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随着荷藕种植面积的扩大,鲜藕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为规避单纯长藕的风险,近几年我们在渔业科技示范户的藕田中试验套养小龙虾的复合种养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套养田块一般亩产鲜藕1500千克、小龙虾50千克左右,比单纯长藕亩增效1000元左右,现将其实用技术介绍如下:一、藕田条件与田间工程建设1.藕田条件宜选择地势低洼、保水性能好、光照充足、土壤pH值6~7、田底平坦的田块,每个藕田面积在100亩左右。要求水源充足、上游无任何污染源、水质良好。2.进排水系统在田块的一角建进水口,抽水入田,并用密眼网袋套住进水管,防止野杂鱼、虾随水进入。在进水口对角田块的另一端环沟底部建出水  相似文献   

2.
正在自然状态下,小龙虾和莲藕是一对矛盾体,在莲藕出苫时,小龙虾往往会夹苫,给莲藕生长带来较大影响。以前,农民种莲藕之前均会用菊酯类药物灭掉小龙虾,来保护莲藕生长。为了解决小龙虾与莲藕的矛盾,达到虾和莲藕双赢的目的,各地开展了大量的实践,现已成功地探索出了藕田套养小龙虾模式。藕田套养小龙虾模式不仅效益好,每亩平均产值6000元左右,分别比单纯种莲藕或养虾增收80%、75%,还凸显了生态效益,莲藕田为小龙虾提  相似文献   

3.
小龙虾在藕田中套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加林 《水产养殖》2010,31(8):25-26
<正>2009年,盐城市盐都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在渔业科技示范户中推广了藕田套养小龙虾养殖模式,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实践证明,通过套养小龙虾,藕田中的水草可作为小龙虾的天然饵料,既起到了为藕田生态除草的作用,又提高了藕田的利用率,龙虾的排泄物还为藕田增加了有机肥料,实现良性循  相似文献   

4.
正据统计2015年宿迁全市小龙虾养殖面积4.35万亩,产量2814吨,初步形成了小龙虾池塘单养、鱼虾套养、藕池套养、蟹虾套养、稻虾套养等多种不同养殖模式。其中莲藕塘套养小龙虾养殖模式因具有藕池利用率高、管理较为容易、立体生态、藕虾产量高、养殖效益明显等优势,近几年发展最快,不少藕池套养小龙虾养殖户纯收入达4000元/亩以上。沭阳县陇集镇李爱龙养殖户2015年利用155亩进行莲藕套  相似文献   

5.
<正>小龙虾是我国淡水水域重要的养殖品种,它适应力强、繁殖力高、食性杂、生长快、耐高温、耐低氧,且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养殖经济效益高,前景广阔,目前已成为国内最具发展潜力的养殖品种之一。目前小龙虾传统养殖模式主要有虾蟹套养模式、稻虾共作养殖模式和池塘精养模式,此外还有小部分的藕(芡实)虾养殖模式等,其中以稻虾共作养殖模式为主导。虾蟹套养、稻虾共作和池塘精养三种养殖模式效益对比见表1。  相似文献   

6.
2009年,我们在渔业科技示范户中推广了藕田套养小龙虾养殖试验,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实践证明,通过套养小龙虾,藕田中的水草可作为小龙虾的天然饵料,既起到了为藕田生态除草的作用,又提高了藕田的利用率,龙虾的排泄物还为藕田增加了有机肥料,实现良性循环,属于种植和养殖互相利用,互相补充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淮安市流均镇位处里下河腹地,地势低洼,毗邻射阳湖地区的马家荡、绿草荡,全镇总水面6.5万亩,其中养殖水面3.5万亩,属于典型的水网地区,是令人称颂的鱼米之乡,水产养殖、捕捞和水生经济植物种植一直是当地的主导产业.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流均镇渔民在种植荷藕的农田中套养小龙虾,取得了令人称道的成果.为了更好的发挥这一生产模式的作用,笔者对流均藕田套养小龙虾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调研总结.  相似文献   

8.
泰州市藕田资源丰富,但进行藕田养虾的很少,既浪费了藕田中的天然饵料生物,又使藕田的综合经济效益得不到充分的体现。结合省水产三项更新工程项目"克氏原螯虾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规模化示范推广"(项目编号:ZB2009-2)的实施,我们开展藕田套养小龙虾高效生态养殖技术试验,成功探索出莲虾共生高效模式。2011年,96亩试验田实现亩平利润4081元,而单纯藕田亩平利润在1200~1500元,经  相似文献   

9.
为开拓克氏原螯虾养殖新模式、提高藕田效益、增加藕农收入的目的,项目组从2011年开始,连续三年开展了藕田套养克氏原螯虾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藕田套养克氏原螯虾的模式是可行的,在不影响莲藕生产、不投饵的情况下667㎡增效益可以突破1000元;要掌握好苗种放养和商品虾捕捞的时间;每年5月下旬克氏原螯虾捕捞结束后要迅速用药物对遗留在藕田内的克氏原螯虾进行灭杀,否则会对藕的生长产生极大的伤害。  相似文献   

10.
藕田高效养殖小龙虾技术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几年,种藕成本的增加导致种藕的经济效益越来越低,莲藕的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甚至有许多种藕大户种植的莲藕任其腐烂,也不去采收。为了提高藕田种植效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各地在藕田综合种养模式中发展了套养特色鱼类、泥鳅、甲鱼、河蟹和小龙虾等技术,但考虑到水产养殖品种的生态学习性、种养茬口衔接、养殖技术水平和养殖综合经济效益等问题,发展最快的是藕田套养小龙虾生态种养模式,因为小龙虾对水质和饲养场地的适应性较强,莲藕和小龙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近几年小龙虾养殖产业的不断发展,小龙虾养殖已经从原来的稻田套养模式、藕田套养模式、河蟹池套养模式等逐步发展为以小龙虾为主、种植水草、浅水生态的养殖模式,通过这种生态养殖技术,不但提高了小龙虾养殖的亩产量,而且大大提高了小龙虾的上市规格,同时提升了小龙虾的品质,增加了效益。现就高淳区桠溪镇9×667 m~2池塘的小龙虾生态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稻田养殖小龙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其肉质丰满,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近年来,随着小龙虾的国内市场消费需求不断加大以及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小龙虾的养殖面积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利用稻田养殖小龙虾。稻田养殖小龙虾即在稻田中套养小龙虾,可分为虾稻轮作与虾稻共作。虾稻轮作,即对于某些低湖田、冬泡田、冷浸田一年只种一季中稻,在9—10月中稻收割后至第2年6月间养殖小龙虾,  相似文献   

13.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其适应性广、繁殖力强,属高蛋白、低脂肪食品,风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自上世纪30年代引入我国后,养殖面积迅速扩大.荷藕是莲藕的俗称,是一种广为栽培的水生蔬菜.莲藕以藕或莲子为主产品,可供食用.藕可生食、熟食、加工制罐头,速冻保鲜,制作蜜饯和藕粉等,藕节、莲芯(胚芽)、花、莲须(雄蕊)、莲梗等可入药,可谓全身都是宝. 泰州市里下河地区藕田资源丰富,面积约3万亩,但进行藕田养殖小龙虾的很少,既浪费了藕田中的天然饵料生物资源,又使藕田的综合经济效益得不到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藕田套养小龙虾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志彬 《水产养殖》2009,30(8):25-26
近几年来,种养结合的高产模式很多,这不仅是当前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一项新举措,也是农民增收的又一条好门路。例如:果树田套养肉鸡、肉鸭等;池塘沟上采用架构式种植丝瓜、扁豆等。2008年,海门市货隆镇农技站利用种植多年的低洼田藕地里套养了小龙虾。同样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667m^2产成熟藕2130kg,商品小龙虾239kg,667m^2产值达到1万元。  相似文献   

15.
正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通常在浅水环境中生存,是几种适合在藕田中养殖的水产品种之一。随着技术的不断推广,藕田养殖小龙虾已成为生态循环农业较为成功的综合种养模式。对藕田养殖小龙虾种养模式调查后发现,该模式仍然存在着一些瓶颈,致使产量、效益不稳定。  相似文献   

16.
<正>泰州市姜堰区里下河地区藕田资源丰富,但利用藕田培育小龙虾的很少,既浪费了藕田中的天然饵料生物资源,综合效益又得不到充分体现。为探索藕田培育小龙虾苗种可行性,从2012年起,结合省水产三项更新工程项目《姜堰市小龙虾生态高效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实施,连续两年开展了小龙虾藕池育苗试验。现将相关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单纯种藕的经济效益越来越低,为提高种养效益,我市开展了小龙虾藕田养殖技术摸索。2018年在兴化市周奋乡开展了小龙虾藕田生态种养模式的对比试验,承包两块100亩的莲藕田进行改造,分别在藕田中放养两种密度小龙虾进行对比养殖试验。现将养殖试验总结如下。一、藕田工程1.藕田选择本次试验选择相邻的两块约有20厘米深淤泥的老塘藕田,面积均为100亩,标号  相似文献   

18.
马国新 《齐鲁渔业》2014,(10):26-28
藕塘套养小龙虾是种植业和养殖业相互利用、互相补充的一种生产模式,它是利用藕塘的自然环境,既种植荷藕又套养小龙虾,使塘内的水资源、草资源、水生动物资源等更加充分地被小龙虾所利用。小龙虾以塘中的水草等作为天然饵料,同时其排泄物又为藕塘增加了有机肥料,实现了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9.
<正>本试验将香稻、澳洲淡水小龙虾、蚕豆三种特色农产品有机结合,集成系统性的稻虾豆共作理论研究成果。香稻、澳洲淡水小龙虾和蚕豆共作模式可在减少农药肥料投入的同时增加优质农产品产出,实现“一水双用、一田三收、生态高效”的效果,符合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要求。现将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2023年在江西省吉水县同江万亩稻渔产业园开展了稻田垄沟稻虾鳖综合种养技术研究,该模式利用稻田+垄沟+虾沟,在虾稻田环沟里耦合养殖鳖,进行种稻、养虾和养鳖共作。结果显示,稻田垄沟稻虾鳖综合种养平均每667 m2产水稻662.5 kg、小龙虾80 kg、鳖105.9 kg;总产值13434.0元,纯利润达到8315.1元。表明垄沟稻虾鳖互利共生效果明显,稻虾鳖产量高,节本增效明显,该模式实现了“一田三用”,是一种适合在南方水源充足的地区大力推广的生态高效综合种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