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6 毫秒
1.
通过实地走访及问卷调查,对贵州省8个主产茶县市的茶园农药市售及茶农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以期找出茶叶农药残留的成因及降低农药残留的对策。结果表明:8个主产茶县市茶园农药市售及茶农使用的大体情况为:(1)10家农药销售店,茶园农药共计化学农药29种,微生物农药2种,植物源农药0种;(2)一些生态茶园多的茶区和经常举行茶叶质量安全生产培训的茶区,农药使用次数较其他茶区少;(3)80%的茶农购买农药时首先考虑的是防治效果。据分析,农药残留的原因主要有:(1)农药品种单一,销售人员、茶农缺乏病虫害防治知识;(2)茶农缺乏茶叶质量安全常识,参与农药使用技术培训少;(3)茶农轮换用药和混合用药方式较为科学,但也存在着不适时、不对症用药等问题。相应地,可采取3个对策降低农药残留:(1)加强农药管理,增加微生物、植物源农药的销售和使用;(2)加强茶农茶叶质量安全生产培训;(3)提高茶农文化水平,引导茶农科学用药。  相似文献   

2.
按照科学防控的原则,以确保茶叶质量安全和茶园增产、茶农增收为目的,实现桃源茶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拟在桃源集中产茶区的茶园基地设立固定监测点,采取“三定”的调查办法,随时监控茶园病虫发生发展动态,科学指导茶农生产。  相似文献   

3.
桃源县茶园病虫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科学防控的原则,以确保茶叶质量安全和茶园增产、茶农增收为目的,实现桃源茶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拟在桃源集中产茶区的茶园基地设立固定监测点,采取"三定"的调查办法,随时监控茶园病虫发生发展动态,科学指导茶农生产。  相似文献   

4.
建立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 ,采用无公害茶叶栽培管理技术 ,可以有效地控制茶叶中的农药残留、有害物质的含量 ,生产出符合市场要求的无公害茶叶。通过近几年对豫南山区部分茶园、茶农的考察 ,提出了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的建立和茶园管理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浙江省丽水市807户茶农为调查对象,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茶农农药化肥等化学要素施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农户特征中,茶树种植年限对茶农农药化肥等化学要素施用行为产生显著影响。(2)在农药化肥使用情况中,茶农是否参加茶叶技术培训、施药剂量、施药时间、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是否使用有机肥等5个因素对茶农农药化肥等化学要素施用行为产生显著影响。(3)相关性分析表明,茶农茶叶产量的丰产水平与茶农农药化肥等化学要素施用行为之间呈极显著相关性。根据上述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合理引导茶农农药化肥等化学要素施用行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南涧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州南端,是大理州茶叶主产县,云南省重点茶叶基地县,全国茶叶百强县。2019年全县有茶园7333.33 hm2,全县种茶农2.6万户11万人,占全县农户和人口的50%左右,是名副其实的"衣食万户"产业。近年来,因茶叶市场总体供大于求,普通茶叶价格长期处于一个偏低的价位,加上劳动力的大量外移、农村可用工人减少、工人工资上涨,导致茶园生产环节的利润空间一再被压缩,极大挫伤了茶农的生产积极性。如何拉长茶叶产业链,破解茶产业利润增长瓶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休闲农业逐步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对于南涧县来说,广阔的茶园及丰富的古茶山资源是发展休闲农业最大的资源优势。充分整合资源,探索茶旅融合发展的休闲农业,对于拓展茶农增收渠道,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立足南涧县茶旅融合发展现状,分析制约茶旅融合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从完善基础设施、挖掘旅游景点、丰富茶旅休闲形式等方面探析茶旅融合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7.
无公害茶园的建立及其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茶叶中的农药残留、有害物质的含量。通过对山东部分茶园、茶农的考察,对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的建立和茶园管理提出几项必要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肥料的施用使茶叶生产有了飞跃的发展,不仅提高了茶叶产量也改善了品质,茶叶生产中广大茶农都十分重视施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近年来,由于化肥工业不断发展,茶园施肥出现了许多偏差,重施氮肥而轻施磷钾肥、只施化肥而不施复合肥、只施单元肥而不施微量元素、少施或不施有机肥等现象十分普遍,大大影响茶园土壤肥力的提高和施肥效益的发挥。因此,茶园合理施肥显得尤为重要。1茶园施肥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市茶园土壤主要为红壤土类,有机质含量低,酸度大,盐基离子淋失率高,土壤有效钾及其他微量元素含量较低;茶农单一追求产量,创效益,忽视投入,…  相似文献   

9.
茶叶产业是普洱市重要的民生经济。为了全面了解普洱市的茶叶产业状况,对普洱市地域差异较大的茶园共计43处进行了走访调查,并且对其茶园土壤进行采样分析,通过Excel和SigmaPlot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明确茶园发展的限制因子,为普洱市的茶园发展提出一些实质性的建议。结果表明,在调查的43个样本中,61%的茶农是小学及以下学历,有66%的茶农认为肥料投入越多越好,在茶园投入中,一般以化肥为主,占投入总量的63%,茶园投入在0~1 500、3 000~4 500元/hm2之间时产投比达到最大化。肥料偏生产力在10以下的达到58%,其中≤5的达到29%,土壤中速效磷和微量元素含量偏低。  相似文献   

10.
在安徽滁州市南谯区通过开展茶园生态化综合管理技术、茶园化肥农药减量技术和全程有机茶生产技术等3大类技术集成模式示范与推广,构建茶叶绿色增效生产模式示范基地,可以辐射带动全区茶园实行绿色标准化生产,增加茶农收入。对茶园的主要技术模式进行综述,并提出了茶园的推广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近几年浮梁县茶叶早春低温冻害进行调查分析,认为造成浮梁县茶叶早春低温冻害的原因主要为气象因素,同时与茶叶品种、树龄、茶园的管理水平、不同的地理条件等有一定的关系。结合茶园实际,指出茶农要及时收看、收听天气预报预警信息,采取铺草、加强茶园培育管理、营建防护林、薰烟等抗冻防御补救措施,以便减轻茶树冻害,减少茶叶生产损失。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文分析钦州市灵山县丰塘镇茶叶产业发展现状,认为茶叶自主品牌缺乏,产品附加值低;产业组织化程度低,茶园缺乏有效监督管理;产业标准化水平低。找出问题,提出了茶企茶农形成有机结合体,推进标准化茶园建设;宣传引导,发展多元化茶产业;拓宽销售渠道,增加产品辐射面。对策,为推动丰塘镇茶叶产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调查了解丰塘镇茶叶产业生产、经营情况,组织服务情况,分析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茶叶自主品牌缺乏,产品附加值低;产业组织化程度低,茶园缺乏有效监督管理;产业标准化水平低。【对策】茶企茶农形成有机结合体,推进标准化茶园建设;宣传引号,发展多元化茶产业;拓宽销售渠道,增加产品辐射面。  相似文献   

13.
茶叶是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支柱性产业,为加快无公害化茶叶生产,提升昌宁县茶叶质量,增加茶农收入,本文从无公害茶叶的概念着手,阐述了无公害茶叶生产的关键技术,包括茶园立地条件与规划、茶园肥土管理、茶园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旨在为昌宁县无公害茶的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茶叶是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支柱性产业,为加快无公害化茶叶生产,提升昌宁县茶叶质量,增加茶农收入,本文从无公害茶叶的概念着手,阐述了无公害茶叶生产的关键技术,包括茶园立地条件与规划、茶园肥土管理、茶园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旨在为昌宁县无公害茶的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肥料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所有农资产品中使用量最大,占茶叶生产投入成本的50%左右。茶园过量施用化肥,不仅增加生产成本,还造成环境污染、耕地质量下降等问题。为减少茶园化肥不合理使用,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促进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我们在潮安区凤凰镇开展美可特生物有机肥配合美可特复合肥的肥效试验,并进行总结提升,达到减少化肥用量、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增加茶农收入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陕西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提高陕西茶叶品质,推动陕西茶叶生产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调查了陕南茶园所采用的农业、物理、生物农药等病虫害绿色防治情况。结果表明,只有部分茶叶合作社以及公司采用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广大茶农仍然采用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建议各茶叶产业相关部门积极参与,进一步推广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保障陕西茶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茶园春季田间管理是茶园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从茶园浅锄、施用催芽肥、春季修剪、茶叶春季采摘和倒春寒防范等5个方面对恩施市春季茶园田间管理技术进行了阐述,以供广大茶农和茶场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茶叶是南涧县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南涧县实施2012年全国基层农技推广改革与补助项目的4个示范产业之一,通过科技入户指导推广低产茶园改造,茶树病、虫、草害防治,茶叶产品初制加工等实用技术,使南涧县茶叶产业提质增效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2年南涧县茶园面积达10.8万亩,其中采摘面积83620亩,采摘面积比去年增加5620亩。全年共完成茶叶产量4320吨,比去年同期3883吨增加437吨,增幅11.2%,实现总产值2.4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  相似文献   

19.
以浙江省安吉县生产出口茶叶的102户茶农为研究案例,基于农产品出口与种植规模的视角,实证考察了茶农的农药施用行为,在验证茶叶种植规模有效规范茶农农药施用行为的基础上,以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为基础,构建了出口茶农最优种植规模函数。研究表明,在我国,茶农适度规模的种植出口茶叶在提高家庭农业收入的同时,其自身的农药施用行为逐步规范,因此改革土地制度,促进农产品适度规模种植经营是我国确保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政策手段。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影响茶农使用农药行为的主要因素,实证分析各因子的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1)建设生态茶园,优化茶叶生长环境;(2)加强茶农使用农药知识技术培训;(3)创新茶产业组织模式;(4)大力推行茶叶标准化生产;(5)建立茶叶绿色生产补贴制度;(6)加强市场监管,完善茶叶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