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规模化猪场传染病免疫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约化、规模化养猪在我国已经兴起,养猪区域化、产业化生产日益明显,并不断涌现出现代化的养猪企业。由于集约化、规模化养殖规模大、密度高,这就为猪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创造了有利条件。密集饲养猪只接触密切,一旦有疾病传人,就可能在猪群中很快传播。故应建立疫病的防制系统,即采取各种措施,如脱污、隔离、消毒、净化、免疫接种等手段,从环境、卫生、设备、营养、管理免疫等方面把病原体排除于猪场之外,同时还要防范存在于健康猪体内的条件性致病病原体于环境因素改变对猪群的危害。最大限度地杜绝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14,(3)
<正>随着养猪业的发展,优良品种不断引进,不可避免地传入新的病原,使得猪群的病原、疫病种类和传播机会增多,疫病变得繁杂而严重。同时,规模化和集约化养猪的发展,使得猪场的规模越来越大,存栏猪只越来越多,由于养殖密度大,活猪流动频繁,新老疾病也发生频繁,再加上管理误区普遍存在,控制疾病的难度越来越大。为了有效提高养猪效益,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疫病预防免疫工作,增加猪群免疫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免疫接种不仅需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养猪业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市场流通渠道的增多,一些已经基本控制的疾病,如猪瘟、猪丹毒等,在养猪生产中时有发生,且有扩散蔓延的趋势。猪瘟、猪丹毒、仔猪副伤寒、猪链球菌病和猪弓形虫病这几种疾病,由于一些疾病的病原在流行过程中发生变异、毒力减弱、加上猪群中的免疫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某些疾病在流行过程、症状表观和解剖病变等出现非典型变化,往往容易造成误诊。1流行特点区别1.1猪瘟又名猪霍乱或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的发生无季节性。各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易感。1月龄以…  相似文献   

4.
仇华吉 《畜禽业》2002,(3):Y006-Y007
动物疾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集约化养猪条件下,猪群高密度饲养,封闭式管理,工厂化作业,生活空间小,环境质量差,应激因素多,这无疑为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制造了温床.因此对于规模化猪场,控制群发性疾病(尤其是传染病)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养猪国家,饲养也正走向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但由于国内的实际情况和种种条件的限制,如饲养规模大、饲养密度高、气候变化快、应激因素多等,容易引起群发性疾病的反复发生和流行.近年来,全国各地猪场都为猪只,特别是保育期仔猪的呼吸系统疾病所困扰,由此而导致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明显.引起该类疾病的病原很多,据报道流感病毒的感染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美国猪流感是导致猪呼吸道疾病的三大主要病原体之一,危害猪群极严重.近年来国内各省区的猪只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症状,特别是冬季,呼吸道症状更加突出,甚至出现因呼吸道问题继发和并发其他细菌感染而大批死亡的现象;部分地区使用疫苗进行免疫,取得一定效果.国内对猪流感的认识尚不够重视,公开报道也很少,但不容质疑的是猪流感对养猪生产将是一个非常大的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6.
张继元 《畜禽业》2001,(10):60-60
众所周知,集约化猪场的特点是规模大、数量多、密集饲养、周转快、与市场交往频繁,生产工艺先进,有较完整的养猪技术.但集约化养猪规模大,密度高,也为猪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旦有疫病传入,就可能在猪群中很快传播开.除了造成死亡直接经济损失外,猪只发育不良,生长缓慢,拖延育肥时间,药物、人力等方面的损失也非常大,还会给猪场留下后患.根据山东农大朱瑞良博士提供的技术资料及笔者实践,认为,当前集约条件下猪病发生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7.
现代猪场大都建立于密集饲养和专门化生产条件下,环境对病原和生猪个体的影响日趋明显,随着养猪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以及生猪品种的良种化,生猪的疫病也越来越复杂。近几年就出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猪圆环病毒2型、气喘病等疫病,这些病的发生导致猪免疫抑制性疫病,引起猪群呼吸病综合症、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链球菌病、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的并发或继发,  相似文献   

8.
猪群健康控制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猪场大都建立于密集饲养和专门化生产条件下,环境对病原和生猪个体的影响日趋明显,随着养猪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以及生猪品种的良种化,生猪的疫病也越来越复杂.近几年就出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猪圆环病毒2型、气喘病等疫病,这些病的发生导致猪免疫抑制性疫病,引起猪群呼吸病综合症、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链球菌病、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的并发或继发,造成猪群成活率显著下降,少数管理不善的猪场从出生至上市的生猪死亡率高达40%,甚至更高.因此,建立合理、有效的猪群健康控制体系对提高养殖效益,促进养猪业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我国养猪业正由传统的以分散为主的饲养方式向集约化工厂化饲养方式转变。各行各业纷纷加入到养猪的行列中来,猪群饲养规模越来越大,规模化养猪逐渐发展起来。但是,随着猪群的迅速扩大,密饲及饲养技术的复杂化,而科学管理水平、防疫技术及员工素质等相对滞后,南方规模化养猪迅速发展所面临和带来了许多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南方规模化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养猪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生猪养殖所面临的问题和风险也越来越多,其中疾病的发生严重影响养猪的健康发展。所以猪场的防疫、场舍卫生在生猪养殖至关重要。猪舍和猪场的清洁卫生与猪的健康有很大关系。猪  相似文献   

11.
李鹰 《畜禽业》2005,(8):23-26
疫病的发生或流行应该具备一定的内外因条件,内因是指猪场内存在或侵入的病原体,外因是指猪场环境和日常生产操作给病原体带来的得以生存和蔓延的物质条件.集约化猪场疫病的发生要具备病原体、传染途径、易感性猪群三个必须条件.因此,猪场的防疫工作不能依靠单一的措施来保证,必须从消灭控制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和降低猪群易感性三个方面同时推进,采取综合性、有效性、持之以恒的防疫措施,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孙展兵 《畜禽业》2006,(5):39-40
在集约化养猪生产中,一些对猪群产生刺激并影响猪正常生理活动的因素(如:营养、环境、管理及疾病等)统称为应激因子,随着集约化程度的提高,这些应激因子也目趋增多,动物受应激因子作用后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机体分解代谢增强而合成代谢降低,性机能紊乱,严重时可引起一系列应激综合症,如肉质下降、急性肠胃疾病及咬尾症等.发生咬尾症的猪群,轻者把尾巴咬半截,重者把尾巴咬光.  相似文献   

13.
我国养猪业正由传统的以分散为主的饲养方式向集约化工厂化饲养方式转变。各行各业纷纷加入到养猪的行列中来,猪群饲养规模越来越大,规模化养猪逐渐发展起来。但是,随着猪群的迅速扩大,密饲及饲养技术的复杂化,而科学管理水平、防疫技术及员工素质等相对滞后,南方规模化养猪迅速发展所面临和带来了许多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南方规模化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1南方规模化养猪可持续发展存在的若干问题探讨1.1盲目决策,缺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前些年,由于猪价非正常上涨,加上许多地方政府都相继出台了包括发放良种补贴在内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养猪…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06,(9)
1.国内外养猪领域育种繁殖、饲料营养、疫病防制等学科研究新进展、新成果;2.我国南方猪病流行新特点、病菌病毒新变化,防制、诊断、治疗新方法;3.我国南方工厂化、集约化、适度规模化养猪营养特点与日粮配制,饲养管理特点与饲养管理技术,环境控制特点与净化技术、群体免疫技术、粪便与污水处理技术等;4.我国南方工厂化、集约化、适度规模化猪场规划与建设,猪舍设计及配套设施,养猪新工艺,南方生态养猪模式;5.我国南方养猪业猪肉食品安全、地方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路;6.我国南…  相似文献   

15.
张彩兰 《畜禽业》2013,(1):59-60
<正>规模养猪是农村中一条致富大道,养猪由农家散养发展到规模饲养,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但在生产实践中,疾病问题仍十分突出。现将当前建瓯市猪病流行特点及原因分析如下。1建瓯市猪病流行特点1.1病原多重感染十分普遍猪群发病往往不是由单一病原所致,而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体共同感染所造成的,导致猪群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而且控制难度大,危害  相似文献   

16.
<正>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猪的传染病.防制重大传染性疾病在猪场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养猪生产和人民身体健康,提高猪场的生产水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好规模化猪场兽医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规模化、集约化养猪在我国养猪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但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散养猪仍在乡镇农村大量存在,由于农村散养大都存在卫生管理条件较差、诊断防治手段简陋,常导致猪病的群发性或区域性流行,从而给养猪生产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在此给大家介绍一些在缺医少药地区、适合于农村散养、效果较好的猪病土方.  相似文献   

18.
规模化养猪场消毒存在的误区及消毒剂的正确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毒的主要目的是消灭传染源的病原体,疫病发生要有3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在规模化养猪中,尽管有时没有发生疫病,但如果不及时消毒、净化环境,环境中的病原体就会越积越多,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发疫病流行。因此,消毒应注意3个环节:栏舍内(带猪)消毒、舍外环境消毒(包括用具、车辆等)和饮水消毒,每周应不少于3次,环境消毒每周1次,饮水始终要消毒或保证清洁。经过消毒,并不一定就能达到彻底的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19.
李鹰 《畜禽业》2006,(3):16-19
规模化养猪的发展,瘦肉猪的育种、营养和饲养等技术领域的成果被不断应用,已经使得中国养猪的技术水平和整体实力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和挖掘.目前,影响我国养猪业的瓶颈已经不是猪种、饲料和市场,而是各种疾病所带来的威胁.相对北方来说南方的规模化程度、饲养管理水平和养猪设备先进一些,因此南方总体上说疫病控制水平要比北方高,几种在全国普遍流行的疾病在南方养猪发达地区常处于隐性感染.但是南方大部分地区处于亚热带地区,气温偏高,如果管理不当的话猪只易因应激发生各种疾病.另外由于南方气温高温高湿,蚊子等吸血昆虫存在的时间长,寄生虫容易滋生,寄生虫病发生的几率比北方高,一些以吸血昆虫为媒介的疾病如附红细胞体病等也易发生.  相似文献   

20.
叶文贵 《畜禽业》2007,(4):40-41
<正>近年来我市的养猪业从传统的、千家万户分散的养猪生产向着规模化养猪业发展。与此同时,猪病的发生对规模化养猪生产的危害日趋加重,特别是新近发生的传染病,危害就更大,成为严重影响规模化养猪业健康、稳定发展的主要威胁,应引起重视。现将当前我市猪病发生流行的特点及防制对策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