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0引言伊犁州具有发展大豆生产的优势和潜力,已成为自治区大豆生产的重要基地。目前,大豆推广品种主要有新大豆1号、新大豆2号、王中王等,常年种植面积50万(667m2)左右。由于种植年限长,品种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化,产量低,平  相似文献   

2.
新大豆2号,是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选育的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2003年通过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产量结构根据多点产量结果分析,新大豆2号在中上等肥力地块,收获株数18000株/667m2,单株成荚35个,单株粒数90粒,百粒重20g,单产可达300kg/667m2,脂肪含量可达21.5~  相似文献   

3.
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华夏5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夏5号是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大豆课题组利用高蛋白春大豆品种桂早1号为母本,从巴西引进耐酸铝低磷品种巴西8号(CONQUISTA)为父本有性杂交,采用混合摘荚法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高蛋白夏大豆新品种。2009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平均生育期101 d,属夏大豆中晚熟品种,2004—2005年参加国家热带亚热带地区夏大豆区域试验,其中在广州、英德、茂名、惠州4点平均每667m2产量208.91 kg,比对照种埂青82增产25.40%;2006年参加国家夏大豆生产试验,广东3点平均每667m2产量173.32 kg,比对照种增产31.47%。适宜在广东全省夏秋大豆种植区推广种植,该品种是广东省审定的第1个夏秋大豆高蛋白质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华夏2号是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广东分中心利用高蛋白春大豆品种桂早1号为母本,从巴西引进耐酸铝低磷品种巴西3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混合摘荚法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高油、早熟夏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平均生育期92 d,2006-2007年参加热带亚热带国家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其中在广东省广州、惠州、茂名5点次平均每667 m2产量178.93 kg,比对照种华夏1号增产1.83%;2008年参加国家夏大豆生产试验,广东省广州、惠州、麓名3点平均每667 m2产量180.32 kg,比对照种华夏1号增产3.19%.该品种2011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是广东省审定的第1个夏秋大豆高油新品种,适宜在广东全省夏秋大豆种植区推广种植,2012年列入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  相似文献   

5.
大豆新品种"欧科豆25号"是吉林农业大学1998年以"黑农38号"为母本、"吉农8902-15(吉农10号)"为父本进行品种间有性杂交,经系谱法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06—2007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107.4 kg/hm2,比对照"黑农38号"平均增产9.6%;2007—2008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889.1 kg/hm2,比对照"黑农38号"平均增产7.1%。该品种于2009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早熟、抗逆、品质优良,适宜吉林省中早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通豆8号"是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通豆1号为母本,苏豆4号为父本,经过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淮南夏大豆新品种。2006—2009年参加江苏省淮南夏大豆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该品种有限结荚习性,生育期117 d左右,灰毛,产量高、品质优、综合性状优良,适宜江苏淮南及相似生态地区作夏大豆种植。2010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相似文献   

7.
张峰 《北京农业》2012,(21):19-20
当前,国内外关于大豆高产与超高产技术方面的研究甚多,并记录下了高产与超高产的国家。比如美国的Cooper选择培育的半矮秆大豆品种,年产量达到了400.0kg/667m2,最高产量甚至达到了530.0kg/667m2。日本所选择培育的东京1号大豆年产量达到了210.0~413.0kg/667m2。我国黄淮地区安徽省蒙城县种植的"MN91413"生产田为1081.21m2,年产量达到了315.1kg/667m2,2000年辽宁省海城市,生产田为3134.90m2,年产量达到了327.2kg/667m2,我国大豆产量最高的要属1999年新疆选育的"新大豆1号"在生产田为765.05m2中,年产量达到了397.1kg/667m2。主要以新疆为例对大豆超高产的品种及栽培技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辽豆13号(品系号:辽89102)大豆新品种是辽宁省农科院作物所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2000年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推广.1998~1999年在其适宜地区进行生产试验,平均每667平方米(亩)产201.6公斤,比对照品种铁丰27号平均增产23.4%,一般产220~250公斤.  相似文献   

9.
春播大豆种植密度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市春播大豆种植面积占全市大豆面积的50%以上,但目前春播大豆因种植密度过高,导致产量下降,品质降低。为此我们配合高蛋白大豆科新3号的推广,进行了春播大豆种植密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中等肥力条件下,密度在1.2万株/667m^2时,大豆产量最高,达到173.3kg/667m^2。  相似文献   

10.
大豆新品种“吉农30号”是吉林农业大学1999年以“吉农8901-20”为母本、“公交9309-9”为父本,进行品种间有性杂交,经系谱法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08-2009年参加北方区中熟组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016 kg/hm2,比对照“九农21”平均增产4.5%;2010年参加北方区中熟组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070 kg/hm2,比对照“九农21”平均增产8.8%.该品种的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优质、抗逆,于2011年10月通过农业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适宜吉林省中部地区、辽宁省东部地区、内蒙古赤峰地区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11.
<正> 鄂豆六号是湖北农学院大豆育种课题组于1987年以(天门黄豆/郑46长叶)F_2为母本,用灰33做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高蛋白大豆新品种.1998年7月经湖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专家组现场考察评议,1999年3月通过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1 品种简介 据1996、1997年省区域试验11点次统计,平均每1hm~2产量为2562kg,比对照品种矮脚早增产10%,居试验首位;多年多点生产试验和示范,平均每1hm~2产量3000~4017kg,具有4200kg的增产潜力,比当家品种增产20%左右,高者增产30%左右。在其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是该品种的高  相似文献   

12.
驻豆5号是驻马店市农科所选育的大豆新品种。生育期100~103d,比豫豆22号早熟2d,抗倒性好,抗花叶病毒病,高产、稳产,2003-2004年参加河南省大豆区试,增产显著,2005年参加河南省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668.20kg/hm2,比对照豫豆22号增产11.46%。2006年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河南全省及与安徽、湖北交界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大豆在山西省大同县种植的面积达万亩,是山西省重要的大豆生产基地。选用优良的大豆的品种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可以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2016年大同县引进晋豆46号种植,通过2016~2017两年的试验,该品种在大同县表现产量均比对照农家大黑豆增产10%以上,适宜在大同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新品种毕薯3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新品种毕薯3号系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于2009年6月12日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高产、稳产、品质优良、抗病性强、薯块经济性状好、商品薯率高.历年品种鉴选共26点次试验,总平均产量为2094.9kg/667m2,比对照米拉(1 611.3kg/667m2)增产483.6 kg/667m2,增产率为30.0%.区试、生产试验结果显示,该品种适宜贵州省海拔高度在750~2530 m及类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高产夏大豆新品种淮豆9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豆9号(原名淮03-18)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3年育成的夏大豆新品种。该品种产量高,2005~2006年江苏省淮北夏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69.62 kg/667m2,比对照泗豆11增产8.20%;2007年江苏省淮北夏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89.53 kg/667m2,比对照泗豆11增产8.67%。2008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籽粒蛋白质含量40.6%,脂肪含量19.9%。经接种鉴定,对大豆花叶病毒病流行株系SC3表现抗病,对流行株系SC7中感。田间花叶病毒病抗性0~1级,为中抗。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种脐褐色,百粒重22 g,外观商品性好,适宜在江苏淮北地区作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不同种植条件对大豆新品种北豆54号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2014年黑龙江省审定命名的大豆新品种北豆54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在不同种植条件下,其根系生长所发生的变化,以及产量、叶面积等受到的影响。结果表明,垄作种植方式在直径为2.0 mm水平上的根长比同一大豆品种其他3种种植方式长,更加适合大豆新品种北豆54号根系的生长发育。种植方式与根的生长发育有着必然联系,垄作种植方式和平作种植方式下根的长度增加,根系增多。垄间覆膜种植方式处理与垄作、沟播种植方式下在产量上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这对于加大大豆新品种北豆54号的推广应用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垦鉴豆 32号大豆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科研所于 1990年以北丰 9号×黑河 9号进行有性杂交 ,组合代号为 90 2 7,应用系谱法进行选择的。1995年F5代决选 ,品种代号为九三 96 88。 2 0 0 3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1 特征特性垦鉴豆 32号大豆  相似文献   

18.
新大豆20号是新疆伊犁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油料研究室经过连续多年选育与鉴定,于2012年9月通过新疆自治区的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命名新大豆20号,品种表现高产、抗病、适应性广。本文主要介绍其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大豆新品种“苏豆9号”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豆9号”为东海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新品种,具有早熟、高产、优质、抗倒伏、抗病性强,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2008-2010年参加江苏省区试,3年平均184.8 kg/667 m 2,较对照徐豆13增产3.6%,2010年增产极显著.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177.5 kg/667 m2,较对照增产6.7%;2012年3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适宜江苏省淮北地区作夏大豆种植.为探讨适宜播期,最佳种植密度和合理的施肥量,特设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苏豆9号最佳播种期是6月上中旬,在此范围内越早越好,最佳密度是1.4万株/667 m2,基肥用量以含氮、磷、钾45%复合肥20 kg/667 m2为宜.  相似文献   

20.
大豆新品种"吉农14号"是以"吉农4号"(吉林20×九农9)为母本,以"吉林27号"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多年选育而成.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2902.6 kg/hm2,比对照"九农21号"增产1.8%;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3031.2kg/hm2,比对照"九农21号"增产11.6%.该品种于2003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油份含量较高、单产水平高、稳产性好、抗病性强.该品种适于吉林省长春、吉林、通化、松原、延边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