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密度和追肥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采用二次旋转回归组合设计,以玉米品种东庆1号、本育9号、东农250、东农0304和东农252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它们在密度为37500-67500株·hm^-2,追肥量为75-225 kg·hm^-2范围内的产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适合其种植的密度和追肥量不同;东庆1号和东农252密度和追肥量的变化对其产量的影响较大,其他3个品种密度和追肥量的变化对其产量影响不大。确定了5个品种的密度和追肥量的最佳组合方案,建立了5个品种密度和追肥量变化与产量关系的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2.
沉积物中微生物量与有机碳形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富营养化类型不同的乌梁素海和岱海为对象,根据水域面积及生态类型进行采样及分析测试,开展了湖泊沉积物中微生物量与有机碳形态的相关性研究,对比分析了2个湖泊沉积物微生物量的分布特征及其差异性,初步探讨了2个湖泊沉积物微生物量与含水率、pH及有机碳各形态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中微生物量介于5.59×108~32.46×108个·g-1dw,平均16.36×108个·g-1dw;岱海表层沉积物微生物量介于4.76×108~43.66×108个·g-1dw,平均25.04×108个·g-1dw;乌梁索海微生物量的高值区位于湖区东南部,岱海微生物量的高值区位于湖心区;2个湖泊沉积物柱芯中的微生物量均随深度增加而减少,沉积物微生物量与含水率、总氮和活性有机碳呈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依照IPCC的碳排放计算方法,对河南省1995-2009年的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人均碳排放量及3个产业的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进行测算,分析了河南省历年碳排放总量和3个产业终端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的变化情况,得出了河南省终端能源利用碳排放量的增长与碳排放强度的降低均主要在第2产业.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烟台地区苹果园优质丰产树体结构参数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明确在烟台地区自然条件和管理技术水平下优质丰产苹果园合理的树体结构参数,对栖霞和招远优质丰产苹果园的树体结构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蛇窝泊镇和观里镇苹果园单株枝量分别为1 571条和1 587条,折合666.7m2枝量分别为87 976条和88 872条;蚕庄镇苹果园间伐后单位面积枝量明显下降,单株枝量有所增加,枝类构成均以短枝为主;蛇窝泊镇、蚕庄镇和观里镇苹果园单株枝组量分别为344个、378个和167个,折合666.7m2枝组量分别为19 264个、21 168个和18 704个,枝组构成均以小型枝组为主,树冠覆盖率分别为69.6%、68.0%和77.8%,行间树冠交接率分别为7.0%、14.8%和35.9%。  相似文献   

5.
采用花粉离体培养法测定比较了23个砂梨(Pyrus pyrifolia)栽培品种的花粉量和花粉生活力,并研究了室温、4℃和-20℃等贮藏温度对丰水、金晶和翠冠3个砂梨品种花粉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23个砂梨栽培品种的花粉量和花粉生活力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大果水晶梨和黄金梨几乎没有花粉,花粉萌发量为0,不能做为授粉品种;丰水、西子绿、金晶、鄂梨2号、幸水、金水1号、翠冠、华梨1号、长十郎等9个品种花药花粉量在16000以上,花粉萌发量在10000~20000之间,适宜做授粉品种。室温贮藏和4℃贮藏丰水、金晶和翠冠3个砂梨品种的花粉时,花粉的生活力迅速丧失,-20℃条件下贮藏丰水、金晶和翠冠3个砂梨品种的花粉,花粉生活力下降速度较为缓慢,贮藏12个月的花粉能够满足生产上授粉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万珊  李绍勤  张宏宇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1):2234-2235,2320
从柑橘粉虱(Dialeurodes citri Ashmead)越冬若虫量以及嫩叶上的卵量、若虫量3个方面对我国主栽的7类14个柑橘品种做了田间调查,结果显示,柑橘粉虱对这14个品种的寄主选择性存在明显的差异。就嫩叶卵量和若虫量来看,南丰蜜橘是其中对柑橘粉虱吸引力最强的品种,就这3个指标来说,HB柚均为最抗柑橘粉虱的品种。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不同烤烟品种的适宜施氮量,以K326、OX2028、NC2326、云烟87、红花大金元5个烤烟品种在全国4个烤烟产区采用小区试验方式进行了在当地习惯施肥量基础上增施和减施氮肥对烤烟品种主要化学成分及产量和质量影响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当地习惯施肥量基础上适度增加施氮量有助于提高K326、红花大金元、OX2028 3个烤烟品种的产量和产值;施氮量的改变对5个供试品种的烤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影响较小;适度增加施氮量有利于K326、红花大金元2个烤烟品种香气品质的提升,而不同施氮量处理对OX2028、NC2326及云烟87 3个烤烟品种的评吸质量影响较小。在当地施氮量基础上,适度增加K326、红花大金元烤烟品种施氮量有利于提高烤烟种植经济效益,提高烟叶香气质量。  相似文献   

8.
以配子供量、球果量数量性状对油松种子园去劣疏伐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研究对油松种子园内118个无性系的球果量、雄球花量及花粉量、花期同步性进行观测调查,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聚类和秩次排序处理。结果表明:各无性系间球果量和雄球花量的差异显著,无性系内差异不显著。不同土壤条件与管理水平对球果量与雄球花量影响极显著,并筛选出球果量大、配子供量多的13、43、100号等16个优良无性系,将118个无性系分为4类,为种子园的留优去劣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方法,对18个家蚕纯种的万蚕茧层量与10个主要数量性状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分析的各个性状对万蚕产茧量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依次为:茧层量、全茧量、茧层率、四龄结茧率、良卵率、普茧率、虫蛹率、死茏率、同宫茧率、单蛾卵量,为今后家蚕纯种的定向培育和选育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妍  杨顺利  周学永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640-11642
[目的]优化苏云金杆菌(Bt)工程菌株WG-001的发酵条件。[方法]以产芽胞量为测定指标,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对Bt WG-001菌株发酵液的初始pH、培养温度、装液量及Mg2+添加量4个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4个因素对发酵菌数影响大小次序为初始pH>温度>装液量>Mg2+浓度;Bt WG-001菌株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5℃、装液量50 ml、初始pH 7和MgSO4添加量0.5%,在该条件下Bt发酵液中产芽胞量达51.40×107个/ml。[结论]为Bt WG-001的中试和工业发酵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块茎形态结构模型是功能-结构马铃薯模型的重要研究内容。以‘费乌瑞它’马铃薯品种为材料,于2016和2017年度马铃薯生长季开展了施肥试验。基于不同氮钾施肥水平试验和不同施氮追肥水平试验马铃薯块茎主要形态参数和器官生物量等数据,通过分析块茎主要形态与器官生物量和生理发育时间的定量关系参数,基于块茎形态参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了马铃薯块茎形态结构参数模型。经基肥不同氮水平试验马铃薯块茎生长数据检验,除薯形指数模型精度略低外,块茎长、块茎宽、块茎厚和比块茎重模型精度均较高,所建模型可较好模拟不同施肥水平马铃薯块茎主要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12.
东北寒地水稻冠层氮素含量高光谱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动态、无损监测寒地水稻氮素状况,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分析不同生育期水稻冠层光谱特征,借助波段自相关分析(Bands inter-correlation analysis,BICA)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选择特征波段构建多种植被指数.根据植被指数与氮素含量相关性,建立单变量预测模型.利用最大R2增量法(MAXR)分析全部植被指数与氮素含量定量关系,建立多变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从分蘖期到抽穗期,寒地水稻冠层光谱反射率在可见光波段内降低,在近红外波段内增加.基于BICA-PCA-MAXR预测模型预测精度和稳定性较基于BICA-PCA结合一元回归预测模型显著提升.研究结果可为水稻氮素含量快速检测提供地域参考,水稻精准施肥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不同算法红边位置监测小麦冠层氮素营养指标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红边位置常被用于监测作物叶片氮素营养状况。本文旨在通过不同算法提取红边位置,分析并比较不同算法提取的红边位置对氮素营养监测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差异,确定监测小麦叶片氮素营养的最佳红边位置算法及定量模型。【方法】基于不同施氮水平、播种密度、品种类型和生育时期的小麦田间试验,系统分析不同算法的红边位置(一阶微分、倒高斯法、多项式拟合法、四点内插法、拉格朗日法、线性外推法)与冠层叶片氮素营养指标的定量关系,比较不同算法红边位置对氮素营养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果】线性外推法为计算小麦红边位置的最佳算法,并建立了基于线性外推法的小麦冠层叶片氮素营养定量监测模型。【结论】研究结果为小麦冠层叶片氮素营养指标的可靠监测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对杂交水稻高产节氮栽培试验中的不同栽培模式,缓释尿素(SCU)及不同类型肥料,普通尿素不同施氮水平及施肥方式等,对二化螟的发生危害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优化栽培和轻简栽培,缓释尿素(SCU)和其他几种新型肥及配方肥都能减轻二化螟的发生危害,普通氮肥施氮过多则加重危害。杂交水稻高产节氮栽培,一般施纯N杂交稻150~180 kg/hm2,超级杂交稻195~225 kg/hm2较为适宜。坚持科学施用氮肥,推广应用控缓释肥和适氮适磷钾复合肥,不仅使水稻获得高产,而且可减轻病虫危害,减少因氮肥流失而造成的浪费和污染。  相似文献   

15.
建立大田早稻农学光谱估产模式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田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氮素水平的水稻冠层光谱之反射率存在着极显著差异。其中630~690nm,760~900nm和520~600nm三个波段可作为检测水稻氮素水平的敏感波段。利用测定光谱反射,通过光谱变量计算以估测LAI和Chl等农学参数是可行的。单一生育期光谱建模估产的精度较低,而且应用时生育期也难统一。RVI复合估产模式和LAI-RVI综合估产模式的精度很高,但仍只是“样板模式”,实际应用于大田估产时,仍需进行多点试验,进一步验证模式并建立一套修正方法,以适应不同熟制和不同产量水平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不同台湾桤木林草复合生态系统土壤碳氮特征,探讨林草复合模式对土壤碳氮库的影响。【方法】以四川省丹棱县退耕还林地台湾桤木+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 compressa)、台湾桤木+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和台湾桤木+自然草(林下自然生长的杂草)3种模式为研究对象,采用土钻法分土层采集各模式下土样,研究其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特征。【结果】不同林草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影响程度并不一致。3种模式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表明:台湾桤木+牛鞭草>台湾桤木+黑麦草>台湾桤木+自然草,全氮含量差异显著(P<0.05)。各模式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随土层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3种模式土壤剖面平均C/N表现出:台湾桤木+牛鞭草>台湾桤木+自然草>台湾桤木+黑麦草,各模式间C/N差异显著(P<0.05)。【结论】林草复合模式能较好地改善土壤肥力,这为区域退耕还林林草模式水肥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阳东县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氮素指标体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2007―2009年3年来阳东县各地区的水稻"3414"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阳东县水稻土壤有效氮素养分极低、低、中、高四级养分丰缺指标,提出了不同肥力水平下水稻土壤的推荐施氮肥量。结果表明,建立的水稻土壤有效氮丰缺指标的数学模型为y=19.058Ln(x)+23.797,水稻土壤有效氮含量与推荐施氮量的数学模型为y=-0.0064x+3.09。根据模型获得的推荐施氮量仍需在生产中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不同取样尺度下采集皎口水库水样,测定水体主要指标总氮、总磷、氨氮及高锰酸盐指数含量,研究了地统计分析法在不同取样尺度下对水库水体空间变异的适用性和空间插值的质量。研究结果表明,皎口水库100 m尺度与200 m取样尺度相比,4种主要水质指标在不同取样尺度下空间变异最佳变异模型、插值模拟及空间分布均存在一定差异。空间拟合模型方面,总氮、高锰酸盐指数最佳拟合模型为高斯模型,总磷、氨氮最佳拟合模型为球面模型;结合模型特征参数和空间插值综合评价,总氮和氨氮在200 m取样尺度下表现出较好的空间相关性,插值模拟质量较好,而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则在100 m尺度下表现出一定优势;空间分布上,水体氨氮、高锰酸盐的影响主要是人为因素,总磷受水库内源环境影响较大,而总氮则与库周农业种植等活动密切相关。以上结果表明,总氮和氨氮更适合在200 m尺度下取样,而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宜在100 m尺度下取样。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开花后穗部器官成为小麦生长中心,保证穗部充足的氮素营养是籽粒产量和蛋白品质形成的基础,精确诊断穗氮营养对预测评价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选用周麦27和豫麦49-198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置3个灌溉条件(W0:雨养、W1:拔节期浇水1次、W2:拔节和开花各浇水1次)和5个施氮水平(0(N0)、90 kg·hm-2(N6)、180 kg·hm-2(N12)、270 kg·hm-2(N18)和360 kg·hm-2(N24)),于小麦开花后不同的灌浆时段采集各处理小麦穗器官干物质及氮素含量数据,构建不同灌溉条件下冬小麦穗器官的临界氮稀释(Nc)曲线,并于成熟期测定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结果】 在同一灌溉条件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穗部干物质及氮含量均增加;不同灌溉条件下的穗部临界氮浓度与生物量间均符合幂指数关系,不同灌溉条件的模型间存在差异(W0: Nc=2.58 DM-0.242; W1: Nc=2.92 DM-0.24; W2: Nc=3.10 DM-0.231)。氮营养指数(NNI)在不同灌溉条件下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适宜施氮量因灌溉条件而异,雨养条件为180—270 kg·hm-2,灌溉条件为270 kg·hm-2左右。相对产量(RY)与NNI之间显著相关,具体表现为线性+平台特征,在雨养条件下NNI为1.01时,RY获得最大值;而在灌溉条件下NNI为0.97时,RY获得最大值。籽粒蛋白含量与NNI之间呈显著的线性定量关系,灌溉导致蛋白质含量有所降低。【结论】 确立的穗器官Nc及NNI模型,能够有效指示不同水氮条件下小麦氮素丰缺变化,实时评价产量状况,准确预测蛋白质含量,为小麦生育后期的田间及收储管理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
[背景]RNA表达丰度作为一种生物标记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阶段,但在农业栽培中诊断作物营养状况的应用较少.[目的]挖掘和验证转录水平上可以作为生物标记物精确指示玉米氮营养状况的基因,指导精准施用氮肥.[方法]基于不同氮素处理的基因芯片和RNA-Seq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和统计学方法初步筛选出基因表达丰度高度响应氮素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