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阜新地区林下经济开发造林技术模式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阜新地区实施林下经济开发项目后主要的造林技术模式及各造林模式的经济效益,提出阜新地区林下经济开发模式主要有林草型、灌草型、针阔型、乔乔型、乔灌型、林药型、林粮(油)型。  相似文献   

2.
林下经济是一种生态循环经济,该文阐述了林下经济的内涵和发展模式,以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为例,论述了适合其发展的五种林下经济模式:林-药模式、林-菌模式、林-禽(畜)模式、林-特色养殖模式和林-游模式,同时对其发展林下经济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沂水县林下经济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沂水县实施的林下经济增绿富民工程,发展模式主要有林菌、林禽(畜)、林虫3种,其中林下食用菌主要是种植平菇、香菇、双孢菇、黑木耳4种,禽畜主要包括鸡、猪、兔,林下昆虫养殖主要是金蝉、蚂蚱。调查结果表明,发展林下经济最高增收196元/m2,效益显著,是一条农民增收的好路子。  相似文献   

4.
金华市婺城区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金华市婺城区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从用材幼林+套种(玉米、红薯)、竹林或油茶林或香榧+套种三叶青、茶叶+套种山核桃、落叶苗木或幼林+套种(蔬菜、红薯)、杉木林+铁皮石斛、竹林或阔叶林+林下养鸡、竹林或苗木+林下培育食用菌、竹林+竹酒等8种主要模式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分析其效益。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林下经济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省利用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发展了林药、林菌、林菜、林禽、林下产品加工及林下休闲旅游等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但还存在着发展规模小,基层技术力量薄弱,投入不足等制约因素.建议尽快制定林下经济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争取资金支持,抓好典型宣传,完善培训体系,推广实用技术,推动云南林下经济产业总体发展.  相似文献   

6.
东阳市林下经济主要模式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阳市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科学规划,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林下经济模式主要有林下种植业(包括林粮、林经、林菜、林药、林花等套种模式)、林下养殖业(包括林禽、林畜、林蜂、林渔等模式)、森林旅游业及林下产品经营加工业,同时针对存在的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等问题,提出了"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完善政策,积极扶持、强化服务,引导合作"等发展对策,积极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和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逐步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建成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强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推动林下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内多年来发展林下经济的实践,对林下经济进行了定义,即林下经济,是以森林资源为依托,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以提供非木材林产品为目的的现代林业产业;依据长白山区特色资源,从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生态旅游四个方面,阐述了长白山区发展林下经济的林-菌、林-参、林-果、林-蛙、林-蜂、林-菜重点模式,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8.
商河县林下经济种养模式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商河县林下经济发展的调查研究,明晰了商河县林下经济的主要种养模式,其中包括林禽模式、林兔模式、林狐模式、林药模式和林菌模式等,重点介绍了林兔模式的关键技术措施;综合分析了林下种养模式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
广西荔浦县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浦县林下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保护了生态环境,开发了林下资源,提高了林地综合效益。经济总量前5名的模式是:果园红薯藤养猪、林下岩溶及生态旅游、林下反季节香菇、芒编工艺品、森林水资源利用。经济总量虽小但最具地方特色的模式是:林下培植葛麻藤,林间种罗汉果,林间种广西甜茶,林下种石崖茶,林下种灵香草,杂竹养竹鼠等。  相似文献   

10.
鄂西南山区林下经济主要有林鸡、林畜、林菌、林药等4种模式,对每一模式的主要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鄂西南山区林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之策,以期探索出适合鄂西南山区特点的林下经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不同树种林下套种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利用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印度紫檀(Pterocarpus indicus)×金花茶林、荔枝(Litchi chinensis)×金花茶林和湿地松(Pinus elliottii)×金花茶林土壤微生物进行测序...  相似文献   

12.
对淳安县山核桃林下按产前期、投产期、盛产期三个生长阶段的7种林下经济栽培模式进行了对比,提出了山核桃林下经济栽培模式应该针对山核桃不同生长阶段及立地条件进行具体设计,对盛产期山核桃宜采用林+畜、林+草、林+茶、林+药等栽培模式;投产期宜采用林+畜、林+药、林+桑、林+茶等栽培模式;产前期宜采用林+药、林+桑、林+茶等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3.
林窗作为一种中小尺度干扰在森林群落中广泛存在。林窗可以改善林下光照和水热条件,进而对林下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林窗与林下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本研究选取深圳大鹏半岛鹅公村附近面积为1 hm2的阔叶混交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将植被调查数据与无人机遥感正射影像相结合,从不同尺度分析了研究地林窗格局与林下生物多样性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地属典型次生林,群落正处于演替的初、中级阶段,林下层主要由灌木和小乔木组成;2)基于无人机正射影像提取的林窗呈数量多、面积小的空间分布格局,面积在2~15 m2的林窗面积占比达到93.6%,最大林窗面积为20.75m2,平均林窗面积为3.99 m2;3)10 m×10 m和20 m×20 m尺度下,林窗与林下生物多样性间无显著相关关系,5 m×5 m尺度下,最大斑块比例与林下生物多样性指数间产生相关性。综上,在研究区内,随着研究尺度的变小,林窗为林下群落提供异质性生境的能力提高,而在10 m×10 m和20 m×20 m尺度下,林窗难以对林下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介绍四川省安县立体林业发展现状,分析安县发展立体林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安县发展立体林业的对策和建议。(1)建议国家在政策、财政、信贷和税收优惠方面对林下种养应加大扶持力度;(2)建议政府尽快建立林业产权交易中心,促进林地流转、林地租赁;(3)建议政府加强对因缺技术的林农提供无偿培训,培育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4)建议林农业注重林下养殖、种植技术,保护植被和环境。  相似文献   

15.
调查太白山巴山冷杉-牛皮桦混交林林下与林隙乔木更新及土壤化学性质,分析林隙及土壤化学性质对乔木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巴山冷杉-牛皮桦混交林乔木更新苗密度较小,为0.059株·m-2,但林下与林隙均以巴山冷杉更新苗为主;林下与林隙乔木更新苗密度差异不显著(P=0.160),但巴山冷杉幼苗密度表现为林隙内显著高于林下(P =0.012);相关分析表明,小林隙更利于巴山冷杉更新(r=- 0.397,P=0.030),而林隙大小对牛皮桦更新没有显著影响(r=0.125,P=0.511);在林下,土壤碱解N、全P含量和pH值与牛皮桦更新苗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在林隙内,土壤全P和有效P含量与巴山冷杉更新苗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全P含量与牛皮桦幼树密度呈显著负相关;林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全N含量和有效P含量及林隙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全N含量和碱解N含量与牛皮桦和巴山冷杉更新苗密度均没有显著相关关系;林下土壤pH值显著高于林隙,而有机质、全N、碱解N、全P和有效P含量显著低于林隙.  相似文献   

16.
塞罕坝机械林场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下经济已成为当今林业发展的主流形式,该文从林菌、林菜、林药、林禽、林花5种模式对塞罕坝机械林场发展林下经济进行了探讨,并对林场发展林下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国家储备林建设是我国林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随着我国林下经济的快速增长,林下经济产品市场空间扩大,有效实现了农民增收。为进一步充分利用国家储备林充足的林下空间,促进林下经济与国家储备林建设协同发展,本文主要内容是分析与探讨国家储备林建设中开展林下经济发展策略,以期推动新时期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ubrovalvata)是我国四大竹荪中公认品质最好的中温型食用菌,在贵州、云南、四川、江西、浙江等地均有分布,是贵州特色优势品种。文章以贵州省龙里县国有龙里林场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林下经济板块为例,探索红托竹荪林下扩繁技术,为贵州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尾巨桉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尾巨桉(3年生)与杉木(8年生)林下植被的调查表明:尾巨桉的林下植被29科49属53种,多于杉木林分,林下植被生物量与杉木持平.尾巨桉林的植物分布类型组成 与地带性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相近;群落外貌体现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特征,群落各层次物种多样性表现为灌木层>草木层>藤本层>乔木层.  相似文献   

20.
林下经济是指通过不同模式,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和资源,达到“以短养长”的目的,带动农户致富的经济模式。对海南省林下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发现海南林下经济模式主要为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休闲旅游三大类型,包含林药、林菌、林菜、林花、林禽、种苗繁育、森林旅游等模式,对结果进一步分析,发现存在着资源调查欠缺、套种技术不成熟、政策引导不到位等问题,提出发展建议,为今后海南林下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