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工作回顾 1.1 总体形势 2006年江西省蚕桑生产总体形势可以概括为"三增二好一超". 1.1.1 "三增" 一是桑园面积增,2006年全省桑园面积23.2万亩,同比增3.2万亩,增幅16%.二是发种数量增,全年发放桑蚕一代杂交种19.18万张,同比增1.98万张,增幅11.5%.三是蚕茧产量增,全省蚕茧总产量1.05万吨,较上年增0.16万吨,增幅15.2%;平均张种产量38.4kg,较上年增0.6kg,增长1.58%.  相似文献   

2.
<正> 目前我省桑园面积正处在老桑逐步更新改造、新桑不断发展的新阶段,夏秋蚕期投产桑园面积大于春蚕期。而且夏秋期是桑树生长最旺盛的时期,只要肥培管理好,桑叶的增产潜力一定很大,加上苗叶的合理利用,可以分批大养夏秋蚕。夏秋蚕的饲养张数多,比重大,以1979年为例,全年发种1272000张,其中夏秋发种884581张,占全年发种张数的69.54%。所以说力争夏秋茧增产丰收,是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年蚕茧生产任务的关键。但从我省夏秋茧的生产情况看,张产量不高,地区之间,各期蚕之间开差很大,饲养比重和张产高低很不平衡。养  相似文献   

3.
<正>海安县现有桑田12.5万亩,1997年发种33.09万张,生产鲜茧12528.2吨.1994年前桑园面积曾达15.6万亩,发种量超过44万张,产茧14000吨.全县仅一家蚕种场,从1982年开始即在县内有关乡镇选择养蚕水平较高、设备条件及桑园肥培管理水平较好的村、组,相连的养蚕户,作为农村原蚕制种点.随着全县养蚕数量的增加,农村原蚕点也随之增多,在原蚕生产过程中,由于管理措施跟不上,关键技术不到位,出现了只求  相似文献   

4.
受茧丝市场行情低迷影响 ,鲜茧收购价格持续下滑 ,严重挫伤蚕农栽桑养蚕积极性 ,加之气候异常 ,重庆夏秋蚕生产不尽人意。全市夏季蚕种发放 2 9.1万张 ,较上年同期减少 1万张 ,减 3.3% ;生产鲜茧约 6 40 0万吨 ,较上年同期减少 1 587万吨 ,减少 2 0 % ;夏茧收购综合均价每公斤 8.1元左右 ,较上年同期单价低 2 .2元 ,下降 2 1 .4 %。面对严峻形势 ,尽管 7月底召开了全市秋蚕生产工作会 ,秋蚕发种仍呈下降趋势 ,正秋蚕全市发放蚕种 2 9.1万张 ,较上年同期减发 2万张 ,减少 6 .6 % ,预计生产蚕茧 7850万吨 ,同比减少 1 6 9万吨 ,减少 2 .1 % ,…  相似文献   

5.
<正> 据1991年1月24日江苏《茧丝绸情况》介绍,1990年全省发种402.2万张,比上年增长13.45%;生产蚕茧11.494万吨(229.88万担),增长7.07%,年产茧超过5000吨(10万担)以上有海安、丹阳、东台、大丰、吴江、如东、如皋七个县市。这七个县市的桑园面积为66.47万亩,占全省桑园总面积的39.7%(全省面积达166万亩),比上年增加7.3个百分点;产茧5.56万吨,占全省总产茧量48.4%,比上年增加8.7个百分点。全省年  相似文献   

6.
浅谈我县蚕桑生产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蚕业生产现状1.1蚕茧生产现状全县现有桑园6.432万亩,其中90%的桑园集中分布在桃园、姚集两个镇。桑园面积排在全县前十位的村均有接近或超过1000亩的规模,桑园布局结构合理,蚕农抗风险能力增强,为蚕桑产业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009年全县共饲养蚕种7.08万张,产茧3007吨。平均茧价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我市蚕业工作紧扣供给侧结构改革主线,树立"拉长一根丝、做优一粒茧、开发一株树、盘活一片地、富裕一方人"产业发展理念,以优质精品茧基地建设为抓手,助力脱贫攻坚,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全市现有蚕桑基地3.2hm2(48万亩),预计2017年发种44万张,同比增长2.3%;产茧1.80万t,增长2.3%;单产稳定41kg/张;单价48元/kg,增  相似文献   

8.
胡建 《江苏蚕业》2006,28(4):22-22
<正>据江苏省茧丝办统计,2006年江苏全省年饲养蚕318.97万张,生产蚕茧11.76万吨,分别比去年增长7.2%和17%。其中春蚕145.6万张,产茧5.9万吨;夏秋蚕173.38万张,产量5.88万吨。全省全年平均收购茧价1520元/50公斤,同比增长了29.4%,全省蚕茧生产收益达到35.75亿元,与去年相比蚕农增收总值增加了50%以上。今年江苏蚕茧生产收购的特点有:一是重点产区发种增加幅度大,南通、盐城两集中产区蚕茧分别增产18.6%和20.5%,全省蚕茧生产出现恢复性增长,产茧总量达到“十五期间”最高年份2002年的水平;二是蚕茧生产事故损失少,单产和质量提高。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加强对生产的  相似文献   

9.
《蚕桑通报》2009,40(1):65-65
据中国蚕业信息网对16个蚕业主产省、区2008年蚕业生产隋况调查统计,全国发种量约为1750.8万张,同比减少约17.24%;生产蚕茧约65.86万t,较去年减少约12.8万t,同比减产约16.27%;桑园面积为84.6万hm^2。生产一代杂交蚕种1814.5万张,比去年减产369.7万张,同比减少约16.93%。全年收购桑蚕茧54.06万t,同比减少约17.47%。春期统茧均价约745~1230元/50kg,个别省份480元左右;夏秋统茧在约600—900元/50kg,个别省份48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0.
<正> 近几年我区蚕桑生产发展迅速,1983年桑园面积达15250亩,桑树625.5万株,发种8579张,产茧45.6万斤,名列全县第二名。84年春因受某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发种、产茧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为了“以秋补春”,夺取全年蚕茧丰收,各级、各部门密切协作,狠抓秋蚕生产,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区秋蚕共发种(不包括晚秋)3659张,产  相似文献   

11.
蚕事传真     
《蚕桑通报》2005,36(3):72-72
●浙江省春茧喜获丰收夏秋蚕态势良好浙江省春蚕发种86万张,同比增长2.4%;产茧4.2万t,同比增长5.8%。春蚕生产的特点:一是蚕讯好。由于茧丝行情看好和气候件总体适宜,桑叶蚕茧均增产,平均张种产茧50kg左右。二是茧质优。,据浙江省第三茧质检定所对湖州77个庄口的样茧测定,平均上车率83.34%,同比提高4.85个百分点;平均解舒丝长782m,同比长101.8m;平均解舒率71.7%,同比提高9.45个百分点;平均清洁、净度分别达到98.94和94.82分,同比分别提高0.27和0.18分。三是增收幅度大。由于茧价和张产较高,蚕农收益显著增加,全省养蚕收入达8.8亿元左右,同比…  相似文献   

12.
一、江苏省蚕业生产发展概况:江苏省是我国四大蚕区之一,养蚕历史悠久,驰名中外.全省有64个县,11个市.现有70个县、市郊种桑养蚕占93%.1984年桑园面积136万亩,比1949年的46万亩增196%,比1978年的78.07万亩增75%.1984年养蚕240万张.比1949年的44.6万张增439%,比1978年的45.05万张增434%.1984年产茧129.9万担,比1949年的13.3万担增877%,比1978年的52.25万担增149%.亩桑产茧由1949年的29.78斤提高到96斤.单张产茧由1949年的30.72斤提高到54.01斤.预计1985年产茧140~150万担.自1978年三中全会后,大约每年增产茧10万担.1984年有28个县年产茧万担以上,其中海安、丹阳两县年产茧都在10万担以上.有5个乡年产茧超万担.全省有29个蚕种场,年制种量达280万张,蚕种自给有余,还有25个蚕桑场和桑苗圃,能满足本省发展桑园所需苗木.  相似文献   

13.
海安县海安镇从1996年开始建设规模化、标准化桑园丰产方、示范方5040亩,由于组织措施层层落实,加大力度推广桑园标准化栽培模式,注重桑园投入,桑树群体结构逐年提高,并以桑园丰产方、示范方推动了全镇桑园的培管水平,显著地提高了蚕桑生产经济效益。1998年全镇养蚕46003张,产茧1822.9吨,茧值2933.36万元,平均亩桑发种3.2张,亩产茧126.8kg,亩产茧值2040.46元,亩桑发种、亩产茧、亩产值、张产茧等指标,比建设桑园丰产方前的1995年分别提高18.8%、26.2%、6.7%…  相似文献   

14.
张正国 《四川蚕业》2003,31(1):47-49
桑叶是蚕的唯一天然饲料 ,故养蚕单产及茧丝质量和亩桑收益的提高 ,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包含桑品种在内的培桑技术的进步 ,促进单位面积桑叶产、质量的提高来实现的。以江油战旗、贯山两乡为例 ,1 987年的桑园面积约 3 0 0 0亩 ,主栽南一号和 60 71等品种 ,产茧 1 2 3t,亩产茧 41kg。 1 997年由于普及川 852良种 ,桑园面积近 2 3 0 0亩 ,产茧 1 79 4t,亩茧量 78kg。同比桑园面积减少 2 3 % ,产茧量却增加 46% ,亩茧量提高90 % ,其中 ,来自养蚕单产提高 1 4kg占3 8% ,桑品种增茧 2 3kg占 62 %。由此表明 ,桑树良种是支撑蚕业生产发…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 2 0 0 3春共出库蚕种 12 7.8万张 ,同比 2 0 0 2年减少 3%。稳定是江苏蚕业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江苏的桑园面积基本稳定 ,全省现有桑园面积 15 0万亩 (包括新栽桑 ) ,养蚕农户 110余万户。 2 0 0 2年饲养蚕种 30 0万张 ,产茧 11.4 5万吨 ,目前蚕茧生产量居全国前位。根据江苏特点 ,目前蚕茧生产以春蚕 (4 6 % )和中、晚秋蚕 (5 2 % )为主 ,夏、早秋蚕饲养量甚微。其中以苏北蚕区为主 ,蚕茧生产量占全省约90 %。蚕品种春期以菁松×皓月为主 ,中、晚秋以苏菊×明虎等为主。 2 0 0 2年 ,江苏又一次实现家蚕品种的更新 ,以苏菊×明虎为…  相似文献   

16.
<正> 邳县自1954年开始发展成片桑园,但到1983年,仅有桑园6275亩,产茧333.585吨,从1984年起以适当集中为原则,调整了蚕桑布局,桑园达8231亩,产茧507.65吨,比1983年产茧量增长53%,1985年桑园达2.1万亩,产茧745.55吨,比1984年增长47%,1986年桑园达2.34万亩,产茧1203.05吨,比1985年增长61.4%。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是抓住了蚕桑基地建设这一关键。  相似文献   

17.
<正> 今春全省共育桑苗1万亩,新建桑园5万多亩。发放春种20.1万张,产茧约6千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7%左右。  相似文献   

18.
广西的桑蚕生产近年来迅猛发展,据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的统计:全区去年桑园已达110万亩(其中投产桑园80万亩),全年养蚕种280万张,产鲜蚕茧8.7万吨(174万担),年产量已超过浙、川、鲁、粤等主产区,已从国内的“小产区”跃升为全国产茧产量第  相似文献   

19.
我县是自治区15个蚕茧商品生产基地县之一。1989年全县有桑园4560亩,饲养蚕种1.6万张,产茧325吨,收购(即丝茧和原种茧)255吨。桑园比上年增加1960亩,养蚕种增加1倍,收购量增1.42倍,并出现有常乐平心、阳月、火星三个村公所年产茧超50吨;有莲北村新联队,火星村苫西头队,阳月村西头队三个生产队养蚕户均收入超4000元,人均收入近千元,有王瑞辉等19户养蚕收入超万元;有新联队大面积186.4亩亩产茧143.25公斤;有王瑞奎等7户亩桑产茧超200公斤,其中:王瑞奎种桑3.8亩,亩桑产茧234.4公斤。  相似文献   

20.
蚕桑珍闻     
<正> 安康地区蚕桑生产形势好安康地区80年栽植成片桑园60737亩,栽零星桑1352万株;育良桑苗7691亩,育实生苗9677亩;总产茧达到35万担,占全省产茧量的86.2%。7个基地县产茧量都超过了30万斤。产茧10万斤以上的区有18个,3万斤以上的公社39个,户均工张蚕的生产队164个。该区今年共发种105700张,发种量比去年增长了39.5%,蚕茧净增110万斤,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