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铃薯夏播掰芽留种技术杨孝楫周长武柯斧(陕西省安康地区农科所725021)杨敦沛(陕西省平利县八仙镇农技推广站725504)秦巴中高山区马铃薯与玉米间套作能否亩产上吨粮,主要制约因素是马铃薯单产低。而单产低的主要原因是无优质种薯。用夏播带芽直播,占地...  相似文献   

2.
甘肃渭源县大安乡杜家铺村是深度贫困村,山大沟深,地处偏远,以农业为主,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蚕豆、豌豆、马铃薯、玉米、小麦、燕麦、荞麦、胡麻、党参、黄芪等,主体作物不突出。通过调研认为,因地制宜发展马铃薯种植是较好的产业,经过实践证明,优质马铃薯产量高、效益好,应该作为优势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早熟地膜马铃薯套种优质玉米,是近年来我市重点推广的立体高效栽培模式,平均每亩产商品鲜薯1500千克、玉米500千克,产值达到4000元,纯收入3000元以上。该模式的推广,为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开辟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抗病马铃薯新品种及无害化综合栽培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梁秀芝  吴瑞香 《华北农学报》2004,19(Z1):137-140
马铃薯(Solanum luberosum)又名土豆、洋山芋,山西省各地栽培较广.马铃薯营养价值高,粮菜兼用,还可作轻工业原料;它适应性广,产量高,营养丰富,除含脂肪较少外,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铁和维生素均显著高于小麦、水稻和玉米,一般含淀粉15%~20%,蛋白质2%,纤维素2%左右;马铃薯耐贮运,是调节旺淡的重要蔬菜品种.所以,推广优质马铃薯无公害综合生产技术,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对改进食品构成,丰富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介绍岑巩县优质马铃薯的发展现状,论述了岑巩县优质马铃薯发展优势,指出优质马铃薯发展制约因素,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通过马铃薯、玉米单作、单套单、双套双、单套双、双套单等种植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单作玉米比单作马铃薯经济效益高;马铃薯与玉米套作均比单作玉米或单作马铃薯经济效益高;在套作模式中,以单套单或双套双效益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玉米间作马铃薯立体种植模式的产量和产值最大化,进行了模式不同行比配置试验,筛选出较单作马铃薯和单作玉米增产程度最高的玉米马铃薯行比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行比(玉米:马铃薯)为1:7 的配置能够保证马铃薯在间作环境下实现其群体生产能力;又能够利用马铃薯上层的光热气资源提升玉米产量,最大程度的发挥玉米的单产潜力;1:7 配置条带间光合有效辐射、作物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氮素含量等生理指标和生物、产量性状的测定值均高于其他行比处理。  相似文献   

8.
玉米是会东县的第一大作物,面积居 4大作物 (玉米、水稻、小麦、马铃薯 )之首,是重要的粮、经、饲兼用作物.随着畜牧业的产业化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饲料玉米的比重将会进一步增加,预计到 2020年,饲料玉米将由目前的 60%提高到 85%.因此,需要确立以饲料玉米和优质蛋白玉米为主的玉米生产发展战略,实现玉米"过腹"转化增值,提高农民收入,形成大农业循环的格局,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9.
玉米具有粮食和饲料兼用的特点,青贮玉米通过乳酸菌作用,菌体蛋白增加20%-30%,营养价值提高30%-35%。1kg玉米青贮后的营养价值相当于0.22-0.25个饲料单位,或相当于0.4kg优质干草,远高于马铃薯、饲用甜菜、苜蓿、三叶草、饲用大麦等饲料作物。同时秸秆变软、变熟、易消化,增进食欲,  相似文献   

10.
试验对川西高原半高山地区马铃薯/玉米/大白菜套作、马铃薯-玉米套作、小麦-玉米套作3种套作模式的产量和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实行马铃薯-玉米-大白菜套作种植总产量、总产值、净收益均极显著高于其它两种套作模式.  相似文献   

11.
大春马铃薯覆膜集雨保墒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高海拔春旱地区大春马铃薯覆膜集雨保墒高效栽培技术,包括选用优质脱毒壮龄种薯、选地整地、播种施肥、起垄覆膜、田间管理、植保措施、适时收获等内容。该技术经过充分的试验和生产示范,技术经济效益好,适合盐源及类似严重季节性干旱和无灌溉设施地区马铃薯栽培,也可供其他作物(如玉米)集雨节水栽培借鉴。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高产高效间套作种植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本地优良马铃薯品种“米拉”的脱毒种为主体作物,采用马铃薯套玉米问秋白菜、马铃薯问春大白菜套葱、马铃薯套唐菖蒲、马铃薯套半夏、马铃薯间折耳根、马铃薯套玉米间胡萝卜6种植模式,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套玉米问胡萝卜模式的投入产出效果最佳,其产投比和纯收入最高,分别2.937和1278.79元/667m^2,可大面积推广。马铃薯套玉米间秋白菜、马铃薯间春白菜套葱、马铃薯间折耳根投产比在1:2.1912—2.4071之间,可在城郊及集镇附近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玉米沟塘覆膜模式间作马铃薯产量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云南省农业生产中玉米马铃薯间作面临的突发干旱危害和低产低效问题,在云南省宣威市农业技术示范基地,进行了玉米打塘开沟地膜覆盖间作马铃薯抗旱增产增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开沟或打塘+地膜覆盖间作马铃薯复合技术可以提高土壤水分积蓄量,玉米开沟间作和打塘间作土壤含水量分别比玉米平垄和马铃薯单作最多增加28.32%和25.16%;在玉米生育前期,玉米开沟或打塘地膜覆盖间作马铃薯措施有利于促进玉米和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开沟和打塘模式玉米株高比平垄分别增加31.94%和26.33%,叶面积指数(LAI)分别增加49.56%和25.29%;开沟和打塘措施的玉米理论产量和经济系数均高于玉米平垄间作和单作,玉米产量、复合产量和土地当量比(LER)均显著增加,打塘种植的土地当量比最大(LER=1.20),比平地处理增加10.52%,增产效益显著。所以,该措施能有效提高作物间作系统抗旱能力,增产增效,对稳定农业收益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玉米马铃薯间作对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覃潇敏  郑毅  汤利  龙光强 《作物学报》2015,41(6):919-928
设置3个种植处理(玉米单作、马铃薯单作和玉米马铃薯间作),通过田间试验和盆栽试验,采用Biolog技术分析了玉米马铃薯根际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间作处理使玉米和马铃薯根际微生物对31种碳源的平均利用率(AWCD)分别增加17.36%、7.38%和3.76%、32.21%,其中间作马铃薯的AWCD值最高,单作玉米最低。间作玉米和间作马铃薯根际微生物群落的Shannon指数(H)、Simpson指数(D)、均匀度指数(E)、丰富度指数(S)均高于单作,但在间作和单作之间差异不显著。根际微生物对6类碳源的利用强度以糖类、羧酸类和氨基酸最高,并存在一定的差异。主成分和聚类分析表明,玉米与马铃薯间作改变了根际微生物的群落组成,糖类、羧酸类和氨基酸类碳源是区分单间作处理差异的敏感碳源。说明玉米马铃薯间作改变了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提高了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套玉米及玉米间大豆种植系统间套优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赖众民 《作物学报》1985,11(3):163-172
1974~1983年在云南省玉米主产区宣威县的不同农业生态环境条件下,研究了马铃薯套玉米及玉米间大豆间套优势的适用价值以及构成间套优势的机理。试验表明玉米与马铃薯、大豆间套在旱地作物种植系统中很有应用价值。从粮食产量与经济纯收入分析,条带马铃薯套玉米的效益高;从劳动生产率与能量再生率分析,条带玉米间大豆的效益好  相似文献   

16.
玉米与马铃薯间作对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设置3个种植处理(玉米单作、马铃薯单作和玉米马铃薯间作),通过田间试验和盆栽试验,采用Biolog技术分析了玉米马铃薯根际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间作处理使玉米和马铃薯根际微生物对31种碳源的平均利用率(AWCD)分别增加17.36%、7.38%和3.76%、32.21%,其中间作马铃薯的AWCD值最高,单作玉米最低。间作玉米和间作马铃薯根际微生物群落的Shannon指数(H)、Simpson指数(D)、均匀度指数(E)、丰富度指数(S)均高于单作,但在间作和单作之间差异不显著。根际微生物对6类碳源的利用强度以糖类、羧酸类和氨基酸最高,并存在一定的差异。主成分和聚类分析表明,玉米与马铃薯间作改变了根际微生物的群落组成,糖类、羧酸类和氨基酸类碳源是区分单间作处理差异的敏感碳源。说明玉米马铃薯间作改变了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提高了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刘珍 《种子科技》2024,(5):58-60
马铃薯是天祝藏族自治县重要的粮食作物,马铃薯种植在当地农户脱贫增收和保障粮食安全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确保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马铃薯种植时,其产量、品质和栽培技术密切相关,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用于马铃薯种植中,是实现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增产增收的有效举措。以天祝藏族自治县为例,着重对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展开了深入探析。  相似文献   

18.
针对山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与分析,并简要介绍了做好山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价值,分析了山区马铃薯产量较低的原因,如种薯品种多而杂、质量较差,栽培管理不当,受外界气候条件影响较大等,提出山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技术推广要点,能够保证山区马铃薯产量逐年丰收稳产。  相似文献   

19.
川东北旱地马铃薯多熟高效种植新模式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丰富川东北旱地马铃薯多熟高效种植模式及提高旱地种植效益,以传统“小麦/玉米/甘薯”模式为对照,在川东北丘陵区旱地设置“春马铃薯/玉米/甘薯”和“小麦+冬马铃薯/玉米/甘薯”2种新模式,观测其周年原粮产量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2年平均值上,“春马铃薯/玉米/甘薯”模式的原粮产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其总产值和纯收益均显著高于对照,分别较对照高52.16%和53.25%,且其劳动净产率比对照高14.85%;而“小麦+冬马铃薯/玉米/甘薯”模式的原粮产量和总产值均显著高于对照,但其纯收益和劳动净产率分别较对照低20.32%和17.07%。2个新模式的物质费用收益率和成本收益率均低于对照。综合比较,“春马铃薯/玉米/甘薯”模式可作为传统“小麦/玉米/甘薯”模式的替代方案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巫溪县60%的耕地面积为马铃薯套种玉米,占玉米播种面积的88%.两种作物共生期长达80多天,几乎等于马铃薯出苗到收获的全生育期。然而,通常使用的施肥技术,都是以一种作物净作为对象,不是马铃薯施肥技术,就是玉米施肥技术,忽视了套作共生条件下的相互影响,脱离了山区玉米生产的特点,因而实用上有很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