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随着对农业生产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粮食作物产量也得到相应提高。但在很多地方,由于人们习惯沿用传统的耕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土壤暴露,风蚀剧烈,加剧了土壤贫瘠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同时,由于长期对土地的掠夺式种植,造成农田土壤物质与能量的收支失衡,土壤肥力日趋下降,土地得不到休养生息,农业生态系统恶化,严重制约了粮食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因此,我国农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要从建设良好农业生态系统入手,应用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改善农业生产现状。  相似文献   

2.
保护性耕作是近年来新推出的一种农业保护技术.它是根据现有的环境和地域条件,通过少耕、免耕的方式实现对农业土壤的种植情况进行合理配置,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农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与传统的农作方式有着明显的不同,保护性耕作需要对种植密度以及种植技术进行创新,将农机化的配套设施和理念应用其中,确保实现土壤恢复以及农田防...  相似文献   

3.
保护性耕作是近几年来在北方旱作地区推广的一种农业生产新技术,具有明显的保护环境、抵御干旱、培肥地力、节约成本、增加产量的综合效益,是对传统耕作技术的一次变革。扎赉特旗是农业大旗,其气候特点、种植作物、农机装备水平和生态环境适宜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通过几年的试验、示范,扎赉特旗已具备了大面积推广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在扎兰屯地区的农业生产中,耕作方式过去以铧式犁耕翻为主要模式,这种模式是快速降低土壤湿度的一种抗涝作法。而扎兰屯市属于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由于大气环流,地理位置、植被和土壤等因素的相互影响,干旱是这一地区气候的突出特点。由于传统的耕作方式致使土壤含水量降低,遇雨则形成地表径流,水土流失,干旱风大则易沙化,达不到保水、保土、保肥的目的。因此,以消耗资源影响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农业已不能适应当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基于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三峡库区保护性耕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峡库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敏感和脆弱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传统农业耕作模式是产生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因此选择正确农田耕作方式,防止水土流失,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一直是探索的重大课题.为此,结合国内外保护性耕作技术已有的研究成果,针对库区地形、气候和种植作物等条件,以及库区保持水土、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物、农作物稳产高产、农民增产增收等目标,选择了秸秆留茬覆盖、少耕免耕、等高耕作和梯田建设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传统的耕作方式和种植方法已远远适应不了现代农业的要求。多年来,由于对土地掠夺性生产、化肥的过量使用和传统耕作方式的落后,致使土壤不断板结、硬化、沙化、盐碱化,加之小马力拖拉机的大量使用,耕层逐渐变浅,犁底层不断加厚,地力逐年下降,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导致粮食产量徘徊不前。如何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和农机装备,  相似文献   

7.
我国为了保障粮食安全采用的耕作模式属于保护性耕作,这种耕作模式对促进农业的持续性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今国内机械化生产也开始和农业耕作相结合,本文针对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对农业和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如何在今后的保护性耕作中加大机械化耕作的发展方式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耕作方式加剧了土壤的水土流失与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制约了我国现代大农业的进一步健康发展。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作为一项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应用多年,虽然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其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已经显现,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的大旱天气,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以来,随着国家对农业生产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强,粮油作物产量得到了相应提高。但是在许多地方,由于人们习惯沿用传统的耕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导致耕地土壤裸露,风蚀、水蚀严重,加剧了土壤贫瘠和生态环境的恶化。造成农田土壤物质与能量的收支失衡,农业生态系统恶化。为了改变这种不良循环,很多地方开始研究改良传统耕作方式,试验推广以少耕、免耕为主的保护性耕作技术。1保护性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主要包括四项技术内容:一是改革铧式犁翻耕土壤的传统耕作方式,实行免耕或少耕。免耕就是除播种之外不进行任何耕作。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改革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对改良土壤性能、增肥地力、蓄水保墒、抑制沙尘暴、节本增效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说明保护性耕作技术不仅是发展节水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而且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规模化农业生产种植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关乎民生。以规模化农业生产种植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农业生产种植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尤其是结合我国当前规模化农业生产种植的发展模式,对农业生产环境的成本控制问题进行剖析和系统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2.
农业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农业部加大了对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变和创新。在农业发展中推广和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不仅促进了农村生产经济的发展,同时保护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意义重大。保护性工作技术是一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应用方式,该技术包括免耕法,能够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质量以及效率的提高,经过长时间的推广和应用,该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此,应该加强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业生产环境脆弱,水资源紧缺,现有耕地94970khm^2,旱区约占60%,主要分布在日照长、温差大、富有农业生产潜力的北方和中西部地区。传统的耕作方式使土壤由于过度耕作而造成地表裸露,耕地退化,生态环境恶化。特别是近年来北方尘暴、沙化愈来愈烈,极大制约了农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大力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残茬覆盖、生物覆盖、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对沈阳市苏家屯区自然条件、农业生产、农业机械化发展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推广的成功经验,研究适合当地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工艺体系。根据苏家屯地区玉米生产规模、种植方式、机具构成等条件,应用农机运用学的理论方法,对该地区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机器系统进行选型与配备,提出适宜的玉米生产过程机械化机具系统。  相似文献   

15.
保护性耕作改变了宁夏中部干旱带及南部山区种植方式和习惯,本文根据宁夏保护性耕作发展现状,着重分析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在同等生产条件下,生产成本低和种植效益高等诸多优势,并提出该区域耕作制度改革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对沈阳市苏家屯区自然条件、农业生产、农业机械化发展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推广的成功经验,研究适合当地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工艺体系。根据苏家屯地区玉米生产规模、种植方式、机具构成等条件,应用农机运用学的理论方法,对该地区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机器系统进行选型与配备,提出适宜的玉米生产过程机械化机具系统。  相似文献   

17.
绥德县是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在农业发展中一直以传统的耕作方式作为主要农作手段,这种农耕方式对农田生态环境会产生一定的损害。为此本县在多个试点中开始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其改变了原有的耕作模式,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支出,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保护性耕作是对传统农业耕作制度的革新,是世界耕作制度的发展趋势。以秸秆覆盖和少免耕播种为主要技术内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既能提高粮食产量,又有节约农业用水,降低生产成本;既能发展农业生产,又能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农业生态文明;既能立足当前农产品有效供给,又能培肥地力,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显然,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生产与生态“双赢”的农业生产技术,是我国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正>柑橘是南方特色经济作物,也是湖北省特色优势农产品。传统的柑橘种植方式标准化、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比较效益不明显,严重制约着柑橘产业的进一步发展。2015年以来,湖北省农机局为探索柑橘生产机械化,推进全省农业机械化向全面全程拓展,选择宜都市作为全省柑橘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一年来,该市通过引进先进适用、安全可靠的柑橘生产新技术新机具,探索适宜柑橘生长特性的全程机械化技术和生产模式,取得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湟中县因长期使用传统的铧式犁粗放性耕作,造成了农田大面积裸露,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增多,导致了贫困。为此,通过对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解决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的探讨,论述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可持续农业的观点,提出了加强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