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屋山.植物资源种类众多,经过广泛调查,对该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王屋山已确认具有园林绿化观赏价值的野生植物有538种,隶属于98科352属。并通过对该区野生园林绿化观赏植物资源的种类、特有性、珍稀状况、植被类型、观赏和用途特性多样性特征的分析研究,为其可持续利用提出保护与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2.
西藏色季拉山野生观赏植物观赏特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色季拉山位于藏东南林区腹心地带,是西藏植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色季拉山丰富的植物物种中拥有大量的野生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经初步统计,色季拉山野生观赏植物资源主要集中在报春花科、杜鹃花科、罂粟科、玄参科、龙胆科、蔷薇科、毛茛科、菊科等,其中一些科属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通过对色季拉山区域观赏植物资源物种多样性及生境多样性调查资料的研究,简要阐述了本区野生观赏植物的2个特点,并从花、叶、果、姿等外部特征评价了其观赏特性,最后讨论了色季拉山观赏植物在西藏园林特色植物配置中的作用及其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庐山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庐山蕴含较丰富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通过查阅标本和野外调查研究,根据观赏特性整理出野生观赏植物549种,隶属于118科318属,分别约占本区系科属种总数的63.1%、37.7%、27.5%.其中蕨类15科17属22种,裸子植物5科7属8种,双子叶植物85科224属422种,单子叶植物13科70属97种.根据野生观赏植物的资源分布状况,探讨了野生观赏植物的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为保护和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石湖省级自然保护区观赏植物资源及其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繇 《林业科学研究》2004,17(5):590-597
经过3a的调查研究,首次报道了石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共有观赏植物86科、229属、360种,分别占保护区植物资源科、属、种数的88.66%,70.25%,61.22%。其中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2种,占保护区观赏植物种数的3.33%,吉林省重点保护植物31种,占保护区观赏植物种数的8.61%。从观赏特性看:观花类、观果类及观叶类最多,分别占观赏植物种数的61.67%,26.94%,21.67%;从园林用途看:地被类、园景树类、花灌木类最多,分别占观赏植物种数的27.22%,14.44%,11.11%。97.78%的种类分布在海拔700~1000m间的红松针阔混交林中。45.99%的种类属于北温带分布区类型。优势科主要是蔷薇科、毛茛科、百合科、虎耳草科、菊科。文中还提出了保护与开发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实地调查、采集、整理、鉴定的基础上,研究了大山峰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多样性、分布区类型和性质.本区共有野生观赏植物(种子植物)122科379属722种(变种、变型),其中乔木189种、灌木224种、藤本67种、草本231种、竹类11种,分别阐述了它们的资源现状、观赏特性和园林用途,并对本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百花山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及园林应用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北京市百花山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统计发现:百花山具观赏价值的野生植物约72科203属319种(包括亚种、变种与变型),区系分析表明百花山野生观赏植物区系成分复杂;种子植物属的分布类型有13个,其中温带性属154个,热带性属18个,植物区系具有显著的温带特性。对其野生观赏植物的生长环境进行调查研究,将其生境分为5种类型,即林下及林缘分布;亚高山草甸分布;山坡、山坡草地及路旁分布;岩石或贫瘠碎石坡上分布;林地阴湿处或山沟溪边分布。列出各种生境类型主要的野生观赏植物种类、生态习性、观赏特征及园林应用,以期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山茶科观赏植物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武夷山自然条件和植被特点,分析了该区山茶科植物分布特点,介绍了该区山茶科观赏植物的观赏特性及园林应用。为有观赏价值的山茶科植物资源的开发、保护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三峰山省级森林公园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和网络查询,初步调查发现该地区有观赏价值的野生植物78科、169属、263种,并对其中观赏特性和开发利用价值高的植物进行了介绍,为丰富承德等北方地区园林应用的观赏植物种类提供了借鉴.同时,为乡土观赏植物的保护性开发与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
西双版纳夹竹桃科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其在园林中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西双版纳地区夹竹桃科植物标本的调查和野外考察,西双版纳夹竹桃科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共有62种之多。讨论和分析了它们的观赏特性、生长环境、园林用途。最后对夹竹桃科野生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0.
观赏植物是园林植物造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乔木是城市绿化中骨干植物。东天目山野生乔木观赏植物资源丰富,但大多数尚未得到开发利用。通过对东天目山野生乔木观赏植物资源的调查和园林应用分析,发现具有野生观赏木本乔木共有64种,隶属于36个科,48属,同时野生乔木观赏植物资源的观赏价值和应用方式进行探讨,研究结果为今后利用野生乔木观赏植物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张家界天门山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和统计分析,并根据性质和用途对其进行分类,结合生态类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有野生观赏植物266种,隶属182属,92科,观赏植物资源种类丰富、区系组成古老、生活型多样性、观赏价值较高等特点。为进一步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天门山野生观赏植物资源,推动天门山旅游和张家界园林事业的发展,振兴地方的经济,提出了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野外调查研究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一步整理,发现河北省龙胆科野生植物共有10属23种3变种,多为药用、观赏、食用、农药、化学药品及抗菌植物。据统计,药用植物15种,根或者全草可入药,多具有清热解毒的药用价值;6种植物花色鲜艳,具有较高观赏价值;此外,还有农药植物3种,食用植物1种。另外,有些龙胆科植物的花中可提取出一种染色剂应用于实验中。为使河北省龙胆科植物得到可持续利用,应制定合理的资源利用计划及保护措施,开展繁殖和栽培技术研究,并建立种质资源库和中药材生产基地等,以促进保护和利用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麻阳县西晃山有着丰富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对西晃山野生观赏植物的观赏类型、科属组成及多样性等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西晃山有422种野生植物具有观赏价值,其中有不少的珍稀种类及观赏价值极高的植物种类。同时对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赣江源自然保护区木本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植物不同的园林功能,对赣江源自然保护区内的163科、648属、1584种野生种子植物中的木本观赏植物资源进行了分析评价,共筛选出83科202属325种野生观赏植物。保护区木本野生观赏植物具有种类繁多、类型多样、植物区系组成丰富、珍稀濒危野生观赏植物丰富等特点。根据野生观赏植物的园林应用特点,将木本野生观赏植物划分为庭荫树、行道树、园景树、花灌木、垂直绿化类、绿篱类、地被植物、盆栽及造型类、色叶树种类等9大类。根据保护区木本野生观赏植物的特色及资源的贮藏量,推荐了32种作为重点开发利用的观赏植物。最后,提出了对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徂徕山野生观赏植物的资源特点、种类、分布和园林用途,并对开发利用具有观赏价值的野生植物资源提出几条建议,为丰富徂徕山风景旅游资源和城市园林绿化资源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苏州野生地被植物调查结果表明,苏州有151种野生植物可作为地被植物开发利用,包括1~2年生草本14种,多年生草本86种,灌木18种,藤蔓类33种。分析了本区野生地被植物的观赏特性,并提出了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玉龙雪山地区经济植物资源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2007年对丽江玉龙雪山地区常见经济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区内传统利用的和具开发利用价值的常见经济植物有81科177属387种,按植物资源的经济用途可划分为8大类:药用植物31科90属172种,观赏植物资源8科32属126种,芳香植物7科13属21种,油料植物14科16属19种,纤维植物8科8属10种,鞣料植物4科7属19种,淀粉植物5科5属10种,野果植物4科6属10种;并总结了各类用途植物的名录。可为进一步研究当地少数民族对植物资源的传统利用及区内经济植物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华南地区蕴藏着丰富的野生蕨类植物资源,许多蕨类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该文选取了其中一些华南地区生长的野生观赏蕨类,简要介绍了9种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分布、生境和繁殖,并对其观赏价值作了评估,以期为将来园艺引种栽培和城市园林绿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