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当代农业面临着自然资源日趋减少,人口迅速增长和工农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合理利用土地等资源,充分发掘物质的生产潜力和改善失调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用模糊评判,对大洼县清水乡清河村9农户生产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生态农业水平较高的4户,较低的5户。  相似文献   

2.
《杂粮作物》2008,28(5):F0002-F0002
葫芦岛市金星镇八将村位于辽宁西部渤海之滨的虹螺山脚下,葫芦岛金星镇西南部,女儿河沿岸。全村共有农业户680户,农业人口2260人。现有耕地面积314.8hm2,土地平坦,土质肥沃,水源条件好,现已形成以棚菜生产、生猪、蛋鸡、肉食鸡、蓝狐养殖和林果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其中,蔬菜大棚户270户,养殖户11O户,优质大枣67hm2,“四位一体”生态模式130户.2007年全村社会总产值10775.5万元,人均收入5400元.成为辽宁西部社会主义新农村典范之一.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业持续发展与生态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雷  曲阳 《杂粮作物》2000,20(5):41-43
在阐述持续发展、农业持续发展主体思想的基础上,论述了生态农业在中国农业持续发展的作用及意义。包括按食物链和生态位原理建立无废物生产系统的生态农业户、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生态农业具县建设和农村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农业在发展经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中的贡献。进一步论述了生态农业与现代化的关系,生态农业是中国农业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4.
李建兴 《茶报》2004,(3):2-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生产流通中的主要问题一直是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据统计,目前作为我国农业生产主体的农户数量大约为2.4亿户,而平均每户拥有的耕地只有7亩左右。生产经营规模过小,导致农户为市场提供的农副产品过于分散,商品率不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埃塞俄比亚奥罗莫州津奇地区的农业状况的深入调研,分析当地主要农作物的产量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虽然埃塞俄比亚与中国都是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方式,不过二者在主要农作物品种,单产水平,生产技术水平以及农业传统文化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中埃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技术展示要适合当地农业生产需求,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积极为当地的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服务,促进当地农户采纳中国的农业技术,并由此开拓更大的销售市场和争取更大的政策空间,从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嵊州是中国茶叶特别是绿茶生产和出口最主要基地之一.本文对嵊州茶农户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分析.研究发现,嵊州是我国茶农户类型最丰富最复杂的茶叶之乡,其茶农户类型可以分为六种,每种茶农户类型的产业链形成决定与区域经济水平、茶产业发展状况、茶叶生产和出口的地区整体水平以及茶农户自身能力、经营水平等因素.  相似文献   

7.
宁夏垦区所处的黄河前套平原素有“塞上江南”、“渔米之乡”的美称。这里光能资源丰富,多晴少雨,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更有黄河灌溉之便,是全国水稻高产地区之一。稻、麦、玉米历来是本垦区的三大主要粮食作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又居首位。因此,水稻生产的水平高低、收成丰欠对垦区农业乃至整个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垦区水稻生产水平虽然也有一定提高,但其提高之幅度和速度明显滞后于小麦和玉米,成为粮食生产再上台阶的“瓶颈”。为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实现农业持续增长,水稻生产水平必须有一个突破性的大…  相似文献   

8.
花生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种植花生,农业生态效益和生产比较效益均较好,在农业良性循环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一些原因,其总体生产水平一直较低,当前在生产中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若能加以克服,生产潜力和开发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简介了盘锦地区农业生产和水资源状况,论述了发展节水农业的重要性及迫切性,指出了盘锦地区节水灌溉的现状、水平及节水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业综合开发实施节水灌溉的基本思路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种子是农业生产特殊的、不可替代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农业科学技术和各种农业生产资料发挥作用的重要载体,是高尖科技结晶,是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中良种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达50%,而我国仅30%左右。良种是农业丰收的关键因素。它在农业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践证明,选育和推广使用良种是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重要措施。当代农业,世界各国都把种子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以种子突破来带动农业的飞速发展。由于良种的增产作用大,经济效益高,不少国家都把种子的改良、繁…  相似文献   

11.
大力推广“永常模式”提高大豆生产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推广“永常模式”提高大豆生产水平巴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陈海山,许彦,赵金霞,唐凤吉巴彦县大豆年播种面积100万亩左右,年产大豆1.4亿公斤左右。为了学习外国先进经验,进一步提高大豆生产水平,1988年我们聘请了美国大豆专家纳夫兹格。同省、县农业科...  相似文献   

12.
农业自实行生产费任制以来,棉农多以户为单位植棉,因受科技水平和经济力量的限制,在棉虫的防治上,往往长期单一使用一种农药和盲目加大用药浓度,致使害虫抗药性猛增,大量天敌被杀伤,不仅害虫难以根治,而且污染了环境,破坏了生态平衡,加大了生产成本。针对棉花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治  相似文献   

13.
土地托管对玉米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240个玉米种植户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度玉米种植户的生产技术效率,分析土地托管对玉米种植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被调查地区的玉米种植户生产技术效率异质性特征明显,介于0.28~0.98,平均技术效率为0.91。参加土地托管玉米种植户的平均技术效率比未参加土地托管户的平均技术效率提高6个百分点。玉米种植户户主的年龄、性别、文化水平以及家庭从事农业人口数、家庭农业收入占比、是否获得政府支持对技术效率也有显著影响。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科技开发是科研活动的延续,同时又可以促进科研活动的进行和水平提高。但农业科技开发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障碍,又往往导致开发很难上规模、上档次,严重地制约着科研单位的发展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一、农业科技开发所面临的主要困难1.从我国农业现状看,生产单位小,自然风险大,市场发育不健全,比较效益低。农民往往不愿意抛弃无偿的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和方式,而采用有偿的新技术、新成果。2.从我国农业科技的自身特点看,许多农业科研成果属于社会效益型,成果难以物化。3.一些属于经济效益型的科研成果,由于市场商品率低,保密性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加速,农业劳动者高龄化的趋势进一步凸显。本研究以水稻生产为例,分析并检验农业生产外包服务对中老年劳动力参与生产的影响,为理解和适应农业部门老龄化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方法】从提高老年人自我养老能力的角度,分析外包服务对农业劳动力年龄水平和年龄结构的影响,并将生产外包服务的环节差异纳入分析框架,采用内生转换模型(Endogenous Switch Model,ESM)检验农业生产外包服务对老年劳动力参与生产的影响。【结果】水稻生产外包服务显著提高了低龄老年劳动力生产参与率,对中龄老年劳动力生产参与率则无显著影响。在水稻种植的不同生产环节中,采用耕地、育种和收割环节外包服务对老年人农业参与起到促进作用,而采用移栽和病虫害防治环节外包服务表现出抑制作用。【结论】水稻生产外包服务总体上能放松老年人进行农业生产的约束,有利于老年劳动力参与生产,但仍需加强移栽和病虫害防治环节的生产社会化服务建设。  相似文献   

16.
浅谈作物“理想株型”育种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谈作物“理想株型”育种进展赵九洲,陈松笔孙占祥(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部)(辽宁省农科院栽培所)张学英,孙冷,王海英(沈阳农业大学)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和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原有的作物品种,因为植株高大,茎叶繁茂,不适于进一步密植,或因生产效率不高。抗逆...  相似文献   

17.
分析推进标准化生产的深远意义,阐述实施热作标准化生产的基本内涵和要求,提出推进热作标准化生产的有关建议:完善标准,为实施标准化生产提供依据和指导;创新机制,提升标准化生产组织化水平;加强指导和服务,推进标准化生产水平;重视培训,建设标准化生产队伍;标准化生产与热作产品的品牌化经营相结合;建立农业标准化信息网络;深入推进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建设。  相似文献   

18.
种子是农业生产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和集中体现。不断强化农作物种子管理,提高监管和服务水平,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农民增产增收的根本要求。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和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传统的种子经营、使用方式正不断变革。种子工厂化育苗、专业化生产、集中化供应、机械化加工在催生种苗市场繁荣的同时,也对种子市场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在甜菜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中强化科技推广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甜菜产业化是内蒙古自治区甜菜生产发展的方向,充分调动农、科、教、企各方面的力量。推广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提高生产水平,才能推进产业化进程,有效地促进了甜菜生产和制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 用机械化装配农业,大力扶持农村“两户”,尤其是商品粮专业户,逐步使农业生产走上提高经济效益的轨道,为国家提供更多的商品粮,这是我省及各市地农机主管部门应予以重视和着手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