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无性系茶树良种是茶叶生产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茶叶可持续发展和茶叶产业化的基础。本文重点综述了福鼎大白、白毫早等8个无性系茶树良种的品质特征、适应性和推广种植情况,对光山县发展无性系茶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严杰 《种子》1998,(2):79-80
引言国内外茶叶生产发展的实践证明,选育和推广良种,是提高单产,改进品质,增强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能力的一项重大技术措施。良种茶园一般可增产二、三成以上,良种对品质的影响更为突出,我国著名良种,云南大叶种制成红碎茶,出口平均价格在18O0美元八以上。而一般品种出口平均价不到I000美元/t。乌龙茶良种铁观音,价格比普通种高一倍以上,绿茶良种,制出成品茶,品质也有显著的提高,一些地方特种名茶更为突出。所以现代茶叶生产对优良品种的需要已表现为对生产资料的一种迫切要求。1我省选用茶树良种的条件青州茶树品种资源丰…  相似文献   

3.
正安徽省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为农业部重点茶树良种繁殖、示范、推广基地,池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场总面积18900亩,其中良种茶园5000亩,年产剑兰春牌系列名优茶10万公斤、大宗红茶珠茶150余万公斤,年可繁育出圃无性系良种苗木2000万株,可预约繁育品种近百个。成为集茶树栽培、良种繁育示范推广、茶叶初精制加工、包装、销售及储藏保鲜、科普等于一体的新型茶叶经济实体。  相似文献   

4.
无性系茶树良种作为茶叶生产的基础,不仅是茶叶生产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茶叶优质、高产、高效的保障,它对实现茶叶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无性系茶树良种引进的相关问题以及产业化开发技术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刘金根 《茶业通报》1998,20(3):42-42
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现有茶园333.3hm2,其中良种茶园288hm2,(无性系174.8hm2)。茶叶生产"四化"建设,不仅自身实力得到长足发展,还提高了茶叶对市场的适应力和竞争力。1茶树良种化本场严格履行农业部提出的建场宗旨,明确良种繁殖示范场的"繁殖、示范、推广"的性质,先后从全国各地茶叶生产场及科研机构引进国家级、省级良种60余个,栽植面积174·shin'(其中高效母本园66.67hm勺。在专家指导下,成功地运用薄膜加遮阳网双层覆盖扦插新技术,使扦插成活率达到90%,比常规扦插提高15%~20%。迄今,已累计向社会提供无性系良种茶…  相似文献   

6.
正安徽省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为农业部重点茶树良种繁殖、示范、推广基地,池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场总面积18900亩,其中良种茶园5000亩,年产剑兰春牌系列名优茶10万公斤、大宗红茶珠茶150余万公斤,年可繁育出圃无性系良种苗木2000万株,可预约繁育品种近百个。成为集茶树栽培、良种繁育示范推广、茶叶初精制加工、包装、销售及储藏保鲜、科普等于一体的新型茶  相似文献   

7.
正安徽省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为农业部重点茶树良种繁殖、示范、推广基地,池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场总面积18900亩,其中良种茶园5000亩,年产剑兰春牌系列名优茶10万公斤、大宗红茶珠茶150余万公斤,年可繁育出圃无性系良种苗木2000万株,可预约繁育品种近百个。成为集茶树栽培、良种繁育示范推广、茶叶初精制加工、包装、销售及储藏保鲜、科普等于一体的新型茶  相似文献   

8.
黄秋转 《茶业通报》1992,14(4):9-11
茶叶不仅是我省的一项重要经济作物和传统出口商品,而且也是种植业产品中最具有出口创汇优势的拳头商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的茶叶生产有了新的发展,但与有些产茶省相比,我省的茶叶生产水平还不高,发展速度也不快,经济效益欠显著。为使我省茶叶生产在“八五”期间再上新台阶,本文仅就我省茶叶生产的主要途径作一研讨。一,加快茶树良种推广和应用 1.实现茶园良种化是实现茶叶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益的根本途径。实践证明,推广无性系茶树良种对发展我省茶叶商品经济有着非常重要作用。如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  相似文献   

9.
费明煦 《茶业通报》1999,21(4):20-21
推广应用茶树无性系良种,提高我省的良种覆盖率,应摆到茶叶生产的重要位置上来。茶园进行换种改植的技术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换种改植茶园实施不同改土技术和不同改植技术的试验研究进行总结,为茶叶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茶叶是霍山县的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也是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在省财政厅、省农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霍山茶业取得长足发展,特别是通过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的实施,霍山茶业在茶园基础设施建设、茶树良种繁育推广、茶叶标准化生产管理和质量安全水平等方面都取得明显成效。按照"围绕优势主导产业、抓住关键环节、集中资金投入,培育重点生产区域,推进集约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发挥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  相似文献   

11.
正安徽省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为农业部重点茶树良种繁殖、示范、推广基地,池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场总面积18900亩,其中良种茶园5000亩,年产剑兰春牌系列名优茶10万公斤、大宗红茶珠茶150余万公斤,年可繁育出圃无性系良种苗木2000万株,可预约繁育品种近百个。成为集茶树栽培、良种繁育示范推广、茶叶初精制加工、包装、销售及储藏保鲜、科普等于一体的新型茶叶经济实体。2013年秋-2014年春可出圃良种茶苗4000万株,品种有:舒茶早、龙井43、平阳特早、乌牛早、迎霜、龙井长叶、凫早2号、浙农113、多抗香、仙寓早、白茶1号等,优惠供应,欢迎选购。业务联系:  相似文献   

12.
刘冰 《茶业通报》2004,26(1):26-26
本文分析了湖北省长阳清江库区茶叶生产中茶树良种的现状,提出在现阶段茶树良种引进和繁育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无性系良种茶园茶叶发芽整齐、产量高、品质优,适于机械化采摘,经济效益显著,是当前茶叶生产中主推的一项技术。徽州区农技部门经多年、多点的示范推广,良种茶园已被广大茶农所认知。但茶农普遍对无性系茶苗的特性不了解,缺乏茶苗的栽植技术,对幼龄茶树的管护不到位,新建的茶园常出现杂草丛生、大面积缺棵断垅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茶农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覃士才 《茶业通报》2002,24(3):23-25
应用无性系茶树良种发展新茶园,是提高茶园建园质量,开发名优茶、提高茶叶品质的基础,是培植五峰新世纪茶叶新的经济增长点,使我县茶叶再上新台阶、再上新水平的一项重大科技措施。因此从1997年冬开始,我县引进国家级无性系茶树良种“福鼎大毫”、“福鼎大白”、“福云6号”、“白毫早”等,在全县3000多个农户中栽植茶苗2800万株(其中自繁240万株),建无性系茶树良种园250hm2,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4.85%,实现了“一年栽、二年采、三年亩收入过千元”的目标,最高的茶农亩收入达到2500元以上。春茶开园…  相似文献   

15.
袁先安 《茶业通报》2004,26(4):160-161
良种是茶叶优质、高产、高效的基础,提高茶树良种化水平,是实现茶叶产业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安徽省舒城县农业局选育的“舒茶早”茶树新品种,属灌木型、中叶类、早生型的无性系茶树良种,适制绿茶,抗性强,适宜长江南、北茶区,2002年被审定为国家级茶树良种,审定编号为国审茶2002008。舒城县已有40hm2“舒茶早”良种园进入盛产期,实践证明,舒茶早芽叶生育力强,发芽早、整齐,长势旺,产量高,春茶萌芽一般在3月上旬,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上旬,春茶每667m2产名优茶达50kg,产值达3000元左右,全年每667m2产量可达250kg。由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汪祖圭 《茶业通报》2004,26(1):24-25
杨树林茶园座落在安徽省祁门县凫峰乡凫溪口一带,所产“凫绿”茶为“屯绿”之冠。七十年代以来,原祁门县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安徽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在茶树品种资源调查基础上,先后选育出国家级茶树良种———杨树林783和凫早2号,以及省级茶树良种———杨树林781。  相似文献   

17.
以良种为突破口推进茶业产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茶叶生产与出口大国,为迎接世纪之交茶业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促进茶业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必须进一步明确"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优化结构,主攻单产,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的指导思想,坚持以良种为突破口,加快无性系良种的选繁与推广应用,扩大良种名茶与名牌产品的产销,促进茶叶总体质量水平与综合效益的提高,实现茶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推进茶业产业化进程,本文试就良种在茶叶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九五我省茶树良种选育的重点及加快良种推广应用的关键措施作一简述。1良种是建设一优两高茶业推进茶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18.
目前,安徽农垦皖南茶区的茶叶生产,正在从过去的单纯追求产品数量的增长,开始转向优质、高效并重,效益为中心的发展阶段。一个以科技为先导,创名优增效益的热潮正在掀起;抓好春茶、多产名优茶、增质增产,已成为茶叶生产、经营者的共识;以机采为龙头的茶叶生产技术革命,推动了茶园全程机械化的进程,带动了茶园改造技术配套运用;繁育推广茶树良种,改变茶园结构,提高茶园整体素质工作早在起步;搞好茶叶生产  相似文献   

19.
<正>茶树品种是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和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形态学、生物学、经济学特性的相对一致性,在一定地区和栽培条件下其产量、品种和适应性等方面符合生产需要的茶树群体。茶树品种是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也是名优茶生产的前提条件,品种的抗逆性是发展无公害茶园的关键。茶树良种是指在一定地区的气候、地理条件和栽培、采摘制度下,能够达到高产稳产,制茶品质优良,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具有丰产、稳产、优质、早发和广适等  相似文献   

20.
邱忠莲 《茶业通报》2002,24(1):35-35
茶树无性系良种具有发芽早、萌芽整齐、性状一致、适制性强的优点。为提高日照茶的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市农业局1995年至1998年承担了省科委下达的“茶树良种短穗扦插试验研究”课题,1999年至2000年承担了省农业厅下达的“无性系茶树良种繁育与推广”丰收计划项目,经过连续6a多的努力,日照市已建成无性系茶树良种生产示范园143.3h,并总结出了一套无性系茶树良种栽培管理技术。现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由我市的气候特点和茶叶生产、饮茶习惯决定了适合我市栽培的茶树品种,必须是抗寒性较强并适制扁平、卷曲形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