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干亚莉 《新农村》2004,(8):25-25
和谐的家庭关系,是形成良好的家庭文化的前提,也是孩子童年生活是否幸福的首要条件。和谐的家庭关系至少包括两个方面。1.夫妻关系 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轴心,如果夫妻关系失衡,整个家庭就失去了重心,家庭幸福就谈不上了。夫妻间因无休止的争吵、厮打,甚至长期冷战,而忽略孩子的存在,对孩子是一种慢性伤害;而家庭一旦解体,当事人的感受如何姑且不论,受伤害最深的往往是孩子,他们失去的最多。因为孤独、缺少安全感,生活不安定,他们往往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对此,  相似文献   

2.
维权背景: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所承担债务并非家庭共同使用的,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另一方并不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相似文献   

3.
艾望 《农家顾问》2005,(4):60-61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千万个家庭幸福了、稳定了,社会才会安定团结。而在每个“家庭”中,夫妻关系的质量是衡量家庭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而性生活是夫妻生活的重要方面,和谐的性生活,不但可使夫妻双方的性欲得到满足,而且还可使彼此身心健康。调查表明,无论城乡,性生活不和谐是导致夫妻关系紧张和婚姻解体的重要因素之一。社会在进步,现代人(当然包括农民朋友们)不再“谈性色变”了,多学习了解一些性知识,指导爱情婚姻生活,对促进家庭幸福、社会稳定,提高个人生活质量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4.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家庭农场"的概念,于是"家庭农场"成为最近社会热议的话题,一些地方也出现了"招商引资"鼓励资本下乡,迫使农民流转土地,或是把农业企业、涉农公司、合作社转变成家庭农场的跟风趋势。对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家庭农场的含义和意义做些讨论。家庭农场的显著特征所谓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农业收入为主要来源的农业经营单位。笔者认为家庭农场要具备以下四个显著特征:一是具有一定规模,以区别于小农户。其规模下限是保障农户生活消费的最低规模,规模上限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家庭成员生产能力所决定的最大经营规模。  相似文献   

5.
对完善家庭农场经营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兴办的职工家庭农场,是整个农垦最早进行的一项重要改革。它彻底打破了"大锅饭、铁饭碗"的传统办场模式,实现了农业生产力的大解放,有力地促进了农垦体制机制创新和经济发展,是一个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又符合农垦实际的农业经营模式。但随着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有人对家庭农场这种经营模式提出了质疑,认为家庭经营模式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但事实上,家庭承包经营在现阶段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通过提高市场化、组织化、集约  相似文献   

6.
家庭结构变化对农村家庭养老制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七大报告指出:伴随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家庭结构的变化深刻影响到家庭养老方式。家庭规模小型化,除直接加重子女的养老负担外,还使子女的流动性增强,从而使家庭关注重心下移与子女追求生活享受。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思想,强化家庭责任;把家庭养老制度化;以"家庭+社区"模式来重新构建家庭体系;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发展农村养老保险等是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长葛市家庭农场如"雨后春笋般"迅猛成立、发展,在特色农业产业创建、带动农民增收方面已经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对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效益、创立农业新型种植模式、促进"三农"发展、建设现代化新农村具有特殊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8.
农村传统家庭养老的困境和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汹涌而至的"银发浪潮",如何让老年人安享晚年,消除人口老龄化给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农村家庭养老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受市场经济发展及家庭结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面临着一定的困难。然而,现阶段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仍将是较长时间内农村养老的基本模式。因此,应积极探讨完善家庭养老的方法和对策,使其更加符合我国的国情,成为一种真正适宜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9.
发展家庭农场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文华 《现代农业》2014,(11):63-64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各大报纸对"家庭农场"进行了热情的报道,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极具诱惑的未来。家庭农场是促进家庭经营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的有效形式,是促进农业转型、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留住农村年轻人农内就业的有效路径。然而"家庭农场"发展中仍存在困境。文章将从家庭农场经营角度分析其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对家庭农场进行系统的研究,从而保证我国的农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单身家庭对抗风险需"借外力"。●家庭特征:个人收入往往尚可,但是由于整个家庭的负担(包括可能有孩子、父母的养老照顾)都由一个人来承担,所以经济压力、精神压力以及面临组建或重组家庭的社会压力都相当大。  相似文献   

11.
<正>多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了"单位角色"与"家庭角色"的统一,每个人最赖以生存的环境是单位,单位代表生活的绝大部分,从生老病死到大小福利,单位所体现的层次与水平,也决定了你家庭生活的层次与水平。社会给了我们不同的角色,在单位,你是职员、领导;在家里,你是丈夫或妻子、儿子或女儿等等  相似文献   

12.
关于家庭农场,我国早年就有雏形。农村在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后,农户开始向集体承包较多土地,实现规模经营,被称之为家庭农场。2013年"家庭农场"又被赋予了新的概念。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村开始出现土地闲置现象,致使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缓慢。针对这种情况,国家鼓励、扶持种田能手和具有中级以上农业技术职称的专业人员创办新型家庭农场,并指出了创办家庭农场的五大好处:一是家庭农场整合应用了先进的农业科技、良种、良法、农机作业,示范推广农业高新科技;二是家庭  相似文献   

13.
<正>关于家庭农场,我国早年就有雏形。农村在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后,农户开始向集体承包较多土地,实现规模经营,被称之为家庭农场。2013年"家庭农场"又被赋予了新的概念。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村开始出现土地闲置现象,致使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缓慢。针对这种情况,国家鼓励、扶持种田能手和具有中级以上农业技术职称的专业人员创办新型家庭农场,并指出了创办家庭农场的五大好处:一是家庭农场整合应用了先进的农业科技、良种、良法、农机作业,示范推广农业高新科技;二是家庭  相似文献   

14.
蜜蜂是一种资源共享性强、社会分工精确度高且信息交流高度结构化的社会性群体。蜂群中,蜂王的交配方式是"一雌多雄",因此蜂群是由多个"同母异父"的亚家庭组成。研究表明,蜂群内这种"同母异父"的亚家庭结构,可以显著影响蜜蜂内在的部分社会分工。本研究以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 L.)为实验材料,从3群自然蜂群中各取样94只饲喂蜂王的工蜂和原蜂王,利用4对微卫星引物对样本进行个体基因型分析。分析得出了亚家庭总数分别为13、13和21的3群蜂群,结果表明:饲喂蜂王的工蜂的亚家庭组成并无亚家庭专属现象,即蜂王会接受各个亚家庭的适龄工蜂的饲喂。  相似文献   

15.
钱玲玲 《河南农业》2009,(10):62-62
一、隔代教育产生的原因和背景 隔代教育是指现代社会中一些年轻的父母因为工作繁忙或在外地工作等原因,而将孩子寄放在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那里,由他们负起了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这种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称之为隔代教育。隔代教育在现代家庭中已经成为了普遍现象。但在城市家庭和农村家庭中又分别表现出了不同的原因和类型。  相似文献   

16.
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其对生活的态度,对夫妻关系的维护以及对子女的教育都会影响到家庭生活的运行。通过对山东女性家庭关系状况的调查,发现和谐的夫妻关系对于家庭生活质量起到重要作用;女性依然是家务的主要承担者;经济收入低形成心里弱势;缺少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17.
《农家致富》2012,(15):62
根据江苏省民政厅工作人员提供的数据,到今年6月底,江苏省离婚人数为76008对,平均年龄为35.5岁。而专家认为,不懂得包容是离婚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实际上,引起"不包容"往往就是一些生活小习惯,就如乱堆放物品之类的习惯。专家表示,爱乱堆放物品的人,通常是个人生活习惯比较没有规划的人,日积月累,另一半的包容可能就不够用了,势必会导致夫妻关系紧张。警惕:乱放东西是婚姻杀手最近,这样一个说法在微博上流传:爱乱堆放物品的人,易致夫妻关系紧张。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发展家庭农场,并给予政策及资金扶持。家庭农场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通过租赁或转包等形式受让农户流转出的土地,从事适度规模的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并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当前,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安阳县大量农民工赴北京、天津、山西等地外出务工,不少村庄出现了"青壮年荒",或者说是"劳力荒",青壮年已经不愿意或者因工作原因无法回家种地,大量的耕地  相似文献   

19.
正要在城市里建一个家庭菜园需要多少地?答案是:1平方米。如何才能打理好这1平方米的菜园?答案是:像养花一样来种菜。这不是什么天方夜谭,随着一套全新的栽培技术和"城市蔬菜"推广模式的出现,花盆里种菜、阳台里建菜园,已经逐渐出现在北京市居民的生活里,并成为了一种新的时尚。日前,这项由北京市花之韵城市蔬菜有限公司许天笙研究的新技术已获得国  相似文献   

20.
中国家庭农场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是以户为单位的家庭经营承包制,规模小、效益低,已经不适合现代农业的发展,为了改变这一状况,2013年中央首次提出了家庭农场概念,对于具体做法,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尤其是对经营土地的规模、家庭农场的人数争论较多,为此,我们从我国家庭农场现状和国外家庭农场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探讨我国家庭农场的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