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7):188-189
近些年宜都市农业耕地出现新一轮抛荒现象,且出现一些新的特点,是新形势下"三农"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之所以称之为新一轮土地抛荒,原因有:1此次抛荒和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农业税费包袱"沉重而导致的土地抛荒存在差异。2农业生产中社会收益与私人收益不等所产生的,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土地抛荒体现了农民的自主权,对土地资源流转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其消极影响不可忽视,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当前,全国各地耕地抛荒情况不同程度的存在,并呈现出地区差异大、被抛荒的都是生产条件极差的耕地和土地流转阻力大等三大特点。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农民种地义务意识淡薄、国家耕地保护政策落实难以及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风险大等是造成耕地抛荒的重要原因。治理耕地抛荒,必须坚持走"改变观念与完善政策相结合,提高效益与防范风险两注重"的路子。一是要努力夯实提高农民种地义务意识这一基础;二是要紧紧抓住提高农业生产比较效益这一根本;三是要积极探寻扩大规模化经营这一出路;四是要牢固把握增强农业生产风险防范能力这一重点。  相似文献   

3.
缓解土地抛荒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政府出台许多惠农政策,农村土地抛荒呈现蔓延之势。以肇庆市林家村为例,找出土地抛荒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改善生产条件、发展新型农业、转变发展观念、促使劳动力回流和加强村委会建设等建议,缓解土地抛荒现象。  相似文献   

4.
贫困落后地区与其它相对发达地区相比,各方面条件都有很大差距,具有独特的特点。贫困落后地区的最大特点就是自然条件差.气候多变、土地贫瘠、山大沟深等自然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从而也制约了农机推广工作的开展。其次是经济欠发达。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贫困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缓慢,与发达地区的经济状况拉大差距,开展农机推广工作的难度越来越难。一方面。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制约,经济发展缓慢,地方财政困难,影响了政府对农机事业的投入;另一方面,群众的经济来源有限,很少把资金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  相似文献   

5.
论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胜利 《现代农业》2005,(10):35-35
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行,实现了农村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形成了土地集体所有,农户承包使用的格局,特别是土地三十年不变的政策更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随之农村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过去群众爱田、惜田,争相要田,以满腔热情投入土地,比谁的田种的好发展到现在出现了群众不愿多种田,不愿种好田,也不愿不种田,他们为了留后路,将来生活有保障,宁可种不好,田也不肯丢,一些地方出现了土地抛荒、半抛荒现象。目前农农村土地处于这种“种不好,流不动”的状态。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促使农业生…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建设加快发展,使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并不断地涌进城市,导致农村出现农田无人耕种的现象。严重的耕地抛荒将会不利于小康社会的建设和国家粮食的生产安全。为此,提出了保护耕地的重要性,针对耕地抛荒现象用边际收益模型诠释了农产品收益低;用供给与需求曲线分析改革开放对耕地的影响;玉林地处丘陵地带耕地质量差等是导致耕地抛荒的原因,提出了加强农业政策补贴,大力兴办特色农业和兴修水利,实施"小块并大块"耕地整治模式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粤北长市村的调查发现,在务工与守土的生计选择中,出现了农地抛荒现象。农民收入结构转变,耕地条件、机械化程度、土地观念等因素导致耕地抛荒。应对抛荒,需要转变土地观念,改善耕地条件,加强村组责任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吕梁山区出现了大面积的耕地抛荒现象,直接阻碍了当地土地利用和农民增收,因此耕地抛荒问题已经成为吕梁山区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更应该充分利用乡村的土地资源提高农民收入。利用文献综述法和问卷调查法等方法研究了吕梁山区耕地抛荒现象及其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对策。研究发现吕梁山区耕地抛荒的主要原因有以下3点:一是外出务工比在家务农收入高;二是农业生产条件限制导致的耕地抛荒;三是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解决吕梁山区耕地抛荒问题的对策主要有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流转;完善农业政策补贴制度;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民收益。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土地抛荒现象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卫红 《甘肃农业》2004,(12):28-29
农地的弃耕或抛荒 ,成为近年来我国农村面临的一个普遍现象 ,虽然抛荒地占农地的比重并不很大 ,但是却呈比例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的趋势。前些年土地抛荒现象还仅限于南方等较发达的农村 ,现在则全国各地均有出现。土地历来是农民赖以生存的重要依靠 ,更被官方和学术界看成是农民最后的生存保障。为何众多农民最终选择了放弃这种依靠和保障 ,个中原因值得深思 ,本文从多层面透视了这种现象 ,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思路。一、农村土地抛荒现象的出现我国是一个耕地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 ,据资料统计 ,我国现有耕地面积13.4亿亩 ,约占国土面积的 1…  相似文献   

10.
一、土地流转现状分析近几年,由于农产品价格偏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高,生产成本较大,农业效益趋低,再加上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逐渐增多,农村土地粗放经营和抛荒现象开始出现,并有蔓延和扩大的趋势。土地由1995年二轮承包时的热俏,冷到了成为部分农民欲甩不能的负担。据调查,在怀宁县各乡镇土地抛荒现象均有不同程度存在,如腊树、小市镇、皖河乡等水利设施较好的农业大乡(镇),抛荒程度也有5%左右;而如江镇、凉亭乡等外出务工人员较多且农业基础设施一般的乡镇,抛荒和半抛荒更为严重,高达30%左右。为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和规模经营的需要,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11.
熊祥强  沈燕  廖和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536-2538
鉴于西南山区农村土地抛荒现象日益突现,有必要找到引起这一现象的原因所在,并结合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提出多措并举综合治理。以重庆市忠县三汇镇土地抛荒为例,通过调查,研究整个西南地区土地抛荒情况,归纳总结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希望能引起各界对西南山区农村土地抛荒现象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正> 随着城乡经济差别加大,越来越多的农民受市场利益的驱动“弃”土离乡,有的甚至举家搬迁,造成大量土地闲置抛荒。这些土地只有部分通过转包等形式得到重新利用,更多的则是被撂荒。农村出现大而积撂荒现象,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令人惋惜。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处于种地和打工的游离状态,他一部分耕地处于“半休耕”状态。而另一方面,一些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一些企业需要劳动力越来越多,很多地方出现了土地闲置甚至抛荒的现象.在当前金融危机导致各地用工减少的情况下,返乡搞土地承包是一个很好的创业点子,而且符合国家大势和宏观政策.不过再简单顺利的事,要是不筹划好,也是很难成功的.  相似文献   

14.
常德市鼎城区耕地抛荒现状、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作为国家的产粮大县、产油大县,鼎城区切实加大对耕地抛荒的治理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受农业生产比较效益偏低、劳动力大量减少、农业基础设施欠配套、土地流转欠规范等因素影响,零星耕地抛荒现象在常德市鼎城区仍然存在。治理耕地抛荒,要广泛宣传发动、改善生产条件、强化源头治理、优化种植结构。  相似文献   

15.
"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一过又到了播种希望的季节,"谁来种田,怎样种田"再次被提上议程.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农村"空心村"、"老龄农业"现象渐成农业发展隐忧,明天谁来种粮的问题备受关注.湖南省是全国水稻生产第一大省,肩负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尽管粮食生产实现了"九连增",但农村耕地抛荒、农民缺乏种粮积极性等问题依旧醒目.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鼓励粮食生产,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奖励和扶持粮食生产大户,有力地提高了粮食大户的种粮积极性,种粮大户数量明显增加,大户在稳定粮食生产、提高种粮效益中的作用也日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试析耕票制度与有效遏制耕地季节性抛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国耕地抛荒问题比较严重.解决抛荒问题,必须依赖制度设计.把耕票制度设计引入抛荒问题解决,在目前全国土地逐块标号基础上,核定具体耕地实际复种指数;以现有地块近年平均复种指数为标准,制定具体地块法定复种指数.建立解决抛荒问题的耕票市场,鼓励农民在保证法定复种指数条件下,将通过提高复种指数而相应增加的土地指标进入耕票市场交易,获得收益.提高农民提升复种指数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7.
近5年来,湘潭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2万公顷,总产量稳定在88万吨,每年为社会提供商品粮总量50多万吨,粮食净调出总量达20万吨.已连续6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1.贯彻落实有关政策,调动积极性一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及时足额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业综合补贴等各项补贴.二是在全县开展农业保险工作,全县早稻、晚稻平均参保率达64.4%.三是认真落实耕地保护政策,积极开展地力提升行动.四是严格执行<土地承包法>,制订和出台了鼓励土地流转政策,有效防止和杜绝土地抛荒现象.  相似文献   

18.
尹小健 《农业考古》2012,(6):381-383
在广大农村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空心村"现象和土地抛荒现象,耕地粗放式经营现象并非罕见,其原因在于农业的比较经济效益低,难以吸引优秀的青壮劳动力,大批青壮劳动力脱离农业,逃离农村。要消除或减少农村"空心村"现象和土地抛荒现象,解决农村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必须缩小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经济效益的显著差距,缩小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显著差距,出路在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集体经济和改善农民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9.
正长江中下游的湘鄂赣皖四省广泛分布于河流发源地的众多偏远山村,村域面积广,人口密度小,植被茂密,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生态条件优越,但由于远离城市,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村域经济发展缓慢,农民人均收入较低,贫困村占比大,发展存在很多共性问题。1偏远山村发展存在的问题1.1农业生产萎缩土地抛荒严重,农业劳力缺乏后继无人偏远山村田地主要分布在山冲和山坡,面积小,坡度大,分布散,灌溉条件差,耕作不便,种地经济效益差,导致农业劳力缺乏,土地抛荒现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一些二三产业发达的地方,农民往往忽视粮食生产,但又不愿放弃土地承包权,出现了对土地粗放经营甚至抛荒、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的现象。浙江省上虞市永和镇安家渡村通过组建粮食合作社,发展粮食生产,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