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注射于兔侧眼上斜肌,结果显示:双侧滑车神经核和双侧三叉神经均出现标准记细胞,注射侧滑车神经核占5.68%,对侧占94.32%;注射侧三叉神经节点98.31%,对侧占1.69%;前髓帆有明显标记的交叉纤维。表明眼上斜肌的运动和感觉均受双侧支配,其感觉神经以同侧为主,运动神经以对侧为主。  相似文献   

2.
用HRP法研究证明,支配山羊胸腺的初级传入神经来源于双侧C1~C5脊神经节,以同侧为主;其标记神经元的分布呈双峰型;在双侧结状节也出现少量标记细胞,册羊胸腺的感觉经两侧神经传入,以交感途径占优势;交感节后纤维来自双侧颈前节、颈中节、星状节及T2~T5椎旁节,其中颈中节和星状节的标记细胞最多;在双侧C1~2节脊髓腹角和延髓疑核出现标记细胞较多,延髓迷走神经背核.面后核和脊上核出现较少的标记细胞。  相似文献   

3.
用HRP法研究证明,支配山羊胸腺的初级传入神经来源于双侧C1~T5 脊神经节,以同侧为主;其标记神经元的分布呈双峰型;在双侧结状节也出现少量标记细胞,山羊胸腺的感觉经两侧神经传入,以交感途径占优势;交感节后纤维来自双侧颈前节、颈中节、星状节及T2~T5 椎旁节,其中颈中节和星状节的标记细胞最多;在双侧C1~2节脊髓腹角和延髓疑核出现标记细胞较多,延髓迷走神经背核、面后核和脊上核出现较少的标记细胞。  相似文献   

4.
鸡泄殖腔传入神经元的定位及其传入纤维在脊髓内的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CB-HRP注入鸡泄殖腔壁内,通过逆行和跨节追踪证明:1、被标记的泄殖腔初级传入神经元胞体位于双侧T4-S9脊神经节和迷走神经结节内。脊神经节内的标记细胞集中于S4-S7和T6-L1。分别以S5和L1为高峰,L4-S2为少标记区。荐段和胸腰段标记细胞数 的比系1.6:1,结状节内的标记细胞数较前二者少。脊神经节内的标记细胞以小型的为主,结状节内的标记细胞则以大型者居多。单侧注射例大约有39%的标记细胞出现于对侧脊神经节中。2.脊髓横断观面观,被标记的初级传入神经元中枢突呈束状经背根外侧部进入S3-S8髓节的背外侧束;而后分成内外两部。外侧纤维豆较粗大,沿背角I-V层外侧缘走行,内侧纤维素较强小,内向侧穿经Clarke氏柱,二者于中介核外汇后,共同终止于荐部副交感节前柱。单侧注射例,对侧的标记纤维束较注射侧疏淡。水平面观,背角外侧有被标记的纵向纤维束,以S5为中心向前后各伸延2-3个节段。在T7-L2也可见有纤细的纤维束沿背角外侧缘走行。  相似文献   

5.
将CB—HRP溶液电泳法引入鸡的孤束核,顺行追踪孤束核向脑干投射的神经元。结果于延髓的小细胞网状结构、三叉神经降束核、下橄榄核,中介核、前庭降核、前庭内侧核;脑桥的三叉神经运动核,三叉神经感觉主核、蓝班、臂旁核内侧部、浅部、背外侧部、腹外侧部、面背核;中脑的浅综脑核;丘胸前背内侧核等处出现明显的标记终末.此外,也在对侧的孤束核,双侧的舌下神经背核,耳蜗板核,上橄榄核,丘脑下部室旁区域等处发现少量疏淡的标记终末.  相似文献   

6.
用HRP法研究了兔舌下神经的纤维成分和起源。将HRP注入舌下神经干,舌下神经核内几乎所有神经元均被标记,均为大多极细胞;三叉神经节和C2-4脊神经节出现大量标记细胞,以直径15~30μm的小细胞为主;同侧颈上节有大量标记细胞出现。结果表明:舌下神经是含有一般躯体传出、一般躯体传入和一般内脏传出3种成分的混合神经。并对传统舌下神经的概念作了补充和修正。此外,发现多例兔舌下神经干中,仅一例有小神经节存在,由此认为它是一种不恒定结构。对舌下神经干、舌肌及舌粘膜3组标记的感觉神经元比较,推测出舌肌梭本体感觉可能经由三叉神经的舌神经支传导。  相似文献   

7.
用HRP法研究了兔舌下神经的纤维成分和起源。将HRP注入舌下神经干,舌下神经核内几乎所有神经元均被标记,均为大多极细胞;三叉神经节和C2-4脊神经节出现大量标记细胞,以直径15-30μm的小细胞为主;同侧颈上节有大量标记细胞出现。结果表明:舌下神经是含有一般躯体传出,一般体传入和一般内脏传出3种成分的混合神经。并对传统舌下神经蝗概念作了补充和修正。  相似文献   

8.
鸡泄殖腔传入神经元的定位及其传入纤维在脊髓内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 CB-HRP 注入鸡泄殖腔壁内,通过逆行和跨节追踪证明:1、被标记的泄殖腔初级传入神经元胞休位于双侧 T_4—S_9脊神经节和迷走神经结状节内。脊神经节内的标记细胞集中于 S_4—S_7和 T_6—L_1。分别以 S_5和 L_1为高峰,L_4—S_2为少标记区.荐段和胸腰段标记细胞数的比系1.6∶1,结状节内的标记细胞数较前二者少.脊神经节内的标记细胞以小型的为主,结状节内的标记细胞则以大型者居多。单侧注射例大约有39%的标记细胞出现于对侧脊神经节中。2、脊髓横断面观,被标记的初级传入神经元中枢突呈束状经背根外侧部进入S_3—S_8髓节的背外侧束,而后分成内外两部。外侧纤维束较粗大,沿背角Ⅰ—Ⅴ层外侧缘走行,内侧纤维束较细小,向内侧穿经 Clarke 氏柱,二者于中介核处汇合,共同终止于荐部副交感节前柱。单侧注射例,对侧的标记纤维束较注射侧疏淡。水平面观,背角外侧有被标记的纵向纤维束,以 S_5为中心向前后各伸延2~3个节段。在 T_7—L_2可见有纤细的纤维束沿背角外侧缘走行。  相似文献   

9.
将CB-HRP溶液电泳法引入鸡的孤束核,顺行追踪孤束核向脑干投射的神经元。结果于延髓的小细胞网状结构、三叉神经降束核、下橄榄核,中介核、前庭降核、前庭内侧核;脑桥的三叉神经运动核,在叉神经感觉主核、蓝斑、臂旁核内侧部、汪部、背外侧部、腹外侧部、面背核;中脑的浅综脑核;丘脑前背内侧核等处出现明显的标记终未。此外,也在对侧的孤束核,双侧的舌下神经背核,耳蜗板核,上橄榄核,丘脑下部室旁区域等处发现少量疏淡的标记终未。  相似文献   

10.
用HRP法研究了猪左心室外侧壁的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的分布,结果表明:标记细胞位于左侧颈中神经节、右侧椎神经节、双侧颈胸神经节及第二至第四胸交感神经节。标记细胞以颈胸节最多,占59.4%。左侧出现的标记细胞数明显多于右侧。标记细胞为多突起的星形运动神经元,以直径20~30μ为主,占67%。颈胸神经节内的标记细胞,大部分位于节的前腹侧部。颈前神经节内未发现标记细胞。  相似文献   

11.
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逆行追踪技术(HRP技术)将CB_HRP注入狗的一侧肾脏,对8只狗肾脏交感节后纤维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交感节后神经元标记细胞分布于注射侧T6~L3节段交感干神经节,高峰节段为T12~L2节段,8例共见标记细胞7 077个,占交感干神经节内标记细胞总数90.86%.在注射侧腹腔神经节、肠系膜前神经节和主动脉肾神经节也见有大量交感节后神经元标记细胞.标记细胞以梭形、卵圆形和多极的中小型细胞为主,交感干神经节内标记细胞靠边缘分布,而其它部位则均匀、散在分布.说明狗肾脏交感节后纤维来源广泛.  相似文献   

12.
奶山羊颈迷走神经传出神经元胞体的定位和形态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HRP注入颈迷走神经干后,在迷走神经背核的全长出现标记细胞,但该核的尾部以特征性的巨、大或中型梭形标记细胞为主而区别于核的前和中部。在孤束内侧核有散在的类似于背核的标记细胞。在疑核可见大、中、小三型标记细胞,但在疑核嘴侧部的腹侧群即面后核无标记物。在疑后核、上颈髓中间带区有类似于胸髓交感节前神经元的中型标记细胞和分布特征。在脊上核的背侧群和上颈髓的腹角背内侧核和副神经脊髓核有一些大多极标记细胞。  相似文献   

13.
将 HRP 注入颈部食管壁后,在延髓的两侧面神经后核出现大量密集的中、小型标记细胞,在疑核的全长可见散在的大型细胞,在迷走神经背核可见少量小型细胞,以核的前区腹外侧缘标记细胞较多。在闩以上的孤束内侧核和第一颈髓的中间外侧核(疑后核)也看到零星标记细胞。颈前神经节和星状神经节出现大量标记细胞,而以颈前节标记细胞较多,还多次发现小标记细胞紧偎着大标记细胞配对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15.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法研究了4只仔猪大脑皮质十字前回和后回传入神经的来源,将HRP注入十字前回,在蓝斑,中缝背核,中脑中央灰质,丘脑背内侧核,腹前核,腹外侧核和板内核,十字前回和薛氏回等诸多结构内出现标记细胞。将HRP注入十字后回,在蓝斑,中脑中央灰质,中缝背核,丘脑外侧核群,背内侧核,板内核,十字前回和后回,冠状回和扣带回等处出现标记细胞,结果表明,此二回均接受广泛的传入纤维,在丘脑皮质联系中,十字  相似文献   

16.
所有背根节和迷走神经结状节出现大量P物质(SP)阳性胞体和纤维,小细胞占92%,大中型细胞占8%,仅有极少数生长抑素(SS)样神经胞体。大量含SP的纤维和终未见于颈上节和腹腔-前肠系膜神经节,但含SS的纤维和终末主要见于腹腔-前肠系膜神经节,颈上节甚少。交感节中无SP和SS阳性胞体。出现于交感神经节中的SP和SS纤维和终末,可能来自背根节初级感觉神经元的外周侧支或肠神经元。按照这个模式,SP和SS可通过不涉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外周短反射环路;去调节交感神经的反应。  相似文献   

17.
A structural basis for Hering's law: projections to extraocular motoneuron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njugate eye movements are executed through the concurrent activation of several muscles in both eyes. The neural mechanisms that underlie such synergistic muscle activations have been a matter of considerable experimentation and debate.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is issue, the projections of a class of primate premotoneuronal cells were studied, namely, the vertical medium-lead burst neurons (VMLBs), which drive vertical rapid eye movements. Axons of upward VMLBs ramify bilaterally within motoneuron pools that supply the superior rectus and inferior oblique muscles of both eyes. Axons of downward VMLBs ramify ipsilaterally in the inferior rectus portion of the oculomotor nucleus and in the trochlear nucleus. Thus, VMLBs can drive vertical motoneuron pools of both eyes during conjugate vertical rapid eye movements; these data support Hering's law.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对比脆肉鲩与普通草鱼肌肉显微结构的差异,为脆肉鲩的肉质加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脆肉鲩和普通草鱼的背部白肌、背部红肌和腹部白肌,经石蜡组织切片和苏木素-伊红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肌纤维的形态特征,用肌纤维直径和密度两个指标衡量脆肉鲩与普通草鱼的肌纤维差异。【结果】脆肉鲩和普通草鱼背部白肌、腹部白肌及背部红肌的基本结构相同。脆肉鲩背部白肌的肌纤维直径(67.6μm)显著小于普通草鱼(109.4μm)(P〈0.05,下同),肌纤维密度(249条/mm2)N显著大于普通草鱼(121条/mm2);在腹部白肌和背部红肌的肌纤维直径、肌纤维密度方面,脆肉鲩与普通草鱼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脆肉鲩肌肉的肌纤维直径及密度与其肌肉硬度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