能力及剥皮综合技术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剥面愈合生长能力都很强,其中华仲1~5号表现最好;主干多次剥皮剥面仍能很好愈合,杜仲适宜的剥皮周期是2~3年主干全剥一次;杜仲适宜的剥皮时间为5~6月份;剥皮后喷施高效树木增皮灵,能显著提高再生皮生长速度,剥面愈合率达100%,再生皮厚增加76.7%,胸径生长量提高41.6%  相似文献   

3.
从影响因素、技术要点、剥面保护、激素处理、剥皮周期等方面介绍了皮用杜仲剥皮及树皮再生技术。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陕南地区进行杜仲(Eucommiaulmoides)主干剥皮再生最佳时间,1992~1993年在略阳县金家河镇天台村的杜仲速生丰产试验林内进行了不同时间(5月下旬至8月上旬)剥皮再生试验。剥皮方法采用“三刀剥皮包扎法”,包扎材料为地膜。试验结果表明:在5月下旬至8月上旬期间剥皮都能再生新皮,成活率均达95%以上。其中6月20日,7月2日剥皮再生成活率为99%,7月20日、8月1日和15日的达100%,当年再生新皮形成的速度,随着剥皮时间的推迟而递增;再生新皮的厚度,随着剥皮时间的推迟而递减。7月上旬以前进行剥皮的,再生新皮厚薄不均,表面粗糙;7月中旬以后进行剥皮的,再生新皮厚薄均匀,表面光滑。气温达30℃以上进行剥皮,尤其是在剥皮后的前10d,剥面产生灼伤、易感染腐烂病。7月下旬以后,杜仲树皮与木质部逐渐难剥离,剥面当年形成的再生新皮很差,且易产生冻伤。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取产地调查和种子测定、育苗对比试验等方法,对杜仲主干剥皮后雌株结实及种子质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杜仲主干剥皮后,可明显促进雌株开花结实,所产种子发育健全,种仁饱满,发芽率和苗木质量均与未剥皮母树种子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正> 杜仲树皮作为一种重要的医药和工业原料,已成为亟待火力发展的林特产品。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剥皮时间、方法和缠膜方式等方面对剥皮再生技术作了一些改进,生产实践证明,这一改进技术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强宏 《现代种业》2006,(5):53-53
杜仲是工业、医药、食品保健等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珍贵资源,也是古生稀有植物。历来常用的杜仲剥皮技术,是将杜仲树皮按需要全部剥下,杜仲林木随后死去;另一种方法是应用“环剥法”剥取杜仲2/3的树皮,但增产效果不明显,人们很少应用。究其主要原因,是“环剥法”在理论与实践管理中还不完善。人们在剥皮保树再生操作过程中,不知道要保护好剥皮树的形成层细胞组织,因而破坏了树的形成层细胞组织所致。传统的杜仲皮剥方法严重浪费了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阻碍了经济发展。“杜仲全剥皮再生方法”是一项真正保护性开采林木、促进生物资源开发增值的科学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8.
杜仲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也是名贵中药材。以树皮入药,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压等功能,又是天然的抗衰老药物。除树皮供药用外,其叶、皮及果实含有硬性橡胶,其性能优于天然橡胶,是我国第二大橡胶资源,这种胶是国防、化工、电器等工业的重要原料。发展杜仲生产前景广阔。但由于我们过去多采用砍树剥皮,加上剥皮技术不当,致使杜仲资源日益减少。为此,近几年对杜仲树采用环状剥皮再生新皮的方法,既保护了杜仲资源,又增加了产量,实现了一株树上多次剥皮的愿望。  相似文献   

9.
为了使杜仲植株得到永续利用,避免破坏性采剥,达到最大经济效益。本文从对杜仲剥皮植株的选择、剥皮周期、剥皮时间、剥皮前准备、剥皮方法、剥皮后的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对杜仲剥皮再生技术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杜仲是我国的特产树,也是名贵的中药材。以树皮入药,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压等作用,又是一种天然的抗衰老药物。除树皮供药用外,其叶、皮及果实含有硬性橡胶,其性能优于天然橡胶,是我国第二大橡胶资源。发展杜仲生产前景广阔。但由于我们过去多采取砍树剥皮,加上剥皮技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杜仲优良无性系前6年树高、胸径、产皮量、产叶量与树龄的相关关系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各无性系前6年树高、胸径生长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产皮量、产叶量与树龄呈非线性关系,相关指数接近1,产皮量、产叶量与树龄的相关关系密切,分析结果为杜仲优良无性系的早期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杜皮厚的研制成功,促进了杜仲早期丰产和永续利用,杜仲主干树皮可以全部剥光,剥皮时不用小心谨慎,不必担心手及刀片碰伤剥面,剥皮后5天即形成新皮,成活率和剥面愈合率均达到100%,还可有效防止新生皮腐烂病的发生。剥皮时间从每年4月中旬—9月上旬均可进行,并且每年可全部剥皮  相似文献   

13.
由于杜仲皮的需求数量越来越大,且资源馈乏;为发展我国特有的药用经济林木,故对杜仲栽培方式与营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通过两次试验地每木调查和采皮,探讨了初植密度对林分采皮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鼠皮的加工     
李平 《农技服务》2001,(1):38-38
<正> 用鼠皮制成的裘衣、裘帽、裘鞋等色泽光亮,绒毛稠密,手感平滑,具有轻软、耐磨等特点,外观可与价格昂贵的貂皮媲美。现将鼠皮加工方法介绍如下: 1、剥皮处理 围绕后腿肘将皮剖开,再从剖开处用刀挑到肛门(尾皮不要),然后将皮呈筒状剥离,剥至前腿时,将两前  相似文献   

15.
一、杜仲 杜仲定植15年以上开始剥皮。剥皮于4~6月进行。用锯子齐地面锯一环状口,深达木质部,向上间隔80厘米处锯第二道环状口。在两环状口之间纵割一切口,用竹片刀从切口处轻轻剥动,使树皮于木质部脱离。第一筒剥下后,把树砍倒,按上述方法依次剥皮。  相似文献   

16.
葡萄柚皮坚韧的特性及其与内果部分的紧密连接限制了葡萄柚的工业加工。研究了编号为“牌号A”和“牌号B”的两种剥皮用商品酶通过真空浸渍对印度葡萄柚进行醇法剥皮的作用。通过工艺参数如热烫时间、酶浓度、真空浸渍时间及培养时间来优化剥皮工艺。  相似文献   

17.
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是我国特产的著名药材。杜仲全身是宝,杜仲树皮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功效,其木材是制作高档家具的上乘材料,杜仲叶又是很好的动物饲料添加剂,经济价值很高。杜仲一般栽培后6~10年才可剥皮。我们采取环剥再生,不砍伐杜仲树剥皮的方法,可以提高杜仲皮的产量。现将这项技术介绍如下。1.环剥技术当杜仲树胸径达5厘米以上时即可剥皮。剥皮最佳时间,长江以南为5~6月,长江以北为6~7月。为减少损伤,宜在杜仲树根部灌水后或阴天或下雨后进行剥皮,剥皮时先在主干分枝以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杜皮厚对促进杜仲剥面愈合、再生皮生长以及杜仲伤后促进主干生长的效果,以解决杜仲剥皮后再生皮生长速度慢、幼树皮薄、产量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由于杜仲皮的需求数量越来越大,且资源馈乏;为发展我国特有的药用经济林木,故对杜仲栽培方式与营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通过两次试验地每木调查和采皮,探讨了初植密度对林分采皮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杜仲剥皮的传统方法,一是砍树全剥,二是每年剥三分之一.这样的生产方法既费工费力,大大降低杜仲的商品价值,又破坏了生态,造成树干干枯老化、生长慢,经济效益明显下降.针对这个问题,本人进行了多年摸索和多次试验,现在终于通过全剥皮技术成功地解决了这个生产难题.杜仲皮的商品价值是厚度和宽度,既宽又厚的皮,收购价格就高,经济效益就大.全剥皮技术是剥去树干基部的皮,其皮层既厚又宽,会给林农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此技术操作简单,剥皮后的树成活率达90%以上,3年后又可二次剥皮.如要树皮的厚度增加,可于每年的春季用大木棒均匀敲打树干1~2次.此技术的具体操作方法是:杜仲树长到18~20厘米粗时即可剥皮,4月~9月都可剥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