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城·水之间     
杜蔼恒 《广东园林》2008,30(2):10-15
通过对水陆边界形态的再设计,对公共绿化空间与自然绿化空间的再组织,打造具有现代城市艺术意义的滨水生态公园,并借此探讨城市与水体、人文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范学明 《广东园林》2008,30(2):46-51
关注用地现状环境的构筑物、光线、辐射与气流、水文和地域特点等自然因素,关注人形行为和当地历史文化等人文、社会因素,追求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相结合。绿影代表自然,绿光代表人工。光与影共同营造后工业生态休闲公园。  相似文献   

3.
针对山地城镇独特而又敏感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运用景观生态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提出了适宜山地城镇"绿核+绿廊+绿网"的绿化模式,为促进兰坪县城镇的社会、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21世纪,整个世界都强调园林建设“以人为本”(人文性)和“环境保护”(生态性),人与自然的和谐受到了普遍的关注,人文和生态也成为园林界中最为热门的话题。而人文的内在精神到底是什么?与生态的关系又是如何?人文和生态是否抵触,?又如何达到和谐统一?笔者结合湖西综合保护工程的规划实施,谈一点自己的看法。1.“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将人文与生态并重,并且主张和谐统一笔者作为一个园林工作者,以“为人类创造美好的家园”为己任,也曾将“以人为本”作为园林建设的首要任务。然自笔者师从王兆骞先生学习景观生态学以来,对人文与生…  相似文献   

5.
城市山地公墓生态绿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城市山地公墓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 ,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 ,提出了适合城市公墓的网状生态绿化模式 ,对其适应性、渗透性、系统性、可达性、文化性和经济性等特点与优势进行了分析 ,并结合城市山地公墓实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社区作为城市的基础组成单元,其发展直接影响着整个城市建设的进程,高度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在社区层面上,已经从注重自然生态到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共同可持续发展并存的发展阶段,并提出了"生态社区"的可持续理念,结合自然、社会、经济的和谐统一发展理念,对生态社区发展历程、低碳社会空间、绿色出行方式以及低碳住区的空间塑造等进行了探究,为生态社区的实践与理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黎玉渊 《热带林业》2003,31(4):43-43
保护海南岛沿海植被具有深远长久的意义。尤其是保护三亚沿海的植被对自然生态(研究大自然与生物的关系。涉及到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相互作用,物质循环与能量转移等等),人文生态(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人类文化,应与自然生态相适应、协调与进步)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陈献军 《绿色科技》2013,(6):160-161
指出了旧村改造应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生态宜居环境。旧村改造中要重视农田环境在内的生态环境保护,保持自然生态格局与活力,营造出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园林式绿化环境。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台州市的城市绿地建设现状和自然资源条件,提出了台州市“一心四层、两楔六廊、平原河道、绿化成网”的城市绿地系统构建思路;在城市绿地建设中,引入生态人文理念,强调自然景观森林的利用、地域植被景观的突显和城市人文特色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吴泽英 《广东园林》2008,30(2):26-29
对珠三角地区历史文化以及地方特有景观进行传承,以网状脉络的理念将场地划分成各种公共绿地空间与自然生态绿地空间,并对滨水交界整合设计与采用引水入园的方法,创造一个供市民游憩、观赏与活动的现代生态公园。  相似文献   

11.
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空间规划转型的大背景下,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也正在摸索中重构。以维护自然生态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为出发点,以生态安全网络理念为基础框架,采用绿色质量评价研究方法,构建由自然绿地斑块、人工绿地斑块及生态廊道构成的自然保护地规划体系,并结合深圳市自然保护体系规划探讨了具体的规划与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兰州北山绿化区植被种类组成数量特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植物群落生态学知识对兰州市北山绿化区植被的种类组成数量特征进行研究,把天然植物群落中样方调查法及植物群落学的理论,运用到人工群落中来.通过调查研究,对物种重要值、垂直结构和径级结构等的分析,综合考虑生态恢复的知识和景观生态学知识,对其绿化群落的种类组成进行数量分析,为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规划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城市绿地发展历程,研究了城市生态学的组成内容。在城市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从多个方面剖析传统城市绿化的问题,初步探讨了城市绿地系统生态规划的方法及其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4.
生态弹性通过研究人与自然系统的关系,为缓解生态危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以北京市"二道绿隔"温榆河段的郊野公园组团为例探讨生态弹性导向下的郊野公园体系设计策略:一是从缓解河道行洪压力、形成区域海绵系统、公园水网循环建设3方面构建弹性水系统;二是通过推进适应性生态演替与设计旱雨两宜生境构建弹性生境系统;三是构建生态游览系统。  相似文献   

15.
文中梳理景观都市主义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归纳了一系列相关理论的主要观点:建筑都市主义强调建筑决定城市的形态,忽视了城市的自然和生态过程;景观都市主义从景观的角度来思考城市问题,景观成为决定城市形态和城市体验的最基本要素;生态都市主义倡导由"设计结合生态"到"设计生态"的转变;景观生态都市主义提出景观都市主义与城市生态学的融合。重点剖析了拉·维莱特公园、纽约清泉公园和高线项目3个典型案例,旨在探索其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工业园区绿色生态环境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现,实施江西省委、省政府"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和创建生态工业园区的必然要求.本研究报告通过广泛调研和深入分析,提出了江西省工业团区绿色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总体框架、建设内容、具体措施和评价指标.并提出相关建议对策,有较强的创新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西北工业大学金叶信息技术学院中心绿地的景观设计方案,本着生态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和浓郁文化内涵的原则,创造一个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优美环境,为师生提供具有园林艺术氛围的学习、交流、休闲、娱乐和生活的场所.  相似文献   

18.
浅论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简单介绍了景观生态学并初步论述其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黄兰芳 《绿色科技》2013,(6):115-118
从室内绿化装饰的意义和作用、室内绿化装饰的植物选择、室内绿化装饰的基本原则、室内绿化装饰的主要形式和室内绿化装饰的设计五个方面阐述了室内植物在现代居室绿化装饰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指出了在当代城市环境污染日益恶化的情况下,改善城市环境,改善室内居住环境的质量显得尤为迫切。植物是大自然生态环境的主体,通过室内绿化把生活、学习、工作、休息的空间变成"绿色的空间",是环境改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这种无形的环境效益和有形的生产效益一样重要。  相似文献   

20.
陈韶强 《林产工业》2020,57(1):67-69
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不断提升,越来越多基于环保理念所形成的消费习惯正在影响终端消费市场的基本走向。家具制造业属于传统产业、绿色产业、富民产业,其生产、制造、物流环节均应体现绿色制造理念。介绍了绿色制造理论,分析了基于绿色制造的家具选材难点,提出了基于绿色制造的家具选材与生态设计措施和家具生态设计升级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