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虎皮楠等珍稀树种种子萌发温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虎皮楠等10个珍稀树种种子的萌发适宜温度.结果发现,10个树种种子的萌发温度差异较大.其中适于在较低温度(15-20℃)下萌发的种子有尖萼厚皮香、香港四照花、金叶含笑和八月桂;适于在较高温度(25-30℃)下萌发的种子有香花崖豆藤、虎皮楠和东京白克木;对发芽温度要求较宽的树种有伯乐树、椤木石楠和蓝果树.  相似文献   

2.
马瑞君  陈学林 《沙棘》1998,11(3):17-19
不同温度下,四种沙棘种子萌发率和主根生长速度明显不同,肋果沙棘的最适萌发温度为15℃~20℃,中国沙棘和棱果沙棘为20℃~25℃,在同一温度下,四种沙棘以肋果沙棘萌发最快,西藏沙棘最慢,差异的原因除种皮因素外,可能还与种的生态环境有关,就日生长量来看,中国沙棘表现更为喜温,肋果沙棘较为耐寒。  相似文献   

3.
麻疯树白粉病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初始温度为15℃,最适温度25℃,35℃时萌发停止;萌发最适相对湿度90%左右,初始相对湿度35%;初始pH4,最适pH6,pH10时萌发停止。麻疯树白粉病病原菌寄生性很强,有伤和无伤接种均能发病,其潜育期10 d左右。人工接种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25℃,相对湿度90%,pH6时麻疯树白粉病发生最严重。  相似文献   

4.
梨树腐烂病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梨树腐烂病病原菌为一新变种,该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10 ̄40℃,最适温度为25℃,在45℃温度下恒温处理10min就失去萌发能力,分子孢子萌发的酸碱度范围pH3.0 ̄7.0最适为pH4.0,分生孢子萌发需要98%以上的相对湿度,有营养的条件有利于孢子萌发,空气充足,黑暗条件下分生孢子萌发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八角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广西八角主产区分离到7个八角炭疽病菌株,No.1菌株致病力最强。对其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菌丝生长和孢子形成的最适温度为28℃;分生孢子萌发、附着胞形成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6℃~22℃;生长发育的最适pH值为5~6;孢子萌发最佳湿度为100% 水膜;黑暗条件下有利于孢子萌发,病原菌能够利用所测定的氮源和碳源。  相似文献   

6.
湿地松枯梢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色二孢菌引起湿地松枯梢病。病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好,最适温度为25-31℃,在全光照条件下生长最快,子实体最早形成。分生孢子在10%的湿地松和油松针叶浸汁中萌发最好,6h萌发率达90%以上,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pH值为6~7;在水滴中纟在饱和湿度下萌发率高;光照对分生孢子萌发几乎显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冬枣黑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菌落在玉米培养基、燕麦培养基、土豆培养基上均生长良好,其中在玉米培养基上生长最快;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5℃,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8℃;菌落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差异不显著;菌丝生长适宜pH值为6~9,最适pH值为6~7.0,孢子萌发的最适pH值为7.0;不同营养条件下,孢子萌发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不同因素对羊肚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对羊肚菌孢子在不同温度、pH、照光以及不同化合物存在条件下的萌发和菌丝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 ,确定羊肚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最适条件是 2 5℃、pH6 .5~ 7、黑暗 ;一定浓度范围的MgSO4、KNO3 、CaCl2 、NaNO3 能促进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 ,其中MgSO4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研究结果表明,核桃炭疽病病原菌生长(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最佳营养配方为PDA加核桃外果皮汁液,生长温度范围在5℃~35℃,最适温度25℃,5℃以下和40℃以上则停止生长;分生孢子萌发最适相对湿度100%,相对湿度75%以下时停止萌发;病原菌对pH值适应性较强,pH值3以上,pH值10以下均能生长,生长最适pH值6.5~7。通过室内杀菌剂毒力测定和林间防治试验,筛选出的世高和晴菌唑对核桃炭疽病病原菌生长抑制作用很好,林间防治效果可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为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种子萌发的情况,将顶果木种子放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萌发。结果表明,25℃时种子的发芽率和萌发指数已达到较高水平,分别为84%和19.14;30℃条件下种子具有最高的发芽率、萌发指数和较高的发芽势,分别为89%、21.88和83%,且萌发期间,种子对营养物质的转换能力较强,幼苗的抗逆性不断增强,完全能够达到早苗、齐苗和壮苗的要求。说明顶果木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30℃,最适温度为30℃。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激素处理、浸种温度及贮藏方式对铁线莲属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以黄花铁线莲、灌木铁线莲、短尾铁线莲和粗齿铁线莲4种野生铁线莲种子为材料,设置不同梯度激素水平和浸种温度水平,及不同贮藏方式对供试种子进行处理,观察萌发情况。结果表明:灌木铁线莲在50 mg/L GA_3中萌发情况最好,发芽率为64.45%,10 mg/L GA_3能显著促进黄花铁线莲、短尾铁线莲和粗齿铁线莲种子萌发,发芽率分别为55.89%、55.56%和22.22%。黄花铁线莲最适浸种温度为25℃、灌木铁线莲最适浸种温度为30℃,短尾铁线莲和粗齿铁线莲分别在20℃和15℃中发芽率最高,发芽率分别为55.55%、45.55%、25.56%和41.11%。黄花铁线莲、短尾铁线莲和粗齿铁线莲的最适贮藏条件为地窖层积沙藏,发芽率分别为51.11%、38.89%和51.11%,灌木铁线莲的最适贮藏条件为冰箱4℃层积沙藏,发芽率分别为78.89%。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采用不同温度处理、预先浸泡处理、不同浓度GA3处理等3种种子预处理方法进行柳叶水甘草种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柳叶水甘草能够萌发的温度范围为15~30℃,最适萌发温度为25℃;预先浸泡处理对种子萌发率影响不显著,但显著提高种子发芽指数,浸泡时间为24时,种子发芽指数最高;预先用GA3浸泡有利于柳叶水甘草种子快速、整齐发芽,最适浓度为1 500×10~(-6)。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辽东丁香种子萌发特性,在赤霉素(GA3)浓度分别为0、10、50、100、500、1 000μmol/L,温度依次为10、15、20、25、30、35℃,光照强度为0、24.9、35.5、67.3μmol/(m2·s)的条件下,研究了GA3、温度及光照等因素对辽东丁香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GA3最适处理浓度范围为10~50μmol/L,其中50μmol/L时的各项结果均明显提高;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0~30℃,低于15℃或超过35℃发芽均受到抑制,且最适萌发温度为20℃;光照对辽东丁香种子的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有效防治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炭疽病,对其病原之一豆类炭疽菌(Colletotrichum truncatum)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28℃;产生分生孢子的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温度30℃;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15~30℃,最适温度28~30℃;在p H 3~12的范围内该菌均能生长,菌丝生长最适p H值为5;分生孢子在水滴中萌发率为96.67%。豆类炭疽菌可利用多种碳氮源,对蔗糖和葡萄糖利用最好,阿拉伯熟胶粉利用最差,但是产孢量却最大;对牛肉膏利用最好,硫酸铵利用效果最差,在蛋白胨和酵母粉培养基上产孢量最大;光照能加速菌丝生长和促进产孢。  相似文献   

15.
木霉菌株T95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木霉菌株T95在PDA培养基、麦芽糖培养基、查彼培养基、苹果树皮煎汁和基本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其中在PDA、查彼和基本培养基上,菌丝生长较快,产孢量也较多。在PDA培养基上,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5~35℃,产孢的温度范围是10~37℃,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适温度为25℃;菌丝生长和产孢的pH值范围是2~11,最适pH值为4。在基本培养基上,葡萄糖为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木糖为产孢的最佳碳源;蛋白胨和牛肉浸膏是菌丝生长的最佳氮源,天门冬素是产孢的最佳氮源;维生素B1和B2对产孢作用较大。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佳微量元素是Mg。分生孢子萌发需要一定的营养,PDA膜好于2%琼脂膜。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是15~35℃,最适温度为25℃;pH值范围是2~11,pH值为3~5时萌发率较高;接种后8h开始萌发,时间集中在16~24h内。在25℃时,孢子萌发的最适相对湿度为70~80%,最低相对湿度为50%。  相似文献   

16.
以江南油杉(Keteleeria fortunei var. cyclolepis)花粉为研究对象,采用液体培养法,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培养基组分、pH值和温度对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江南油杉花粉在无蔗糖、无H_3BO_3及无CaCl_2的培养基中均能萌发,但萌发率较低。添加蔗糖、H_3BO_3和CaCl_2均可显著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但高浓度的蔗糖、H_3BO_3和CaCl_2均会抑制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pH值和培养温度均对江南油杉花粉的萌发影响显著,培养基最适pH值为6.5,花粉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过高或过低均会抑制花粉萌发。综合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江南油杉花粉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250 g/L蔗糖+200 mg/L H_3BO_3+100 mg/L CaCl_2,pH值为6.5,置于25℃光照培养96 h,萌发率为42.4%。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室内发芽试验法研究了不同光照和温度条件对中型滇丁香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型滇丁香种子的萌发需在有光照的条件下进行,在有光照状况下中型滇丁香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在此温度条件下,其种子12~14天开始萌发,2~3周萌发完全,种子发芽率可达98%。以25℃为界,温度的升高或降低均会降低其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18.
经鉴定,桉树溃疡病的病原为Phoma eucalyptica Sacc.。该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5~30℃,最适pH为5~7.5。病原菌分生孢子在25℃下24 h内萌发率93%,葡萄糖和蔗糖溶液对孢子的萌发有一定促进作用。病原菌对高温的耐受性较强,菌丝和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分别为58℃和65℃。病原菌菌丝和孢子通过伤口侵入寄主体内,无伤接种不发病。  相似文献   

19.
该文对来源于危害石榴枝干部和果实部的疮痂病病原菌Dothiorella sp.菌株的生理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两菌株的菌丝体在5~40℃范围内均可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在pH3~11均可生长,最适酸碱度为pH4,pH6~7时生长较为迅速;在不同碳源中,多糖生长最好,其次为单糖、二糖;在不同氮源中,以牛肉膏和蛋白胨生长最好;分生孢子在多糖中萌发最好,其次为单糖、二糖;而在氮源中以硫酸铵萌发最好;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湿度为100%。两菌株问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霸王种子萌发特性,为种群更新及环境适应机理提供理论指导。以霸王种子作为试验材料,光照设强光、弱光、无光3个处理,温度设15、20、25、30、35℃共5个处理。结果表明:霸王种子的萌发不需要光照;温度则影响显著,适宜温度为15~35℃,最适温度为15~20℃,其中20℃吸胀当日萌发,15℃吸胀次日萌发,35℃吸胀第3日萌发;15℃延长萌发终期至吸胀第8日,≥20℃萌发终期为吸胀第6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