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高寒阴湿区春蚕豆综合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地处西北干旱腹地,素以干旱著称,但南北及山区因海拔高、温度低、雨水较多,而被称为高寒阴湿区,主要分布在北纬34~36℃、海拔1800~3100m的地区,光、温、水和土壤等自然资源有利于春蚕豆的生长发育,蚕豆粒大饱满、种皮乳白、产量高、品质优、商品性好,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是我国春蚕豆的主产区,播种面积约占全国春蚕豆的一半以上。临夏州农科所经过多年的研究,总结出春蚕豆综合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2.
高原地区出口型蚕豆标准化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豆是我国重要的出口豆类,其中青海、甘肃、宁夏等我国春蚕豆区是大粒蚕豆出口的重要生产基地,年出口量达到我国蚕豆出口总量的50%~60%,青海蚕豆无虫蛀和病斑、种皮光亮,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美誉。为了进一步提高产量和商品性,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
邵扬 《中国种业》2020,(8):107-108
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以早熟和菜用广适性状为育种目标,采用传统系谱杂交育种技术,选育出粮菜兼用型春蚕豆新品种临蚕13号,2019年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号:GPD蚕豆(2019)620002)。该品种为中小籽粒,结荚多,商品性好,适宜做炒货,在甘肃省和政县、临夏县、康乐县高寒阴湿区和半干旱生态区的春蚕豆产区春季种植。  相似文献   

4.
王佩芝 《作物学报》1996,22(2):254-256
蚕豆(Vicia faba L.)是我国主要食用豆类之一,蚕豆的生产分布全中国,我国的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蚕豆根据播种期不同分为北方春播区的春蚕豆和南方秋播区的冬蚕豆。本文论述的春蚕豆生产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新疆,河北,山西,内蒙古及宁夏等省(自治区)。仅甘肃省1990年统计,全省蚕豆种植面积114万亩,占该省总播种面积的2.9%,全省除庄阳地区外,均种植春蚕豆。 本文从全国2148份蚕豆品种资源中选出11个高产,抗病等综合性状优异的春蚕豆品种(系),于1992和1993年在青海省农科院、甘肃临夏州农科所和河北张家口坝上农科所进行了多点产量鉴定,以进一步确定其高产,稳产及适应性能,便于育种单位应用和生产部门推广。  相似文献   

5.
高寒阴湿区春蚕豆高效栽培技术高占彪,杨俊丰,陈祖敬,桑得福(甘肃定西区农技站743000)甘肃省春蚕豆种植面积已超过百万亩。为在海拔18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6℃以下,降水量600毫米以上的高寒阴湿地带探索春蚕豆亩产300公斤的高效栽培技术,1990...  相似文献   

6.
蚕豆是世界主要豆科作物之一,有70多个国家、大约6000多万亩的栽培面积。我国是种植面积最多的国家,约有2000多万亩。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农学院进行了多年的蚕豆生物学基础、品种资源、生态特点、品质分析、品种改良以及高产栽培  相似文献   

7.
正蚕豆是广为栽培的经济作物,适应性强,用途广泛,能利用冬春闲地增收。只有采取综合技术措施,才能实现蚕豆亩产干粒250~350千克的丰产目标。1.品种和播种期的选定蚕豆根据不同用途分食用、菜用、饲用和绿肥用千种类型,各地应根据所需选用品种。蚕豆忌连作,连作不仅产量明显下降,病虫害还会逐年加重,应行3年以上的轮作;既可与水稻、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轮作,亦可与棉花、花卉等轮作。为确保蚕豆丰产  相似文献   

8.
宋月奎 《中国种业》2019,(12):83-85
青杂15号油菜品种是由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继青杂5号后培育的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甘蓝型春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于2019年4月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证号:GPD油菜(2019)630030。该品种抗倒伏性强、适宜机械化收获,可大幅度提高我国春油菜的产量和含油量,是我国春油菜品种改良的重大突破。通过研究集成该品种从备耕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各个阶段的相关栽培技术,以进一步指导农业生产,提高油菜单产,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9.
春玉米测土施肥技术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科学合理施肥,促进农业持续发展,通过采用田间试验、养分速测和常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草甸黑土上春玉米的目标产量、百公斤经济产量所需养分量、土壤的供肥量、肥料利用率及土壤有效养分的校正系数等参数。结果表明,在草甸黑土上,春玉米目标产量为9945 kg/hm2;每形成100 kg春玉米籽粒需要吸收氮2.27 kg、五氧化二磷0.88 kg、氧化钾2.01 kg;草甸黑土在玉米的生育期可提供氮212.4 kg/hm2,五氧化二磷81.4 kg/hm2,氧化钾209.9 kg/hm2;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氮素为0.49,磷素为1.20,钾素为0.37;而肥料利用率:氮肥为27.8%,磷肥为10.8%,钾肥为20.6%。这说明测土施肥技术的参数是确定施肥量的关键,这些参数受土壤肥力、气候条件等影响,各个参数经过田间试验校验之后,可长期在该土类测土施肥中应用。通过连续3年正常年份春玉米的产量估测的春玉米的目标产量是比较科学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
不同土壤类型脱毒马铃薯"3414"肥料试验结果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土壤类型脱毒马铃薯"3414"肥料试验,以N、P、K为供试因子,以马铃薯产量1100~1800kg为目标函数,探索天柱县不同土壤类型、不同海拔区域在相同栽培条件下种植脱毒马铃薯最佳的氮磷钾施肥配比,通过各试验区产量三元二次回归分析得出不同土壤类型在海拔300~800m脱毒马铃薯产量由高至低依次为:冷沙泥>潮泥田...  相似文献   

11.
<正>临蚕11号是甘肃省临夏州农业科学院蚕豆研究中心与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通过穿梭育种方法杂交选育的春蚕豆新品种,原代号3416-1。该品种是国内育成的首个绿子叶春蚕豆新品种,具有早熟优质、子叶翠绿、特色明显、商品性好、蛋白质高、品质优良、抗根腐病等特点。2015年1月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认定证号:甘认豆2015004。  相似文献   

12.
青海是全国唯一将青稞、蚕豆、豌豆等杂粮作为主栽作物的省区,加快发展杂粮及其种子产业,对促进青海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维护藏区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青海省特色杂粮及其种子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前景,提出了以品种改良为切入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发展杂粮种子产业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特大粒菜用蚕豆育种目标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特大粒菜用蚕豆新品种选育进行了初步探讨。在分析蚕豆产量结构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特大粒菜用蚕豆的育种目标,百粒重180 g左右,产量达到启豆2号等品种的水平。在品质方面除继续注重外观和食用品质外,还需加强营养品质的鉴定和筛选;抗逆性的筛选主要在抗寒性、耐湿性以及对赤斑病的耐性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针对江苏沿江旱作区两熟有余、三熟不足的气候条件,本试验选择以“蚕豆‖经济绿肥/春玉米/杂粮(或鲜青作物)”为骨架模式的6种新型多元多熟种植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蚕豆‖经济绿肥/春玉米/红小豆‖芝麻;B:蚕豆‖经济绿肥/春玉米/红小豆‖高粱;C:蚕豆‖经济绿肥/春玉米/秋玉米;D:蚕豆‖经济绿肥/春玉米/甘薯4种新型种植方式。该方式能增产、增收、节本省工,其中以D模式为最优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5.
青海省属青藏高原东北部,深居内陆,地处高寒,雨量少,气候干燥,海拔高(海拔在1650~6860m之间),冬季寒冷、夏季凉爽,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辐射量大,光资源丰富.青海省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海拔1 650~3 200m之间,热量条件较好的地区,该地区≥0℃积温2434~3401℃,≥10℃活动积温在2 000℃以上,7~8月份平均气温≥16.5℃,无霜期166~184d(常年只种一季),特别适合春油菜生长,油菜是我省除小麦外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  相似文献   

16.
免少耕稻茬种植蚕豆是滇中主要蚕豆产区广泛推行的耕作栽培技术。但免少耕稻茬蚕豆田杂草种类多,危害严重,对蚕豆产量构成巨大威胁。通常人们采用人工薅除法来拔出杂草,但此法不仅费工费时效率低,而且操作中还易损伤豆苗。为此我们于1994~1996年在江川县进行了蚕豆田化学药剂防除杂草试验示范研究。1材料与方法1.1试区概况试验地江川县大庄乡三街村公所,海拔约1720m,气候温暖,农作物一年二熟;蚕豆一般10月上旬播种,翌年4月上旬收获;蚕豆田主要有棒头草、看麦娘、早熟禾等单子叶杂草以及牛繁缕、母草、四字草、尼泊尔蓼等双子叶…  相似文献   

17.
浅析蚕豆覆盖地膜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保山市的蚕豆大部分种植于山区和半山区,在山地应用地膜覆盖蚕豆栽培技术,即盖膜与不盖膜(同地块)比,盖膜蚕豆的株高、有效枝、有效荚、荚粒数、百粒重等经济指标明显增加,从而大幅度增加旱地蚕豆的产量. 1 盖膜对蚕豆生长环境的影响 1.1 提高土壤温度 蚕豆种植垄面覆盖地膜能提高土壤温度,由于地膜作用,土壤获得了辐射热,使垄面表土层温度升高,经过土粒的热量传递作用,使下层土壤温度逐渐得以提高.地膜又是热的不良导体,近地面空气的不流动,不能带走土壤中的热量,土壤温度就得以保持,便把热量储存在土壤内,减少了气化热的损失,相应提高了土壤的热容量,提高了地温,增加积温,测试结果,盖膜耕作层土壤0~15cm深范围内比不盖膜露地土壤温度高1.6~1.8℃,使土壤温度保证了蚕豆植株生长发育所需的热能量.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武威市是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83%.全市耕地总面积23.7万hm^2。种植业主要集中在海拔1300~1700m的平川绿洲灌区。该区土壤肥沃,光热资源丰富.灌溉条件好,是甘肃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粮、棉、油、瓜、菜等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也是全国玉米杂交种子生产、加工、储藏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19.
根据国内外荞麦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未来荞麦产业发展、品种改良方向及品种选育技术进行了讨论。近年来,世界范围内荞麦种植面积稳中有升,荞麦消费量呈增加趋势,但荞麦生产中普遍存在生产条件差、产量低、品种改良难和不适宜机械化生产等问题,因此广适、高效、优质和高产等特性是荞麦品种改良的目标,传统杂交技术与分子育种技术的结合是未来荞麦品种改良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蚕豆发育期气象条件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作物气候评价的定量化是农业气象业务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分别建立了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对昆明蚕豆生长发育适宜程度的隶属函数模型,据此模型分别计算蚕豆不同生育阶段的温度、降水、日照及光温水综合因子对蚕豆生长发育的隶属度,达到定量评价蚕豆生育期气象条件的目的。对2007年度和2008年度各气象因子进行计算,得出:温度和日照的隶属度较高,而降水隶属度较低且变化幅度较大,说明温度和日照条件能够满足蚕豆生长发育的需要,自然降水偏少是蚕豆产量形成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