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甘肃省东乡县农户6个肉牛产业扶持发展投资模型对比分析表明,依托产业扶贫扶持政策和现有的饲草料资源,模型V既能基本满足贫困户投资需求,也能实现短期内收益最大化,达到投资最小、饲草料利用最充分、收益相对较高的目的,是贫困户发展肉牛产业助力脱贫攻坚较为适宜的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2.
东乡县是传统的草食畜养殖大县,肉牛产业是该县畜牧业发展中的一个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目前,东乡县的肉牛产业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正确的生产技术路线,强化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是实现东乡县肉牛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了制约东乡县肉牛产业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发展养羊业作为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为抓手,逐年增加畜牧业发展资金,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的养羊产业,使羊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11年被甘肃省农牧厅确定为养羊产业大县。目前改良品种主要以小尾寒羊、细毛羊种公羊为父本,但也引进了一些国内外优良肉用品种羊,如陶赛特、萨福克、波得代等,但数量少,改良形不成规模,阻碍养当地羊业发展。本文通过分析东乡县养羊业的基本情况、饲养规模与经济效益、发展养羊的优势,同时指出肉羊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肉羊产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甘肃省以苜蓿为主的草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产业。苜蓿草产业正处于由规模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关键时期,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本文就甘肃省苜蓿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不足、发展机遇进行了阐述及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小尾寒羊的开发利用甘肃省畜牧科技开发中心张长生发展小尾寒羊是一个投入少、产出多、效益好的养殖项目。据对甘肃省已批量饲养的东乡县、张家川县、崇信县的饲养户调查,绝大多数农户饲养小尾寒羊都很成功,效益明显。近年饲养范围逐渐扩大,已由3县扩大到30多县(市...  相似文献   

6.
生猪是东乡县的主导产业。为了充分发挥生猪生产的优势,加快生猪产业化发展进程,东乡县委、县政府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重点,以全面建设小康为目标,依靠科技进步,立足特色产品,发挥区域资源优势,狠抓生猪良种和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及畜产品深加工开发。培植和发展经营规模大、科技含量高、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产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苹果产业是甘肃省的优势产业,2010年甘肃省筹措苹果产业发展扶持资金5000万元,对苗木基地、生产培训、农民经济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科技支撑体系等关键环节进行补助扶持;以促使果  相似文献   

8.
近两年,草产业在甘肃省蓬勃兴起,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2003年8月21日,由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委、区政府招商引资成立了甘肃田升草业有限公司。公司的建成和投产对甘肃省金昌市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成为带动地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产业。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甘肃田升草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斌民。  相似文献   

9.
《农村养殖技术》2005,(2):39-39
甘肃省金塔县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全县肉羊饲养量已突破100万只。2001年提出建立百万只肉羊养殖基地的目标已达到,并且肉羊产业已成了继棉花产业之后该县农民增收致富的又一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0.
平凉市玉米秸秆饲料化开发利用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食畜牧业是甘肃省“十二五”期间重点扶持的特色优势产业。近年来,随着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技术、顶凌覆膜技术等旱作农业生产集成技术的示范推广,全省以玉米、小麦为主的农作物种植面积逐年增大,丰富的秸秆资源已成为促进草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为旱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是一个养牛大省。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甘肃省具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肉牛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优质肉牛比重明显提高,肉牛产业已成为甘肃农业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2.
2013年,甘肃省肉牛牦牛产业继续以20个肉牛产业大县(含3个以牦牛肉生产为主的大县)为主保持平稳发展。据甘肃省辖区86个县市统计,2013年肉牛存栏509.2万头,出栏肉牛181.3万头,牛肉产量达19.3万t。牦牛是甘肃省重要牛种资源之一,存栏118.73万头。甘肃省初步形成了以河西走廊国家商品粮基地肉牛产业区、陇东地区肉牛产业区和依靠天然草场的牦牛产业区为优势的肉牛生产基地,甘肃省肉牛业开发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尤以西门塔尔牛和当地黄牛杂交效果最为明显,已成为甘肃省肉牛生产的主体。文章从甘肃省肉牛生产概况、肉牛产业技术应用状况、与甘肃省肉牛产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甘肃省肉牛产业发展建议4个方面进行了总结阐述,以助力甘肃省肉牛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甘肃省天水市把发展畜牧业作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主导产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来抓,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通过实施政策驱动、科技推动、市场拉动、龙头带动等战略,畜牧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牧业产值和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有了较大幅度增长。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甘肃省天水市把发展畜牧业作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主导产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来抓,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通过实施政策驱动、科技推动、市场拉动、龙头带动等战略,畜牧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牧业产值和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有了较大幅度增长。  相似文献   

15.
《甘肃畜牧兽医》2014,(5):28-30
近年来,獭兔养殖在甘肃省发展的如火如荼,特别在武威市的古浪县、天祝县、民勤县更是作为一种产业来发展,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农民致富的主要手段。为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富民产业,指导广大养殖户科学养殖,本刊将分两期介绍獭兔在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16.
“以前想弄个挣钱的产业,没那么多钱,想借也没地方借。”在甘肃省宁县农村,像春荣乡上齐村李新选这样有资金困难的农民真不少。  相似文献   

17.
长白东乡花猪杂交一代母猪(简称长花母猪)是利用瘦肉型长白公猪和繁殖力高、适应性强的地方优良品种东乡花母猪进行杂交所产的一代小母猪选留而来。抚州地区东乡县畜牧良种场年提供长花杂一代母猪5000余头供养猪户开展三元杂交发展商品生产,提高了商品猪品质和农户经济效益,为农民增收作出较大贡献。鉴于这种情况,笔者对长花杂一代母猪的繁殖性能进行了试验观察,为解决抚州地区由于猪种混杂、繁殖性能低造成母猪生产发展困难,猪苗品质差问题提供参考依据。1 材料与方法本试验于1995-10~1997-09在东乡县畜牧良种…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由于非洲猪瘟疫情和新冠疫情的双重影响,给我国生猪产业带来了严重冲击,价格波动幅度较大,但因为甘肃省有着深居内陆、气候干燥等得天独厚的优势,自然屏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甘肃动物疫情防控的难度,减少了非洲猪瘟疫情对甘肃本土生猪产业的影响。双重疫情给甘肃省的生猪养殖带来了很大风险的同时也形成新的发展机遇,使甘肃被动成为生猪净调出省份,为扭转我国生猪供给短缺的局面,恢复生猪生产做出了很大贡献。同时,在相关产业政策的扶持下,正大、牧原、唐人神等国内养殖龙头企业纷纷落户甘肃,加快了生猪养殖龙头企业在甘肃省的产业布局,给甘肃省生猪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先进的经验和技术,延长了生猪生产产业链,开创了甘肃省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提高了甘肃省生猪产业效益,对甘肃省经济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各地     
甘肃:牛羊养殖铺就临洮农民致富路 近年来,甘肃省临洮县立足草食畜扩群,加大牛羊养殖力度,畜牧业实现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数量型向质量型、家庭副业型向支柱产业型、传统经营型向产业化经营型的历史性转变。畜牧产业已成为该县最具活力、最具潜力、最具生命力的一项热门产业。  相似文献   

20.
《中国蜂业》2016,(3):55-56
正"十二五"期间甘肃省蜂业技术推广总站以甘肃省农牧业发展战略和全国养蜂"十二五"规划统领蜂业推广部署,以创新蜂业工作推广思路,积极探索甘肃省中蜂养殖产业发展的模式并加以引导推广,对甘肃省中蜂养殖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一、甘肃中蜂养殖产业"十二五"发展的成功模式1.以企业主导的徽县模式:随着养蜂产业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传统养蜂业小农生产方式难以适应,出现了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蜂农获取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