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防城港市是全国著名的三大香料基地之一,人工种植肉桂、八角已有400多年历史,其中防城区是全国惟一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八角之乡”、“中国肉桂之乡”称号的区县。肉桂八角的生产经营现状根据防城港市2000年林业二类调查数据显示,防城港市现有肉桂3.88万公顷,八角3.83万公顷,2001年产八角6382吨,桂皮4242吨,茴油42吨,桂油152吨。防城区是防城港市肉桂、八角的主产区,现有肉桂3.26万公顷,八角3.57万公顷,分别占防城港市的84%和92%。肉桂主要品种有白芽桂(又称黑油桂)、红…  相似文献   

2.
1.什么是八角麻疯果?不论春果、秋果,也不分大小老嫩的八角果,凡在果实的一部分或全部分表面产生黄褐色斑块,外观似伤疤的表皮增生或木柱化的果实,都称麻疯果,也有林农称为“油渣果”、“龙眼果”。2.用殖果对八角生产有何影响?由于麻么果会阻碍果实的正常发育,受害林分一般减产20%-ed%,严重受害的单株减产率超过80%;麻病果于品外形粗糙、皱裂,色泽加深,影响其外观,干品售价低于正常果,总之,发生麻疯果的林区都会减产减收。3.用匠果是怎样形成的?当八角花刚伤出针尖大小的孔口,一种叫作前马的小虫便钻进花内,用它…  相似文献   

3.
最近笔者在藤县八角主产地古龙镇古龙村了解到,该镇交通管理站站长祝海家责任山上有一株挂十一个角果实的八角果树,于是专程到这株树下了解、拍照。祝海说,这片八角林是孤年代分责任山时领到的,那时就发现整片八角林只有这株长的果都是十一个角,每年生果产量都保持在50至300斤(一般八角树产果50公斤左右),出售干果时老板都愿加价0.5元收购。现在有人愿出4元一株买他这株八角的苗,而普通八角亩只能卖0.5至0.6元一株。据推测,这株树的直径有33厘米左右,高约十五六米,生果比一般的八角生果大。笔者认为值得培育推广。十一个角的…  相似文献   

4.
八角中幼林配方施肥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措施,实现八角(Illicium verum)中幼林生长快,早开花、早结实、早进入盛果期,丰产优质。8年生的八角中幼林鲜果产量达900kg/hm^2以上,单株最高产量达38kg/株;10年生八角中幼林鲜果产量达到4200kg/hm^2,投入产出比达到1:12.53,经济效益显著。本研究为广西目前大面积的八角中幼林丰产改造提供了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5.
东兰县东兰镇新烟村把八角生产当作全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连年种植,不断更新,到今年3月中旬,全村共拥有八角林4boo多亩,人均2.3亩。新烟村是东兰县八角的主要生产基地,全村共有435户Zod人。自1988年以来,该村每年在不断扩大八角种植面积的同时,还对那些结籽率不高、产量低、质量差的老八角林进行低产改造或更新,每年对八角林进行一次施肥、铲草和灭虫。科学管理,既延长了八角树的生产期,又提高了它的结籽率和果实质量。据统计,去年全村共产于八角4万多公斤,仅此一项人均收入就达420元,占该村全年人均纯收入11刀.8元的358…  相似文献   

6.
在营林工作中,营造混交林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大部分混交林不是因为树种搭配不当,混交比例失调,就是其中树种不适应环境条件。但是,凌云县沙里瑶族乡果卜村果卜屯的油茶混交林却卓有成效.全屯267公顷油茶林25%混种八角,成为凌云县有名的油茶、八角产区。  相似文献   

7.
八角优良单株初选及其嫁接技术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八角优良单株初选及其嫁接技术马锦林(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南宁530001)关键词优良单株初选八角嫁接八角(IliciumverumHook.f)在我国北方称为大料,是由八角果经干燥处理而成。目前,以生产八角为主的果用林基本上为实生苗营造,普遍存在林分不...  相似文献   

8.
广西八角养分评价标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八角(Illicum verum)施肥前后的土壤及植株叶片进行分析测定,掌握施肥前后土壤及植株叶片的养分变化规律,并根据施肥前后八角生长与开花结果等情况,总结出八角林地土壤与植株叶片各种养分的丰缺指标,为八角的平衡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八角富瑶村     
云南省富宁县共有瑶族3.8万人,分布在15个乡(镇)。瑶族人民世代相传素有种植八角和爱林造林的传统习俗,凡是瑶族居住的村寨总是八角成林。据记载,摇族人民种植八角的历史已有300多年,早在清朝中期,瑶族的八角就远销到沿海及香港等地。但由于交通闭塞,经济文化落后,缺乏科学技术知识,八角的发展极为缓慢。从1695年到1949年的254年间,富宁瑶族人民种植的八角不足2000公顷,年均产量才10多万公斤。解放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富宁县委、县政府把发展八角作为振兴富宁经济的主要措施来抓。增拨扶贫资金来普及八角栽培技…  相似文献   

10.
<正> 龙州县是广西出产八角主要地区之一。但由于长期用古老的办法栽种八角,未进行科学管理,致使一些树木12年后才开花结果,且产量很低。1981年普查时调查,龙州县有八角林2.7万亩,计70.2万株,平均每株年产果2.25公斤。八角树一般一年开花结果两次,一年四季有花果,养分消耗大,形成明显的大小年。要想提高产量,就必须加强经营管理,适时进行施肥、除草。1982年龙州县八角乡一户农民承包了一片八角林,7—8月他选了10株60—70年生的八角树,对其中5株树在树冠投影处挖品字形的三  相似文献   

11.
苏云金杆菌是目前最有效、应用最广的生物杀虫剂,具有不污染环境,害虫难以产生抗性等优一点,多年来被广泛利用。六万林场1974年开始弓l进苏云金杆菌土法生产技术,并应用于防治八角尺故。20多年累计生产苏云金杆菌超过10万多公斤,防治八角尺纹面积在3.2万公顷以上,有效地控制了虫灾的发生和蔓延,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八角尺歧是八角林主要害虫,幼虫食害八角叶、幼果和花,大发生时将全树叶片吃光,使八角减产,若连续被害则造成植株死亡。六万林场从50年代开始大面积种植八角,面积在1万亩以上。但自用年代开始,使用多种农药仍无法…  相似文献   

12.
肉桂、八角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纸碟法研究了桂皮、八角果以及八角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桂皮、八角果以及八角叶提取物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其中,桂皮提取液的抑菌效果显著优于八角果、八角叶和可利鲜保鲜剂,八角果、八角叶和可利鲜保鲜剂之间则无显著差异,桂皮提取液对枯草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强.  相似文献   

13.
恭城瑶族自治县观音乡杨梅垒口村坐落于山青水秀、风景优美的观音山脚下,到过的人都说这里很美。该村共有23户108人,全村森林覆盖率达60.5%;水果种植面积16.67公顷,其中无公害沙田柚7.2公顷,年人均有果2200公斤;杉树233.33多公顷、毛竹266.67公顷;户均有生猪存栏两头以上,  相似文献   

14.
森林施肥在美国、芬兰、日本、瑞典等国已有广泛深入的研究.七十年代以来生产性施肥在许多国家也已迅速发展.如瑞典林地施肥面积占森林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南朝鲜、日本、新西兰的林地施肥面积近年来也成倍增长,很多国家还采用了飞机施肥的方法.我国森林施肥进展缓慢,每年施肥面积约为10万公顷,主要对油茶、八角等经济林以及杨树、杉木、毛竹、桉树、泡桐和国外松进行施肥试验.  相似文献   

15.
广西是我国八角的主要产区,现有八角林面积14.67万公顷,占全国八角林总面积的80%左右,产量占全国的85%,占全世界的75%。八角是常绿树种,须根十分发达,在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效果十分突出,是很好的生态树种。大面积营造八角林,容易造成八角苗木供不应求,给苗贩子、苗骗子有可趁之机。不合格苗木上山造林,会影响到造林的质量和数量。而育苗过多,苗木过剩,造林户通常又将苗木密植于造林地内,造成林地密度过大,林内通气透光不良,直接影响到八角的产量和质量。八角林密度超过每亩60株必须进行抚育间苗…  相似文献   

16.
滨海沙地湿地松中龄林施肥可以明显促进林木胸高断面积的生长。试验结果表明:对10年生湿地松林分追施N、P、K组合肥,施肥后4年施肥效应十分明显,其中犁壁沟试验林N1P3K处理可使林木平均单株胸高断面积增加14.9470×10-4m2,主伐时每公顷增加净现值284.29元,施肥投入的内部收益率达19.13%;青苔沟间伐试验林N1P1K处理可使林木平均单株胸高断面积增力。19.9220×10-4m2,主伐时每公顷增加净现值538.67元,施肥投入的内部收益率达23.39%。  相似文献   

17.
尾叶要无性系幼林施肥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广东省开平市镇海林场进行了尾叶桉无性系幼林施肥试验,4.5a试验结果表明,8个不同施肥处理(肥料配方)间的生长差异极显著,尤以N75P200K50处理最好,其平均高为15.23m,平均胸径为11.07cm,每公顷材积为107.5m^3。8个施肥处理均没施肥处理有极显著的差异。最好施肥处理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每公顷材积分别是不施肥的1.3、1.65和3.1倍。以最佳施肥处理N75P200K50的  相似文献   

18.
八角尺蠖及其综合治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角是六万林场职工赖以生存的经济树种,至今为止累计种植面积达4000多公顷。八角尺蠖是八角最主要的食叶害虫,林场从上世纪60年代起一直深受其害,在多年的防治中使用了大量的化学农药,但越防治虫情越严重。林场1974年开始使用以BT粉、赤眼蜂为主的综合治理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75~1989年10年时间没用过任何化学农药也没有发生成灾现象。  相似文献   

19.
八角低产林改造丰产技术八角属八角茴香料常绿乔木,是我国南方特有的经济林树种,经济价值高,用途广泛。它的果、皮含油量5~6%,种子1.7~2.7%,叶子0.7~0.95%(均以鲜料计),是优良调味佳品,在医药上作驱风、健胃、祛痰、治咳,外用治癣、杀虱、...  相似文献   

20.
1997年-2003年对发生在广西上林县大丰镇八角林区的一种新害虫——八角泡盾盲蝽Pseudodoniella sp.进行了系统的观察。该害虫在广西上林县大丰镇东春村1a发生3-4代,霜降后以成虫在枝干隐蔽处越冬,翌年3—4月成虫交配产卵,5月中下旬若虫陆续孵化。除越冬代外,其它世代重叠。以若虫、成虫刺吸花蕾、嫩果、枝梢,引起落花、落果、枝梢萎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