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公路两侧土壤—植物污染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路建设不可避免地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和影响,特别是对其两侧的土壤—植物的污染,污染物来源于公路施工、人类活动以及交通营运,主要是交通营运产生的各种有害气体以及重金属,它们对公路两侧的土壤—植物造成严重的污染,特别是重金属污染,可以通过食物链危及人类健康。目前,针对公路两侧土壤—植物污染的现状,提出各种防治方法,其中比较重要的包括植物修复和公路绿化。由于重金属污染物移动性很小,不易随水淋滤、不被微生物降解,进入土壤的重金属绝大部分被土壤固定等自身的特点,使得植物修复效益低。绿化带是防治公路两侧土壤—植物污染的很好措施,但由于土地资源、经济水平、自然条件等综合因素的制约而限制其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绿化带建设的规模、模式、树种的选择以及多样化是公路绿化带规划和建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公路建设过程中,会形成一些边坡。选择优良护坡植物对提高公路绿化、特别是山区公路绿化的防护效果,改善行车环境有重要作用。同时,山东及广大北方地区常常遭受干旱危害,如何进行抗旱栽培,提高苗木成活率也是公路绿化的重要研究内容。作者结合京福路济南-泰安段的绿化实践,提出了适宜的选择优良护坡植物种类,并且探讨了高速公路绿化中抗旱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王艳秋 《中国林业》2011,(24):55-55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景区公路建设发展迅猛,景区公路绿化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公路绿化中植物的选择及日常养护管理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公路的绿化质量、美化效果以及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4.
公路绿化植物的工程性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公路工程建设的需求,提出了公路绿化植物应具备特定的工程性质以满足公路在设计、施工和营运过程中的功能要求。并从植物的生存管理环境、公路交通安全和公路路域的生态防护机理三个方面,对公路绿化植物工程性质的要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了公路绿化植物选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试论公路彩色绿化与交通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彩色植物正越来越多地用于公路绿化,而不同的色彩会对公路使用者产生心理和视觉上的影响。该文结合公路绿化常用彩色植物,介绍了色彩对人产生影响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科学运用彩色植物进行公路绿化的原则和基本思路,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公路绿地生态服务功能进行计量研究有助于对公路绿化无形价值的深入了解。以北京市顺义区顺平路(S305)的绿化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运用WinSCANOPY For Canopy Analysis冠层分析仪采集数据,研究了常见公路绿化植物及配置模式的绿量率,并建立了25种常见公路绿化植物的绿量率模型,以期为公路绿化树种选择和群落配置提供基础分析与参考。结果表明:阔叶乔木的绿量率在3.02~4.80之间,针叶乔木的绿量率集中在4~6之间,灌木植物的绿量率较小,但是种植紧凑的绿篱绿量率达到3.94。不同配置模式的群落绿量率大小顺序依次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林>针叶林>灌木群落。其研究结果为公路绿化建设和绿地生态效益的计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公路绿化树种选择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根据公路环境的特殊性,选出了适合福建省公路绿化的146种乔、灌、草植物,以供公路绿化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公路绿化植物材料选择(树种、草种和地被植物的选择)、栽植技术(整地、苗木、栽植)规范的制定,为不同等级公路的高标准、高质量绿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乡土植物在公路绿化中的推广应用,对浙西南山区主要干线公路绿化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发现:该地区公路绿化乔木和灌木乡土树种的乡土化率分别为53.4%和33.4%。通过查阅当地植物志及相关文献资料,基于此地区公路干线生境条件,并结合不同交通节点功能区特点,总结了适合该地区公路绿化的主要乡土树种及其种植模式,以期为公路绿化建设及其科学管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以北京市顺义区顺平路(S305)的绿化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运用WinSCANOPY冠层分析仪采集数据,研究常见公路绿化植物及配置模式的绿量率,并建立了25种常见公路绿化植物的绿量率模型,以期为公路绿化树种选择和群落配置提供基础分析与参考。结果表明:阔叶乔木的绿量率在3.02~4.80之间,针叶乔木的绿量率集中在4.00~6.00之间,灌木植物的绿量率较小,但是种植紧凑的绿篱绿量率达到3.94;不同配置模式的群落绿量率大小顺序依次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林>针叶林>灌木群落。  相似文献   

11.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依据绿色廊道的生态功能,对长沙市廊道景观边缘和内部的主要植物种类及其重要值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条件下,廊道景观边缘植物种类多于内部植物种类。这可为长沙市廊道景观的生态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银川城市绿化特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银川市的区域优势和地理气候特点,结合现代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方向,提出银川市城市绿化要坚持生态园林、城市森林(城市人工林)建设的发展方向,以人为本,回归自然,坚持因地制宜、植物造景及乡土树种为主的原则,营建节约型城市生态绿地系统,体现自然、大气、简朴、节约的总体绿化风格;并就绿化特色与风格的实现途径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在对邢台市公园环境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城市绿地规划理论,以及植物造景知识,提出了集景观欣赏、休闲娱乐和科学文化于一体的综合公园规划方案。园区突出以生态游憩为主的造景理论,突出自然生态的特点,根据不同功能分区来构造不同的植被配置,使景色与植物达到协调一致,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其总体规划可归纳为"四多一结合",即,乡土树种多、传统绿化树种多、造景方式多,自然式和规则式相结合,是一所集休闲和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相似文献   

14.
依据唐山市区园林树种普查资料,根据唐山市自然生态环境特点和植被分布规律,对市区内主要绿地类型中现有园林树种进行统计,运用城市生态学、园林美学、植物群落学等相关理论,采用特菲尔法进行分析评价,筛选出一批抗性树种,为绿化植物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在路面、桥涵完好,保证畅通的前提下,高速公路绿化、美化工作就成为我们工作的重点。通过合理的绿化设计和施工,使乔木和灌木相结合,针叶树和阔叶树相结合,藤本植物和花卉、草坪相结合,公路绿化与自然景观相结合,以绿为主,以花点缀,最终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高速公路绿化美化效果。  相似文献   

16.
调查了河源市4个绿地类型1163个样地木本植物状况,结果表明,共有木本植物78科227属401种(含种下单位),其中常绿木本植物为333种,占比为83.1%,木本植物以常绿为主;观花植物179种,占木本植物的44.6%,花色以红色、白色和黄色系列为主,花期集中在春、夏和秋三季。建成区城市绿地木本植物种类数在国内已有报道的城市中处于中游水平。绿地中频繁应用的植物种类仅30种,绿地景观多样性和植物多样性差。本地木本植物指数为0.86,达到了国家城市园林绿化的II级标准。  相似文献   

17.
结合云南省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云南中小城镇绿化存在的问题,依据自然景观的特点,对云南中小城镇景观建设类型进行划分,并提出了建设方案。认为通过合理配置,做好“点、线、面”绿化、建景工作,可形成丰富多样的区域特色。在景观建设和城镇绿化中,应充分考虑与民族文化的溶合,提高景观和绿化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昆明市自1997年以来,绿化覆盖率从23.79%提高到30.06%;人均公共绿地从5.18m2提高到7m2,然而离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仍有差距.还存在以下问题(1)绿地总量不足,分布不匀,绿地系统不完善;(2)园林植物种类少,物种多样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3)结构单一;(4)乡土植物应用少,彩化不足,地方特色不明显;(5)城区大树少,地被植物和攀援植物没有得到充分应用;(6)苗木基地建设严重滞后;(7)园林建设市场混乱.针对存在的问题,对昆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提出了5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竹类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竹类植物在园林中应用广泛。文中从竹秆形态及繁殖特点、竹秆高度以及园林用竹的观赏部位3个方面概述园林竹类植物分类,归纳总结竹类植物在园林中栽植应用的主要模式,从国外以竹造景概况、我国古代竹景和当前竹类植物常见的搭配组景3个方面对竹类植物园林应用造景进行评述,从竹类植物的景观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3个方面对其园林应用价值进行总结,提出竹类植物园林应用的生产和研究展望。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竹类植物的园林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老旧建筑、设施拆除后所形成的城市废弃地对城市容貌、生态环境、生活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在当前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对城市废弃地进行景观营造已迫在眉睫。植被演替理论对于城市废弃地植被景观营造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在该理论的指导下,文章以北京石景山衙门口绿地规划为例,从植物种类的选择、植物群落结构的搭配与组合等方面探讨了植物景观营造的策略与路径,为推进城市废弃地景观营造和植物环境优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