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4 毫秒
1.
张苏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648-6649
农村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构建农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应当从文化入手。目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和面临许多困境,只要我们做到确立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大文化"观念,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工作,就一定能顺利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高校德育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道德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的道义基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精神动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加强高校的道德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面临德育工作的严峻挑战,必须通过改革与创新成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3.
农业合作组织——构建我国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农村和谐社会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发展农村合作组织是构建社会主义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农村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是构建我国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4.
农业部部长杜青林日前强调,“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全局关系重大,对农村影响深远。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  相似文献   

5.
崔艳华 《甘肃农业》2007,(12):66-67
“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焦点是增加农民收入。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收入能否增长,不仅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稳定,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作者阐述了农民增收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分析了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提出了通过促进农民增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面扶贫攻坚任务的决胜时期。西藏作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众多、贫困程度深重、扶贫难度大是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和严峻制约。  相似文献   

7.
石磊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4):4316-4317,4320
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和科学内涵,分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推进共同富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推进共同富裕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有利于解决公平问题、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共同富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在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体制上不完善、认识上有误区和理论上不完善。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个新的执政理念,构建和谐社会既反映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景,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而这正是政府所需要应对和解决的。本文从政治学的视角.以分析和谐社会所饱含的价值意蕴及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为切入视角,对政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中应担负的责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述。认为.政府应该担负起四个向度的基本责任,即:政治责任、行政责任、道义责任、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迅速发展的今天,诚信缺失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尤其是经济的发展。这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此,我们从许多方面进行了探究,主要的目的就是有效地解决目前我国社会尤其是经济领域诚信缺失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我们才可能着手去构建和谐社会,去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乃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1.
李明顺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366-7368
从加强科学管理,维护土地资源的基本平衡与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推行农业生产的市场化和标准化;加强工农业之间的联系;加强农民科技素质教育等方面论述了加强农业经济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与保障。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石。构建杜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新时期的奋斗目标,文章论述了社区乡镇图书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强调社区乡镇图书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层的重要机构。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中华传统农业文化 当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对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视野下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农村社会主要矛盾表现、产生原因与化解对策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视角将直接针对转型期农村面临的重大矛盾问题,研究重点将更多地转向农村不同阶层间的利益矛盾和体制转型所引起的干群矛盾等研究,研究方法会更多地采用突出实效的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面对各项文化对我国人们思想的冲击,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荣辱观的提出有利于打造和夯实民族精神支柱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准则的高度概括,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把思想道德建设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荣辱观的提出也正是正在建构和谐社会的思想导向,因此,我们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现代林业的概念与内涵、森林的功能、现代林业的建设目标及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表述,着重阐述了发展现代林业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社会保障体系的独特功能决定了它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同时也应是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促进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但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目前面临一系列困难和挑战,应当通过完善立法,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多渠道解决社会保障资金,建立统一的管理体制,提高社会保障资金的营运效率,创新社会保障方法,推动新型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丁泽勤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475-15478
以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对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为切入点,分析了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和谐社会视域下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0.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给社会的长期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了隐患。采取积极措施,制定有效政策,遏制和逐步缩小收入差距,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完善农村分配制度为切入点,关注“三农”问题,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