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对湖南农村富余劳动力现状及制约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加强就业培训引导是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手段,同时提出了就业培训措施。  相似文献   

2.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社会增效和农村稳定的重要举措。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按照现代化和城镇化发展要求,针对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的因素,分析研究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现状,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他们的转移就业技能,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3.
《当代农村》2005,(2):37-37
贵州省遵义县拥有农业人口100万人以上,为了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让农民实现致富增收的目标,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小城镇建设和私营企业发展方面努力做好工作,使全县2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得到了合理转移。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战略目标,其中的关键之一是要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培养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促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为此,既要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更要从当前农村的实际出发,以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为教育培训对象,对他们进行先进科技意识、现代市场观念和创业意识教育,先进适用的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技能训练,引导他们转移就业或自主创业,使他们尽快获得能适应各种新兴工业生产岗位和第三产业中各行业生产经营岗位的需要。本文以浙江嘉兴为例分析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实践,探索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中有关政府行为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浩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5298-5299
从5个方面论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对策。即: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够拓展农业就业规模;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转移;推动小城镇建设则增加农村地区当地就业机会;加强技能培训是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的关键;同时应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为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农村富余劳动力中80%是青年民兵。平遥县岳壁乡武装部以促进服务农村民兵青年富余劳动力就业创业为重点,启动实施了以开展技能培训、就业指导、职业介绍、信息服务、劳务输出、权益维护为主要内容的“工岗快递转移就业促进计划”。仅2005年一年,该乡就建立农村民兵青年中介组织32个,建立培训基地12个,建立外出务工民兵组织15个,培训农村民兵青年5700余人,筹措用工岗位52个,促使3000余名农村民兵青年实现就业和创业。发展劳务经济,特别是促进农村民兵青年劳动力转移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引擎。  相似文献   

7.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是在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出现的必然结果。本研究以云南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现状为例,与临近省市进行比较,分析了云南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困难,提出了强化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体系、拓宽转移就业的渠道、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就业援助和服务体系等六项对策,对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健全面向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党中央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到了民生之本的高度。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日益增多。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促进了机械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推进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也使大量农村劳动力逐渐从农业生产领域中游离出来。如何有序、有效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转移,是当前“三农”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河南农业》2005,(7):1
发展劳务经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社会关注度很高,是一个热门话题。大家最关注两点,一是培训农民工。二是善待农民工。我就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强调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已成为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形式,劳动者素质偏低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瓶颈.本研究系统分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高职教育的现实需求以及高职院校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而开展培训的基础和优势,以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有效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推动了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了农民综合素质,作为一种“造血”式扶贫方式,在全面脱贫工作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新疆阿克苏地区多管齐下,整合优势资源,把农村富余劳动力作为重点,抓好就业创业工作,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阿克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还存在内生动力不足、就业质量不高、技能培训程度低、发展空间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注重宣传引领、强化就业培训、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创业就业、优化就业服务等措施提升转移就业成效。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加快农村科技培训,加快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施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迫切需要,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农广校应发挥自己的办学优势,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培训,教给农民一技之长,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才能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能转得动、转得出、有事干、干得了、干得好、有钱挣。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困境入手,指出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并从当前户籍管理制度、保障制度、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制度的缺失进行分析,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阐述了目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制度性障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屏南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和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规范劳动力市场、做好进城务工农民的管理服务工作等相关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我省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缺乏转移就业的职业技能,难以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难以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难以提升从业的岗位层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增强产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关键在于提高拟转移农民的素质和就业能力,重点在于加强对拟转农民就业前的培训。  相似文献   

16.
岔河镇是洪泽县的一个劳务输出大镇,人口4万,农业人口3.8万,占总人口的95%。年输出务工经商人员1.8万人,占全镇农村劳动力的88%。农民通过外出务工增加了收入,繁荣了农村经济。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外出务工技能,岔河镇根据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积极转变观念,主动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强化部门合作,整合培训资源,在继续抓好农业生产实用技术培训的同时,把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内容,现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今年共组织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200人,其中转移就业1070人,转移就业率达90%。在开展农民技能培训、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建岐 《陕西农业科学》2005,(4):103-104111
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积极有效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小康的重要举措。笔者结合实际调研,对加快陕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持续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持续问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从克服困境,积极寻找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出路;整合资源,构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体系;完善措施,积极引导和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等方面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9.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当前依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当前影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阻碍因素主要有劳动力自身素质偏低、地方政府组织不足、创业环境差及体制障碍;相应地,进一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必须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政府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过程的组织力度、改善创业环境及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等。  相似文献   

20.
农广校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广校是一所面向农村、面向农民、面向基层,覆盖面广的远距离成人中专学校,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振兴和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已成为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农广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如何适应市场的需要,有效地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就已成为农广校必须面对的课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