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人参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其生长发育过程中,药用成分的累积与人参内生真菌的作用有直接关联。探究人参中药用有效成分与不同栽培方式下人参内生真菌菌群结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辽宁省桓仁县两种主要种植模式的人参作为样本。采用分子手段研究内生真菌菌群结构,通过LCMS方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并对化学标志物进行含量测定。进一步对人参的药用成分和内生真菌菌群多样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分析得到人参内生真菌菌群多样性和有效成分存在差异,多样性分析表明,人参药用成分与部分真菌类群呈正相关。结论分析表明,人工干预的种植过程会对药材中内生真菌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人参药材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2.
对人参两个栽培品种园参和移山参的内生真菌多样性进行初步研究。新鲜园参和移山参根经酒精和次氯酸钠消毒后,接种于PDA平板培养基上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根据菌落形态和孢子等形态特征,结合真菌的5.8S和ITS序列进行菌株鉴定。从人参中共计分离到内生真菌48株,园参中分离得到27株,移山参中分离到21株。通过形态鉴定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了15株,分为14个分类单元,归属到8科9属12种。不同栽培品种的人参内生真菌形态各异,表现出了较丰富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植物内生菌对大豆促生长和抗胁迫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内生菌是指在其生活史或一段生活史在植物体内并对植物无明显病害的一类微生物。内生菌不仅具有自身特有的生存机制,而且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将分离的植物内生菌转染于大豆植株,通过对大豆在遭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下叶片光合参数、酶活性、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及生物量的测定,来分析植物内生菌对大豆生长的影响。本研究综述了植物内生菌的多样性以及近年来植物内生菌在非生物胁迫下如干旱、盐胁迫、重金属等和生物胁迫下如病虫害对大豆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并对内生菌应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植物内生菌作为一种新型的微生物资源,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青睐。到目前为止,许多研究者从不同的植物中分离出大量内生菌,在生防、促生长、抗非生物胁迫方面表现出较好的应用潜力。玉米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对其内生菌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从玉米内生菌的多样性、种群分布特性、生物学特性等方面概述了当前有关玉米内生菌研究的主要成果和最新进展,以期为玉米内生菌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植物内生菌是一类种类丰富、生物学功能多样的微生物,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综述了植物内生菌在多样性、防病虫害、促生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西洋参内生菌的分离、抑菌菌株的筛选和次生代谢产物的鉴定检验进展进行了总结,提出西洋参内生菌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的研究方向,并展望了植物内生菌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内生菌作为微生物源农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药用植物上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为了使微生物源农药在药用植物应用上的研究得到进一步的深入,本文综述了传统化学农药对中药材生产环境的危害;同时综述了内生菌的发现、多样性及次生代谢产物作用研究现状;微生物源农药不同基原内生细菌、放线菌、真菌的作用机理及对中药材安全生产中的影响研究。  相似文献   

7.
采用稀释涂板法对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的甘蔗茎部内生菌进行分离,同时进行16S rDNA扩增检测及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共分离获得20株不同的内生菌,所获得的内生菌分属于6个类群(Actinobacteria、Alphaproteobacteria、Gammaproteobacteria、Betaproteobacteria、Firmicutes、Acidobacteriales)、16个属(Staphyococcus,Leifsonia、Kineococcus、Frondihabitans、Curtobacterium、Microbacterium、Amnibacterium、Methylobacterium、Rhizobium、Terriglobus、Sphingomonas、Acidisoma、Stenotrophomonas、Enterobacter、Burholderia、Variovorax),其中,Actinobacteria和Alphaproteobacteria类群占总数的65%。除SC-4、SC-11与其同源细菌相似性分别为97%、96%外,其余分离菌与同源菌相似性均在98%以上。本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甘蔗茎部内生菌具有较高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16S rDNA序列分析法对香蕉根部内生细菌种群多样性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6S rDNA序列分析法对香蕉根部内生细菌种群多样性进行初步研究,随机选择12个阳性克隆测序。结果表明,该序列与未培养及可培养的芽孢杆菌、雷尔氏菌、伯克氏菌、戴尔福特菌、肠杆菌等细菌的序列同源性在97%~100%之间,说明香蕉根部存在大量未培养及可培养的内生细菌。  相似文献   

9.
燕麦(Avena sativa L.)是内蒙古一种特色的粮饲兼用作物,多种植在养分贫瘠和盐碱化土壤上。为明确燕麦不同器官的内生微生物及其差异性,以巴彦淖尔五原县盐碱地健康燕麦植株为研究对象,基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燕麦根、茎和叶的内生真菌进行了测序与生物信息分析。结果表明,高通量测序共获得950个OTUs,分属于4个门、12个纲、55个属。Alpha多样性指数表明,各器官的内生真菌多样性指数(Shannon_true_diveristy,Simpson_true_divesity)表现为叶>茎>根,且叶片和根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多样性分组分析表明,燕麦不同器官间内生真菌的群落结构、丰度存在一定差异。门水平上子囊菌门(Ascomycota)占99.7%;在纲分类水平,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和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在根部富集明显,而锤舌菌纲(Leotiomycetes)在茎部富集;在属级水平,相对丰度较高的属Schizothecium在根部明显富集。燕麦植株不同器官均有丰富的内生真菌,其中叶片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最为丰富。  相似文献   

10.
《杂交水稻》2016,(4):61-66
采用传统微生物分离培养方法研究了超级杂交水稻深两优5814种子内生细菌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深两优5814种子内生菌包含49个操作分类单元(OTU),分属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及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类群。第1优势菌属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丰度为37.5%,第2优势菌属为Fictibacillus,丰度为12.5%,第3优势菌属为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丰度为7.5%。相比采用克隆文库的非培养方法,传统微生物分离培养方法获得的种子内生菌更丰富。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综述了影响人参主要药效成分人参皂苷含量的生态因素及其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进展.指出从生理生态学与分子生物学角度,开展人参皂苷合成与积累规律的研究,阐明其影响的主导生态因子与生理调控机制,对于实现人参药材质量控制,选育人参优良品种,提高人参药效成分的稳定性,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研究林下参根、叶片及叶茶中无机元素的组成及含量。方法:将样品消化后定容,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测定。测出各部位含45种无机元素,其中含量较高的元素为Ca、Mg等常量无机元素:把林下参叶片加工成叶茶后,Ca、Fe等元素的含量发生了改变。该研究首次报道林下参的无机元素成分,为综合开发利用林下参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陈珣  杨镇  肖军  龚娜  王娜  王红  肇莹  杨涛 《大豆科学》2012,31(3):501-503
豆科植物凝集素在豆科植物和根瘤菌的相互识别和共生关系的建立上起着重要作用。利用血凝法快速检测R(人参)、S(沙棘)、D(越橘)3种植物内生菌的S0.25D50、S0.25、R25D25和R50D50共4种处理对大豆根部凝集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S0.25D50、S0.25、R50D503种处理的大豆根部凝集素含量均高于对照,而经过S0.25处理的大豆根部凝集素的含量最高,为0.288 mg.g-1。说明沙棘内生菌醇提取物有利于大豆根瘤菌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人参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参是我国的名贵药材,随着对人参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其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已逐渐阐明。它的化学成分具有复杂特性,生物活性、药理活性亦很广泛,疗效显著。本文主要对人参皂苷,以及人参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免疫功能机制、抗肿瘤和抗衰老等药理作用进行归纳总结,以利于我们今后对人参更好的开展广泛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人参有效成分及其复方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简要回顾了人参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研究的历程并概述人参有效成分及其复方研究新进展状况,例举复方制剂研究新进展,阐述人参复方研究与开发的重要地位。重点分析研讨复方糖皮质激素、人参降糖胶囊、双参叶皂苷、炳翰复合人参粉、炳翰人参花茶功效作用及其科学依据,为今后人参产业高端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测定比较普通人参、西洋参和长芦人参、西洋参的总皂苷及单体皂苷Re、Rg1、Rb1的含量,以阐明长芦人参、西洋参主要成分含量的品质特点。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总皂苷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参单体皂苷Re、Rg1、Rb1的含量。结果比色法测定的线性范围为15.0~75.0μg,相关系数r=0.9929;平均回收率为100.09%,RSD为0.86%(n=6)。单体皂苷Re、Rg1、Rb1与生长年份成正相关。结论长芦人参、西洋参的总皂苷含量高于普通人参、西洋参,单体皂苷含量随着年份的增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17.
人参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主要生长在东亚,特别是寒冷地区,具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等作用。其主要成分有皂苷多糖、多肽、皂苷、氨基酸和维生素等[1,2]。目前,人参研究主要集中在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促进大脑对能量物质的利用、改善心脏功能、降血糖、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抗癌作用等方面。因人参成分复杂,故进一步研究各成分所起功效成为了人参研究的重点方向。本文将对人参果胶分组成和研究现状做重点详细介绍,以便更好的开发利用人参中的果胶成分。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以人参籽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流体技术萃取人参籽油,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萃取人参籽油工艺参数,再将其与通过冷榨法及溶剂法提取的人参籽油进行对比,测定和比较了不同工艺制取的人参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试验结果表明,在萃取压力26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2 h工艺条件下,人参籽油得率为16.2%。经检测,人参籽油脂肪酸组成为不饱和脂肪酸占99%以上,其中油酸含量极高,可达73.93%。通过不同制取方法所得到的人参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分析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法与溶剂萃取法所提取人参籽油的脂肪酸明显多于压榨法的脂肪酸成分;且超临界CO2萃取法具有无有机化学试剂残留的明显优势,因此,是未来人参籽油提取中可以应用的一种绿色环保的提取工艺和技术。  相似文献   

19.
吉林长白山人参与其它地域人参比较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人参产业发展,提高全民人参保健意思,弘扬中华人参文化,重点阐述了地理标志产品吉林长白山人参的独特生态环境优势、质量对比及其功效。方法以现代人参研究成果比较分析了该品与其它地域人参产品之间质量的异同点,并以中医理论和现代医药学学术观点分析论述了吉林长白山人参及其制品抗疲劳、抗辐射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吉林长白山人参内在质量的诸多方面均优于高丽人参、日本人参和北朝鲜人参。吉林长白山人参及其制品抗疲劳、抗辐射作用的保健应用为工作繁忙疲劳人群和受辐射污染人群提供有效的保健方法,同时也为人参保健品开发与应用和提高我国人参国际竞争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