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当前农村土地抛荒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农村土地抛荒现象的存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多种深层次问题的综合表现。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抛荒的原因,提出治理土地抛荒的对策,从而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现阶段土地抛荒现象的特点 土地抛荒现象是在"二轮承包"过后逐渐出现的,特别是近年来呈现出迅速发展之势.其特点如下:1.土地抛荒现象普遍存在于全国各地,并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全国范围内不论是生产条件、自然条件好的地区还是差的地区,均有土地抛荒现象存在.如发达的东部地区江、浙等省的一些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和自然条件较适宜种植农作物的地区也有大面积的抛荒.在中西部地区,有一些被抛荒的土地处于省域或县城的郊区,如安徽省蚌埠市的郊区等,这些地区往往被认为是生产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前几年的土地抛荒基本上都处于生产条件比较差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农村土地抛荒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安徽省泾县桃花潭镇土地抛荒现象为例,指出了我国土地抛荒的现实性,进而从土地承包制度等方面指出了土地抛荒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要从建立土地抛荒责任追究制和督察制度;创新制度,促使土地流转;实行土地承包大稳定、小调整制度;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等方面来解决土地抛荒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熊祥强  沈燕  廖和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536-2538
鉴于西南山区农村土地抛荒现象日益突现,有必要找到引起这一现象的原因所在,并结合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提出多措并举综合治理。以重庆市忠县三汇镇土地抛荒为例,通过调查,研究整个西南地区土地抛荒情况,归纳总结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希望能引起各界对西南山区农村土地抛荒现象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建设加快发展,使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并不断地涌进城市,导致农村出现农田无人耕种的现象。严重的耕地抛荒将会不利于小康社会的建设和国家粮食的生产安全。为此,提出了保护耕地的重要性,针对耕地抛荒现象用边际收益模型诠释了农产品收益低;用供给与需求曲线分析改革开放对耕地的影响;玉林地处丘陵地带耕地质量差等是导致耕地抛荒的原因,提出了加强农业政策补贴,大力兴办特色农业和兴修水利,实施"小块并大块"耕地整治模式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粤北长市村的调查发现,在务工与守土的生计选择中,出现了农地抛荒现象。农民收入结构转变,耕地条件、机械化程度、土地观念等因素导致耕地抛荒。应对抛荒,需要转变土地观念,改善耕地条件,加强村组责任等。  相似文献   

7.
<正> 1 土地抛荒的现状、特征 我国耕地资源十分稀缺,“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一直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在土地承包经营的现阶段,却频频出现了土地抛荒的现象,而且由零星到成片,由隐性到显性,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从抛荒土地的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重庆某县某镇农地抛荒现象的调查统计,从农地边际效益、城市化进程、农村土地制度3个方面对农村农地抛荒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指出只有通过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土地流转,促进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等方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地抛荒现象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粮食危机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7):188-189
近些年宜都市农业耕地出现新一轮抛荒现象,且出现一些新的特点,是新形势下"三农"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之所以称之为新一轮土地抛荒,原因有:1此次抛荒和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农业税费包袱"沉重而导致的土地抛荒存在差异。2农业生产中社会收益与私人收益不等所产生的,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土地抛荒体现了农民的自主权,对土地资源流转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其消极影响不可忽视,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地抛荒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重庆某县某镇农地抛荒现象的调查统计,从农地边际效益、城市化进程、农村土地制度3个方面对农村农地抛荒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指出只有通过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土地流转,促进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等方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地抛荒现象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粮食危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吕梁山区出现了大面积的耕地抛荒现象,直接阻碍了当地土地利用和农民增收,因此耕地抛荒问题已经成为吕梁山区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更应该充分利用乡村的土地资源提高农民收入。利用文献综述法和问卷调查法等方法研究了吕梁山区耕地抛荒现象及其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对策。研究发现吕梁山区耕地抛荒的主要原因有以下3点:一是外出务工比在家务农收入高;二是农业生产条件限制导致的耕地抛荒;三是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解决吕梁山区耕地抛荒问题的对策主要有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流转;完善农业政策补贴制度;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民收益。  相似文献   

12.
尹小健 《农业考古》2012,(6):381-383
在广大农村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空心村"现象和土地抛荒现象,耕地粗放式经营现象并非罕见,其原因在于农业的比较经济效益低,难以吸引优秀的青壮劳动力,大批青壮劳动力脱离农业,逃离农村。要消除或减少农村"空心村"现象和土地抛荒现象,解决农村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必须缩小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经济效益的显著差距,缩小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显著差距,出路在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集体经济和改善农民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3.
耕地抛荒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自古以来都是人们极为重视的宝贵资源,然而当前我国农村抛荒现象日益严重。耕地抛荒的演进具有一定的阶段性与周期性,其形成因素很多,但深层次原因在制度上。耕地抛荒造成的损失包括物质损益与价值损益。治理耕地抛荒的对策为:构架合理有效的土地流转制度;创新农地非正式制度;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4.
一、土地流转现状分析近几年,由于农产品价格偏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高,生产成本较大,农业效益趋低,再加上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逐渐增多,农村土地粗放经营和抛荒现象开始出现,并有蔓延和扩大的趋势。土地由1995年二轮承包时的热俏,冷到了成为部分农民欲甩不能的负担。据调查,在怀宁县各乡镇土地抛荒现象均有不同程度存在,如腊树、小市镇、皖河乡等水利设施较好的农业大乡(镇),抛荒程度也有5%左右;而如江镇、凉亭乡等外出务工人员较多且农业基础设施一般的乡镇,抛荒和半抛荒更为严重,高达30%左右。为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和规模经营的需要,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15.
王温鑫 《安徽农业科学》2015,(7):318-320,361
随着农户对土地的依赖程度下降,农村抛荒愈演愈烈.为了合理地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有必要找到引发这一现象的原因所在,对症下药有效治理.该研究以福建省霞浦县崇儒乡为例,就农户撂荒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依靠国家法律法规是治理农村抛荒的最佳手段,并从现行的法律法规的角度,归纳总结了解决土地抛荒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从台州市粮食生产和供需现状出发,阐述了中央和各级政府重视扶持粮食生产、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程度提高等发展粮食生产的有利因素;分析了当前种粮效益低;耕地季节性抛荒现象普遍;农田水利设施受损;土地流转受制约、种粮大户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经营效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仍然薄弱等不利因素;提出了包括突出重点抓早稻:实行职效挂钩,激励和调动基层干部抓好粮食生产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能力;加大耕地抛荒检查整治力度: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发展台州市粮食生产的对策措施,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土地抛荒现象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卫红 《甘肃农业》2004,(12):28-29
农地的弃耕或抛荒 ,成为近年来我国农村面临的一个普遍现象 ,虽然抛荒地占农地的比重并不很大 ,但是却呈比例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的趋势。前些年土地抛荒现象还仅限于南方等较发达的农村 ,现在则全国各地均有出现。土地历来是农民赖以生存的重要依靠 ,更被官方和学术界看成是农民最后的生存保障。为何众多农民最终选择了放弃这种依靠和保障 ,个中原因值得深思 ,本文从多层面透视了这种现象 ,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思路。一、农村土地抛荒现象的出现我国是一个耕地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 ,据资料统计 ,我国现有耕地面积13.4亿亩 ,约占国土面积的 1…  相似文献   

18.
<正> 苏南是我国土地实行适度规模经营的先行地区。自80年代中期以来,该地区由于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且收入比较稳定,致使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大大减弱,从而出现了农田“抛荒”、“半抛荒”现象,农业生产一度徘徊不前。在这种情况下,苏南地区的基层群众积极探索新的发展途径,将农民不愿种的土地集中起来,实行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一些二三产业发达的地方,农民往往忽视粮食生产,但又不愿放弃土地承包权,出现了对土地粗放经营甚至抛荒、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的现象。浙江省上虞市永和镇安家渡村通过组建粮食合作社,发展粮食生产,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农村土地抛荒原因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福渡镇土地抛荒情况的调查,剖析农村土地抛荒原因,提出解决土地抛荒问题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