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小龙虾黑鳃病进行分离培养过程中,得到一株白色菌落的真菌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和DNA测序,确定该菌株为绿色白流苏菌;该真菌属于中国的新纪录属和新记录种,小龙虾是它的新宿主。  相似文献   

2.
小龙虾真菌病害(三):黑鳃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黑鳃病(black gill disease),由镰刀菌属(Fusarium L. k. ex Fr. 1809)的真菌引起,又被称为镰刀菌病害(Fusarium disease)。镰刀菌属是半知菌中种类多、经济意义大、研究深入、系统的一类真菌,到目前为止,该属共记载了1 497个种、亚种、变种和专化型,一些是重要的动植物病原菌。镰刀菌引起小龙虾和其他虾类的黑鳃病,是常见真菌病害。淡水甲壳动物病害的研究始于1900年[1];当时报道了侵染甲壳动物的3种真菌,分别  相似文献   

3.
<正>禽念珠菌病俗称鹅口疮,其特征是在上消化道黏膜发生白色假膜和溃疡。液病的病原是一种类酵母状的真菌,称为白色念珠菌。在培养基上菌落呈白色金属光泽。菌体小而椭圆,能够长芽,伸长而形成假菌丝。革兰氏染色阳性,但着色不甚均匀。病鸡的粪便中含有多量病菌,在病鸡的嗉囊、腺胃、肌胃、胆囊以及肠内都能分离出病菌。白色念珠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可在健康畜禽及人的口腔、上呼吸道和肠道等处寄居。各地不同禽类分离的菌株其生化特性有较大差别。该菌对外界环境及消毒有很强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4.
少数真菌(约100余种)可引起人类及畜禽发病,这一类真菌称为“病原真菌”。根据致病作用,将致人和动物疾病的病原真菌分为几类:一类为真菌病的病原,如流行性淋巴管炎囊球菌等;另一类是真菌中毒病的病原,如镰刀菌等,人和动物食后引起中毒;还有少数真菌兼有感染和产毒性,如黄曲霉、烟曲霉等可致禽类霉菌性肺炎并产毒素而引起中毒。常见的致病真菌有以下几种:1流行性淋巴管炎囊球菌本菌系不完全纲含珠菌目的一种酵母样真菌,又名假皮隐球酵母菌。可致马属动物流行淋巴管(结)发炎、肿胀、溃疡,为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1.1…  相似文献   

5.
番鸭曲霉菌性啼炎是由真菌中的曲霉菌(一般认为是致病力最强的烟曲霉菌)引起番鸭特别是20日龄内雏鸭呈急性,群发性暴发,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的一种疾病,一旦发生此病,损失惨重。主要侵害呼吸气管,特征表现在呼吸系统肺和气囊发生炎症形成白色结节。  相似文献   

6.
正水霉病又称肤霉病或白毛病,是水生动物的真菌病之一,引起这种病的病原体到目前已经发现有十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该病是由真菌寄生在水生动物体表引起,主要是真菌门、鞭毛菌亚门、藻状菌纲、水霉目、水霉科的水霉属和绵霉属。水霉菌最初寄生时,一般看不出水生动物有什么异常症  相似文献   

7.
<正>鸡念珠菌病是一种消化道上部真菌性传染病,发病鸡消化道粘膜发生白色假膜和溃疡,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造成大批死亡,现将1例鸡念珠菌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水霉病又称覆棉病或水棉病,常感染体表受伤组织及死卵,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覆盖物。又称肤霉病或白毛病,是水生动物的真菌病之一,引起这种病的病原体到目前已经发现有十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该病是由真菌寄生在水生动物体表引起,主要是真菌门鞭毛菌亚门藻状菌纲水霉目水霉科的水霉属和绵霉属。水霉菌最初寄生时,一般看不出水生动物有什么  相似文献   

9.
中国对虾中抗菌短肽的分离纯化与功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水产病害的病原菌为目标菌,从中国对虾(Penaeuschinesis)体液中分离筛选抗菌肽,通过Sephadex G-50、RP-HPLC等分离纯化技术,得到一种抑制水产病原菌的抗菌肽PC-V-2。经初步鉴定,该抗菌肽具有广谱抗性,不仅抗鲁克氏耶尔森氏菌(Yersinia ruckeri),而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us auleus)、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tilis)等革兰氏阳性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等革兰氏阴性菌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等真菌也有较强的抗性。另外,该抗菌肽还有一定的抑制凝血的活性,但没有检测到溶血和丝氨酸蛋白酶抑制活性。经MALDI-TOF质谱分析,其分子量为1848D,但其序列及其他生物特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诺卡氏菌等诺卡氏菌属的细菌能导致人工养殖的乌鳢、斑鳢、纹鳢、虹鳟、五条和卵形鲳鲹等多种养殖鱼类发生诺卡氏菌病。一、诺卡氏菌的生物学特性诺卡氏菌属的细菌属于需氧菌,也是土壤和淤泥中的常见腐生菌,不属于鱼体和人体内的正常菌群。在普通培养基经1周左右培养,可见白色或黄色或橙褐色的颗粒状菌落,表面干燥有褶或光滑呈蜡样。细菌形态类  相似文献   

11.
许鹏  卢红  马强 《齐鲁渔业》2010,(7):43-43
<正>水霉病又称"肤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疾病,主要由藻菌纲的一些菌类,如水霉、绵霉、鳃霉、鱼醉菌、链壶菌、离壶菌等引起。多在水温13~18℃暴发,具有流行广、发病快、死亡率高等特点,是淡水养殖极易暴发的一种流行性疾病。  相似文献   

12.
<正>水霉菌是卵菌纲(Oomycetes)的一类真核生物,包括多种水生动物[1-2]野生鱼类、甲壳动物和两栖动物的病原菌[3-5]和植物病原菌[6],引起许多病害;因其具有与真菌相似的营养菌丝、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方式,在传统分类中被划分到真菌界的鞭毛菌亚门;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研究发现,卵菌与真菌在进化关系方面存在着差异,例如核DNA的鸟嘌呤(G)+胞嘧啶(C)含量的增加,反映出由低等真菌向高等真菌演化的趋势,故把卵菌纲已从真菌界划分  相似文献   

13.
<正>海洋红酵母是海洋中自然存在的一种单细胞酵母品系,是红酵母属真菌,也是一类抗逆性较强的腐生菌。海洋红酵母呈圆形或卵圆形,菌落红色,无性繁殖,多极出芽,无酒精发酵能力。研究表明,海洋红酵母富含蛋白质、肝糖、不饱和脂肪酸、动物幼体生长激素和以虾青素为主的类胡萝卜素,有较好的耐盐  相似文献   

14.
番鸭曲霉菌性肺炎是由真菌中的曲霉菌(一般认为是致病力最强的烟曲霉菌)引起番鸭特别是20日龄内雏鸭呈急性,群发性暴发,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的一种疾病,一旦发生此病,损失惨重。主要侵害呼吸气管,特征表现在呼吸系统肺和气囊发生炎症形成白色结节。1发病原因本病主要病源为烟曲霉菌,以及具有不同程度致病性的黑曲霉菌、白曲霉菌、黄曲霉菌等,曲霉菌能形成很多呈串珠状的分生孢子,孢子的抵抗力很强,在一般消毒液中要经过1~3h才能灭活,经煮沸后5min才能杀死,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被污染的垫料、木屑、土壤、发霉的饲料是引发本病流行的主要传…  相似文献   

15.
选择几种体外有良好杀菌效果的中草药制成一种复方制剂,研究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链球菌、枯草芽胞杆菌作灭活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其3.30%稀释液作用3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率达99.96%,作用5min对大肠杆菌杀灭率达99.95%,作用5min对白色念珠菌杀灭率达99.98%;作用3min对链球菌和枯草芽胞杆菌杀灭率均≥99.94%,在有机物存在下杀菌效果不受影响。置54℃温箱14天后,杀菌效果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6.
牙鲆迟钝爱德华氏菌病及其病原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德华氏菌属(Edwardsiella)的迟钝爱德华氏菌(E.tarda),是多种淡、海水养殖鱼类的一种重要病原菌,在世界不少国家和地区均有由该菌引起的、不同程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21,(4)
沙门菌病是由沙门菌属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影响广泛的人畜共患病。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畜禽沙门菌病。对禽沙门菌疫苗种类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禽沙门菌疫苗研究及沙门菌病预防控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8.
耶尔森氏菌对水产养殖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耶尔森氏菌是肠杆菌科、耶尔森氏菌属的总称,属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杆菌群。该属包含鼠疫耶尔森氏菌、假结核耶尔森氏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等共11个种。其中鲁氏耶尔森氏菌是引起冷水性鲑鳟负类红嘴病的主要病原菌,是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败血症的常见致病菌(气单胞菌、河弧菌、鲁氏耶尔森氏菌)之一。  相似文献   

19.
水产动物哈氏弧菌病及其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氏弧菌又称哈维氏弧菌,也有的将其记作夏威夷弧菌;以前曾由Johnson等将其命名为哈氏贝内克氏菌,1981年Baumann等将其正式归于弧菌属并命名为哈氏弧菌。该菌是一种具有发光特性的弧菌,是海水微生物区系的正常成员,也是海水中一种常见的致病菌,主要引起虾及鱼类的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20.
该研究使用碘(I2)、二氧化氯(ClO2)、甲醛溶液(HCHO)和漂白粉[Ca(ClO)2]4种常用消毒剂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育苗海水处理后,研究了不同发育期育苗水体总菌和弧菌数量、氨氮和亚硝酸氮含量、幼体成活率以及水体和幼体菌群的变化。结果显示:1)甲醛组水体的总菌数较低,且弧菌数量最低;2)4种消毒剂组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其中漂白粉组最低;3)甲醛组幼体成活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4)消毒剂改变了育苗水体和幼体的菌群结构和优势菌丰度,育苗水体菌群组成比幼体更为复杂,且早期阶段比后期复杂。其中,无节幼体(N6)—溞状幼体(Z1)阶段水体优势菌属主要为OM43_clade、食烷菌属(Alcanivorax)、赤杆菌属(Erythrobacter)、交替赤杆菌属(Altererythrobacter)、黄杆菌属(Tenacibaculum)、水栖菌属(Enhydrobacter)、泥滩微菌属(Gilvibacter)等,糠虾幼体(M1)—仔虾(P1)阶段水体中优势菌属有东吉科拉属(Donghicola)、黏着杆菌属(Cohaesibacter)、Phaeodactylibacter、念珠菌属(Candidatus-Cquiluna)和鲁杰氏菌属(Ruegeria),而幼体中的优势菌属有弧菌属(Vibrio)、动性杆菌属(Planomicrobium)、微杆菌属(Exiguobacterium)、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芽孢杆菌属(Bacillus)、嗜甲基菌属(Methylophaga)和盐单胞菌属(Halomon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