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区三八乡大黄村有一家畜配种户,1997年3月从外地购进两头5月龄的大约克夏公猪,一头体重55千克,另一头体重60千克。来后不久就开始配种使用,当时两头公猪都性欲旺盛,采取先收款,母猪来多少配多少,这次配不准下次再来免费配种。每头最多一天配种6次,这样使用不到半年,发现一头公猪配种时阴茎出血,立即停止配种,经治疗15天后使用仍然出血,再停止配种,治愈后使用不久又出现带血现象,而且出血量越来越多,造成无法再使用;另一头公猪性欲逐渐减退,后来发展到无性欲,两头公猪使用加起来不到一年都被迫卖掉。199…  相似文献   

2.
卢龙县燕河营乡兽医站配种员贾庭弟同志,从1982年开始搞黄牛改良工作。配种范围涉及到四个县的12个乡,改良黄牛989头。1985年单罐冷配475头,准胎率达81%。他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仙居县田市区白塔公社中宅大队青年女社员王爱凤,自己饲养两头约克种公猪。两年来她采取人工授精方法,送精上门,为户养母猪4000余头配种,受胎率达到94.5%,平均每窝产仔10头以上,最高的达到20头,成为群众信得过的配种能手,百里闻名,受到广泛欢迎。  相似文献   

4.
笔者家养两头母猪,一头是本地母猪(巳产一胎),一头是长白杂种一代母猪(未经产),本地母猪于6月8日配种,9月30日生下10头仔猪(公6头母4头)。长白杂种一代母猪于6月6日配种,10月1一生下7头仔猪(公6头母1头)。两头母猪都采取同样的人工接产,分别用纸箱装,搬至猪栏1米距离,分娩后分别把仔猪放回母猪身边,让其吃奶。本地母猪温驯地让其仔猪吃乳,而长白杂种一代母猪却乱咬乱踩,不给仔猪吃奶,踩死小猪4头。  相似文献   

5.
所谓间断交配是指种公猪在与一头母猪交配的中途人为中断交配过程,再与另一头母猪交配的方法。这是我场在近5年的生产实践中摸索出来的非常简单实用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种公猪的利用率。现简报如下,供同行参考。1基本情况武汉市农业学校实习畜牧场所属猪场是一个小型的商品猪场,饲喂种公猪1头,种母猪20头。因条件较简陋,为避开炎热和严寒季节产仔,一般集中在1~2月份和7~8月份配种。采用自然交配和重复配种的方法来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数。由于配种时间相对集中,生产中经常遇到两头母猪同时需要配种的情况,因规模小,不可能饲喂两头种公猪。…  相似文献   

6.
据3个牛改乡的改良配种点统计,截止1989年6月底,现有的3个配种点、3名兼职配种员,在送液氮3次,适繁母牛达563头的情况下,只改良配种6头,占全年牛改任务的一半。这一令人吃惊的数字,使占有全县改良配种任务一半的东岗区畜牧站不得不重视,也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在走访听取3个乡、12个村、106个组、253个养牛户以及干部群众、配种人员的客观叙述和冷静的分析后,  相似文献   

7.
1988年9月5日,山东省莱州市柞村乡西朱宋村农民侯福善饲养的1头西门答尔牛,第一胎生下了5头小牛,最大的1头重36斤,最小的1头重30斤。该牛1987年春从瑞士引进,去年夏天开始发情,配种未孕。1988年1月再次发情时,配种两次受孕。  相似文献   

8.
玉田县城关镇农民张会山从一九七九年秋养起了长白猪,为群众的母猪配种,从八○年四月份开始了人工授精、送精配种业务,由原来每月配种五十头增加到五百多头,业务范围已发展到方园几十里的玉田、遵化、蓟县的十二个乡、一百二十  相似文献   

9.
我区黄牛改良工作从1976年开始,经过试验、示范、推广,十年来,改良配种复盖面已普及到全区七县230个乡,累计改良配种7.8万头,产活改良牛5.1万头。全区人工授精受胎率由1976年的平均29.1%提高到1986年的75.48%,出现了一些受胎率在90%以上的配种网点。改良牛在牛群中的比例增加,牛的质量有了很大提高。据测定:杂交  相似文献   

10.
<正> 为了有计划地改良都昌滨湖水牛向役乳兼用型方向发展,我们于一九七八年从省种公牛站引进了一头成年么拉种公牛,放在县良种牛场与本地滨湖水牛进行杂交,同时在汪墩、东山、北山、都镇、苏山五乡开展么拉冻精人工配种。至目前为止,已配种185头次,共生杂交水牛89头(其中公牛41头,  相似文献   

11.
猪人工配种专业户陈裕舟热情为家乡服务黄祥旭隆安县畜牧兽医站532700隆安县城厢镇陈韦屯青年农民陈裕舟,中学毕业后,曾到南圩乡畜牧兽医站跟班学习畜牧兽医技术。1993年他辞去了兽医站的工作,在家自己投资8000多元,建造了猪舍,从种畜场购回两头丹麦良...  相似文献   

12.
笔者遇到两头驴因吃了毒蘑菇而中毒的病例,介绍如下: 一、发病情况洮府乡李某家的两头驴(1头4岁公驴,1头6岁母驴),1986年8月11日中午将放在簸箕的鲜蘑菇吃掉,食后约2个半小时。相继发病,表现的症状相同。发病后1小时,母驴倒地死亡。  相似文献   

13.
为改变山区黄牛体型小、饲养期长、经济效益低的缺点,我县于1979年开始从外地引进良种公牛共86头,其中温岭高峰牛种公牛62头,占引进种公牛数的72.1%,成为我县改良山区黄牛的当家品种。如玢溪乡玢溪村种公牛户郑球朝,1983年开始饲养温岭高峰种公牛1头,至1987年9月,4年时间共配种母牛1252头,年均配种313头,其中1984年配种达397头。目前玠溪村存栏牛124头,其中杂交牛80多头,占存栏数的  相似文献   

14.
万龙乡配种站于1957年配种期,计配188头母马,妊娠162头妊娠率71.2%,其中患子宫炎母马22头,占配种母马数11%,这对提高受胎率方面,有很大影响,因此对子宫炎治疗技术必须采取有效方法,才能达到全配多准目的,今将我站实际摸索,提供畜牧兽医学会研究,并希给以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5.
作者设计了一系列的试验,以研究实验性活跃锥虫(Trypanosoma vivax)感染对牛繁殖能力的影响。用4头青年母头为一试验组和另两头为一对照组,研究了感染对繁殖的影响。试验组的4头三岁青年母瘤牛于发情周期的14及16天时,用活跃锥虫 Y58种株进行静脉接种。处于同一发情期的另两头对照组青年母瘤牛不进行感染。把试验组牛和出现发情的对照组牛一起放在研究的畜舍内饲养,并放入一头合格公牛进行了配种。被感染的试验牛只在出  相似文献   

16.
<正>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守望乡黄牛冻精改良2003年上站配种母牛数为1 085头,突破千头大关,生产改良牛634头,创历年最高水平。但2004~2007年间,黄牛冻精改良配种工作逐年下滑,到2007年末,配种母牛下降到450头左右。为查明原因,乡党委、政府抽调了政府办、畜牧站、村委会的3人,组成调查小组对下滑原因进行调查了调查,现报告如下。1调查方法2007年1~12月和2008年1月5~25日。对自然村马家院子3个  相似文献   

17.
隆安县杨湾乡畜牧兽医站共有职工5人,1981年起在县畜牧局指导下,引进良种丹麦公猪两头,对本地母猪开展人工授精配种,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促进养猪业的发展。从1981年至1996年共计配种49351头次,经济收入达到167561.90元,除去各种费用,盈利达10万余元,增加了站内的经济收入,又促进了生猪生产的发展。1996年全乡牲猪饲养量为25782头,人均1.08头,其中年末存栏14982头,出栏10800头,年未母猪存栏二317头,比198o年增加1583头。全乡母猪杂交改良而达90%以上,他们的做法是:①大力宣传牲猪品种改良工作的好处,全乡8个行政村,46…  相似文献   

18.
一、病史:荣昌县石河乡邓××,自养荣昌母猪一头,4岁,体重100公斤,体况中等,1985年7月产仔7头后,曾发情3次配种未怀孕,1986年2月13日配种后未再发情。自去年7月产仔后发现右侧腹壁有一拳头大的肿物,近来增大迅速,4月11日就  相似文献   

19.
自1995年,吉林省前郭县实施黄牛开发工程以来,东三家子乡以改良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养牛业,现有黄牛2631头。两年来,东三家子乡已产改良犊牛956头,在乡公路两侧的牛群里,新生犊牛和两岁育成牛,几乎全部为西门塔尔改良牛。今年,东三家子乡在巩固原有改良成果的基础上,又掀起了黄牛人工改良热潮。全乡铺罐11个,有黄牛冷配技术员11名,设冷配点9处。这个乡从5月1日开始铺罐配种,现已配种母牛356头,受胎201头,受胎率达到56.5%。发牛财从何处入手?东三家子乡党委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以繁促养、以改提质、以质增…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东海县双店乡有适龄母牛446头,均为本地黄牛,以往都是品种内繁育,没有进行改良,体形小,使役能力差,且日趋退化,不能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为了提高当地牛的役用效能,该乡于1979年开始引用良种肉用与肉役兼用牛冻精,进行杂交改良,历时7年,初步收到了如下效果。 (一)1979—1985年累计配种1134头,受胎902头,平均受胎率达79.5%。其中1979年配种78头,受胎39头,受胎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